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杂交瘤技术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1
作者 孟强骅 王亚南 +7 位作者 高小梅 曾向实 贾克明 吕炳俊 于维芬 康素芳 马德兰 董翰廷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5-8,前插1,共5页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1],杂交瘤能在体外连续增殖并分泌大量均一的、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免疫学技术开创了新纪元,这一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外对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1],杂交瘤能在体外连续增殖并分泌大量均一的、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免疫学技术开创了新纪元,这一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外对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较多[2~6],最近国外也建立了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单克隆细胞株[9,10],但国内尚无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甲型肝炎病毒 单克隆 乙型肝炎 国内 高特异性 学技术 细胞株 增殖 乙肝 免疫 分泌 报告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2
2
作者 李继强 陈萦晅 +5 位作者 曾民德 陆伦根 邱德凯 茅益民 范竹萍 华静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活性。方法 以HepG2 2 .2 .15细胞株为模型 ,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 (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 ,用bDNA信号扩增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HBVDNA的变化 ,以MTT比色...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活性。方法 以HepG2 2 .2 .15细胞株为模型 ,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 (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 ,用bDNA信号扩增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HBVDNA的变化 ,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 氧化苦参碱 2 0 0 0 μg/ml时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 40 .5 7%、48.2 7% ;浓度为 10 0~ 2 0 0 0 μg/ml时 ,能明显降低 2 .2 .15细胞胞浆核心颗粒HBVDNA水平 ;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体外细胞培养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 病毒药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大蒜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郑敏 卢葵花 +1 位作者 吴基良 李立中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大蒜多糖A、B、C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在2215细胞接种24h后加入大蒜多糖A、B、C,12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HBeAg与HbsAg,并用MTT染... 目的:观察比较大蒜多糖A、B、C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在2215细胞接种24h后加入大蒜多糖A、B、C,12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HBeAg与HbsAg,并用MTT染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大蒜多糖A、B、C对2215细胞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110.53mg/ml、108.65mg/ml、16.00mg/m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HBsAg的分泌,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9.31mg/ml、21.30mg/ml和1.31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87、5.10和12.21,对HBeAg的分泌则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大蒜多糖A、B、C在培养2215细胞中可抑制HBsAg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多糖 2215细胞 HBsAg HBeAg 乙型肝炎病毒 作用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 剂量依赖性抑制 ELISA法检测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苦参碱脂质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常青 刘妮 +4 位作者 李小翚 程怡 张奉学 张冬青 朱宇同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苦参碱脂质体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通过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观察和比较二者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价苦参碱脂质体的抗HBV作用。结果苦参碱脂... 目的评价苦参碱脂质体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通过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观察和比较二者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价苦参碱脂质体的抗HBV作用。结果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作用于2.2.15细胞11 d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7.29mg/ml和1.33rage/ml,对HBsAg和HBeAg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78 mg/ml、3.35mg/ml、<0.078mg/ml和>10mg/ml,苦参碱脂质体对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93.46和2.17,高于苦参碱的治疗指数。结论苦参碱脂质体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脂质体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实验 研究
下载PDF
木瓜中齐墩果酸抗乙型肝炎病毒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厚佳 胡晋红 +3 位作者 孙莲娜 蔡溱 石晶 刘涛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考察木瓜中提取的齐墩果酸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HepG2 .2 .2 .15细胞株为模型 ,考察用药后 4d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收获细胞 ,提取病毒DNA ,斑点杂交检测用药后细胞中HBVDNA的... 目的 考察木瓜中提取的齐墩果酸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HepG2 .2 .2 .15细胞株为模型 ,考察用药后 4d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收获细胞 ,提取病毒DNA ,斑点杂交检测用药后细胞中HBVDNA的变化。结果 齐墩果酸对上述病毒抗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斑点杂交显示其中齐墩果酸在 2 0 μg·ml-1时对HBVDNA的抑制率为 2 9.33%。结论 齐墩果酸对于HBV复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齐墩果酸 乙型肝炎病毒 研究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病毒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成军 李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联合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 干扰素 拉米夫定 阿地福韦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春 肖永红 +1 位作者 管小琴 袁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肝组织学改变及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连用1年。观察HBV DNA、血清HBeAg/抗-HBe、肝功能以及血清肝纤...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肝组织学改变及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连用1年。观察HBV DNA、血清HBeAg/抗-HBe、肝功能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对其中35例患者行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行Knodell病理学评分,检测肝细胞内HBsAg、HBcAg、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 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为23.73%,部分应答率为69.49%,无应答率为6.78%。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清HBeAg转换的患者。41.18%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汇管区坏死、门静脉炎症及纤维化明显改善。血清HBeAg转换组肝组织内HBcAg、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HBsAg的表达无显著性改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良好。结论 拉米夫定100 mg/d可以迅速降低血清HBVDNA和ALT的水平,促进HBeAg血清转换,减轻肝脏炎症坏死活动度,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学 安全性 乙型肝炎病毒药
原文传递
酶免疫竞争一步法检测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3
8
作者 滕龙 陈钢 洪加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酶免疫竞争一步法 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白背叶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晓刚 吕志平 +1 位作者 谭秦湘 钟小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7-1438,共2页
目的观察白背叶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细胞上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 目的观察白背叶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细胞上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白背叶根对HepG 2.2.15细胞的TC50为48.25 mg/m l,对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3.26和43.08。对HBVDNA仅有微弱抑制作用。结论白背叶根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直接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叶根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佘会元 邬祥惠 +4 位作者 张觉民 冯正宗 黄美云 陈幼娟 刘立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素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Α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有关资料比较 被引量:19
11
作者 沈龙 彭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临床应用 耐药性 临床疗效 欧美
下载PDF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阎莉 郑作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8-910,共3页
目的:研究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APS)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选1日龄北京雏鸭,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后第7天APS(70,150,300 mg.kg-1)口服给药,每天2次,共10 d。应用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及停药后3 d血清中DH... 目的:研究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APS)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选1日龄北京雏鸭,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后第7天APS(70,150,300 mg.kg-1)口服给药,每天2次,共10 d。应用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及停药后3 d血清中DHBV-DNA的表达。结果:于药后5,10天,150,300 mg.kg-1APS对感染鸭血清DHBV-DNA水平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停药3 d未见明显的反跳现象。结论:APS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模型
原文传递
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HBV DN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士军 焦杨 +2 位作者 林兴 莫国艳 黄仁彬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结果:TC50为3.070mg/ml,TC0为0.945mg/ml,复方六月雪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下的复方六月雪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DNA的复制。结论:CLYX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六月雪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 HEPG2.2.15细胞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小柴胡汤提取物体外抗HBV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温志坚 曹毓 彭龙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柴胡汤药物组成 柴胡240g,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各90g,半夏120g。 1.2 两种受试药物 ①小柴胡汤提取物(下文简称小柴胡汤),用大孔树脂提取工艺制备,每克提取物相当原生药40g,溶于水,但不吸潮,细粉末状,由...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柴胡汤药物组成 柴胡240g,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各90g,半夏120g。 1.2 两种受试药物 ①小柴胡汤提取物(下文简称小柴胡汤),用大孔树脂提取工艺制备,每克提取物相当原生药40g,溶于水,但不吸潮,细粉末状,由本所制剂室提供。双蒸水配成贮备液,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提取物 乙型肝炎病毒活性 实验
下载PDF
医院就诊人群HBsAg与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傅晓春 陈静 +6 位作者 叶爱珠 陈惠娟 荀振 曾勇彬 刘灿 林锦骠 欧启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半巢氏PCR扩增2组患者HBV S蛋白编码区并测序,比较2组间在不同基因区、基因型及临床诊断时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医院检测人群HBsAg阳性率为20.40%(10 621/52 070),其中HBsAg、抗HBs双阳性率为2.48%(263/10 621)。HBsAg、抗HBs双阳性在0~9岁和≥80岁人群流行率较高,而HBsAg阳性、抗HBs阴性则相反。实验组S蛋白氨基酸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0.81%,P<0.01),差异主要存在于主要亲水区(MHR)(1.68%vs 0.57%,P<0.01)。实验组中除肝癌(HCC)患者外(1.97%vs 2.21%,P>0.05),乙肝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肝硬化(LC)患者的S蛋白突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疾病患者(分别为1.47%vs 0.65%,1.28%vs0.84%,2.21%vs 0.44%,P均<0.05)。结论 HBsAg、抗HBs双阳性以0~9岁和≥80岁HBsAg阳性人群更多见。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抗HBs共存可能与S蛋白(主要为MHR)的突变造成的免疫逃逸有关。HBsAg、抗HBs双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之间S蛋白的突变率差异与患者肝脏疾病所处的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突变 S蛋白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康桂红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2期97-98,共2页
肝硬化是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其病死率较高,为此,如何控制肝硬化进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核苷类药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可快速抑制体内HBV-DNA复制,并减轻肝硬化;复方鳖甲软肝片是国内应用较广的抗肝硬化中成药。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药物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病毒性肝炎 DNA 星状细胞活化 Ⅲ型前胶原
下载PDF
苦参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培智 李波 钱之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的体外抗HBV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10~4个/mL有HBV基因组的HepG2 2.2.15细胞接种于24孔板,37℃5%CO_2培养24h收取上清液后,更换培养基并加入0.025-0.5mg·mL^(-1)的苦参碱。每3d收取上清,换原浓度... 目的:观察苦参碱的体外抗HBV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10~4个/mL有HBV基因组的HepG2 2.2.15细胞接种于24孔板,37℃5%CO_2培养24h收取上清液后,更换培养基并加入0.025-0.5mg·mL^(-1)的苦参碱。每3d收取上清,换原浓度药液继续培养,共9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HBsAg和HBeAg,酚氯仿抽提被裂解细胞中的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内及细胞外HBV DNA的拷贝数。结果:0.025-0.5mlg·mL^(-1)的苦参碱给药9d,对HepG2 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1)14 mg·mL^(-1),选择指数(SI)为5.66;对HBeAg的IC_(50)和S1分别为0.29mg·mL^(-1)和2.69;对细胞内HBV DNA的IC_(50)和SI分别为0.109mg·mL^(-1)和7.0;对细胞外HBV DNA的IC_(50)和SI则分别为0.120mg·mL^(-1)和6.39。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在0.25-0.5mg·mL^(-1)的剂量范围内,苦参碱对2.2.15细胞中人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HBV 2.2.15细胞 体外 毒作用 细胞外 乙型肝炎病毒 选择指数 培养基 抑制浓度
下载PDF
复方六月雪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霞芳 张士军 +1 位作者 黄春喜 黄仁彬 《内科》 2007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CLYX)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在最大无毒浓度(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4天和8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CLYX)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在最大无毒浓度(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4天和8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无毒浓度的复方六月雪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 DNA的复制及HBsAg和HBeAg的分泌。结论CLYX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六月雪 HepG2.2.15细胞培养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少奇 王豪 陶其敏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核苷类似物是继干扰素之后,被证明具有明显抗HBV作用的一类药物,成为目前抗 HBV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综述其抗HBV的机制及介绍某些代表药物。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药物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殿兴 胡大荣 邬光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治疗 HBV MRNA DNA多聚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