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226
1
作者 杨惠杰 杨仁崔 +2 位作者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弯曲力矩呈显著正相关 ,与秆壁厚度和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节间粗度关系不密切。说明 ,培育粗秆有利于孕育大穗 ,但要增强抗倒伏能力 ,关键在于适当控制株高、培育秆壁厚实的品种、增加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性状 抗折力 抗倒性 倒伏指数
下载PDF
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123
2
作者 田保明 杨光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类型的划分,归纳为茎倒(折)、根倒和根茎复合倒伏三种类型,并对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法 农作物 生长环境 外界因素 作物生产 高产稳产 发生时期 产量品质 倒伏程度 产量提高 作物生长 抗倒伏性 严重性 国内外 抗倒性 类型 茎秆 植株 根茎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6
3
作者 王勇 李晴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4-88,共5页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进一步的力学分析,提出了“品种倒伏指数”的新概念。经实际应用于品种抗倒性的评价,证明“品种倒伏指数”综合考虑了植株的重心、重量和茎秆机械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能客观、准确... 以抗倒性不同的15个高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进一步的力学分析,提出了“品种倒伏指数”的新概念。经实际应用于品种抗倒性的评价,证明“品种倒伏指数”综合考虑了植株的重心、重量和茎秆机械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倒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秆机械强度与品种抗倒性关系最为密切。根据不同品种的抗倒性差异,应用系统聚类法首次将品种划分为高抗型、普抗型、中间型和易倒型四种抗倒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性 评价 通径分析 系统聚类 品种 育种
下载PDF
玉米抗倒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4
作者 丰光 黄长玲 邢锦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玉米抗倒伏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自然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玉米自身形态以及茎秆性状等方面对玉米倒伏问题加以分析,并讨论了防治玉米倒伏的一些必要措施。
关键词 玉米 茎秆 倒伏 抗倒性
下载PDF
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9
5
作者 田保明 杨光圣 +1 位作者 曹刚强 舒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作物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风雨、栽培技术、植物本身特性以及支持土壤系统等的多重影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物倒伏与否主要受到4个系统共同制约:气候因素、生态因素、栽培因素和植物内在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伏 抗倒性 影响因素分析 作物
下载PDF
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 被引量:88
6
作者 段民孝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2,共4页
通过分析玉米优良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的特征特性,提出育种中可以借鉴的策略,从而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拓宽种质基础,注重对抗倒性选择,培育耐密性好和生育特性适应广的品种,兼顾对穗部性状选择,制种技术简单并且高产,从而得到大面积推... 通过分析玉米优良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的特征特性,提出育种中可以借鉴的策略,从而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拓宽种质基础,注重对抗倒性选择,培育耐密性好和生育特性适应广的品种,兼顾对穗部性状选择,制种技术简单并且高产,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育种 株型 耐密性 抗倒性 生育期
下载PDF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7
作者 关玉萍 沈枫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6-11,共6页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的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第1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的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第1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就产量来说,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降低第1和第2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性 茎秆物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小麦基部茎节形态结构特征与抗倒性的研究 被引量:79
8
作者 董琦 王爱萍 梁素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小麦茎秆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明确了小麦茎秆的生长状况与植株的抗倒性密切相关。基部节间的健壮程度与小麦抗倒伏相关性大小为:第二节间>第一节间>第三节间。茎秆健壮程度因素对茎秆倒伏指数的影响大小为...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小麦茎秆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明确了小麦茎秆的生长状况与植株的抗倒性密切相关。基部节间的健壮程度与小麦抗倒伏相关性大小为:第二节间>第一节间>第三节间。茎秆健壮程度因素对茎秆倒伏指数的影响大小为:基部节间壁厚>基部节间长度>节间内径大小,而节间外径大小与植株抗倒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部茎节 形态结构 结构特征 抗倒性 栽培密度 生长发育 倒伏指数 节间外径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茎秆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2
9
作者 郭玉华 朱四光 张龙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对7个抗倒伏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2个施肥水平、2种密度条件下 ,测定了基部茎秆3种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 ,分析了它们与基部茎秆抗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位体积淀粉的含量与茎秆强度无关 ,而单位体积的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 对7个抗倒伏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2个施肥水平、2种密度条件下 ,测定了基部茎秆3种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 ,分析了它们与基部茎秆抗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位体积淀粉的含量与茎秆强度无关 ,而单位体积的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减少氮肥施用量引起茎基节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 ;稀植有同样的作用。上述3种生化成分在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抗倒性较差品种的纤维素含量对氮肥量的改变反应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 生化成分 栽培条件 抗倒性 氮肥 施用量
下载PDF
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81
10
作者 陈晓光 史春余 +5 位作者 尹燕枰 王振林 石玉华 彭佃亮 倪英丽 蔡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6-1622,共7页
以抗倒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观测了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以及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的变化,探讨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 以抗倒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观测了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以及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的变化,探讨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不同小麦品种的茎秆木质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茎秆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的品种(济麦20和济麦22),其茎秆木质素含量高,PAL、TAL、CAD和4CL活性强。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木质素含量与实际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r=-0.83,P<0.05);与抗折力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5);PAL、TAL和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0.77,0.85,P<0.05),4CL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39,P>0.05)。研究表明,较高的PAL和CAD活性是木质素含量高的酶学基础,茎秆木质素含量可作为小麦品种抗倒伏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木质素代谢 抗倒性 倒伏指数 酶活性
下载PDF
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 被引量:77
11
作者 丰光 刘志芳 +2 位作者 李妍妍 邢锦丰 黄长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33-2138,共6页
以沈单16和郑单958玉米单交种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玉米茎秆穿刺仪,对玉米地上第三茎节中部椭圆形短轴垂直于茎秆进行穿刺,测定玉米茎秆穿刺阻力。通过P1、P2、F1、F2、BC1和BC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穿刺阻力... 以沈单16和郑单958玉米单交种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玉米茎秆穿刺仪,对玉米地上第三茎节中部椭圆形短轴垂直于茎秆进行穿刺,测定玉米茎秆穿刺阻力。通过P1、P2、F1、F2、BC1和BC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穿刺阻力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茎秆倒伏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两个单交种的F2分离世代群体均呈双峰分布,BC1和BC2群体分离世代呈多峰分布,说明玉米茎秆耐穿刺性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且符合1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D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34.5%~45.7%,多基因遗传力41.6%~56.3%,两者在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遗传特性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抗倒伏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秆 穿刺 抗倒性 遗传
下载PDF
小麦基部节间茎秆密度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4
12
作者 徐磊 王大伟 +2 位作者 时荣盛 盛中飞 李安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9,共7页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强弱与基部...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强弱与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值的大小密切相关;鲜密度随灌浆过程的进行基本呈递减趋势,在蜡熟期最低;在灌浆中期干密度较高但变化幅度较大的品种抗倒性较差。基部第二节间茎秆鲜、干密度与茎秆机械强度、单株鲜重、基部节间鲜干重、壁厚等形态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不孕小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等产量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直接利用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来评价小麦品种的抗倒性是可行的,通过提高基部节间茎秆的干密度可以实现抗倒性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密度 抗倒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的研究 被引量:68
13
作者 张喜娟 李红娇 +4 位作者 李伟娟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王嘉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05-2313,共9页
【目的】培育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为提高北方粳稻抗倒性,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不同穗颈弯曲度的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于齐穗... 【目的】培育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为提高北方粳稻抗倒性,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不同穗颈弯曲度的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于齐穗后30d,研究了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地上部分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通过对茎秆抗折力与茎秆形态性状、茎秆解剖结构和茎秆化学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直立穗型粳稻抗倒的茎秆形态特点与生理基础。【结果】直立穗型粳稻穗下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和第4节间(N4)的弯曲力矩与弯曲穗型品种差异不显著,但N1、N2、N3的抗折力却显著提高,从而使N1、N2、N3的倒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弯曲穗型粳稻,说明中上部节间抗倒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茎秆解剖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茎秆抗折力的相关性后发现,直立穗型粳稻N1、N2、N3抗折力强的主要原因是:(1)茎壁厚度和茎壁面积增大,节间抗折的物理性状明显提高;(2)大小维管束数目多,大小维管束、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增大,节间内部组织的结构明显改善;(3)纤维素含量高,支持细胞壁结构的物质含量多。【结论】茎壁厚度、茎壁面积、维管束性状及纤维素含量可以作为选育抗倒伏品种的主要参考指标。就北方粳稻而言,培育直立穗型品种,更容易获得抗倒性强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抗倒性 直立穗型 弯曲穗型 茎秆形态性状 茎秆解剖结构 茎秆化学成分
下载PDF
化学调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5
14
作者 薛金涛 张保明 +2 位作者 董志强 赵明 黄长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4,98,共5页
以高秆大穗型品种中单8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植株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00株/hm2的密度下不发生倒伏;超过75000株/hm2发生倒伏,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化学调控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 以高秆大穗型品种中单8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化学调控对玉米植株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00株/hm2的密度下不发生倒伏;超过75000株/hm2发生倒伏,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化学调控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与对照相比,化学调控处理降低了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的株高,增加了地上部第3节间的粗度,显著增强了茎秆的抗拉弯强度和穿刺强度,降低了倒伏率。在密度为75000株/hm2以上时,化学调控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化学调控 抗倒性 产量
下载PDF
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5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4 位作者 姚国才 杨学明 周淼平 张平平 张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抗倒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抗倒性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 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抗倒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抗倒性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单位长度干重与抗倒性呈正相关。茎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面积以及髓腔大小与抗倒性密切相关。茎秆化学成分中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硅、钾元素含量与抗倒性呈正相关。小麦抗倒性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除受多对主基因控制外,可能还受微效修饰基因作用。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已将抗倒性以及与抗倒性相关的茎秆形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形态结构特性 化学成分 遗传 抗倒性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60
16
作者 王丹 丁位华 +5 位作者 冯素伟 胡铁柱 李淦 李笑慧 杨艳艳 茹振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6-1502,共7页
以黄淮麦区优良品种矮抗58、周麦18、豫麦49、百农418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在开花期至花后20 d处于较高水平,在花后30 d明显下降... 以黄淮麦区优良品种矮抗58、周麦18、豫麦49、百农418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在开花期至花后20 d处于较高水平,在花后30 d明显下降;倒伏指数在开花期最小,花后30 d最大,其余两个时期处于中间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机械强度与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节长、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花后10 d和花后20 d机械强度与节长、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茎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这段时期正好与之相反;花后30 d机械强度与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明确各个生育时期与抗倒性相关的茎秆特性,可为黄淮麦区高产抗倒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性 倒伏指数 纤维素 木质素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对东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生产主推品种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8
17
作者 刘鑫 谢瑞芝 +4 位作者 牛兴奎 修文雯 李少昆 高世菊 张凤路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 500、52 500、67 500、82 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 以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37 500、52 500、67 500、82 500株/hm2)的抗倒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倒伏率表现出很大差异,近现代品种显著低于早期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所有玉米品种倒伏率和穗高系数逐渐增加,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逐渐降低。但不同品种间抗倒性能指标的差异远大于种植密度的处理。研究显示,虽然种植密度的提高会对抗倒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品种本身的抗倒特性才是提高抗倒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穗高系数 抗倒性
原文传递
根倒伏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蒲定福 周俊儒 +2 位作者 李邦发 李全 周强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抗倒性不同的 1 1个高产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通过力学分析和根量测定 ,提出了小麦根倒伏的“品种倒伏系数”概念。经应用于品种抗倒性评价 ,证明“品种倒伏系数”综合考虑了植株的高度、重量、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因素的影响 ,能... 以抗倒性不同的 1 1个高产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通过力学分析和根量测定 ,提出了小麦根倒伏的“品种倒伏系数”概念。经应用于品种抗倒性评价 ,证明“品种倒伏系数”综合考虑了植株的高度、重量、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因素的影响 ,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品种抗倒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与品种抗倒性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倒性 评价方法 通径分析 小麦根倒伏
下载PDF
大麦根倒伏抗性评价方法及其倒伏系数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王莹 杜建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41-945,共5页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 2 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 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 2 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 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相关分析表明 :倒伏系数与倒伏程度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以“倒伏系数”为衡量标准 ,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大麦材料的抗倒性。本研究为大麦根倒伏的抗性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根倒状 抗倒性 评价方法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水稻抗倒性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55
20
作者 张丰转 金正勋 +3 位作者 马国辉 万宜珍 刘海英 徐美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选用抗倒性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分析水稻抗倒性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倒能力强的品种的物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大于抗倒能力弱的品种,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基部1、2节间长度、短轴直径、大维管束数目和物理强度... 选用抗倒性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分析水稻抗倒性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倒能力强的品种的物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大于抗倒能力弱的品种,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基部1、2节间长度、短轴直径、大维管束数目和物理强度比其它特性有更大的差异;灌浆过程中茎秆的物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基部茎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硅、钾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抗倒能力强的品种茎秆硅钾糖含量较高,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以及提高茎鞘中的钾、硅及可溶性糖总量尤其是灌浆后期茎秆的钾、硅总量等将有利于提高水稻茎秆的物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进而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性 茎秆形态性状 化学成分含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