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感冒胶囊剂制备工艺及辅料优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纯 胡展红 +2 位作者 张学农 吴向之 杨健 《抗感染药学》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对比胶囊剂制备过程中不同干燥工艺对有效成分及制剂质量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辅料增强制剂的抗湿性和稳定性。方法:煎煮浓缩制备提取物浸膏,分别采用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工艺处理,以绿原酸含量、崩解度、水分等为指标考察2种干燥工艺... 目的:对比胶囊剂制备过程中不同干燥工艺对有效成分及制剂质量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辅料增强制剂的抗湿性和稳定性。方法:煎煮浓缩制备提取物浸膏,分别采用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工艺处理,以绿原酸含量、崩解度、水分等为指标考察2种干燥工艺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同时,采用平衡吸湿法考察糊精、乳糖、甘露醇、木糖醇等辅料对制剂吸湿性影响。结果:喷雾干燥制备的浸膏能最大限度的保存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以浸膏:糊精(2:1)喷雾干燥后制成的胶囊剂具有崩解度快,水分含量低,不易吸湿等优点。结论:经干燥工艺筛选及辅料优化后的抗感冒胶囊性质稳定,单次服用量小,且较抗感冒颗粒更能改善病人的顺应性和扩大病患适用群体,故能够投入大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胶囊 干燥工艺 绿原酸 吸湿平衡曲线
下载PDF
荆防抗感冒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黎明 王先教 +2 位作者 王津生 罗亮荣 胡志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制备荆防抗感冒胶囊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水煮、常压蒸馏法制备荆防抗感冒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荆芥、防风、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荆芥、防风、川芎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可作为鉴别依据。结论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鉴别方... 目的制备荆防抗感冒胶囊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水煮、常压蒸馏法制备荆防抗感冒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荆芥、防风、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荆芥、防风、川芎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可作为鉴别依据。结论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可以用于荆防抗感冒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感冒胶囊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