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对组织CA-125、CD_(146)、SP_(70)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姬荣伟 刘秋霞 +2 位作者 田亚宁 杨昕 吴晓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648-1650,166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组织CA-125、CD_(146)、SP_(70)的表达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60例,并同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3疗程,然后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再给予化疗... 目的:探讨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组织CA-125、CD_(146)、SP_(70)的表达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60例,并同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3疗程,然后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再给予化疗3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给予同样的化疗方案6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的CA-125、CD_(146)、SP_(70)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不良治疗预后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CA-125、CD_(146)、SP_(70)表达稳定;试验组患者组织中CA-125、CD_(146)和SP_(70)表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常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降低肿瘤组织CA-125、CD_(146)、SP_(70)的表达水平;作为近年来逐步肯定的抗体CD_(146)、SP_(70)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稳定,有望与CA125联合应用成为卵巢癌术后病情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治疗 化学疗法 辅助 癌胚抗原/分析 抗原cd 146 /分析 @SP 70
下载PDF
白细胞分化抗原-40基因SNP及其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健明 黄华佗 +5 位作者 袁秋然 罗宏成 向阳 王春芳 蒙兰青 韦叶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基因SNP及其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qb(I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就诊于百色市某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共202例。以同一时期在该医院门诊部进行体检的109名...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基因SNP及其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qb(I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就诊于百色市某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共202例。以同一时期在该医院门诊部进行体检的109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调查对象均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且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经知情同意,每名调查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CD40基因rs1883832C/T、rs13040307C/T、rs752118C/T和rs3765459G/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CD40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CD40血清水平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及病例组中各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CD40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并以OR(95%cn值表示相对风险。结果病例组CD40基因rs1883832Cfr位点CC、CT、T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78%(44/202)、49.51%(100/202)、28.71%(58/202),对照组分别为33.17%(66/199)、48.74%(97/199)和18.09%(36/1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7,P=0.008)。病例组CD40血清水平为(62.7±24.5)pg/ml,高于对照组[(45.3±17.2)pg/m1](t=8.97,P〈0.001);病例组中rsl883832C/T位点TT、cT基因型CD40血清水平分别为(65.9±26.3)、(64.3±25.9)pg/ml,均高于cc基因型CD40血清水平f(55.1±23.7)pg/m1](t值分别为5.34和5.03,P值均〈0.001)。与rs1883832C/T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3n(OR=1.56,95%CI:1.18~2.06)。联合基因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TCCA单倍型的携带者增加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fOR=2.49,95%(CI:1.13。5.48)。结论CD40基因rs1883832CN位点和TCCA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cd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病例对照研究 基因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分布及功能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士勇 徐勇 +5 位作者 畅继武 刘冉录 杨阔 李凯 于大海 王克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DC)分布、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与记忆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前列腺增生(BPH),4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46例前列腺癌(Pca)石蜡组织标本,用S100标记组织中总DC、CD83标记成熟DC、CD45RO标记...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DC)分布、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与记忆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前列腺增生(BPH),4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46例前列腺癌(Pca)石蜡组织标本,用S100标记组织中总DC、CD83标记成熟DC、CD45RO标记组织中记忆性T细胞,用SP法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阳性细胞分布,计算阳性细胞浸润密度,分析DC与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由BPH、PIN到Pca的S100+DC、CD45RO+T浸润密度逐渐降低,前列腺癌组织降低明显(P<0.01);Pca中CD83+DC浸润密度高于BPH和PIN(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S100+DC主要分布在肿瘤间质(P<0.01),CD83+DC主要分布在癌上皮间及癌周(P<0.01),且CD83+DC与CD45RO+T浸润密度呈正相关(rs=0.831,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DC数量减少且存在功能缺陷,不同功能状态的DC存在区域性分布;成熟DC数量的减少可能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树突细胞 S100蛋白质类 抗原cd 抗原cd45
下载PDF
CD40在大鼠炎症性肠病外周血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赫 周毅 +1 位作者 梁磊 陈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8-519,共2页
目的:研究CD40在炎症性肠病(IBD)大鼠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一核细胞(MC)中的表达及其与IL-12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在14只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组)和16只正常大鼠(对照组)外周血和肠组织MC上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IL-12... 目的:研究CD40在炎症性肠病(IBD)大鼠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一核细胞(MC)中的表达及其与IL-12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在14只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组)和16只正常大鼠(对照组)外周血和肠组织MC上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IL-12。结果:模型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中CD40阳性细胞百分数和IL-12较对照组高(P<0.05)。结肠MC中CD40与IL-12呈正相关(r=0.845,t=12.5,P<0.05)。结论:IBD大鼠存在CD40与IL-12表达的异常,且两者有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抗原cd 结肠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Fas抗原及Fas配体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启国 罗芳 +2 位作者 曾静 方春红 姚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1560-1561,1564,共3页
【目的】研究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20例静止期白癜风患者皮损Fas抗原和FasL的表达,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各组间Fas抗原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目的】研究Fas抗原及Fas配体(FasL)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20例静止期白癜风患者皮损Fas抗原和FasL的表达,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各组间Fas抗原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FasL在寻常型白癜风进展期皮损中的表达较静止期组和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静止期组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1)。节段型白癜风Fas和FasL的表达在活动期和静止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FasL在白癜风皮损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寻常型白癜风发病的某一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抗原cd 95 配体 皮肤/损伤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绿艳 余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190-194,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我国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AML部分免疫表型与治疗效果及复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AML常见的免疫表型中,预后良好的有MPO、CD38和CD19,预后较差的有CD56、CD7、CD123、CD34和CD11b,而CD117...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我国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AML部分免疫表型与治疗效果及复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AML常见的免疫表型中,预后良好的有MPO、CD38和CD19,预后较差的有CD56、CD7、CD123、CD34和CD11b,而CD117、CD13、CD33、CD14及CD64与预后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大量临床研究肯定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M)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独立预后意义。本文针对AML常见免疫表型及基于免疫表型基础上的MRD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AML相关免疫表型的临床与预后意义,在微小残留病检测时抗体组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cd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命名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 命名 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黏附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
下载PDF
不同来源CD_(34)~+CD_(38)~+和CD_(34)~+CD_(38)~-细胞群造血性能的不均一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裴雪涛 吴祖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FACS将CD34+细胞分选为CD34+CD38+和CD34+CD38-两个亚群,并比较了来源于人脐带血、骨髓及外周血两个亚群的分布比例和造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骨髓中CD34+及其亚群细胞所占比例最高,外周血最... 利用FACS将CD34+细胞分选为CD34+CD38+和CD34+CD38-两个亚群,并比较了来源于人脐带血、骨髓及外周血两个亚群的分布比例和造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骨髓中CD34+及其亚群细胞所占比例最高,外周血最低;脐带血来源的亚群细胞体外形成各系造血集落及液体培养体系中维持长期造血的能力最强,外周血最弱。从而表明不同细胞亚群造血性能不均一,同一亚群不同来源的细胞也同样具有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性能 细胞分选 抗原cd34 抗原cd38
原文传递
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钊 田李芳 +3 位作者 马晓桃 马芳霞 姚恬 贾利宁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N患者80例(观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N患者80例(观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CD40L、sICAM-1水平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LDL-C、sCD40L、sICAM-1、UAC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GFR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TC、sCD40L、sICAM-1、UACR均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单独诊断D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0.75以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D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0和0.848,均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DN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T2DM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可及时发现并诊断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_8、CD_(28)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秀国 刘晓光 +3 位作者 刘波 庄晓玲 方汉波 方国安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1期17-18,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及CD28进行了检测。结果(1)胃癌组CD8+CD2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CD8+CD28+细胞则明...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及CD28进行了检测。结果(1)胃癌组CD8+CD2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CD8+CD28+细胞则明显减低(P<0.01)。(2)胃癌患者手术后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CD8+CD28+细胞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3)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1)。(4)Ⅲ期胃癌患者CD8+CD28-细胞与Ⅰ期和Ⅱ期相比明显增高(分别P<0.01,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程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逐渐减低(分别P<0.01,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的CD8和CD28的表达,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疾病进展和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原cd28 抗原cd8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樊月 董磊 +4 位作者 欧阳斌燊 许海敏 郑赛芳 王安然 王朝夫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 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治诊断为原发性CD5+DLBCL标本57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原发性CD5+DLBCL中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7例原发性CD5+DLBCL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5~99岁。C-MYC、bcl-2、bcl-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84.2%(48/57)、75.4%(43/57),其中C-MYC和bcl-2双表达阳性率为40.4%(23/57);其在患者性别、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骨髓侵犯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10),双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08),bcl-6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bcl-2蛋白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原发性CD5+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4)。结论C-MYC、bcl-2、bcl-6蛋白在原发性CD5+DLBCL的预后价值中,bcl-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原发性CD5+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但对于原发性CD5+DLBCL患者中,C-MYC、bcl-2及bcl-6蛋白的表达与C-MYC、bcl-2及bcl-6基因重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瘤 B细胞 抗原cd5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基因 BCL-2
原文传递
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丹 杨晓波 +5 位作者 王颖 于丽红 石焱 张英杰 周琳 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量;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双染标记法对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进行抗体结合并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标记的红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皱缩;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变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UL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UR和LR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结论:四物汤可以促进小鼠化疗贫血损伤的恢复,促进红细胞数量增加,改善细胞形态表现,提升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促进外周血和脾脏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表面标志性抗原cd71/Ter119
下载PDF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淋巴细胞CD_(40)与CD_(40)配体表达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庆生 吴圣楣 +1 位作者 林梓 应大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调节新生儿B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机制。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IVIG(5mg/ml)作用后的脐血淋巴细胞及成人外周血标本的CD40与CD40配体(CD40L)的...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调节新生儿B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机制。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IVIG(5mg/ml)作用后的脐血淋巴细胞及成人外周血标本的CD40与CD40配体(CD40L)的表达。结果(1)“休止”状态下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可表达类似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D40分子。(2)IVIG不改变rIL4激活后的CBMC中CD40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3)佛波醇乙酯及钙离子导入剂活化后的CBMC不表达CD40L。在植物血凝素诱导CBMC后,继续予以IL2及佛波醇乙酯结合钙离子导入剂的诱导,CBMC始表达CD40L。(4)IVIG可促进活化后CBMC的CD40L表达。结论推测IVIG抑制B细胞抗体释放的同时,产生了针对T细胞的反馈信号,刺激了CD40L表达的增加,但在B细胞上的CD40或其他共刺激信号及有关的细胞因子缺乏配合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静脉内 抗原cd_(40) 配体
原文传递
RNAi沉默CD147基因对卵巢癌细胞HO-8910p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辛晓燕 邹伟 +1 位作者 杨红 侯向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5,F0003,共5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技术,利用构建的稳定转染CD147 shRNA表达质粒载体的HO-8910pm/pGE-1 CD147shRNA细胞株观察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 CD147基因的沉默作用及生物学效应。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激光共聚焦检测H...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技术,利用构建的稳定转染CD147 shRNA表达质粒载体的HO-8910pm/pGE-1 CD147shRNA细胞株观察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 CD147基因的沉默作用及生物学效应。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激光共聚焦检测HO-8910pm细胞CD147的表达;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成瘤性。结果:pGE-1CD147shRNA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后,CD147的表达受到高效且特异的抑制,细胞侵袭力减弱,荷瘤裸鼠成瘤力下降,抑瘤率达58.8%(P<0.01)。结论:RNA i沉默CD147基因可影响卵巢癌的侵袭和成瘤,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RNA干扰 SHRNA 抗原cd147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骨髓干细胞通路指标检测在激素治疗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辉 张大良 +3 位作者 赵敬杰 刘君莉 范献良 郭成浩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90-493,共4页
目的检测健康人及变应性鼻炎(AR)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骨髓干细胞通路相关指标CD34^+、白细胞介素5(IL-5)、EOS,探讨外周血-骨髓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对此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健康人及变应性鼻炎(AR)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骨髓干细胞通路相关指标CD34^+、白细胞介素5(IL-5)、EOS,探讨外周血-骨髓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对此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组:①试验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7~68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②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L-5水平及CD34^+细胞数,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5含量、CD34^+数分别为(88.25±33.47)ng/L、(9.24±2.15)个/10^5,显著高于治疗后[(44.34±16.32)ng/L、(6.31±1.83)个/10^5]及健康对照组[(31.24±8.43)ng/L、(3.47±1.32)个/1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IL-5水平与其CD34^+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61,P值均〈0.01)。患者血清IL-5水平与其EOS数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结论外周血EOS、IL-5及CD34^+细胞参与AR发病过程,提示AR患者病变局部组织和骨髓造血之间有相关通路存在。通过检测外周血IL-5及CD34^+可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抗原cd34 白细胞介素5 嗜酸细胞
原文传递
血降钙素原、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玉辉 魏健平 《现代医院》 2017年第1期134-135,1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42例,其中细菌性肺炎组20例,病毒性肺炎组12例,支原体肺炎组10例,通过检测三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42例,其中细菌性肺炎组20例,病毒性肺炎组12例,支原体肺炎组10例,通过检测三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血PCT、内毒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病原学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PCT、内毒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重症病毒性肺炎组、重症支原体肺炎组相比,重症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重症病毒性肺炎组与重症支原体肺炎组比较,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在诊断重症细菌性肺炎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血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是诊断重症细菌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可以用于重症细菌性肺炎与重症病毒性肺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内毒素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 重症肺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抗原CD40和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宗仁 刘强 +2 位作者 郑瑾 马爱玲 马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抗原CD40、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个实验组:阴性对照组(n=12)... 目的:探讨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抗原CD40、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个实验组:阴性对照组(n=12)给以普通饮食,模型组(n=12)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其余4组在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同时分为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0.36g/(kg·d)]、中剂量组[1.08g/(kg·d)]、高剂量组[3.24g/(kg·d)]和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4mg/(kg·d)]。14周后通过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大鼠主动脉上CD40、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结果:模型组表达CD40、胞间黏附分子1分别为1.730±0.022,1.55±0.17,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0.390±0.012,0.43±0.09)(P<0.05);给予芪丹通脉片大鼠CD40、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显著降低,高浓度组(0.555±0.020,0.52±0.11)结果接近辛伐他汀组(0.400±0.016,0.46±0.12)。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CD40、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使用芪丹通脉片可降低CD40、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且其低、中、高浓度组表达依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 大鼠 抗原cd40 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三种感染标记物在新生儿早发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使用前瞻性方法,评估中性白细胞表面抗原CD64、单核细胞表面抗原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R(HLA-DR)和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新生儿早发型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生后72h内临床怀疑细菌感染的足月新生儿288例,非感染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在0... 目的使用前瞻性方法,评估中性白细胞表面抗原CD64、单核细胞表面抗原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R(HLA-DR)和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新生儿早发型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生后72h内临床怀疑细菌感染的足月新生儿288例,非感染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在0及24h取血,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CD64和HLA-DR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CRP水平。行一系列细菌感染筛查,收集人口学数据和相关临床资料。比较CD64、HLA-DR及CRP诊断新生儿早发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告值。结果确定感染组93例,非感染组195例。感染组CD64表达量在0、24h均显著高于非感染和对照组(Pa<0.0005)。其最佳截断值为6136个荧光抗体分子/细胞,在24h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94%)和阴性预告值(96%)。感染、非感染和对照组HLA-DR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无法得到最佳截断值。CRP特异性与CD64相似,但灵敏度较低,ROC曲线下面积也小于CD64。结论中性白细胞表面抗原CD64是诊断足月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灵敏指标,单核细胞表面抗原HLA-DR不能区分感染和非感染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早发感染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R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2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CD3+和CD3+...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4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CD3+和CD3+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4.12±6.89)%和(70.11±5.09)%(P<0.01)、(26.94±6.24)%和(34.92±6.40)%(P<0.01);而CD3+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0.25±6.03)%和(24.47±3.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提示支气管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为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抗原cd4 抗原cd3 抗原cd8
下载PDF
CD_(117)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庆 翟志敏 +4 位作者 徐静玮 耿良权 朱薇波 吴竟生 孙自敏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6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17在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9例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1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CD117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17在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9例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1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CD117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ALL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各亚型中,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以M0/M1最高,M5b最低;在5种髓系膜抗原标志中,虽然CD117检测AML的灵敏度低于CD13和CD33,但特异性都较高;CD117与CD34及HLA-DR在AML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但在M3中,CD117表达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结论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诊断分型的重要髓系免疫表型指征,在AML的诊断分型以及AML和AL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抗原cd117 急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