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舒文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耀之 惠建萍 +1 位作者 赵菲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5,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沈舒文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见解,笔者将从肝脾肾三脏对沈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思路及用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沈舒文 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思路 脾虚湿盛 导滞汤 痛泻要方 芍药甘草汤 脾运无权 宣明论方
下载PDF
《西溪书屋夜话录》评讲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昭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1期47-49,共3页
《西溪书屋夜话录》为清代名医王旭高所作。王旭高生于清·嘉庆、同治间(约1798—1862),字泰林,系江苏无锡人。幼从其舅父高锦庭习疡科,后专内科。著有《医方证治汇编》、《退思集类方歌注》、《增订医方歌括》、《薛氏湿热篇歌括... 《西溪书屋夜话录》为清代名医王旭高所作。王旭高生于清·嘉庆、同治间(约1798—1862),字泰林,系江苏无锡人。幼从其舅父高锦庭习疡科,后专内科。著有《医方证治汇编》、《退思集类方歌注》、《增订医方歌括》、《薛氏湿热篇歌括》、《医方歌括》、《医学刍言》、《西溪书屋夜话录》等书。其临证医案,由虞山方耕霞搜集编次,整理成《王旭高医案》,分为四卷二十六门,复加按语,每门后又附以小结。颇能窥见王氏的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横逆 病辨证 理气 和胃 西溪书屋夜话录 王旭高医案 王氏
下载PDF
胡云英运用桂枝抑肝的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章向群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桂枝 胡云英 医案
下载PDF
治肝法在慢性泄泻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荣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 ,其病变之脏多在脾肾 ,由于脾肾与肝的关系密切 ,故治疗慢性泄泻时 ,应顾及肝木 ,根据病情配合使用疏肝、抑肝、敛肝等法 。
关键词 泄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杜克宽小儿“抑肝”法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1期1-2,共2页
杜克宽根据小儿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抑肝”法,主要治法为疏肝理气、养阴柔肝、平肝息风、清肝泻火,以助肝气条达。本文介绍了杜克宽“抑肝”法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小儿 学术思想 杜克宽
下载PDF
略论抑肝和疏肝有别
6
作者 王殿华 守玉 《陕西中医函授》 1991年第6期9-10,共2页
抑肝是抑制肝气过旺,亢逆横侮的治法;疏肝是疏解肝气郁结,滞涩不畅的治法。二者在治证、选方、用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不能视为一法。
关键词 中医治法
下载PDF
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明显 陈军贤 +2 位作者 夏亮 傅睿 陆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评价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抑肝扶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铵片,2组疗程均... 目的评价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抑肝扶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匹维溴铵片,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BSS)、IBS大便性状问卷(IBS defecation state questionnaire,IBS-DSQ)、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大便性状情况、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IBS-BSS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7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BSS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便性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1.03%、72.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10天中排便的急迫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IBS-QOL总积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70.69%)及中医证侯总积分方面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肝扶脾汤能有效缓解IBS-D肝气乘脾证患者肠道症状,改善大便性状及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气乘脾证候,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脾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气乘脾证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相关因素及抑肝散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常亚军 刘秀敏 闫仲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相关因素,评价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儿童环境毒物接触情况对ADHD的影...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相关因素,评价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儿童环境毒物接触情况对ADHD的影响。另选取患儿中证属脾虚肝亢者75例,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行为治疗,每周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味抑肝散150 m L,一日2次,疗程为8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4,8周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和疗效判断。结果父母学历低于初中、采取责罚教育方式、家庭月收入低于每月3000元、单亲或隔代抚养家庭、人工喂养、父母为独生子女均为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作息不规律、缺乏爱好、睡眠紊乱、易食零食,接触增塑剂(DEHP)次数越多及玩手机次数越频繁更易患ADHD。试验组控显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控显率为24.32%,总有效率为43.24%,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其改善程度更显著。结论 ADHD发生与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及接触环境毒物有一定关系;抑肝散治疗脾虚肝亢型ADH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动症 家庭环境 生活习惯 环境毒物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小瑞 赵远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5-1066,共2页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毒性反应影响了临床疗效的评估和病患的生活质量。介绍运用中医药注重辨病、辨证的结合,灵活辨治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反应体会,认为治疗应注重从"心"而治,将清心抑肝扶脾贯穿治疗始终,同...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毒性反应影响了临床疗效的评估和病患的生活质量。介绍运用中医药注重辨病、辨证的结合,灵活辨治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反应体会,认为治疗应注重从"心"而治,将清心抑肝扶脾贯穿治疗始终,同时注意清肺、泻肺、宣肺,并结合肺癌分期辨病施用虫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皮肤毒性 靶向药物 清心扶脾
原文传递
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傅睿 陈明显 +1 位作者 李亚平 陆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与治法,明确本病以肝郁脾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易损及心、肾。缕析肝郁脾虚证验方抑肝扶脾汤的组方配伍、炮制原则,阐释其治疗要义,并举...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与治法,明确本病以肝郁脾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易损及心、肾。缕析肝郁脾虚证验方抑肝扶脾汤的组方配伍、炮制原则,阐释其治疗要义,并举肝郁脾虚、肝脾及心、肝脾及肾三则案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肝脾不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且肝脾损伤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中肝郁脾虚者肝气较旺,脾气亦亏虚,往往病情更加缠绵。抑肝扶脾汤针对肝郁脾虚而设,治疗突出抑肝与扶脾并重,适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由验案可见,肝脾及心治兼宁心安神,肝脾及肾治兼温补脾肾,其目的均为平衡肝脾。[结论]抑肝扶脾汤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验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脾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名中医 验方 郁脾虚 脾不和 中药配伍 医案
下载PDF
陆敏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柯水芳 陆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期99-101,105,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中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称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陆敏教授认为久病失治、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IBS-D病因,易导致肝失疏泄、脾虚不运,从而导致肝气乘脾。临证我们将抑肝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中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称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陆敏教授认为久病失治、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IBS-D病因,易导致肝失疏泄、脾虚不运,从而导致肝气乘脾。临证我们将抑肝扶脾、辅以交通心肾法用于治疗IBS-D,颇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扶脾 交通心肾
下载PDF
抑肝理肺法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凯闻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索抑肝理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途径。方法 :咳嗽期选用熄风止咳汤 ,平稳期选用芍术冲剂。结果 :治疗 92例 ,全部有效。提示 :肺虚肝旺是发病基础 ,调节脏气不平法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理肺法 中基药疗法 治疗 熄风止咳汤
下载PDF
国医大师徐景藩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正龙 何镔 +5 位作者 潘军 张贵荣 程继明 戴书陈 沈洪 陆为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一步推广徐景藩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发挥其特色优势。方法:临床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分治疗组(徐景藩抑肝扶脾中药...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一步推广徐景藩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发挥其特色优势。方法:临床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分治疗组(徐景藩抑肝扶脾中药)和对照组(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观察分析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有效率78.57%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景藩教授中药辨证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扶脾法 徐景藩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22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芸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2例,给予中药抑肝和胃饮口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2例中,治愈1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结论: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疗效... 目的: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2例,给予中药抑肝和胃饮口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22例中,治愈1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结论: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胃不和 和胃饮
下载PDF
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傅喆暾 张鸣 袁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5-936,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治愈率2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治愈率2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 更年期失眠
下载PDF
抑肝扶脾汤对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疗效及血清GAS、MOT及S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晓霞 余金中 +3 位作者 李超锋 王双利 焦敏 姚雪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对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疗效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对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疗效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抑肝扶脾汤口服治疗,以8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血清GAS、MOT及SS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次数、大便形状、腹胀腹痛、脓血黏液便、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恶心反胃及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S、MO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肝扶脾汤能有效改善HIV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可能机制与抑肝扶脾汤能调节患者血清GAS、MOT及S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脾汤 HIV感染相关性腹泻 疗效 胃泌素 胃动素 生长
下载PDF
加味抑肝散治疗小儿厌食症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洪敏 王春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肝脾不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2~3岁5~10 mL/次,>3岁10 mL/次,3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加味抑肝散,1剂/d,常...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肝脾不调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2~3岁5~10 mL/次,>3岁10 mL/次,3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加味抑肝散,1剂/d,常规水煎分多次服用。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Zn和血清神经肽Y(NPY)。结果:观察组血清Zn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NPY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脾不调证证候积分(2.5±2.4)分,低于对照组的(7.6±3.2)分,(P<0.01);观察组证候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加味抑肝散能使患儿饮食量增加,BMI指数升高,能明显升高患儿血清NPY水平,对小儿厌食症(肝脾不调)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加味 血清神经肽Y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抑肝纤”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继 李兵顺 +2 位作者 孙述强 魏梅新 刘金星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纤维化 早期诊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红梅 唐旭东 +4 位作者 刘绍能 周斌 李游 燕东 刘慧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71-3374,共4页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52例IBS-D患者,治疗组口服广安门医院代煎汤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同时服用中药安慰剂),疗程为4周,患者就诊前后填写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表(IB...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52例IBS-D患者,治疗组口服广安门医院代煎汤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同时服用中药安慰剂),疗程为4周,患者就诊前后填写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表(IBS-QOL)。疗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IBS-QDL显示所有IBS-D患者的社会反应、家庭生活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年患者不同于老年患者。病程、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与生活质量评分作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及偏相关分析,P<0.01,显示病程及中医症状总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正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差值,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抑肝扶脾法治疗IBS-D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扶脾法 中药治疗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抑肝健脾复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龙爱华 陈瑾 王树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抑肝健脾复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CCl_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抑肝健脾复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抑肝健脾复方能保护大鼠肝功能,降低肝组织透明质酸(HA)、Ⅲ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 目的;研究抑肝健脾复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CCl_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抑肝健脾复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抑肝健脾复方能保护大鼠肝功能,降低肝组织透明质酸(HA)、Ⅲ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水平,该方药物血清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细胞合成胶原,能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抑肝健脾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复方 纤维化 胶原 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