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云峰 曹敏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78,共28页
本文以翔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着重就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战略构想 ,举措与实绩 ,以及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旨在分析九一八事变前后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战略构... 本文以翔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着重就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战略构想 ,举措与实绩 ,以及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旨在分析九一八事变前后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战略构想的演变 ,认为整个开发过程经历了初步酝酿 ( 1 92 8— 1 93 1 )、着手实施 ( 1 93 1— 1 93 7)、积极推进 ( 1 93 7— 1 945 )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主要选取交通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工矿业发展诸领域 ,以丰富的事实和数据 ,展现国民政府从战时环境和需要出发 ,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办法 ,以及开发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则从西北地区农业的进步和工业近代化程度的提高、商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扩大 ,分析了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活动的影响。论文指出 ,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国民政府 ,为西北开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其成果不仅为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支持长期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而且为改变西北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初步的必要的基础。但国民政府在西北开发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不足和问题 ,特别是其开发的主旨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上的需要而不是该地区的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因此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 西北地区 农业 工业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正林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99,共25页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 ,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 ,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 ,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 ,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 ,边区妇女取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经济上 ,妇女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生活方面 ,摧残妇女心身健康的缠足陋习彻底废除了 ;妇女的婚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 ,妇女组织在各种各样的识字组中 ,接受识字教育的同时 ,接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 ,使她们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妇女运动 文化教育 社会地位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 被引量:24
3
作者 夏明方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78,共20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农村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旧中国的农村 ,灾荒较之与战争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虽然就全国范围而言 ,八年抗战期间地质活动平静 ,气候状况亦大范围好转 ,但这并不能掩盖局部地区以及... 本文着重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农村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旧中国的农村 ,灾荒较之与战争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虽然就全国范围而言 ,八年抗战期间地质活动平静 ,气候状况亦大范围好转 ,但这并不能掩盖局部地区以及某些年份气候状况的恶化趋势 ,而且由于战争对中国社会直接间接的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 ,致使相对较小的自然变异也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灾难 ,愈是抗战后期灾荒还愈加严重 ,所以对战时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迁移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并在其演变过程、流徙路线及其具体特点等方面深深打上了灾荒的烙印 ,同时亦由于战争本身的影响而形成有别于战前同类型人口迁移的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自然灾荒 人口迁移 地域分布 农业经济
全文增补中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闫庆生 黄正林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71,共40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 ,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 ,...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 ,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 ,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 ,为边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边区农村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 ,其原因是边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边区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 中国共产党 和平 区政府 阶级关系 陕甘宁边区 根本性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董炳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本文在确认《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曾是“慰安妇”的身份之后,指出以往研究者们不论将贞贞视为“变节者”或者“英雄”,都偏离了作品的本意。在本质上,《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篇表现女性之孤独与女性之困境的小说,是一篇“纯粹为女... 本文在确认《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曾是“慰安妇”的身份之后,指出以往研究者们不论将贞贞视为“变节者”或者“英雄”,都偏离了作品的本意。在本质上,《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篇表现女性之孤独与女性之困境的小说,是一篇“纯粹为女性”的作品。虽然它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圣地延安创作的,但在这篇小说里,女性问题超越了国家、民族问题,被还原为纯粹的女性问题。换言之,性别的悲剧在小说中被用超国家、超民族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中“女人真作孽”、“女人真倒霉”之类的议论,才是其主题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霞村的时候》 “慰安妇” 解析 丁玲 抗日战争时期 女性问题 “英雄” 革命圣地 民族问题 形式表现 作品 研究者 小说 纯粹 国家 女人 孤独 创作 悲剧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黄正林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8-208,共41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边区政府颁布了农业、工业、商业、金融、财政、税收、交通等一系列经济法规 ,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经济法规体系。这些经济法规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它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抗战时...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边区政府颁布了农业、工业、商业、金融、财政、税收、交通等一系列经济法规 ,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经济法规体系。这些经济法规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它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抗战时期领导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 ,因此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主张。抗战时期边区经济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 ;规范了社会经济秩序 ,推动了边区经济发展 ;保护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合法权益 ;并为新中国经济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立法 经济法规 颁布 区政府 保证 新中国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原文传递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 被引量:25
7
作者 金普森 李分建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74-96,共23页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金普森李分建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研究寥若晨星,而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进行考察与分析,以求教方家。综...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金普森李分建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研究寥若晨星,而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进行考察与分析,以求教方家。综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颁布的粮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粮食管理局 抗日战争时期 粮食危机 蒋介石 田赋征实 分级管理 粮食统制 限价 土地政策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的考察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立人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0-136,共17页
如果以1940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基本完成的标志,它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由于它对抗日战争的意义,它对战时大后方工业经济,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它悲壮的传奇色彩,有关的研究一直为众多史学工作者所注... 如果以1940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基本完成的标志,它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由于它对抗日战争的意义,它对战时大后方工业经济,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它悲壮的传奇色彩,有关的研究一直为众多史学工作者所注目。在此,笔者拟在尽可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工厂内迁进行总体考察,以就教于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内迁 国民党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 兵工厂 资源委员会 大后方工业 抗战时期 西部地区 近代工业 国民政府
原文传递
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天奖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4-53,共20页
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王天奖河南农村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穷人身上两把刀,租子重,利钱高,夹在当中吃不消。”建国后40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两把刀”中的前一把──封建租佃关系,研究和论述较为充分,但对于后一把──农村高利... 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王天奖河南农村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穷人身上两把刀,租子重,利钱高,夹在当中吃不消。”建国后40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两把刀”中的前一把──封建租佃关系,研究和论述较为充分,但对于后一把──农村高利贷肆虐情况,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利贷者 河南农村 民国时期 地租剥削 农民 中国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 资本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农业史
原文传递
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述评 被引量:26
10
作者 江沛 张丹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95,共35页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国民革命军 国民政府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难民收容所的设立及其特点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春英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20,共20页
抗战时期的难民收容所 ,是专门收留救助战争灾民的慈善福利机构 ,由政府救济机关及中外慈善团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开办 ,是中国战时社会救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存在与抗战进程相始终 ,虽具临时性、被动性 ,但其形式简捷灵活、数... 抗战时期的难民收容所 ,是专门收留救助战争灾民的慈善福利机构 ,由政府救济机关及中外慈善团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开办 ,是中国战时社会救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存在与抗战进程相始终 ,虽具临时性、被动性 ,但其形式简捷灵活、数多量广 ,较为有效地救济了上千万难民。本文论述了战时难民收容所的建立、数量与规模 ,以及特点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难民收容所 慈善福利机构 管理体制 社会救济系统
原文传递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奇生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共31页
与战前相比 ,战时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和扩充。在国统区 ,党机器的组织触角延伸到了县以下乡村基层社会 ,其组织扩张和渗透能力达到了它建党和执政以来的鼎盛。然而 ,由于国民党党机器长期以来所积淀的组织功能障碍和... 与战前相比 ,战时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和扩充。在国统区 ,党机器的组织触角延伸到了县以下乡村基层社会 ,其组织扩张和渗透能力达到了它建党和执政以来的鼎盛。然而 ,由于国民党党机器长期以来所积淀的组织功能障碍和内在积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疏理和清除 ,战时党组织在量上的膨胀和扩张 ,不仅没有展示出党力的强健和壮大 ,相反组织的涣散随着组织的扩充而同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基层党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 管理体制 国民政府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家庭变革 被引量:20
13
作者 秦燕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200,共20页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法律与习俗、两性关系、新旧婚姻观念之间的冲突 ,表明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边区政府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时...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法律与习俗、两性关系、新旧婚姻观念之间的冲突 ,表明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边区政府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时期婚姻家庭变革的实践促进了边区的建设和持久抗战 ,并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继续实行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婚姻家庭制度 中国共产党 婚姻自由制度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税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正林 文月琴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65,共32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向农民征收农业收益税的内容主要是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粮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居民的一项主要负担。从法理上看,救国公粮的征收标准以统一累进为原则,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这一原则并不起作用,即救国公粮征收主要依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向农民征收农业收益税的内容主要是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粮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居民的一项主要负担。从法理上看,救国公粮的征收标准以统一累进为原则,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这一原则并不起作用,即救国公粮征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来完成。皖南事变前,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超额完成公粮任务,曾侵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对交纳救国公粮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皖南事变后,一方面,边区不断地修正公粮征收条例,改革征收办法,使各阶层的负担趋于公平合理。另一方面,为了彻底解决救国公粮征收中的一些弊端,从1943年开始边区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没有在边区完全推行开来。农业税的征收是一个与农民负担休戚相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战时期 农业税 抗日战争时期 皖南事变 统一累进税 1943年 农业收益 征收标准 征收过程 政治动员 基层干部 抵触情绪 征收办法 公平合理 农民负担 公粮 根据地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 被引量:21
15
作者 肖一平 郭德宏 《近代史研究》 1981年第4期73-87,共15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是我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实行减租减息的过程中,我党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面,我们仅对...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是我党根据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情况,为团结各阶级一致抗日所实行的一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实行减租减息的过程中,我党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面,我们仅对此作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 统一战线政策 减租减息 阶级关系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资产阶级 党中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原文传递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资本 被引量:18
16
作者 丁日初 沈祖炜 《民国档案》 1986年第4期83-97,111,共16页
在中国,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研究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已经有了比较实事求是的肯定性的评价,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后方的经济状况究竟应当如何评价,同样得到历史学... 在中国,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研究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已经有了比较实事求是的肯定性的评价,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后方的经济状况究竟应当如何评价,同样得到历史学者的关心,不少学者正从各方面收集资料,进行探讨。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又成了人民革命的对象,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已经有了否定性的定论,过去人们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便提出异议。近两年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大后方的经济状况的研究有所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资本 经济政策 经济状况 通货膨胀 贸易委员会 中央银行 私营银行 物价指数 私人资本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朝云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9-97,共19页
本文主要探讨抗战初期 ,部分战区人口因受战争影响 ,不得不从东部向西南、西北等战时大后方迁移的几个具体问题。这里所说的难民 ,是指除随政府机关、学校、厂矿等有组织地内迁的人口以外的所有战时迁移人口。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 ,可以... 本文主要探讨抗战初期 ,部分战区人口因受战争影响 ,不得不从东部向西南、西北等战时大后方迁移的几个具体问题。这里所说的难民 ,是指除随政府机关、学校、厂矿等有组织地内迁的人口以外的所有战时迁移人口。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 ,可以南京沦陷为界 ,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难民内迁的路线表现出头绪繁多、缺乏较为清晰的主线的特点 ,近距离的迁徙比较普遍。到第二阶段 ,内迁难民群体在数量上大为扩大了 ,其迁移路径也逐渐从无序中凸现有序 ,西迁成为难民内迁的主流 ,武汉成为此期内迁难民的主要集中地 ,以它为中心 ,内迁的难民再往川陕云贵湘鄂赣及两广等后方地区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难民 迁移路径 人口迁移
全文增补中
西藏革命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考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谦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9-97,共9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 ,在旅印藏侨中发展组织成为中国国民党西藏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革命党同中国国民党在组织上关系密切。英印政府试图借“西藏革命党事件”阻挠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实施有效统治。
关键词 西藏 革命党 中国 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
原文传递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垦荒问题述略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艳魁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6-93,共8页
救济难民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组织难民参加垦荒、进行生产自救是这项工作中的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措施。它既是解决难民生计问题的需要,也是坚持长期抗战的需要,我国政府和社会广大民众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关键词 难民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开垦荒地 垦区管理 难民救济 边区政府 黄龙山
下载PDF
一次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抗日战争时期厂矿内迁的客观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林建曾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91-115,共25页
一次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抗日战争时期厂矿内迁的客观作用林建曾工业化的空间传动,是指工业化所必需的资产、资金、技术和市场四大要素,由先进国家或地区向落后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后者的工业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 一次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抗日战争时期厂矿内迁的客观作用林建曾工业化的空间传动,是指工业化所必需的资产、资金、技术和市场四大要素,由先进国家或地区向落后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带动后者的工业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和幅员广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 工业化 国民政府 技术工人 资本总额 资源委员会 工矿业 银行业 市场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