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魏五言的“古意” 被引量:22
1
作者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共11页
所谓汉魏五言的"古意",主要以汉诗的特征为标准。就内涵而言,"古意"指汉诗所表现的人心之至情,世态之常理,即抒情言志具有普世性和公理性的特质。就艺术而言,汉诗的"古意"指其意象浑融、深厚温婉,而这种... 所谓汉魏五言的"古意",主要以汉诗的特征为标准。就内涵而言,"古意"指汉诗所表现的人心之至情,世态之常理,即抒情言志具有普世性和公理性的特质。就艺术而言,汉诗的"古意"指其意象浑融、深厚温婉,而这种魅力又源自汉诗的三种基本表现方式:即场景片断的单一性和叙述的连贯性;比兴和场景的互补性和互相转化;以及对面倾诉的抒情方式。魏诗中有相当多的作品继承了汉诗内涵的特质和基本表现方式,因而使汉诗的古意在魏诗中得到延续。这是汉魏并称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五言 古意内涵 场景 比兴 抒情方式
原文传递
《离骚》的抒情结构及意象表现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啸龙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81-192,共12页
本文从《离骚》作为抒情诗的角度出发,论述《离骚》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驭使意象的表现艺术。文章认为,《离骚》的情感世界是怨愤、绝望和自信的交织,《离骚》的抒情结构和主人公形貌是"自我"的幻化与回返,《离骚》的象征意象... 本文从《离骚》作为抒情诗的角度出发,论述《离骚》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驭使意象的表现艺术。文章认为,《离骚》的情感世界是怨愤、绝望和自信的交织,《离骚》的抒情结构和主人公形貌是"自我"的幻化与回返,《离骚》的象征意象的特点是"寓情草木"和"托意男女"。文章强调了《离骚》作为抒情诗的"幻化"抒情方式,并结合当时类似的用法,说明"寓情草木"和"托意男女"是《离骚》的意象表现方法,并非一般的比喻。由于"幻化"手法的运用,《离骚》中主人公前半为女、后半为男不影响诗人情感的表现;因为《离骚》抒情主人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一个是幻化的自我。有时从现实的自我幻化出非现实的自我(如草木男女),有时又从幻化的自我回归到现实的自我,这幻化与回归完全是诗人根据情意表现的需要驱遣意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抒情结构 象征意象 自我 意象表现 幻境 屈原 抒情方式 表现情感 抒情
原文传递
“歌唱生命的痛苦”——海子诗歌的精神世界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军龙 《文艺评论》 2003年第6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海子 诗歌 抒情方式 人本主义 爱情观 乡土性 人生哲理
下载PDF
诗中的自我 心灵的轨迹——评哈代和劳伦斯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笛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8-74,共7页
哈代和劳伦斯是两位独特的文学巨匠,他们既以丰富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又以千首诗作奠定了作为20世纪重要诗人的地位。他们在诗歌主题上,以自我表现为主,以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入诗,执着于以抒情主体的自我为基点来建构诗歌,... 哈代和劳伦斯是两位独特的文学巨匠,他们既以丰富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又以千首诗作奠定了作为20世纪重要诗人的地位。他们在诗歌主题上,以自我表现为主,以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入诗,执着于以抒情主体的自我为基点来建构诗歌,具有浓郁的自我色彩;在抒情方式上,两人既继承传统又自由多变地表现自己的襟怀和情愫,作品中闪烁着各自的富有个性的感情的波纹;甚至在修辞手段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诗歌创作 小说创作 修辞手段 诗歌主题 抒情方式 抒情主体 继承传统 20世纪 作品
原文传递
《仓央嘉措情歌》抒情艺术探微 被引量:8
5
作者 廖光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5-42,共8页
关键词 仓央嘉措 抒情主人公形象 抒情艺术 审美意象 爱情诗 抒情 抒情方式 艺术境界 形象的塑造 自然现象
下载PDF
牧羊人的两个世界——谈谈王新军的小说 被引量:8
6
作者 雷达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3,共2页
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的一个深秋,我曾走过千里河西走廊,被大地上奇异、荒寒、粗砺、广漠的景象所震撼。我在那里滞留了将近一年。每天抬头可见静穆的祁连雪峰,低头可见湍急刺骨的溶雪水在渠道里奔腾,还有一年四季在疾风中蒙着面却露出两... 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的一个深秋,我曾走过千里河西走廊,被大地上奇异、荒寒、粗砺、广漠的景象所震撼。我在那里滞留了将近一年。每天抬头可见静穆的祁连雪峰,低头可见湍急刺骨的溶雪水在渠道里奔腾,还有一年四季在疾风中蒙着面却露出两只黑眼睛的河西女人。我心里想着文学对这片靠近中亚腹地的古老、深邃土地的遗忘,期盼着能有真正传达出这片土地神韵的作品出现。因为在我看来,对这片土地的表达决不限于它自身,那将有可能丰富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审美边界和文化色谱。近些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世界 乡土小说 乡土文学 中前期 沈从文 文学资源 抒情方式 作品 审美 作家
原文传递
共同的选择:意象抒情——论川端康成与沈从文小说的抒情方式及对传统的借鉴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山秀 《日本研究》 2000年第4期92-97,共6页
关键词 沈从文 意象 抒情方式 小说 川端康成 岛村 《边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态势的形成——从古诗十九首及南朝文学谈起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跃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6-273,共8页
历史往往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从中国古代诗文的发展轮廓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实际上兜了一个大圈子,它的转向,确切地说,是从汉末开始,至齐梁变其本而加其厉,并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基本态势,这突出表现在抒情方式、抒情技巧以及... 历史往往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从中国古代诗文的发展轮廓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实际上兜了一个大圈子,它的转向,确切地说,是从汉末开始,至齐梁变其本而加其厉,并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基本态势,这突出表现在抒情方式、抒情技巧以及创作倾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人 抒情方式 创作态势 中国古代诗歌 南朝文学 文人创作 创作倾向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红柯的《生命树》:远方的神话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丹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5,共7页
一 向大自然讨取意义和归宿感是人类历来的文学思维与抒情方式。在农耕社会为主体的中国,尤其如此。三千年前的《诗经》就曾以“昔我往已,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记录征人的苦楚,个体的情绪与自然景致的变换彼此印证、缠绕。
关键词 《生命树》 神话 红柯 抒情方式 文学思维 农耕社会 《诗经》 大自然
原文传递
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0
《初中生辅导》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考点概述表达方式一般分为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种。在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互相交织,共同为表情达意服务。因此,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是读懂文本的重要抓手,是分析文章主旨与情感的必备“武器”。常见考查方式:1.文中... 考点概述表达方式一般分为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种。在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互相交织,共同为表情达意服务。因此,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是读懂文本的重要抓手,是分析文章主旨与情感的必备“武器”。常见考查方式:1.文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选文使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这样抒情的好处是什么?解题指津1.叙述,即对人物的行为活动以及事情的发展变化予以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主旨 选文 抒情方式 考查方式 表情达意 表达方式 重要抓手
原文传递
第二单元 学习抒情
11
作者 张燕 《作文(初中年级)》 2023年第2期16-18,共3页
单元要求:1.认识抒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3.运用适合的抒情技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无情不成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流传千古的名篇,无... 单元要求:1.认识抒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3.运用适合的抒情技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无情不成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流传千古的名篇,无不是至情至性之作。人生因有情而丰富,文章因抒情而动人。动笔前,先要确定所抒之情。有的习作,情感主旨有明确的指向,比如“我的烦恼”;有的习作,只有写作范围、文章素材的要求,如“一起走过的日子”“写写你身边的劳动者”,至于要抒发什么情感,需要对素材进行分析、提炼、思考后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真情实感 间接抒情 至情至性 写作指导 抒情技巧 流传千古
下载PDF
湖边的抒情
12
作者 杜永利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172,共5页
当你被一片湖水吸引,你便默认了它的抒情方式。在浩大的静默中,湖水独自撑起黄昏香的剧场,邀你一同见证白昼的退位仪式。落日把征伐的野心摔碎了,欲血为盟的酒水泼在湖面。一摊红晕温柔迷人,将恢宏的叙事解构之后,又在倦鸟的叹息中慢慢... 当你被一片湖水吸引,你便默认了它的抒情方式。在浩大的静默中,湖水独自撑起黄昏香的剧场,邀你一同见证白昼的退位仪式。落日把征伐的野心摔碎了,欲血为盟的酒水泼在湖面。一摊红晕温柔迷人,将恢宏的叙事解构之后,又在倦鸟的叹息中慢慢燃成了铅灰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方式 酒水 退位
原文传递
“学习抒情”习作单元“教习评改”一体化实践探索
13
作者 张后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8-71,共4页
情感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学习抒情”习作单元从内容真实、抒情适度、技巧多样三个维度提出要求,并提示情感表达要有载体和凭借。本文从情感表达客体化、形象化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直面内心,通过典型事物、场面、事... 情感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学习抒情”习作单元从内容真实、抒情适度、技巧多样三个维度提出要求,并提示情感表达要有载体和凭借。本文从情感表达客体化、形象化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直面内心,通过典型事物、场面、事件抒发情感,并借鉴经典例句,理解并练习多种抒情方式;提供写作支架和技巧帮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构筑语篇。最后通过评价量表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以锤炼语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情实感 情感表达 抒情方式 写作支架 评价量表
下载PDF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彬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7,共6页
(一)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林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行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一)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林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行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的禾草/是那么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诗人 戴望舒 现代 抒情方式 写实手法
全文增补中
基于古诗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构
15
作者 率婷婷 《山东教育》 2024年第23期56-57,共2页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不仅有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多样的生活情趣,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独特的人格养成方式,以及丰富的抒情方式和审美能力。我们将适宜幼儿...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不仅有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多样的生活情趣,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独特的人格养成方式,以及丰富的抒情方式和审美能力。我们将适宜幼儿学习的古诗词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让幼儿在感受古诗词韵律美、意境美的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园课程 课程建构 幼儿学习 古诗词 人格养成 抒情方式 生活情趣
下载PDF
失志以后的歌哭——曹植、阮籍诗歌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0-155,共6页
曹植之失志 ,是被“夺志”;阮籍之失志 ,则是“弃志”。失志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心境、安顿身心的方法和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差异。曹植因失意而痛苦 ,却无法忘怀已被剥夺的志向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顿身心 ;阮籍孤独而苦闷 ,怀疑甚至... 曹植之失志 ,是被“夺志”;阮籍之失志 ,则是“弃志”。失志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心境、安顿身心的方法和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差异。曹植因失意而痛苦 ,却无法忘怀已被剥夺的志向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顿身心 ;阮籍孤独而苦闷 ,怀疑甚至否定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曹植采用比兴的手法 ,抒情中带有“缘事而发”的乐府精神 ;阮籍则意欲摆脱具体事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 建安文学 价值观 抒情方式 文学评论 诗歌 曹植 阮籍 失意者形象 孤独者形象
下载PDF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17
作者 杨祖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来传达文本的双重内涵;亦有少数达到了“无寄托”的境界,通过营造文本意义的多义性、开放性,带来“见仁见智”的阐释空间和“可解不可解”的美感体验。瓠社词人凭借蕴蓄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和对抒情方式的精巧运用,足可成为晚清闽词史上不应遗漏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社 赋比兴 抒情方式 闽词 晚清词 福州
下载PDF
第二单元 学习抒情
18
作者 黄丽华 《作文(初中年级)》 2024年第2期17-18,共2页
单元要求1.掌握常见的抒情方式。2.学会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培养感悟身边的美好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情感,锻炼表达情感的能力。
关键词 抒情方式 真情实感 学会选择 表达情感 单元 锻炼
下载PDF
因情生事:另一种电影美学形态——论胡炳榴电影的情感结构、抒情方式及其传统思维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林侠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9,共8页
第四代电影导演胡炳榴具有重要的电影史意义与当下意义。他的作品蕴含中国社会不同时代的情感结构,完成了“用时代情感讲述个体情感”向“用个体情感讲述时代情感”的转换;在抒情方式上,实现了从音乐、空镜头到叙事抒情的转向,“因情生... 第四代电影导演胡炳榴具有重要的电影史意义与当下意义。他的作品蕴含中国社会不同时代的情感结构,完成了“用时代情感讲述个体情感”向“用个体情感讲述时代情感”的转换;在抒情方式上,实现了从音乐、空镜头到叙事抒情的转向,“因情生事”确立起不同于叙事本体的抒情本体观;从思维方式看,抒情本体观建基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同于美西方电影以冲突的力度吸引人、情感的强度感染人、思想的深度启发人的美学形态,胡炳榴电影通过参差互见和正反转换的两段式情节结构、人性善良的内心领悟以及开放性结尾,显示了兼容并蓄的差异性、以情动人的美学魅力。概言之,胡炳榴电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电影美学的可能。这对当下学界古典美学电影化的理论研究来说格外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炳榴 抒情传统 情感结构 抒情方式 传统思维
原文传递
“新的抒情”:何其芳《夜歌》中的“心境”与“工作”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84,共17页
作为记录何其芳延安时期思想轨迹的关键文本,写于1940年的系列诗歌《夜歌》是一部看似明朗实则包含丰富层次的作品。其中洋溢的"快乐"情绪、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结构、反复处理的"同志爱"主题,都基于共同体内部亲密舒... 作为记录何其芳延安时期思想轨迹的关键文本,写于1940年的系列诗歌《夜歌》是一部看似明朗实则包含丰富层次的作品。其中洋溢的"快乐"情绪、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结构、反复处理的"同志爱"主题,都基于共同体内部亲密舒放的感受,突破了诗人自己乃至新诗固有的抒情方式,"活化"了个我与自然、社会、群体之间习焉不察的稳定对峙,甚至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抒情"。回到特定的工作与生活现场,重新讨论这一"新的抒情"的生成,分析其内在层次及与"事务工作"的关系,不仅可以重置"何其芳现象"这一命题,也有助于思考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战争与革命的历史中知识分子"心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抒情方式 《夜歌》 新的抒情 思想轨迹 战争与革命 延安时期 心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