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书画著录中赵孟頫的伪作 被引量:2
1
作者 任道斌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40,共8页
元代美术大家赵孟頫(1254-1322)是我国美术史上开一代风气的人物,①后人称其绘画有“神品”之誉,②评其书法则有“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之论。③他的书画作品至今仍流传海内外,被人们视为艺术珍品。然而,与许多杰出的美术... 元代美术大家赵孟頫(1254-1322)是我国美术史上开一代风气的人物,①后人称其绘画有“神品”之誉,②评其书法则有“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之论。③他的书画作品至今仍流传海内外,被人们视为艺术珍品。然而,与许多杰出的美术家一样,赵孟頫的作品在获得人们尊重的同时,也引起许多书画作伪者的兴趣。尤其是赵孟頫作品题材的多样,风格的多元,更给作伪者们有机可乘。一些好事者在金钱的刺激下,不择手段地泡制出一幅又一幅赵孟頫的书画伪作,冒名顶替,招摇撞骗,从中渔利。有的伪作竟令人“猝莫能辨”,④以致连一些饱学之士、书画巨贾或文物收藏家也不识其奸,受到蒙骗,把这些伪作视为传代珍品,消夏尤物,居然录入簿册、日记,付诸铅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书画作品 松雪 铅椠 鲜于枢 侍读学士 邓文原 吴兴 盛京故宫书画录
原文传递
明代翰林院制度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桦 《贵州文史丛刊》 1994年第5期64-68,90,共6页
关键词 翰林院 明初 修撰 考试官 刘三吾 六部尚书 詹事府 礼部尚书 品秩
下载PDF
略论宋濂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 被引量:1
3
作者 沙似雪 《明史研究》 199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元至正二十年三月,朱元璋征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四先生'至建康,宠遇甚隆。章溢官至御史丞,募乡兵协助李文忠平定福建;叶琛官至洪都知府,不久在兵变中被杀;刘基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宋濂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二人... 元至正二十年三月,朱元璋征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四先生'至建康,宠遇甚隆。章溢官至御史丞,募乡兵协助李文忠平定福建;叶琛官至洪都知府,不久在兵变中被杀;刘基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宋濂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二人均深受朱元璋宠信。据《明史·宋濂传》载:'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史中丞 乡兵 文学主张 太史令 四先生 正二十 长基 明初 御史丞
原文传递
入骨肆嘲諷 人民眼最明——高甲戏《連升三級》观后随笔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照风 《上海戏剧》 1963年第4期29-30,共2页
老舍同志看过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出的《連升三級》之后,贈律詩一首云:“泉州高甲戏,三級喜連升。独辟新风格,时翻古乐声。状元无点墨,皇帝竟多情。入骨肆嘲諷,人民眼最明。”的确道出了这部讽刺喜剧的特点。这是丑角重头戏。主题... 老舍同志看过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出的《連升三級》之后,贈律詩一首云:“泉州高甲戏,三級喜連升。独辟新风格,时翻古乐声。状元无点墨,皇帝竟多情。入骨肆嘲諷,人民眼最明。”的确道出了这部讽刺喜剧的特点。这是丑角重头戏。主题的独創性,构成新穎而尖銳的戏剧冲突。經过融化了的傀儡舞蹈动作,发揮了高甲戏的艺术风格,以灵活明快的节奏,火辣凝重的色調,烘托出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从适度的夸张中,表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謂“邪张鬼舞,做尽离奇”,是全剧最好的映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动作 艺术风格 性格特征 讽刺喜剧 戏剧冲突 福建省泉州市 三极 魏忠 翰林院
下载PDF
工心匠艺——“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侧记 被引量:1
5
作者 漆跃文 王振 《文物天地》 2016年第9期62-65,共4页
2016年8月,在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博物馆荟萃明清宫廷藏苏作工艺精品86件套101件,回归故乡,举办"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此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四个单元,以明... 2016年8月,在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博物馆荟萃明清宫廷藏苏作工艺精品86件套101件,回归故乡,举办"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此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四个单元,以明清时期苏作工艺与宫廷文化之间的互动为主线,以玉器、竹木、牙角、砚台、漆器等各个工艺门类的技术发展为辅线,展现明清宫廷清新绚丽的苏州风,呈现精巧倍他的苏州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 匠艺 藏明 宫廷文化 牙角 辅线 青玉 澄泥 陆子刚
原文传递
“为使则重 为官则轻”——唐五代的使职差遣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志玖 张国刚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1期77-82,共6页
临时派某官前往办理某事,事解辄罢,叫使职差遗,这本来是自古而然的事。唐代的使职差遣制之所以显得十分突出,乃是因为:第一,这些使职虽存临时差遣之名,却有固定职官之实;第二,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而是带有普遍性。按清人钱大昕的说法,上... 临时派某官前往办理某事,事解辄罢,叫使职差遗,这本来是自古而然的事。唐代的使职差遣制之所以显得十分突出,乃是因为:第一,这些使职虽存临时差遣之名,却有固定职官之实;第二,这种现象并非个别,而是带有普遍性。按清人钱大昕的说法,上从以他官行宰相职的'同平章事',下到集贤院、史馆诸职;从中央的度支、户部、盐铁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职差遣 同平章事 盐铁使 集贤院 唐五代 枢密 官行 翰林院 神策军
原文传递
穿越时空的诗词聚会——赏刘过《沁园春》
7
作者 彭媛媛 《高中生之友》 2021年第6期36-37,共2页
今天,我们解读一首曾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的词人刘过的代表作《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 今天,我们解读一首曾被称为“天下奇男子”的词人刘过的代表作《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男子 《沁园春》 坡仙 探梅 稼轩 刘过 掉头不顾
原文传递
赵孟頫书画辨伪
8
作者 潘深亮 《文物天地》 1996年第3期43-46,共9页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欧波亭长,水精宫道人等。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浙江吴兴人。12岁丧父,由生母教养成人。他为人聪慧,年轻时做过宋朝的小官。宋亡后出仕元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赠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欧波亭长,水精宫道人等。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浙江吴兴人。12岁丧父,由生母教养成人。他为人聪慧,年轻时做过宋朝的小官。宋亡后出仕元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赠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文敏。他精诗文,善书法,篆、真、行、草均能,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又是艺术成就很高的画家,山水、人物、鞍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水精宫道人 雪道人 省平 艺术成就 宋太祖赵匡胤 浙江吴兴 徐中行 辨伪
全文增补中
书院制度兴衰的历史背景
9
作者 刘丽新 多俊岗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41-45,共5页
书院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从宋初到清末,历时近千年,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书院的起源 书院最早源于私人讲学,后经官方提倡、赞助逐步形成为书院制度。据考证,“书... 书院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从宋初到清末,历时近千年,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书院的起源 书院最早源于私人讲学,后经官方提倡、赞助逐步形成为书院制度。据考证,“书院”这一名称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只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据《唐六典》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等。集贤院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以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考察其功债)于外”。可见官方的书院除刊辑经籍之外,还负责荐举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供皇帝选用和参考,由此便聚集了一批熟悉经史掌故的学者 文士,而成为一时的学术中心。而私人创建的书院有时间可考的应首推建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的张九宗书院,在当时许多书院中具备讲学、授徒活动的书院,据志书记载仅有四所。即:“在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的皇寮书院,“在漳州府,唐陈与士民讲学处”的松州书院,“在德安县,唐义门陈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 读书治学 校理官 学术中心 集贤院 宗书 《唐六典》 漳州府 修撰
下载PDF
米芾与蔡京二三事
10
作者 陈浩 《当代中国画》 2007年第10期80-81,共2页
绍圣四年(1097),米芾三年监中岳庙任满,没事做了,开春他来到京师求官。当时以吕大防为首的"旧党"势力随着王位继承者的变更而日渐衰弱,以蔡京、章为首的"新党"登上了政权舞台。三年未赴京师,他的靠山也先后移人。... 绍圣四年(1097),米芾三年监中岳庙任满,没事做了,开春他来到京师求官。当时以吕大防为首的"旧党"势力随着王位继承者的变更而日渐衰弱,以蔡京、章为首的"新党"登上了政权舞台。三年未赴京师,他的靠山也先后移人。米芾在致谢景温(此时谢已病老)的信中,透露了他那种失落的情绪,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芾 景温 童贯 王位继 徽宗 吕大防 无为军 吴居厚 议司
原文传递
如何评价赵孟頫的书法
11
作者 张公愚 《文史知识》 1985年第7期112-114,共3页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他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是来太祖之子秦王德芳的后代。由于他生长在一个官宦书香之家,自幼耳濡目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来亡后,他曾一度蛰居故里,后来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而被录用,官至...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他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是来太祖之子秦王德芳的后代。由于他生长在一个官宦书香之家,自幼耳濡目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来亡后,他曾一度蛰居故里,后来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而被录用,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可谓官高位显了。但他作为赵宋的一个后裔,在外族的统治下为官,感情是复杂的。他虽然身在荣禄之中,内心却常感到惭愧,对故国的留恋之情并未泯灭。1318年,他请求挂冠归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元世祖忽必烈 挂冠归里 宋理宗 书香之家 元英宗 至治 松雪 赵宋
原文传递
谈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点与染(上)
12
作者 谢茜 柯德辉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10期25-29,共5页
点染原是绘画术语。点,重笔勾勒,点缀景物,突出主体。染,淡笔晕染,渲染色彩,烘托环境。文学作品中的"点"是点示,点明情感、内蕴;"染"是紧承旨意,渲染烘托,铺陈景物,升华意境。画家绘画,诗人写诗,常用点染技巧。诗词绘画一经点染,便... 点染原是绘画术语。点,重笔勾勒,点缀景物,突出主体。染,淡笔晕染,渲染色彩,烘托环境。文学作品中的"点"是点示,点明情感、内蕴;"染"是紧承旨意,渲染烘托,铺陈景物,升华意境。画家绘画,诗人写诗,常用点染技巧。诗词绘画一经点染,便情韵悠悠,饶有神味。"点拂横斜处,天机在此中"。语文教学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点染技巧也便自然被借用到教学中来。语文教学中的"点",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鉴赏 韵悠悠 文学作品 胡角 石壕吏 晕染 破阵子 最近发展区 西塞山怀古
下载PDF
北宋状元苏易简试欹器钩稽
13
作者 许满贵 《东方收藏》 2015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古语云:"满则覆,虚方端。"北宋淳化四年(993)八月丙辰朔(初一),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属小黄门宣事见之,因密奏,而不识其名。及晚朝,上曰:"卿所玩得非欹器耶?"易简曰:"然,乃江南徐邈所作。"即取至便坐,上... 古语云:"满则覆,虚方端。"北宋淳化四年(993)八月丙辰朔(初一),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属小黄门宣事见之,因密奏,而不识其名。及晚朝,上曰:"卿所玩得非欹器耶?"易简曰:"然,乃江南徐邈所作。"即取至便坐,上亲较试,再三嗟赏。易简进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固万世基业,则天下幸甚。"(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欹器 易简 物盛则衰 月满则亏 慎终如始 日中则昃 水试 徐邈 《韩诗外传》
原文传递
书《长编》石介罷台主簿后
14
作者 刁忠民 《宋代文化研究》 1995年第1期257-261,共5页
宋仁宗景祐二年,石介自南京留守推官辟为御史台主簿,未入台,以论事不合,罢召。《长编》卷一一七叙其事云:'癸酉,诏翰林学士承旨章得象、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李淑,编次赦书所访唐、五代诸国及本朝臣僚子孙以名闻。先是,御史台辟南... 宋仁宗景祐二年,石介自南京留守推官辟为御史台主簿,未入台,以论事不合,罢召。《长编》卷一一七叙其事云:'癸酉,诏翰林学士承旨章得象、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李淑,编次赦书所访唐、五代诸国及本朝臣僚子孙以名闻。先是,御史台辟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介上疏论赦书不当求五代及诸为国后,不合意,罢不召。'时欧阳修为馆阁校勘,贻书御史中丞杜衍,责其不当以直言斥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留守 赦书 御史中丞 杜衍 章得象 馆阁校勘 主簿 本朝 修古
原文传递
西夏职官“承旨”小考
15
作者 段靖 《西夏研究》 2020年第4期46-53,共8页
西夏的职官“承旨”是职司之下所设的拥有实权的职事官。除末等司之外,上、次、中、下四等司中的部分司都设有“承旨”官,且多设在中央诸司之下。西夏的职官“承旨”与唐宋时期的翰林学士承旨和枢密院下的承旨存在着明显不同,即西夏的... 西夏的职官“承旨”是职司之下所设的拥有实权的职事官。除末等司之外,上、次、中、下四等司中的部分司都设有“承旨”官,且多设在中央诸司之下。西夏的职官“承旨”与唐宋时期的翰林学士承旨和枢密院下的承旨存在着明显不同,即西夏的职官“承旨”未像唐宋一样,经历了一个“虚职化”的过程,另外,西夏的“承旨”存在着“兼职”、“权职”的特点。从身份特点来看,为“承旨”官者多为西夏精通番、汉文字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则》、《亥年新法》中关于“承旨”的规定梳理可知:诸司之下属官的职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人、承旨、都案、案头、司吏,司的级别决定了所属承旨的职级高低,承旨的职能取决于所属司的执掌。西夏“承旨”是西夏职事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了各职司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职官
下载PDF
韩偓年谱(下) 被引量:6
16
作者 霍松林 邓小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丁卯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907) 66岁正月十八日,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设20万人斋,落成所铸金铜佛像,偓与李洵等中朝官10人在座。《十国春秋》90闽太祖世家天祐三年引黄滔《丈六金身碑》(《全唐文》825收入此文):“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 丁卯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907) 66岁正月十八日,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设20万人斋,落成所铸金铜佛像,偓与李洵等中朝官10人在座。《十国春秋》90闽太祖世家天祐三年引黄滔《丈六金身碑》(《全唐文》825收入此文):“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铸金铜佛像一丈有六尺之高……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曰无遮以落之。……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偓……?卑复耸莻斡胪跎笾疃ㄒ患窃?亦不过为宗教礼仪而已。三月甲辰,朱全忠篡唐,四月改元。王审知称臣奉贡。《通鉴》266梁开平元年:三月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乙丑,改元,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命曰东都,以故东都(洛阳)为西都,废西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国春秋 沙县 全唐文 翰林学士 中朝官 东都 洛阳 新唐书 世家 闽中
下载PDF
居庸关过街塔考稿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宿白 《文物》 1964年第4期13-29,共17页
居庸关过街塔,现塔毁基存,此残存之塔基,即1961年3月所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之"居庸关云台"。该塔为元顺帝所建重要佛教建筑物之一,位在自元大都至上都通路之上,规制弘巨,形式特殊,为当时往来两都者所注目... 居庸关过街塔,现塔毁基存,此残存之塔基,即1961年3月所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之"居庸关云台"。该塔为元顺帝所建重要佛教建筑物之一,位在自元大都至上都通路之上,规制弘巨,形式特殊,为当时往来两都者所注目,是以词臣游客屡有记述。唯入明以来,此种记述散佚甚多,其偶存者亦多诗篇,诗篇重吟咏,记事则不足,故元亡塔毁之后,其原来情况遂日渐隐晦。白近年搜集佛教考古文献资料,发现元末熊梦祥辑录此塔事迹四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基 欧阳玄 翰林学士 功德 永乐大典 八思巴文 御史大夫 元大都 西夏文 金刚
原文传递
赵孟頫书法丛考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九庵 《文物》 1987年第9期41-47,共7页
一赵孟頫墨迹的署款和钤印赵孟頫书法作品上的署名和字号,以时期的早晚和所书内容的不同,也随之而异,即使同时写同一内容,也由于求书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別。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一赵孟頫墨迹的署款和钤印赵孟頫书法作品上的署名和字号,以时期的早晚和所书内容的不同,也随之而异,即使同时写同一内容,也由于求书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別。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由程钜夫的推荐仕元后,二十四年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二十九年出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成宗大德三年升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武宗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为翰林侍读学士。仁宗即位,升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十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回家。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九岁。赵氏书法的早晚,当然要从用笔结体逐渐变化的形质来识别。而署名字款识,虽寥寥数字,从不同书写的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翰林学士 用笔 十三年 书法作品 吴兴 真迹 上海博物馆 款识 千字文
原文传递
元代翰林国史院与汉族儒士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7-85,共9页
1 姚燧《牧庵集》卷4《送李茂卿序》把元代主要入仕途径归纳为三条:宿卫、儒、吏。由宿卫入仕者“十之一”,由儒者“十分一之半”,由吏者“十九有半”。元人这一类的记载为数甚多,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元代各级官员之中,汉族儒士所占比... 1 姚燧《牧庵集》卷4《送李茂卿序》把元代主要入仕途径归纳为三条:宿卫、儒、吏。由宿卫入仕者“十之一”,由儒者“十分一之半”,由吏者“十九有半”。元人这一类的记载为数甚多,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元代各级官员之中,汉族儒士所占比例非常之小。而对这一部分入仕的汉族儒士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具体而言,入仕的汉族儒士也分两类不同情况。《元文类》卷40《经世大典序录·治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史 翰林学士 翰林院 汉族 元史 蒙古 欧阳玄 宿卫 学士院 神道碑
原文传递
金代翰林与政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果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金史》 翰林官 赵秉文 翰林学士院 金代 翰林学士 《归潜志》 尚书省 文字 党怀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