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免疫功能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毓钧 陈保龙 +5 位作者 郑惠珠 袁毅 张泳 戴达周 李祖正 乔雪芬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19-119,100,共2页
自1978~1980年对1543名商业工作者进行了HBsAg及肝功能等连续三年的动态检测,共检出I-IBsAg携带者136例(均为无肝炎发病史,肝功能检测三次上正常的'健康者'.对检出的HBsAg携带者中部分作了抗-HBs、抗-HBc、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自1978~1980年对1543名商业工作者进行了HBsAg及肝功能等连续三年的动态检测,共检出I-IBsAg携带者136例(均为无肝炎发病史,肝功能检测三次上正常的'健康者'.对检出的HBsAg携带者中部分作了抗-HBs、抗-HBc、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LSP、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及抗体依赖细胞毒试验(ADCC)等检测.并以同一方法对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及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进行了对照.还用免疫调整药物对他们进行了HBsAg阴转治疗的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 携带者 循环免疫复合物 慢性迁延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粘附抑制试验 肝功能检测 细胞毒试验 免疫调整 抗体依赖 对正常人 动态检测 健康者 工作者 白细胞 中部 治疗 药物 商业 方法
原文传递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素贤 黄瑾 董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检测了上述各种细胞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DCC)。结果 :哮喘小鼠M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B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T细胞及其亚群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在小鼠哮喘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 细胞介导 细胞毒效应 哮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HIV感染中的ADE作用
3
作者 王歆 徐德忠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近年来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中发现的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 (ADE)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ADE作用的两种形式 ,即 Fe受体介导的 ADE(Fc R- ADE)和补体受体介导的 ADE(CR- ADE) ,分别与 HIV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特定结构域 gp... 近年来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中发现的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 (ADE)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ADE作用的两种形式 ,即 Fe受体介导的 ADE(Fc R- ADE)和补体受体介导的 ADE(CR- ADE) ,分别与 HIV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特定结构域 gp4 1和 gp12 0有关 ,ADE作用在艾滋病 (AIDS)病情进展及疫苗研制和应用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综述了 ADE作用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ADE 病理 抗体依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在DHF/DSS中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调控
4
作者 唐小龙 江振友 +2 位作者 蔡淑玉 张荣波 林晨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DHF/DSS 血管内皮细胞 纤溶系统 syndrome FEVER 调控 异常 凝血 登革热病毒 登革出血热 血容量减少 血管渗漏 多种疾病 出血机制 及时治疗 增强作用 抗体依赖 多种学说 感染 综合症 性休克 DV
下载PDF
2020-2021年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38
5
作者 郭德银 江佳富 +11 位作者 宋宏彬 秦天 李振军 张定梅 黄森忠 舒跃龙 徐建青 姜世勃 郑涛 田怀玉 郝荣章 徐建国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和流感病毒的流行特性,病毒复制快、细胞嗜性广、存活能力强,而且其无症状感染者普遍、传播隐蔽,病毒已经在人群适应,控制难度大。在新冠病毒疫苗发挥广泛保护效应之前,2020—2021年度全球疫情可...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和流感病毒的流行特性,病毒复制快、细胞嗜性广、存活能力强,而且其无症状感染者普遍、传播隐蔽,病毒已经在人群适应,控制难度大。在新冠病毒疫苗发挥广泛保护效应之前,2020—2021年度全球疫情可能进一步恶化,我国仍然面临境外多渠道持续输入和局部暴发或疫情重现风险。因此,应进一步开展我国疫情高发区人群携带新冠病毒状况和相应环境中新冠病毒的监测;建立国家超级可移动新冠病毒检测网络实验室,能够执行超大规模检测任务;实施差异化疫苗接种策略并密切跟踪监测疫苗接种的效果和效率;应继续强化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常开窗、少聚会等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新冠病毒疫情再一次警告大家,野生动物源性未知病原体所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不断地出现已经成为"新常态",必须前瞻性系统开展未知微生物发现和反向病原学研究,主动防卫和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自然疫源性疾病 无症状感染者 抗体依赖性增强
原文传递
东方田鼠AD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金明 傅志强 +2 位作者 李浩 魏梅雄 林矫矫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12-219,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机理 ,我们对东方田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AD 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进行了观察。用来源于东方田鼠和昆明鼠腹腔细胞的巨噬细胞 (M)、嗜酸性粒细胞 (Eos)作为效应细胞 ,分别以东...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机理 ,我们对东方田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AD CC)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效果进行了观察。用来源于东方田鼠和昆明鼠腹腔细胞的巨噬细胞 (M)、嗜酸性粒细胞 (Eos)作为效应细胞 ,分别以东方田鼠阳性 阴性血清、昆明鼠阳性 阴性血清进行ADCC试验。在培养 3~ 6h时 ,所有东方田鼠M和Eos样本孔中均有大量细胞粘附于童虫 ,而昆明鼠M和Eos样本孔中几乎没有细胞粘附 ;培养 2 0~ 2 4h、 44~ 48h的童虫死亡率显示 :1 东方田鼠阳性 阴性血清的杀伤力明显高于相应的昆明鼠阳性 阴性血清的杀伤力 ;2 东方田鼠 昆明鼠的阳性血清诱导的童虫死亡率高于相应的东方田鼠 昆明鼠的阴性血清诱导的童虫死亡率 ;3,4种效应细胞样本孔以及细胞空白对照孔中的童虫死亡率基本相似。上述结果提示 ,东方田鼠血清具有明显的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可能是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机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童虫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 体外杀伤效果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策略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利敏 田德雨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3-604,共12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可引起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一定的致死率。2019年1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可引起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一定的致死率。2019年12月在我国武汉被发现,随后蔓延到我国大部分省份,给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常规和有效手段,国内外多个机构已启动COVID-19疫苗研究工作。文中基于SARS和MERS疫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对COVID-19疫苗的研究策略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苗 抗体 粘膜免疫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
原文传递
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17
8
作者 GD2单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应用协作组 袁晓军 +1 位作者 李杰 顾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0,共7页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高度异质性。低危患儿预后较好,高危患儿即使接受化疗、放疗、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长期存活率仍不足50%。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高度异质性。低危患儿预后较好,高危患儿即使接受化疗、放疗、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长期存活率仍不足50%。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高危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原GD2在NB细胞高表达,达妥昔单抗β可与NB细胞膜表面过表达的GD2特定靶点结合,触发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效应,通过双重免疫机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总结国外多项关键临床研究,并结合在海南和天津医疗先行区的上市前初步应用经验,我们对达妥昔单抗β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人群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和推荐,提出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性细胞 细胞毒性作用 长期存活率 神经母细胞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体肿瘤 临床医师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常兴 张锡宝 吴志华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1970年,伴随血浆分离技术的发展出现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抗体产生、加速抗体代谢、自身抗体的中和作用、中和补体、干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 1970年,伴随血浆分离技术的发展出现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抗体产生、加速抗体代谢、自身抗体的中和作用、中和补体、干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影响T细胞活化、恢复Th1/Th2细胞的平衡、抑制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及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的应用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 皮肤科 TH1/TH2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血浆分离技术 T细胞活化 抗体产生 作用机制 中和作用 自身抗体 细胞黏附 细胞增殖 皮肤病 敏感性 抑制
下载PDF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建国 侯彦强 +3 位作者 陈勇 闵宏林 宋秀宇 李柏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 ,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 ,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T细胞比例 ,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 ,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 ,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 ,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 MtbAK细胞 CD3AK细胞 LAK细胞 细胞体外增殖 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Progres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被引量:16
11
作者 Xiaojing Pang Rudian Zhang Gong Che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Dengue virus(DENV) is a mosquito-borne virus belonging to the Flaviviridae family. There are 4 serotypes of DENV that cause human disease through transmission by mosquito vectors. DENV infection results in a broad spe... Dengue virus(DENV) is a mosquito-borne virus belonging to the Flaviviridae family. There are 4 serotypes of DENV that cause human disease through transmission by mosquito vectors. DENV infection results in a broad spectrum of clinical symptoms, ranging from mild fever to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 the latter of which can progress to 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and death. Researchers have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over the last half-century to understand DHF pathogenesis. DHF is probably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virus-specific antibodies, viral antigens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studies on DHF pathogenesis, which may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achiev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dengu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V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 NS1 GENOME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T cell
原文传递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免疫生物学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仇华吉 童光志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7期19-20,共2页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就是某些病毒用相应抗体处理后,其复制或感染能力显著增强。这种现象是Hawkes于1964年在研究虫媒病毒中首先发现的〔1〕。他将澳...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就是某些病毒用相应抗体处理后,其复制或感染能力显著增强。这种现象是Hawkes于1964年在研究虫媒病毒中首先发现的〔1〕。他将澳洲墨莱溪谷脑炎病毒(MVE)、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 免疫 生物学特性 增强作用 产生机制
下载PDF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CD28共刺激阻断剂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赤兵 吴军 +5 位作者 易绍萱 罗高兴 张琳 陈希伟 周立新 贺伟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B7 CD2 8共刺激阻断剂CTLA 4Ig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方法 肾移植术后第 2天每只用药组大鼠腹腔内注射CTLA 4Ig 0 5mg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 ;术后第 2 0天 ,测定受体对供体及无关大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并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用药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4 2 6± 6 4)d ,(8 2± 1 2 )d ,P <0 0 0 1) ]。术后第 2 0天 ,用药组移植肾仅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受体对供体的ML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5 832± 6 74)cpm、(134 86± 2 16 6 )cpm ,P <0 0 0 1) ],而受体对无关大鼠的MLR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CT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动物实验 基因重组融合蛋白 B7-CD28共刺激阻断剂
原文传递
FcγRⅡB介导的PRRSV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段二珍 周永辉 +6 位作者 张宜娜 张继希 张志远 卢晓艳 刘肖萍 夏平安 崔保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5-1109,共5页
将PRRSV Hn-1/06株阳性血清(中和效价为1∶2)做2~8倍倍比稀释后,分别与等体积含100TCID50/100μL的PRRSV Hn-1/06株病毒液混合,制备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取纯化的猪IgG和兔抗猪IgG制备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用鼠抗FcγRⅡB阳性血清封闭猪... 将PRRSV Hn-1/06株阳性血清(中和效价为1∶2)做2~8倍倍比稀释后,分别与等体积含100TCID50/100μL的PRRSV Hn-1/06株病毒液混合,制备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取纯化的猪IgG和兔抗猪IgG制备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用鼠抗FcγRⅡB阳性血清封闭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表面的FcγRⅡB,然后分别将感染性免疫复合物和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与PRRSV的混合物感染封闭后的PAM细胞,培养48h后收获样品,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收获样品中PRRSV的含量。结果表明,选择性封闭PAM细胞的FcγRⅡB能增强PRRSV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FC受体 荧光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质谱法检测单抗N糖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文波 于传飞 +3 位作者 张峰 徐刚领 高凯 王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质谱法对单抗的N糖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单抗Fc上的N糖链利用糖苷酶F进行酶切释放,然后用Rapi Fluor-MS染料进行标记,通过Qda质谱对N糖进行糖型鉴别、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超高效液相色...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质谱法对单抗的N糖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单抗Fc上的N糖链利用糖苷酶F进行酶切释放,然后用Rapi Fluor-MS染料进行标记,通过Qda质谱对N糖进行糖型鉴别、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质谱法能够准确的对单抗N糖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个糖型的实测m/z值在理论值±0.5内。利用该方法对原研抗CD20人鼠嵌合单抗和生物类似药候选药物的N糖进行分析表明,3个候选药物的N糖谱与原研抗体基本一致,但在部分糖型种类和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的岩藻糖修饰糖型比例基本一致。对CHO细胞、NS0细胞和SP2/0细胞表达的单抗N糖进行比对分析显示,3种细胞表达单抗的主要糖型为G0F-N、G0F、Man5、G1Fa、G1Fb和G2F,占总糖型比例的80%以上。相比于NS0细胞和SP2/0细胞,CHO细胞表达抗体糖型种类相对较为简单,共11种糖型。而NS0细胞和SP2/0细胞表达单抗糖型种类和结构较复杂,分别检测到22和26种糖型,其中含有多种复杂的唾液酸和半乳糖修饰糖型,虽然这些糖型所占比例较低,但可能与单抗的体内半衰期和免疫原性相关。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质谱法作为快速准确的N糖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单抗N糖的质控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N糖基化修饰 Qda质谱 生物类似药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对Graves'眼病患者血清眼外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克兴 魏建子 +3 位作者 王静 庞熠 楼建华 何金森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8-40,共3页
为探讨针药结合治疗Graves 眼病 (GO)的免疫学机理 ,5 4例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对人眼外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及血清抗眼肌膜抗体 (EMAb)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 为探讨针药结合治疗Graves 眼病 (GO)的免疫学机理 ,5 4例G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对人眼外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及血清抗眼肌膜抗体 (EMAb)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对眼外肌的ADCC作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治疗Ⅱ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EMAb水平在针刺治疗后明显降低 (P<0 0 5 ,P <0 0 0 1) ;针刺Ⅱ组水平低于Ⅰ组和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1)。提示针药结合治疗Graves 眼病的眼肌损伤可能与降低EMAb ,减轻对眼外肌的ADC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aves′眼病 针药结合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细胞毒 抗眼肌膜抗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德红 李勇 +1 位作者 居军 鲁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分化群抗原6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64)具有识别免疫球蛋白、高亲和IgG单体、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及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IgGFc片段受体1(FcγR I)的功能,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和细胞吞噬及免疫复合物清除作... 分化群抗原6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64)具有识别免疫球蛋白、高亲和IgG单体、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及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IgGFc片段受体1(FcγR I)的功能,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和细胞吞噬及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类风湿关节炎 感染者 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 免疫复合物 抗体依赖
原文传递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精准诊疗
18
作者 蔡俊超 庆欣 +4 位作者 张雷 朱兰 刘龙山 田普训 陈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通过分析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发生机制和急慢性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特征,提出4个AMR的对因和对症防治措施:①针对AMR的病因,清除抗体和抗体产生细胞;②针对抗体引起的原发性内皮损伤机制,阻断补体依赖... 通过分析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发生机制和急慢性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特征,提出4个AMR的对因和对症防治措施:①针对AMR的病因,清除抗体和抗体产生细胞;②针对抗体引起的原发性内皮损伤机制,阻断补体依赖的损伤机制和阻断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损伤;③针对内皮损伤后继发性的微血管管腔内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溶栓治疗;④针对内皮损伤后继发性的急慢性血管性炎症反应进行抗炎治疗。本文强调,"对因措施"在AMR的防治中是最为重要的,但抗凝、溶栓和抗炎等对症措施也不可被忽视。最后,本文根据这些防治措施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应证,针对非致敏和致敏患者AMR的预防、活动性AMR受者的治疗、慢性活动性AMR受者的治疗,分别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 补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补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 精准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若男 黎燕(审校者)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重症肌无力是一类由Th细胞依赖、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发病过程中肌体出现了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遗传因素、致病性自身抗体、细胞因子、补体及胸腺肌样细胞等都与该疾病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抗体依赖的补体溶解作用
原文传递
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及K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左绍远 马涧泉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PSP100mg·kg(-1),连续12d,可明显促进小鼠K细胞ADCC活性,PSP组K细胞毒指数(CI)比对照组升高54.7%。在5mg/L~320mg/L浓度范围内,PSP可促... 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PSP100mg·kg(-1),连续12d,可明显促进小鼠K细胞ADCC活性,PSP组K细胞毒指数(CI)比对照组升高54.7%。在5mg/L~320mg/L浓度范围内,PS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DCC活性,最适浓度为80mg/L其CI值为对照孔的5.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PSP) K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