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有效的测井找气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廷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已建立的几种有效测井找气方法,在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发现了许多气层.本文综述这几种有效的测井找气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关键词 天然 勘探 测井
下载PDF
双密度重叠找气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舒杰 谭廷栋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9-296,共8页
本文根据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气引起介电测井孔隙度减小和密度测井孔隙度增大的原理,建立了双密度重叠找气新方法,消除了岩性的影响,提高了测井找气的分辨率,增加了评价气层的直观性。该方法用于寻找陕甘宁盆地低孔隙白云岩气藏,获得... 本文根据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气引起介电测井孔隙度减小和密度测井孔隙度增大的原理,建立了双密度重叠找气新方法,消除了岩性的影响,提高了测井找气的分辨率,增加了评价气层的直观性。该方法用于寻找陕甘宁盆地低孔隙白云岩气藏,获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这种方法还可以在其它储层岩性气藏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测井 孔隙度 天然
下载PDF
新疆煤层气找气领域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溪滨 赵靖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新疆地处中亚煤成气聚集域东段,中下侏罗统煤层发育,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初步分析认为,新疆三大聚煤盆地主要可在以下领域寻找煤层气:(1)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带及东部三合—克拉麦里山前;(2)塔里木盆地库车... 新疆地处中亚煤成气聚集域东段,中下侏罗统煤层发育,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初步分析认为,新疆三大聚煤盆地主要可在以下领域寻找煤层气:(1)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带及东部三合—克拉麦里山前;(2)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及东南坳陷山前;(3)吐哈盆地台北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煤层勘探 新疆
下载PDF
黔东下古生界区域盖层与找气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惟元 袁洪 《贵州地质》 1995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阐述了下寒武统金顶山组、明心寺组,变马冲组─杷榔组及九门冲组泥质岩盖层的宏观特征,重点对变马冲组─杷榔组泥质岩盖层作了定性分析。针对盖层的实际情况,从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盖层及下寒武统盖层进行了区域盖层演化论述,... 本文阐述了下寒武统金顶山组、明心寺组,变马冲组─杷榔组及九门冲组泥质岩盖层的宏观特征,重点对变马冲组─杷榔组泥质岩盖层作了定性分析。针对盖层的实际情况,从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盖层及下寒武统盖层进行了区域盖层演化论述,进而提出黔东施秉─黄平─凯里一带是找气有前景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盖层 下古生代
下载PDF
矢志找油找气 提升保障能力——群英聚雅室纵横论石油·油气生产
5
《国外测井技术》 2010年第1期8-8,12,共2页
2009年,是集团公司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引领百万石油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危中求机... 2009年,是集团公司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引领百万石油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危中求机,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能力 生产 石油 集团公司 科学发展观 金融危机
下载PDF
践行科学发展观 矢志找油找气
6
作者 王铁军 《中国石油石化》 2009年第11期28-29,共2页
东方物探成立6年的发展实践,形成的发展模式,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巩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取得的成果,其根本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持续健康发展 物探
原文传递
履行“三大责任” 矢志找油找气——访十七大代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党委书记王小牧
7
作者 路相宜 曾木生 白勇 《中国石油石化》 2007年第22期28-29,共2页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连日来,石油石化行业纷纷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为配合十七大精神的宣贯,我刊特别策划了《十七大精神照亮油企》系列文章,旨在提供一个交流探索的平台,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连日来,石油石化行业纷纷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为配合十七大精神的宣贯,我刊特别策划了《十七大精神照亮油企》系列文章,旨在提供一个交流探索的平台,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书记 地球物理 中国石油 责任 东方 石油石化行业
原文传递
60载寻油找气终“圆梦”
8
作者 马献珍 赵丽芬 王红林 《中国石化》 2016年第9期60-63,共4页
由于庆、华、吴地区的突破,加之会战取得的众多成果,1980年,地质部授予三普“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单位”称号。
关键词 矿工作 地质
下载PDF
书的故事《变形记》(二) 达佛涅变成了月桂树
9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04年第29期28-29,共2页
丘比特是小爱神,是爱神维纳斯的儿子。他的模样就像一个小蛙娃,身上还长着翅膀。这个小娃娃爱玩弓箭,就像现在淘气的小男孩爱玩手枪一样。
关键词 《变形记》 月桂树 阿波罗 爱神 维纳斯 声时 蟒蛇 象征 女婿
下载PDF
国外遥感化探技术的找气应用及发展概况
10
作者 张建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2-78,共7页
主要介绍了美国将遥感化探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探中的进展情况,并对澳大利亚帕姆瓦利气田和美国的东得克萨斯州阿拉巴马费里气田进行了实例剖析。
关键词 遥感化探 天然 勘探 石油
下载PDF
“华北梦”的底蕴——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寻油找气60年”系列报道之四
11
作者 代金铭 杨大超 施长春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第13期52-53,共2页
传承华北石油精神,华北石油人在实现“千万吨华北梦”的征程中努力前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贫油少气的困难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投身地质勘探事业,为甩掉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做出突出贡献。这里边有被誉为“鄂尔多斯雄... 传承华北石油精神,华北石油人在实现“千万吨华北梦”的征程中努力前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贫油少气的困难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投身地质勘探事业,为甩掉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做出突出贡献。这里边有被誉为“鄂尔多斯雄狮”、“地质战线的猛虎队”的现华北局主体单位,原地矿部第三、五、九普查勘探大队和第四物探大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局 华北 中石化 地质勘探 鄂尔多斯 普查勘探 新中国
原文传递
乐山-龙女寺找气50年
12
作者 周泽山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史上,龙王庙组气藏是最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工程。”中国石油西南油田公司总经理李鹭光说,基础是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是我国迄今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其探明地质储量4403... “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史上,龙王庙组气藏是最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工程。”中国石油西南油田公司总经理李鹭光说,基础是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是我国迄今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其探明地质储量4403.85亿立方米,相当于3.52亿吨原油;技术可采储量3082亿立方米,相当于2.46亿多吨原油;经济可采储量2870亿立方米,相当于2.29亿吨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女 乐山 海相碳酸盐岩 技术可采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 天然工业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华北梦”铸铁军——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寻油找气60年”系列报道之三
13
作者 王军 刘明辉 +1 位作者 杨大超 施长春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第12期54-55,共2页
60年来,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人立足大牛地,勇闯国内外市场,形或独特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关键词 中石化 华北 石油局 勘探开发技术 铸铁 国内外市场 石油工程
原文传递
苏联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简况和今后的找气方向
14
作者 史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4-96,共3页
苏联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苏联每年产天然气6200亿m^3。苏联在石油地质区划时通常将构造、发育史和含油气性相似的沉积盆地群合并成一个含油气省。在这些含油气省中,即产有油,又产有气。但是,有的含油气省以含油为主(含油气省),... 苏联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苏联每年产天然气6200亿m^3。苏联在石油地质区划时通常将构造、发育史和含油气性相似的沉积盆地群合并成一个含油气省。在这些含油气省中,即产有油,又产有气。但是,有的含油气省以含油为主(含油气省),有的以含气为主(含气油省)。此外苏联还划分出了次一级独立的含油气区,其中也有独立的含气区。可以这样说,在苏联境内各地,基本上都有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资源 分布
下载PDF
“华北梦”的引擎——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寻油找气60年”系列报道之二
15
作者 马献珍 施长春 杨大超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第11期50-51,共2页
依靠科学理论指导和科技进步,华北石油局在60年勘探开发历程中不断突破瓶颈,实现持续发展。鄂尔多斯是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寓意蕴藏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具有"满盆气、半盆油"之说。在这个属于低渗致密油气藏的盆地,中石化华... 依靠科学理论指导和科技进步,华北石油局在60年勘探开发历程中不断突破瓶颈,实现持续发展。鄂尔多斯是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寓意蕴藏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具有"满盆气、半盆油"之说。在这个属于低渗致密油气藏的盆地,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华北油气分公司经过长期勘探,用10年时间开发建成一座450万吨油当量的中型油气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局 中石化 华北 引擎 勘探开发 天然资源 科技进步
原文传递
“华北梦”的起航——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寻油找气60年”系列报道之一
16
作者 杨大超 李慧平 施长春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第10期60-61,共2页
2015年,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华北石油局、华北油气分公司和华北石油工程公司,已经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60个年头。“在当前低油价保效益的特殊时期,回顾华北人艰苦奋斗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只有熟知历史,... 2015年,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华北石油局、华北油气分公司和华北石油工程公司,已经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60个年头。“在当前低油价保效益的特殊时期,回顾华北人艰苦奋斗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只有熟知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华北石油局局长、华北油气分公司总经理周荔青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局 华北 中石化 勘探开发 天然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 石油工程
原文传递
华北找气40年无果之谜
17
作者 徐沛宇 王小羽 《能源》 2015年第5期64-66,共3页
华北地区最近的勘探发现还要数1975年开发的任丘油田,在其后近四十年里都没有发现大型油气田。但是,地质专家们几乎都认定。华北地区很可能还有非常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尚未勘探开发。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勘探开发 大型油 天然资源 任丘油田 地质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领域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5
18
作者 田立新 施和生 +3 位作者 刘杰 张向涛 刘军 代一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30,共9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是南海东部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珠江口盆地(东部)最早取得中深层古近系油气突破的地区。近10年惠州凹陷勘探遭遇瓶颈,为了寻找新的大中型油气田,开展研讨和加强石油地质条件再评价工作。通过转变思路,坚定“老油区新...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是南海东部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珠江口盆地(东部)最早取得中深层古近系油气突破的地区。近10年惠州凹陷勘探遭遇瓶颈,为了寻找新的大中型油气田,开展研讨和加强石油地质条件再评价工作。通过转变思路,坚定“老油区新作为”的勘探信心,提出“立足富洼、聚焦古近系—古潜山、拓展新领域”的勘探理念;加强研究攻关,提出富油洼陷找气新认识,惠州26洼湖相混合型母质“油气兼生,晚期快速生气”,具有较大天然气资源潜力;提出环惠州26洼“古近系—古潜山”圈闭群具有“近源强势供烃、立体网状输导”成藏模式,是勘探转型、新领域突破的首选区带。近期该区带惠州26-6“古近系—古潜山”大中型油气田勘探突破证实了高成熟富油洼陷找气新方向,揭开了惠州凹陷“古近系—古潜山”勘探新篇章,极大拓展了珠江口盆地(东部)古潜山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凹陷 大中型油 勘探转型 富油洼陷 “古近系—古潜山”新领域突破
下载PDF
东海盆地主要地质特点及找气方向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斯忠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1期6-13,共8页
包括东海盆地在内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内张外挤"的双带构造性质,裂陷内带不断由陆向洋扩张离散,从而形成了2个不同时代的裂陷带,即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和始新世裂陷带.西湖凹陷是位于始新世裂陷带内的继承性凹陷,... 包括东海盆地在内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内张外挤"的双带构造性质,裂陷内带不断由陆向洋扩张离散,从而形成了2个不同时代的裂陷带,即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和始新世裂陷带.西湖凹陷是位于始新世裂陷带内的继承性凹陷,具有优越的生烃条件和一批大、中型构造,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条件,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以及晚期断层强烈活动造成油气散失,限制了大气田的形成,其勘探工作应以寻找富集断块为重点,要"着眼构造、着手断块、探索岩性".丽水凹陷是位于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内的间断型凹陷,其含气前景存在两大风险,即大规模的削蚀破坏和CO2的存在;灵峰潜山披覆构造带和东次凹西坡的潜山超覆带是该凹陷优先勘探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地质 特点 方向 构造性质 裂陷带 西湖凹陷 丽水凹陷
下载PDF
试论中国近海两个盆地带找油与找气地质理论及方法的差异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邓运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共6页
根据油气田分布特点及油气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可分为2个带:靠近陆地的第一盆地带主成盆期是古新世—始新世,属湖相断陷盆地,以生油为主,已发现的油田的石油几乎全是由此盆地带生成;远离陆地的第二盆地带主成盆期是... 根据油气田分布特点及油气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可分为2个带:靠近陆地的第一盆地带主成盆期是古新世—始新世,属湖相断陷盆地,以生油为主,已发现的油田的石油几乎全是由此盆地带生成;远离陆地的第二盆地带主成盆期是始新世—渐新世,属海相坳陷盆地,以生气为主,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的天然气都由此盆地带生成。第一盆地带生烃母质是湖相水生生物,储盖层是近物源湖泊及滨—浅海沉积,陆相生油理论及近源牵引流沉积理论适用于此带,石油的运移、圈闭、盖层保存条件是钻前分析的重点,深入的综合地质评价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第二盆地带生烃母质是高等植物,储盖层是远源的浅海—半深海沉积,煤系成烃理论、远源重力流及碳酸盐岩沉积理论适用于此带,储层及烃源条件是主要风险,现代地球物理储层预测及烃类直接检测方法的充分应用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盆地带 油与 地质理论 勘探研究方法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