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磊 谢渭芬 蔡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1-393,共3页
目的对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7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平均年龄(53.1±10.4)岁... 目的对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7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平均年龄(53.1±10.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60.0%)、乏力(42.9%)、纳差(41.4%)、黄疸(45.7%)。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65例患者(92.9%)胆红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44例患者(62.9%)血清IgM升高。98.6%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共有41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82.9%,晚期(Ⅲ、Ⅳ期)占17.1%。结论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纳差和不同程度黄疸,血清ALP和G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血清IgM、IgG升高,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线粒体-M2亚型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 血清IGM 肝穿刺病理检查 谷氨酰转肽酶 临床特征 皮肤瘙痒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天华 陈静 沈洪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6:1,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6:1,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尿黄等,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为主,伴有胆红素升高。66例(91.7%)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AMA)、63例(87.5%)AMA亚型M2阳性。结论 PBC主要发病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及程度不同的黄疸,血清ALP、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血清IgM、IgG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线粒体-M2亚型抗体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0例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慧君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4期67-68,71,共3页
目的对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7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平均年龄(53.1±10.4)岁... 目的对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观察分析7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平均年龄(53.1±10.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60.0%)、乏力(42.9%)、纳差(41.4%)、黄疸(45.7%)。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r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65例患者(95.9%)胆红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44例患者(62.9%)血清1gM升高。98.6%的串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共有41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82.9%,晚期(Ⅲ、Ⅳ期)占17.1%。结论 PBCA主要累及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纳差和不同程度黄疸,血清ALP和G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血清1gM、1gG升高,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线粒体-M2亚型抗体
原文传递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洋 李永哲 +4 位作者 冯雪 包书萌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9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以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1.25%,特异性达97.15%;以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8.54%,特异性达98.37%;以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96.88%,特异性达97.15%。结论包被有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这两种抗原联合制备的三联体检测AMA-M2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特异性达到97.15%,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5
作者 杜娟 王强 +6 位作者 王东升 张国元 卢小岚 凡瞿明 杜琴 罗光成 汪光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1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来检测其血清AMA-M2浓度... 目的: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1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来检测其血清AMA-M2浓度。结果:AMA-M2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MA-M2浓度为1.90(1.70~4.50)IU/mL,明显高于男性组的1.85(1.60~2.70)IU/mL(Z=-2.804,P=0.005);而<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血清AMA-M2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Z=-0.317,P=0.751)。血清AMA-M2参考范围在女性组为0~4.45 IU/mL,男性组为0~2.50 IU/mL。结论:AMA-M2参考范围应按性别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MA-M2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体 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 参考范围 表面健康人群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与自身抗体分析
6
作者 吴艳琴 徐科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和自身抗体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自身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28例,女:男比例为15:1,,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38.69月(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和自身抗体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自身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28例,女:男比例为15:1,,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38.69月(15天~29.4月)。自身抗体特点:90.6%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和,或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临床特征多为黄疽(70.3%)、乏力(70.3%)、瘙痒(56.8%)。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穿刺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85%、小叶间胆管损伤65%伴有迁延性结论PBC在中年女性多见,肝脏损伤重,确诊时基本到晚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线粒体抗体(AMA) 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