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紫红素-18的合成及其保肝抗溃疡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卫镝 姚建忠 +2 位作者 李东方 何邦平 许德余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39-341,共3页
以蚕沙糊状叶绿素为原料 ,经脱镁、扩环制得紫红素 - 18,再与铜离子络合得到铜紫红素 - 18,收率 32 .7%。并以叶绿素铜钠为阳性对照 ,对其保肝及抗胃溃疡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给予本品后与空白对照相比 ,小鼠 TAA急性肝损伤... 以蚕沙糊状叶绿素为原料 ,经脱镁、扩环制得紫红素 - 18,再与铜离子络合得到铜紫红素 - 18,收率 32 .7%。并以叶绿素铜钠为阳性对照 ,对其保肝及抗胃溃疡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给予本品后与空白对照相比 ,小鼠 TAA急性肝损伤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紫红素-18 合成 保肝 溃疡活性
下载PDF
Gastr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iridoid fraction from Barleria prionitis leaves on experimentally-induced gastric ulcer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Sunil K.Jaiswal Mukesh K.Dubey +1 位作者 Sanjib Das Ch.V.Rao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738-744,共7页
AIM: To study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a standardized iridoid fraction from B. prionitis leaves(BPE) against different gastric ulcer models in rats. METHOD: The standardized iri... AIM: To study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a standardized iridoid fraction from B. prionitis leaves(BPE) against different gastric ulcer models in rats. METHOD: The standardized iridoid fraction from BPE at 50, 100, and 200 mg/kg body weight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twice daily for 5 days for prevention from aspirin, ethanol, cold-restraint stress(CRS), and pylorus ligation(PL)-induced ulcers. Estimation of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was carried out in a CRS-induced ulcer model, and various gastric secre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volume of gastric juice, acid output, and pH value were estimated in the PL-induced ulcer model. RESULTS: BPE showed a dose-dependent ulcer protective effect in PL(18.67%–66.26% protection), aspirin(24.65%–63.25% protection), CRS(20.77%–59.42% protection), and EtOH(16.93%–77.04% protection)-induced ulcers. BPE treatment in PL-rats showed a decrease in acid-pepsin secretion, and enhanced mucin and mucosal glycoproteins. However, BPE reduced the ulcer index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LPO(P < 0.01–0.001), SOD(P < 0.01–0.001), and an increase in CAT(P < 0.01–0.001), activity in the CRS-induced model. CONCLUSION: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iridoid fraction from BPE possesses anti-ulcerogenic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leria prionitis IRIDOID HPTLC Anti-ulcer activity Antioxidant enzymes
原文传递
从甘蕉中分离的半萜葡糖苷
3
作者 杨岚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甘蕉(Musa paradisiaca)在菲律宾大量种植,其花序被用做蔬菜,果实是很受欢迎的食品。甘蕉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树干中的液汁具有收敛和止血作用,可治疗腹泻和痢疾;根可做解热剂和滋补剂;花和果实用于治疗糖尿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理研... 甘蕉(Musa paradisiaca)在菲律宾大量种植,其花序被用做蔬菜,果实是很受欢迎的食品。甘蕉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树干中的液汁具有收敛和止血作用,可治疗腹泻和痢疾;根可做解热剂和滋补剂;花和果实用于治疗糖尿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理研究表明甘蕉果肉粉对大鼠和豚鼠有显著的抗溃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苷 甘蕉 胃十二指肠溃疡 结构鉴定 溃疡活性 药理研究 半萜 烯丙基醇 药用价值 止血作用
原文传递
人参叶多糖的抗溃疡活性及作用方式
4
作者 Xian-BoSun 耿岩 +1 位作者 杨文娣 孟繁臣 《人参研究》 1993年第2期38-41,共4页
我们研究了人参叶中弱酸性多糖(GL—4)对小鼠和大鼠胃溃疡的各种实验模型的作用。口服 GL—4(50—200mg/kg)可抑制由损伤因子如盐酸/乙醇导致的胃损伤的形成。皮下注射50—100mg/kgGL—4也有保护作用。GL—4还能抑制由水浸压、消炎痛或... 我们研究了人参叶中弱酸性多糖(GL—4)对小鼠和大鼠胃溃疡的各种实验模型的作用。口服 GL—4(50—200mg/kg)可抑制由损伤因子如盐酸/乙醇导致的胃损伤的形成。皮下注射50—100mg/kgGL—4也有保护作用。GL—4还能抑制由水浸压、消炎痛或幽门结扎引起的胃溃疡的形成。口服 GL—4对大鼠胃液中前列腺素 E_2 的含量没有影响。GL—4对盐酸/乙醇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不被消炎痛的预处理所抵消。幽门结扎大白鼠口服 GL—4(100mg/kg)时,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效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溃疡活性 多糖 溃疡模型
下载PDF
人参叶多糖的抗溃疡活性及其作用模型
5
作者 周德强 《特产研究》 1995年第1期61-62,共2页
人参叶多糖的抗溃疡活性及其作用模型Xiao-BoSun我们已从人参叶弱酸性多糖组分(G工一4)中纯化出相当有效的抗溃疡多糖。列G,L—4进行实验,揭示了GL一4对大、小鼠的各种溃疡的影响及其抗溃疡活性的机理。1.材料... 人参叶多糖的抗溃疡活性及其作用模型Xiao-BoSun我们已从人参叶弱酸性多糖组分(G工一4)中纯化出相当有效的抗溃疡多糖。列G,L—4进行实验,揭示了GL一4对大、小鼠的各种溃疡的影响及其抗溃疡活性的机理。1.材料与方法材料16,16一M甲基前列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叶多糖 溃疡活性 效应
下载PDF
黄花蒿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及其某些部位的抗溃疡活性
6
作者 田文辉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2年第6期259-260,共2页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中药名为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精制部位的抗溃疡作用与机理。实验药物为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CEE)、富含倍半萜内酯的部位(SLF)以及来自 SLF 部位的非极...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中药名为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精制部位的抗溃疡作用与机理。实验药物为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粗提取物(CEE)、富含倍半萜内酯的部位(SLF)以及来自 SLF 部位的非极性部位(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作用 黄花蒿地上部分 乙醇粗提取物 溃疡活性
原文传递
人参叶中抗溃疡多糖的精制
7
作者 耿岩 杨文娣 孟繁臣 《人参研究》 1993年第3期46-48,共3页
从人参叶和根中分离出了水溶性(GL—2)和碱溶性(GRA—2)多糖粗品,能有效地预防HCl/乙醇诱发的小鼠溃疡的形成。GL—2进一步分成四个多糖部分,其中GL—4对胃损伤的形成有最强的抑制作用。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将GL—4进一步提纯... 从人参叶和根中分离出了水溶性(GL—2)和碱溶性(GRA—2)多糖粗品,能有效地预防HCl/乙醇诱发的小鼠溃疡的形成。GL—2进一步分成四个多糖部分,其中GL—4对胃损伤的形成有最强的抑制作用。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将GL—4进一步提纯可得到更具活性的纯多糖GL—4Ⅱb_1Ⅲ(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6000d),其果胶多糖的性质。它主要由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组成。GL—4Ⅱb_1Ⅲ能预防HCl/乙醇诱发的小鼠溃疡的形成井具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溃疡活性 多糖 分离
下载PDF
前列腺素类、巯基和一氧化氮对黄芪皂苷胃保护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闫艳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5期217-218,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 胃保护作用 黄芪属 皂苷Ⅳ 一氧化氮 巯基 三萜类化合物 溃疡活性
原文传递
从赤芝提取的氨基葡聚糖对大鼠实验性溃疡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益槐 候建明 +2 位作者 蓝进 唐文波 高鹤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为观察从赤芝提取的氨基葡聚糖对实验性溃疡大鼠的保护作用,采取多步骤从灵芝子实体提取氨基葡聚糖并用色谱法对化学分解产物进行鉴定.大鼠溃疡造型用应激法(冷水中游泳30min)、醋酸法、消炎痛法和幽门结扎法诱导产生.氨基葡聚糖以0.5g&... 为观察从赤芝提取的氨基葡聚糖对实验性溃疡大鼠的保护作用,采取多步骤从灵芝子实体提取氨基葡聚糖并用色谱法对化学分解产物进行鉴定.大鼠溃疡造型用应激法(冷水中游泳30min)、醋酸法、消炎痛法和幽门结扎法诱导产生.氨基葡聚糖以0.5g·kg-1和1.0g·kg-1剂量溶于灭菌水中备用,氨基葡聚糖溶液在应用诱导剂后立即用胃管灌胃法给药,在冷水游泳和幽门结扎前30min,同法给药.对照组接受相同量的赋形剂,雷尼替丁以100mg·kg-1剂量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氨基葡聚糖与雷尼替丁对照同样可以降低胃中氢离子浓度(P<0.001),其预防溃疡发生效应较醋酸法和消炎痛法更为显著;取自灵芝的氨基葡聚糖,是一种具有抗溃疡的活性多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提取物 氨基葡聚糖 大鼠 实验性溃疡 保护作用 溃疡活性多糖
下载PDF
猴头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胃溃疡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明星 高阳 +1 位作者 徐多多 高其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4-228,共5页
以猴头菌的菌丝提取物为原料,采用水煎醇沉,中孔纤维柱及DEAE-Sephadex A-50凝胶柱纯化的方法制备了猴头菌多糖,并命名为HEP-1。通过HEP-1对小鼠无水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及MC细胞模型的影响,分别测定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抑制率及MTT法测... 以猴头菌的菌丝提取物为原料,采用水煎醇沉,中孔纤维柱及DEAE-Sephadex A-50凝胶柱纯化的方法制备了猴头菌多糖,并命名为HEP-1。通过HEP-1对小鼠无水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及MC细胞模型的影响,分别测定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抑制率及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研究该多糖的抗胃溃疡活性。结果HEP-1在水中溶解性较好,通过苯酚-硫酸测得HEP-1中性糖含量为95.2%、间羟基联苯法测得酸性糖含量为零、BCA试剂盒法测得蛋白质含量为5.5%;PMP柱前衍生化,对单糖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其组成比例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4:94:2;该多糖对小鼠无水乙醇诱导的胃溃疡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够抑制MC细胞的生长。说明该猴头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胃溃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多糖 理化性质 溃疡活性
原文传递
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明松 杨正菀 +2 位作者 刘茂柏 游陵涛 肖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98-101,共4页
本文报道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活性。胃溃疡模型选用慢性乙酸诱发型和冷浸应激型。实验结果显示,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均有抗慢性乙酸型胃溃疡的活性,其中β-谷甾醇效果似更好。两者的效果均与胃舒平和甲氰咪胍... 本文报道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活性。胃溃疡模型选用慢性乙酸诱发型和冷浸应激型。实验结果显示,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均有抗慢性乙酸型胃溃疡的活性,其中β-谷甾醇效果似更好。两者的效果均与胃舒平和甲氰咪胍联用相似。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还具有明显抗冷浸应激型胃溃疡活性,而胃舒平和甲氰咪胍联用则无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 溃疡活性 沙棘种子油
下载PDF
呋喃甲醛缩N^4-取代苯基氨(硫)脲定量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艳 牛丽颖 +1 位作者 孟令鹏 郑世钧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7-530,共4页
本文采用Gaussian98程序用量子化学从头算RHF方法对10种呋喃甲醛缩N4-取代苯基氨(硫)脲药物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这10种化合物抗消化溃疡病的生物活性与量化参数间的关系,发现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LUMO轨道的能量和成分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本文采用Gaussian98程序用量子化学从头算RHF方法对10种呋喃甲醛缩N4-取代苯基氨(硫)脲药物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这10种化合物抗消化溃疡病的生物活性与量化参数间的关系,发现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LUMO轨道的能量和成分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类药物在发挥其生物活性时以接受电子为主。呋喃环和羰基区可能是该类药物的活性区域。为此类药物的合成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溃疡活性 量子化学研究 定量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吲哚美辛锌的制备及其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任建超 易齐斌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5年第4期8-8,共1页
该院蔡鸿生主任药师等根据锌具有保护胃粘膜和抗溃疡活性的特点,自1991~1994年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技术及元素分析测定,对吲哚美辛锌的化学结构、药理及毒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制定了质控标准。
关键词 吲哚美辛锌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 溃疡活性 痛风性关节炎 紫外光谱 质控标准 骨性关节炎 化学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C-7位卤代酰基头孢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洋 范莉 +5 位作者 唐雪梅 杨德蒙 胡军华 吴玉珠 占爽 杨大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65-1975,共11页
头孢类药物广泛用于感染疾病的治疗。上市头孢药物结构的差别,主要在其C-7位氨基侧链以及C-3位基团的不同。本研究尝试性地选取C-3位基团不同的4种头孢母核,采用C-7位氨基引入简单基团修饰的策略,设计并合成了5个系列25个头孢卤代酰基... 头孢类药物广泛用于感染疾病的治疗。上市头孢药物结构的差别,主要在其C-7位氨基侧链以及C-3位基团的不同。本研究尝试性地选取C-3位基团不同的4种头孢母核,采用C-7位氨基引入简单基团修饰的策略,设计并合成了5个系列25个头孢卤代酰基化分子,测试了抗人致病菌、抗毕赤酵母菌、抗柑橘溃疡病菌及病原真菌的活性。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分子具有抗人致病菌活性,其中7个化合物,包括TM1f,对8株人致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或相当于上市药物头孢噻吩、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唑肟钠;TM1s抑制柑橘褐斑病菌Al.6的活性强于头孢噻吩,与阳性对照咪鲜胺相当,首次发现头孢类分子具有强抗柑橘病原真菌活性。TM1f和TM1s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 卤代酰氯 人致病菌活性 毕赤酵母菌活性 柑橘溃疡活性 柑橘病原真菌活性
原文传递
D-氨基葡萄糖氟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15
作者 谢文文 范莉 +5 位作者 胡军华 宋宇璐 谭天富 李佳 陈娜 杨大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89-3399,共11页
基于糖类药物的修饰或用糖类分子改造其他活性物质的思路,将具有多种活性的D-氨基葡萄糖与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16个D-氨基葡萄糖的FQs衍生物。抗人致病菌和抗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测试发现,2个目标分子T... 基于糖类药物的修饰或用糖类分子改造其他活性物质的思路,将具有多种活性的D-氨基葡萄糖与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进行拼合,设计并合成了16个D-氨基葡萄糖的FQs衍生物。抗人致病菌和抗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测试发现,2个目标分子TM2b和TM2d对于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强于所有测试的阳性对照药物;2个目标分子TM2m和TM2n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率在浓度分别为0.5和0.2μg·mL^(-1)时都高于阳性对照链霉素,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合成了D-氨基葡萄糖与FQs拼合的新型分子,发现了超强抑菌活性分子,拓宽了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类型及生物活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葡萄糖 氟喹诺酮 人致病菌活性 柑橘溃疡病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