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的写心杂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筱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3,49,共5页
清代许多作家用杂剧的创作来抒写自我内心情感,这类作品可称之为写心杂剧,其主要的写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剧中人代言,一种是以自我入剧,直接抒情,廖燕的《柴舟别集》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这种剧作的产生和元明大量的文人剧有... 清代许多作家用杂剧的创作来抒写自我内心情感,这类作品可称之为写心杂剧,其主要的写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剧中人代言,一种是以自我入剧,直接抒情,廖燕的《柴舟别集》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这种剧作的产生和元明大量的文人剧有密切的关系,也是清代杂剧作家独特的杂剧观念的产物。他们不是将杂剧作为一种戏剧的形式,而是将它看作写心、抒情、立传的文体,从而加重了案头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写心杂剧 抒写自我 文人剧
下载PDF
关于《女神》中自我抒情的主体形象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耀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3-97,共5页
从古今中外不同的诗篇中,我们都可窥见性格各异的自我抒情的主体形象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身影,窥见其灵魂的跃动,情海的涟漪或巨涛,意识或潜意识留下的雪泥鸿爪……,而浪漫主义诗派的作品,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鲜明,尤为突出。抒情诗人... 从古今中外不同的诗篇中,我们都可窥见性格各异的自我抒情的主体形象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身影,窥见其灵魂的跃动,情海的涟漪或巨涛,意识或潜意识留下的雪泥鸿爪……,而浪漫主义诗派的作品,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鲜明,尤为突出。抒情诗人在诗中“自我抒情”或者说“抒写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形象 《女神》 《天狗》 《匪徒颂》 郭沫若 全宇宙 几个问题 抒写自我 诗篇 爆发期
下载PDF
浅谈地域性诗歌抒写——兼评《朔方》“2020年代地域性诗歌专号”
3
作者 瓦楞草 《朔方》 2020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纵览诗坛,很多诗作给人的印象是似曾相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人忽视了对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和抒写。地域性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其文化建设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诗歌中的地域性抒写,承载了丰富的... 纵览诗坛,很多诗作给人的印象是似曾相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人忽视了对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和抒写。地域性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其文化建设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诗歌中的地域性抒写,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抒写自我与地域的关系,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特定的地域文化气息传递给读者。近日,阅读《朔方》2020年第10期"2020年代地域性诗歌专号",其"开卷""诗东方""诗西部""诗原州"栏目刊发了骆英、周所同、潘洗尘、李洵、安琪、人邻、沈苇、梁积林、杨梓、王怀凌、单永珍等五十位诗人的作品,可谓是当下国内地域性诗歌的一次规模性大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所同 沈苇 规模性 地域性 文化内涵 专号 思维方式 抒写自我
原文传递
元代花鸟画赏析
4
作者 张劲 《中国美术教育》 1998年第6期33-34,共2页
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蒙族统治的建立,元朝成为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元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不设宫廷画院,使得许多汉族文人、画家仕途无门,他们大多不问政治,处世消极,追求归隐山林的生活,并借诸山水、花鸟画排解胸中抑郁,沉迷于笔... 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蒙族统治的建立,元朝成为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元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不设宫廷画院,使得许多汉族文人、画家仕途无门,他们大多不问政治,处世消极,追求归隐山林的生活,并借诸山水、花鸟画排解胸中抑郁,沉迷于笔墨绢素之间。在这些文人画家的影响下一些职业画家也借用他们的方法作画,由此形成了一代新风,使得文人画成为元朝画坛的主流。 元代的文人画家秉承宋代文人画家苏轼、米芾的艺术思想,将绘画作为抒写自我心境的工具。他们逐渐远离南宋追求自然真趣的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家 元代文人画 职业画家 北京故宫 宋代文人 山水画 艺术思想 抒写自我 赵孟 民族矛盾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