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肝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都学英 钟秀宏 《中国校医》 2015年第8期617-617,619,共2页
目的观察葵花护肝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4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大学生78人,检测其使用抗结核药物和护肝片前、后氨基转移酶的变化。结果这78名学生,使用药物前氨基转移酶均正常,使用药物2个月时,有1名学生... 目的观察葵花护肝片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4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大学生78人,检测其使用抗结核药物和护肝片前、后氨基转移酶的变化。结果这78名学生,使用药物前氨基转移酶均正常,使用药物2个月时,有1名学生氨基转移酶升高,3个月时,仍是同1名学生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他人都正常。结论护肝片在大学生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保肝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学生 抗结核/不良反应 物性肝损伤/物疗法 中草/治疗应用 丙氨酸转氨酶/血液 天冬
原文传递
某大学学生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分析
2
作者 陈晓梅 《中国校医》 2010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对高校学生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以分析。方法根据2001~2008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析有关化疗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的106例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 目的对高校学生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以分析。方法根据2001~2008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析有关化疗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的106例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占41.5%,9例为2种或以上不良反应同时发生。其中肝功能异常15例,占14.2%,消化道症状13例,占12.3%,血尿酸升高13例,占12.3%,过敏7例,占6.6%,白细胞减少4例,占3.8%,失眠2例,占1.9%。有16例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很常见,以肝功能异常、胃肠道症状及尿酸升高尤多,而治疗方案的改变多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方案,严密监测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第14期35-36,共2页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据WHO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有肺结核患者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800万~1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约300万。我国为结核病第二大国,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每年新发病例...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据WHO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有肺结核患者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800万~1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约300万。我国为结核病第二大国,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每年新发病例130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的总和。每年有13万人死于肺结核,是全国十大死亡原因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结核病化学治疗成为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使新发结核病治愈率达95%以上,1991年WHO将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正式确定为官方策略。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虽能有效控制结核病,但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往往因为各种不良反应而不能顺利完成整个化学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抗结核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