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饵料对稀有鮈鲫仔稚鱼生长、消化道及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月月 赵健蓉 +4 位作者 胡佐灿 杨洋 詹素平 刘小红 王志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了筛选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仔稚鱼期合适的饵料,将初孵仔鱼随机分为3个组:活饵组、饲料组、转食组,每组3个平行,均从3 dah(day after hatching)开始投喂相应饵料,在10、15、20、25、30、35 dah时统计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并进行3... 为了筛选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仔稚鱼期合适的饵料,将初孵仔鱼随机分为3个组:活饵组、饲料组、转食组,每组3个平行,均从3 dah(day after hatching)开始投喂相应饵料,在10、15、20、25、30、35 dah时统计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并进行35 dah仔稚鱼消化道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1)35 dah时,活饵组存活率最高;(2)从15 dah开始,活饵组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性能,并维持这种趋势;(3)活饵组的消化道各部肌层厚度、黏液细胞数目均最高,提示该组仔稚鱼消化道发育状态较好,并具有较优的消化吸收能力;(4)转食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活饵组和饲料组。研究结果提示:相对于饲料和转食,一直投喂活饵更有利于稀有鮈鲫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建议在标准化养殖过程中,对仔稚鱼期的稀有鮈鲫采取活饵投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仔稚鱼 方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种类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盛鹏程 周冬仁 +6 位作者 韩新荣 胡晓波 叶雪平 徐磊 周聃 吴琦芳 郝贵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5,共8页
以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日粮饲喂,试验W1组饲喂冰鲜鱼,试验W2组饲喂畜禽内脏。12周后,取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投喂不同饲粮的乌鳢肠道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微生物多样性,分别获得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 以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日粮饲喂,试验W1组饲喂冰鲜鱼,试验W2组饲喂畜禽内脏。12周后,取肠道内容物,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投喂不同饲粮的乌鳢肠道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微生物多样性,分别获得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有效序列51124和39298条。结果分析表明;W1组和W2组物种注释(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分别为2631和4114条,分类地位明确的细菌种类分别隶属5个属和49个属,W1组和W2组乌鳢肠道细菌种类差异很大。W1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鲸蜡菌属(Cet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的优势类群是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Spartobacteria、甲基副球菌属(Methyloparacoccus)、杆菌属(Alsobacter)、Saccharibact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W2组乌鳢肠道细菌香农指数高于W1组乌鳢肠道细菌,表明前者肠道细菌多样性大于后者。本实验揭示了畜禽内脏饲喂乌鳢肠道细菌的群落种类多样性、OTU丰富度和物种总数均高于冰鲜鱼饲喂乌鳢;W1组肠道有益菌OTU丰富度大于W2组,且W2组还存在一些潜在致病菌。本研究为乌鳢的健康养殖和后续肠道微生物资源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方式 肠道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海水养殖对海区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昕荣 温琰茂 舒廷飞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5期204-206,235,共4页
论述了海水养殖对海区水环境的影响。作者提出,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海水养殖要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清洁生产。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海区水环境 清洁生产 防治 养殖容量 方式 饵料组成 治理污染
下载PDF
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及环境条件对凡纳滨对虾相对摄食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善势 何琳 +2 位作者 徐永健 何京 林志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提高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利用率并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作者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体质量、充气量、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对其相对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对虾的... 为提高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利用率并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作者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体质量、充气量、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对其相对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显著高于冰鲜虾肉组;连续单颗投喂时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相对摄食量随对对虾体重升高而显著(P<0.01)下降,而且不同规格的对虾在竞争条件下平均相对摄食量会降低;充气量6 L/min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弱光环境下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水温和盐度对相对摄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32℃时对虾获得最大相对摄食量,在盐度为5时相对摄食量最小,高盐度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投饵策略,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合理的调整投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饵料 方式 环境条件 相对摄食量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冰 黄燕华 +4 位作者 孙育平 杨继华 刘泽洋 袁再柱 王国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52-158,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组合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开口饵料(蛋黄、豆浆、小球藻、卤虫、配合饲料)进行单一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处理和蛋黄处理的效果较好,配合饲料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组合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开口饵料(蛋黄、豆浆、小球藻、卤虫、配合饲料)进行单一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处理和蛋黄处理的效果较好,配合饲料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75.27%、存活率为81.00%,蛋黄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07.53%、存活率为82.00%。在单一饵料试验的基础上,选取5种不同组合型(蛋黄+卤虫、蛋黄+卤虫+小球藻、蛋黄+配合饲料、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蛋黄+卤虫+配合饲料+小球藻)的开口饵料进行组合饵料试验,结果表明,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增重率为597.85%,存活率为89.00%。在组合饵料投喂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分别每天投喂2、3、4次进行不同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每天3次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按最适投喂频率每天投喂3次,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进行不同投喂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投喂量为蛋黄60 mg+配合饲料100 mg+小球藻105个/m L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饵料 方式 台湾泥鳅 仔鱼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不同投喂方式对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勤勇 李鑫渲 +5 位作者 罗文佳 石和荣 黄明坚 林尚书 黄建荣 黎祖福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投喂技术问题,开展常规投喂、高频率投喂和饱食投喂3种不同投喂方式对卵形鲳鲹生长特性和鱼体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3次的常规投喂组相比,每天投喂4次的高频率... 针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投喂技术问题,开展常规投喂、高频率投喂和饱食投喂3种不同投喂方式对卵形鲳鲹生长特性和鱼体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3次的常规投喂组相比,每天投喂4次的高频率投喂组,鱼体成活率高,大小更均匀,且鱼体肝脏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减少了脂肪肝患病率,但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对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总体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2)每次加大投喂量的饱食投喂组,鱼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成活率低,饲料系数增大,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鱼体大小严重不均匀。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避免饱食投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方式 生长 鱼体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饵料及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丁玉龙 丁君 +2 位作者 常亚青 丁文君 张伟杰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85-91,共7页
为研究不同饵料模式及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采用不同饵料模式(M1:海带、M2:海带+贻贝、M3:南瓜、M4:胡萝卜)和不同投喂方式(RM1:饲喂南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RM2:... 为研究不同饵料模式及投喂方式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采用不同饵料模式(M1:海带、M2:海带+贻贝、M3:南瓜、M4:胡萝卜)和不同投喂方式(RM1:饲喂南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RM2:饲喂胡萝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两种实验方案,以M1模式为对照组,对中间球海胆生长指标及性腺性状进行测量并分析,实验周期150天。结果显示:不同饵料模式下,M1(57.84±3.25)mm、(72.58±11.07)g和M2(56.60±2.66)mm、(69.62±8.94)g模式的海胆壳径及活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极显著(P〈0.01)高于M3(53.10±2.28)mm、(57.31±8.18)g和M4(50.12±1.70)mm、(50.45±4.27)g模式;M2模式下雌、雄海胆的性腺指数(31.22±3.31)%、(30.92±2.76)%均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种饵料模式;M2模式下雄海胆的亮橙黄色差ΔE1和亮黄色差ΔE2均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M1模式),雌海胆ΔE1、ΔE2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添加动物性蛋白(M2模式)对促进海胆性腺指数、性腺品质的提升效果显著(P〈0.05),但对其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投喂方式下,RM1(55.46±2.19)mm模式的海胆壳径显著低于对照组(57.84±3.25)mm(P〈0.05),活体重(68.63±7.39)g与对照组(72.58±11.07)g差异不显著(P〉0.05),RM1和RM2模式下海胆在75-150天的壳径增长率(12.55±0.22)%、(12.68±1.78)%和增重率(29.60±4.20)%、(30.53±2.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0.97)%、(19.86±4.86)%(P〈0.05);海胆性腺指数在不同性别不同模式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RM1和RM2模式下海胆的亮橙黄色差ΔE1和亮黄色差ΔE2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且在性别间表现一致,表明:饲喂南瓜75天后饲喂海带75天的投喂方式不会显著(P〉0.05)影响海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球海胆 饵料模式 方式 生长 性腺发育
下载PDF
壳聚糖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加凤 华雪铭 +3 位作者 黄旭雄 王军 于宁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9-465,共7页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d饥饿处理后也呈现投喂组和饥饿组的增长率和增重率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2)对照组头肾、肝胰脏NO含量和血清、头肾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高于投喂组(P<0.05),连续组除头肾外NO含量和各组织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连续组除脾脏外NO含量和除肝胰脏外的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然,饥饿对不同组织的影响不同,不同处理对草鱼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连续组和不连续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抗饥饿胁迫能力,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经济性与实用性来考虑,建议采用不连续投喂的方式给予草鱼壳聚糖,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抗饥饿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壳聚糖 方式 生长 NO含量 溶菌酶活性
下载PDF
投喂模式对海水鱼类生长及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仇玉燕 张志勇 +6 位作者 陈淑吟 贾超峰 孟乾 祝斐 孙瑞健 张志伟 倪可雯 《水产研究》 2020年第4期171-177,共7页
海水鱼类养殖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饲料投喂是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重要一环,选择何种饲料投喂模式对所饲鱼类的身体机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精准的投喂模式,能显著提高鱼类生... 海水鱼类养殖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饲料投喂是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重要一环,选择何种饲料投喂模式对所饲鱼类的身体机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精准的投喂模式,能显著提高鱼类生长性能,降低饲料成本且减轻环境压力。因此,本文对不同投喂模式(投喂频率、投喂率、投喂方式)对海水鱼类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及免疫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概述,以期能为海水鱼类的科学高效投喂及健康养殖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 模式 频率 方式
下载PDF
蚂蟥与螺蛳耗氧率、窒息点相关性及最适投喂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蒙蒙 史红专 +2 位作者 郭巧生 王嘉 戴道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790-2793,共4页
采用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不同质量蚂蟥和螺蛳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生物量测定法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蚂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条件下,蚂蟥和螺蛳耗氧量与质量呈正相关(P<0.05),窒息点随质量增大而增大(P<0.05)。蚂蟥耗氧率... 采用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不同质量蚂蟥和螺蛳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生物量测定法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蚂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条件下,蚂蟥和螺蛳耗氧量与质量呈正相关(P<0.05),窒息点随质量增大而增大(P<0.05)。蚂蟥耗氧率与质量呈负相关,螺蛳耗氧率随质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投喂方式对蚂蟥终末质量、SGR,WGR和死亡率影响不显著,对进食比例影响显著(P<0.05)。蚂蟥最适投喂频率为3 d投喂1次,应根据蚂蟥和螺蛳各阶段耗氧量及窒息点,结合养殖密度、水体面积以及换水频率,科学合理计算出螺蛳的投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蟥 梨形环棱螺 耗氧率 窒息点 方式
原文传递
复方中草药添加浓度和投喂策略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清华 郭志勋 +3 位作者 林黑着 熊惠军 许海东 李卓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浓度和投喂方式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影响,试验对连续饲喂添加不同浓度(0%、0.1%、0.2%、0.4%、0.8%)复方中草药饲料12 d、26 d、41 d,饲喂复方中草药饲料9 d后停药17 d,饲喂复方中草药饲料9 d...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浓度和投喂方式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影响,试验对连续饲喂添加不同浓度(0%、0.1%、0.2%、0.4%、0.8%)复方中草药饲料12 d、26 d、41 d,饲喂复方中草药饲料9 d后停药17 d,饲喂复方中草药饲料9 d后停药料17 d再恢复复方中草药饲料14 d的对虾分别进行人工感染WSSV,统计累计死亡率;对患WSSV的对虾投喂含不同浓度复方中草药饲料30 d后统计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的添加浓度和投喂策略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能力均有影响,添加复方中草药浓度为0.1%、连续饲喂26 d,凡纳滨对虾抗病力提高均最明显;添加浓度过低或过高,对虾抗病力提高均不明显;在26 d的试验期内,连续饲喂添加复方中草药饲料的对虾比饲喂添加复方中草药一段时间后停药的对虾抗病力强;短期间断药,高剂量组抗病力有所提高,而低剂量组抗病力反而下降;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投喂含复方中草药的饲料可以降低死亡率,添加浓度为0.2%时效果最好,0.8%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添加浓度 方式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抗病力
原文传递
蛋羹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广军 潘金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蛋羹 罗氏沼虾 育苗 日常管理 方式
下载PDF
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皇康康 高启平 +2 位作者 刘汉论 帅柯 刘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鲤草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每种投喂方式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池塘放养300尾鲤鱼、100尾草鱼、200尾鲫鱼,鲤鱼初始体重为(93.03±0.20)g、草鱼初始体重为(176.61±6.79)g、鲫鱼初始体重为(75.83±0.08)g,每天按照相同的投喂量(体重的2%~3%)投喂4次,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显示:在鲤草鲫混养条件下,自动投喂组、人工投喂组和自助摄食组的鱼类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自助摄食组的鲤鱼和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人工投喂组和自动投喂组(P〈0.05),而草鱼的情况刚好相反(P〈0.05)。池塘鲤草鲫混养条件下,鲤鱼由93 g生长到318 g,草鱼由177 g生长到526 g,鲫鱼由76 g生长到155 g,肠道健康膨化饲料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37。试验表明:池塘中鲤草鲫混养时,三种投喂方式不影响鱼类的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自助摄食方式利于鲤鱼和鲫鱼的摄食。根据本试验,建议在混养池塘中采用不需要电力又省力的自助摄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自助饵机 草鱼 鲤鱼 鲫鱼
下载PDF
全熟化对虾颗粒饲料的科学投喂方法
14
作者 陆裕肖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对虾 全熟化颗粒饲料 方法 方式
下载PDF
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体内累积、转化及排出过程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玥 田华 +1 位作者 王宗灵 高春蕾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842,852,共6页
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和定期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和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与排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著,相比于定期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 初步比较了两种不同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和定期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和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与排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著,相比于定期投喂方式,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麻痹性贝毒在蛤仔体内的累积,且有助于贝毒的排出。而不同的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也有影响,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累积效应强于定期投喂方式,但不如对蛤仔的累积差异影响显著。此外,不同投喂方式也导致了麻痹性贝毒种类存在差异,连续投喂方式下蛤仔体内主要是GTX2,可能主要是由其他种类转化而来,定期投喂方式下主要为GTX1,而扇贝体内GTX4比例最高,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体内GTX4的比例略高于定期投喂的,但累积与排出过程的毒素种类比例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麻痹性贝毒(PSP) 贝类
原文传递
长薄鳅幼鱼摄食节律及其胃排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颖颖 龙治海 +4 位作者 周波 汪斌 李正一 徐飞 陈春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采取分段式连续投喂方法及一次性饱食投喂方法对长薄鳅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23℃水温下测定了体重为9.87 g的长薄鳅幼鱼的胃排空率,分析了数学模型对其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长薄鳅24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 采取分段式连续投喂方法及一次性饱食投喂方法对长薄鳅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23℃水温下测定了体重为9.87 g的长薄鳅幼鱼的胃排空率,分析了数学模型对其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长薄鳅24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不受投喂方式的影响。在一次饱食投喂方式下,摄食活动主要发生在夜晚,白天摄食率降低;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方式下,其变化规律同一次饱食投喂方法相似,但每个时间点的摄食率均低于一次性饱食投喂摄食率。胃排空率用指数模型拟合最好,长薄鳅幼鱼的胃排空率为0.2004 g/h,99%胃排空时间为23 h,达到投喂前水平。建议长薄鳅幼鱼的养殖可采取在光线较弱的黄昏后进行投喂,每天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薄鳅 方式 摄食节律 胃排空率
下载PDF
斑蝥黄质在“脱温鸡”上的着色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保强 王银东 +2 位作者 王万祥 吴世林 池树宏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8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着色效果 斑蝥黄 雏鸡 脱温 产品色泽 脚胫着色 生活水平 沉积规律 试验研究 方式
下载PDF
罗氏沼虾育苗饵料研究概述
18
作者 姜增华 沈翠芬 丛宁 《齐鲁渔业》 2009年第11期51-53,共3页
1育苗饵料组成及投喂量与投喂方式 由于罗氏沼虾涵状幼体间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尤其在饵料不适口或不足时,互相残食现象严重,所以饵料的适口性与营养及数量丰欠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育苗生产中,除主要饵料卤虫不可... 1育苗饵料组成及投喂量与投喂方式 由于罗氏沼虾涵状幼体间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尤其在饵料不适口或不足时,互相残食现象严重,所以饵料的适口性与营养及数量丰欠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内育苗生产中,除主要饵料卤虫不可缺少外,为降低生产成本,常使用蛋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组成 育苗生产 罗氏沼虾 幼体成活率 方式 生产成本 状幼体
原文传递
基于全程配合饲料条件下的两种投喂方式对河蟹养殖的影响
19
作者 纪连元 肖温温 +3 位作者 张金彪 罗明 赵恒亮 刘皓 《科学养鱼》 2019年第7期67-68,共2页
目前部分河蟹养殖户在饵料投喂过程中采用'经验投喂法',所谓经验投喂法就是不根据河蟹生长情况、成活率、摄食情况等进行灵活调配,而是采用以往固定量进行投喂。我们知道投喂到养殖塘口的饲料只有部分是真正被河蟹摄食的,剩下... 目前部分河蟹养殖户在饵料投喂过程中采用'经验投喂法',所谓经验投喂法就是不根据河蟹生长情况、成活率、摄食情况等进行灵活调配,而是采用以往固定量进行投喂。我们知道投喂到养殖塘口的饲料只有部分是真正被河蟹摄食的,剩下的都会水解为肥料,由此推测经验投喂法可能存在着饲料过度投喂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精细化 方式 配合饲料
下载PDF
不同投喂方式对革胡子鲶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国霞 孙学亮 +3 位作者 陈成勋 郭永军 程民杰 黄亚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31,共4页
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设3种投喂方式饲养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 er):第1种连续投喂整个试验期间不间断,第2和3种分别连续投喂3、7 d后饥饿1 d,3种方式分别以R(0对照组)、R1/3、R1/7表示,试验周期共45 d。结果显示:R0、... 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设3种投喂方式饲养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 er):第1种连续投喂整个试验期间不间断,第2和3种分别连续投喂3、7 d后饥饿1 d,3种方式分别以R(0对照组)、R1/3、R1/7表示,试验周期共45 d。结果显示:R0、R1/3和R1/7组胃、后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前肠和中肠内蛋白酶活性影响存在差异(P<0.05)。R0、R1/3、R1/7组的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中淀粉酶影响不显著,R0、R1/3、R1/7的胃、前肠和肝脏内脂肪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而R0、R1/3、R1/7组中肠和后肠中脂肪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胡子鲶 消化酶 方式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