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龙抗炎有效部位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道辰 张苓花 王运吉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报道了在生物活性试验指导下对地龙抗炎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实验研究。采用70%乙醇粗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依次对地龙分离,大孔树脂采用流动相V(乙醇)∶V(水)=6∶4时,硅胶柱层析当流动相V(氯仿)∶V(甲醇)=9∶1时,可得到... 报道了在生物活性试验指导下对地龙抗炎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实验研究。采用70%乙醇粗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依次对地龙分离,大孔树脂采用流动相V(乙醇)∶V(水)=6∶4时,硅胶柱层析当流动相V(氯仿)∶V(甲醇)=9∶1时,可得到较为纯净的地龙抗炎有效部位。根据红外光谱测定的结果,初步认定该有效部位属于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具体结构的鉴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有效部位 分离 药理实验 纯化 大孔树脂吸附 药用 生物活性物质
下载PDF
禹州漏芦抗炎有效部位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喜凤 王优湑 +2 位作者 安硕 张伟晓 朱艳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禹州漏芦抗炎有效部位的谱效关系,明确其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试验研究禹州漏芦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作用,进行初步的药效部位筛选,并建立其抗炎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HPLC指纹图谱... 目的:研究禹州漏芦抗炎有效部位的谱效关系,明确其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试验研究禹州漏芦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作用,进行初步的药效部位筛选,并建立其抗炎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HPLC指纹图谱的各组分峰的峰面积和抗炎药效相关联,用后退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拟合回归方程。结果:禹州漏芦三氯甲烷部位的抗炎作用最显著,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禹州漏芦三氯甲烷部位指纹图谱的9个共有峰中,其中有7个峰对抗炎的药效作用有显著贡献,2,3,5,7号峰(7号峰为α-三联噻吩)所代表的化合物与抗炎的药效作用呈正相关,4,8,9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与抗炎的药效作用呈负相关。结论:禹州漏芦三氯甲烷部位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中α-三联噻吩是禹州漏芦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另外尚有6个重要成分参与这一药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有效部位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萍 周学刚 +1 位作者 褚明娟 孙世芹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对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以进一步明确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中的化合物,并根据理化特征结合NMR波谱学数据分... 目的:对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以进一步明确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中的化合物,并根据理化特征结合NMR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对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落叶松脂醇(1)、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2)、(1S,2R,3S)-dimethyl-1,2,3,4-tetrahydro-3,6,7-tri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naphthalene-2,3-dicarboxylate(3)、23-Hydroxy-3β-[(O-α-L-arabinopyranosyl)oxy]lup-20(29)-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4)、23-Hydroxy-3β-[(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oxy]lup-20(29)-en-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5)、impressic acid(6)、3α,11α,23-tr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7)、3-O-β-D-glucopyranosyl 3α,11α-dihy-droxy-lup-20(29)-en-28-oic acid(8)、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7-oxo-betulin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9)、Kalopanax-saponin B(10)和Acanthopanax saponin CP3(11)。结论: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6、7、8和9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白头翁 有效部位 成分研究
下载PDF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筛选
4
作者 黄显章 张丹丹 +4 位作者 丁生晨 高丽 孙文宁 刘佳敏 罗超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87-92,共6页
筛选菝葜抗炎有效部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不同提取纯化方法,得到总黄酮、总皂苷、总鞣质三个部位,利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趾肿胀和大鼠盆腔炎症模型(CPID)实验,观测小鼠耳、足趾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及大鼠子宫脏器系数与病理切片... 筛选菝葜抗炎有效部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不同提取纯化方法,得到总黄酮、总皂苷、总鞣质三个部位,利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趾肿胀和大鼠盆腔炎症模型(CPID)实验,观测小鼠耳、足趾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及大鼠子宫脏器系数与病理切片,筛选菝葜抗炎有效部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菝葜总黄酮、总皂苷、总鞣质三个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足趾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均能显著的抑制大鼠子宫组织胺、5-羟色胺(5-HT)与前列腺素E 2(PGE 2)的合成或释放。菝葜抗炎有效部位为总黄酮、总皂苷与总鞣质,推测其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组胺、5-HT、PGE 2的合成或释放,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有效部位 总黄酮 总皂苷 总鞣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