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批评管窥 被引量:26
1
作者 邵成军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2,共4页
本文针对现在的翻译批评实践及理论研究,论述了翻译批评内部系统的几个主要要素,包括其性质、类型、功能、标准、方法等,并阐述了元批评的概念,以便使这项研究向着深刻和客观的目标前进一步.
关键词 翻译批评 批评 批评对象 类型 标准 方法
下载PDF
如何批评,怎样说话?——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出路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有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9,共8页
文学批评的根本危机在于批评主体的贫乏。批评作为一种专业,它一旦无力阐释正在变化的文学世界,也不再肯定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而成了一种单一的知识生产或概念演绎,或者只是从批评对象中随意取证以完成某种道德决断,那它的衰微也就不值... 文学批评的根本危机在于批评主体的贫乏。批评作为一种专业,它一旦无力阐释正在变化的文学世界,也不再肯定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而成了一种单一的知识生产或概念演绎,或者只是从批评对象中随意取证以完成某种道德决断,那它的衰微也就不值得同情了。真正的批评,是用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来理解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以对话的方式,参与文学世界的建构,昭示一种人性的存在——这一内在经验的建立,会使文学批评从幽闭走向宽阔,从而在一个更大的价值世界里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说话 现状 文学世界 批评主体 美学价值 知识生产 批评对象
原文传递
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春荣 吴玉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7,共5页
考察历经20多年实践的女性文学批评,总结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批评主体的精神建构、批评对象的审美选择,以及学科体系建设所依托的理论资源等诸多方面,可以窥见21世纪初女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形态。女性文学批评在反思、调整中努力克... 考察历经20多年实践的女性文学批评,总结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批评主体的精神建构、批评对象的审美选择,以及学科体系建设所依托的理论资源等诸多方面,可以窥见21世纪初女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形态。女性文学批评在反思、调整中努力克服偏激、对立情绪,试图超越单一、狭隘的性别立场和视角,开始走向理智、宽容的"性别诗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学科体系建设 精神建构 批评主体 审美选择 批评对象 审美形态 对立情绪
原文传递
《退斋记》与许衡刘因的出处进退——元代儒士境遇心态之一斑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帆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84,共16页
许衡和刘因是元朝前期北方两大理学名儒,但二人的关系却有些微妙。刘因有一篇文章《退斋记》,不点名地严厉批评当时政坛上的一位大人物,一些学者猜测其批评对象就是许衡,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退斋记》确系影射许衡之作。... 许衡和刘因是元朝前期北方两大理学名儒,但二人的关系却有些微妙。刘因有一篇文章《退斋记》,不点名地严厉批评当时政坛上的一位大人物,一些学者猜测其批评对象就是许衡,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退斋记》确系影射许衡之作。许衡在元初政坛屡出屡退,《退斋记》对他的批评有一定根据;但《退斋记》将许衡的行为指斥为“老氏之术”、“以术欺世”,则是求之过深,责之过苛,反映出刘因对许衡怀有很强的误解和成见。这种误解和成见,与刘因个人的经历、性格、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元朝统治下汉族儒士生不逢时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衡 刘因 儒士 心态 境遇 元代 出处 批评对象 悲剧命运 元朝 政坛 成见 行为 性格 统治
原文传递
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4
5
作者 季桂起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42,共13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健吾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三、四十年代,李健吾以“刘西渭”为笔名,写下了一系列的文学批评文章,曾编为《咀华集》、《咀华二集》、《咀华余集》问世。在当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以其对评论对象的深切理解和独...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健吾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三、四十年代,李健吾以“刘西渭”为笔名,写下了一系列的文学批评文章,曾编为《咀华集》、《咀华二集》、《咀华余集》问世。在当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以其对评论对象的深切理解和独特的文体风格,颇为读者所赞许。他以坚实的批评实践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三、四十年代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文学批评应该成为我们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需要开发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李健吾 批评 批评对象 人本主义 自由主义 批评意识 人性 作家 四十年代
原文传递
利用网络实现快捷有效的舆论监督——人民网对网上批评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官建文 廖秏 陈智霞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人民网 网络媒体 舆论监督 网上批评 批评对象 舆论监督核实机制
原文传递
媒介批评:疑问与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谭舒 董天策 《新闻记者》 CSSCI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新闻媒介 媒介批评 批评对象 形态 新闻传播业
下载PDF
批评姿态放低了,反而可能收获更多
8
作者 傅小平 阿来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一、批评家做批评吧,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 一、批评家做批评吧,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社会学、人类学的观察视角,显然让文章更有开阔气象。相比而言,我们读到的大多数批评文章都是为批评而批评,都只是在一个比较狭窄的专业领域里打转。你强调作家创作要“上天入地”,我也关心批评家是否得有,或怎样能有这般的襟怀和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批评视角 批评对象 作家批评 观察视角 文学创作 文学性
原文传递
生态电影:当代中国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晓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生态电影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自然与人之关系,探索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表现独特生态审美的电影艺术。生态批评从美学、伦理学和媒介视角完成生态整体主义的电影重塑。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生态整体主义 批评对象 中国生态 深层生态学 中国电影创作 整体利益 狼图腾 程相占 三峡好人
原文传递
李清照《词论》的达诂与确评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惠民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70,共7页
“诗无达诂”自是艺术分析中的常情,这是因为诗之作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而使理解者不可能作出一致的解释,这是合理的。但李清照传世的一篇六百多字的《词论》,作为理论形态的东西,其批评对象、理论内涵、词学理想,应... “诗无达诂”自是艺术分析中的常情,这是因为诗之作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而使理解者不可能作出一致的解释,这是合理的。但李清照传世的一篇六百多字的《词论》,作为理论形态的东西,其批评对象、理论内涵、词学理想,应该说做到“达诂”还是可能的。而只有对这一理论的“达诂”才能对它进行确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论》 李清照 “诗无达诂” 艺术分析 文学艺术 批评对象 多义性 丰富性
原文传递
历史意识与文艺批评的诸种意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施战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8,共4页
一文艺批评是系统思维的产物,这个系统大致包含了审美意识、文化意识、理论意识以及历史意识等诸种意识,其基底和决定性的因素,是历史意识。优秀的批评家需要趣、才、情、学、识等多种素质的兼具与平衡。前四者指向条件范畴,是文艺批评... 一文艺批评是系统思维的产物,这个系统大致包含了审美意识、文化意识、理论意识以及历史意识等诸种意识,其基底和决定性的因素,是历史意识。优秀的批评家需要趣、才、情、学、识等多种素质的兼具与平衡。前四者指向条件范畴,是文艺批评与批评对象对话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 批评对象 审美意识 系统思维 批评 历史
原文传递
外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志耕 《外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1期68-74,共7页
文学创作需要主体意识,文学研究也需要主体意识,目前的外国文学尤其需要主体意识。当前,现当代文学批评界出现了繁荣局面,甚至有领先哲学的趋势,而外国文学研究界却呈现出“灯下黑”的情况。所以,外国文学界应该倚仗自己的优势,从观念... 文学创作需要主体意识,文学研究也需要主体意识,目前的外国文学尤其需要主体意识。当前,现当代文学批评界出现了繁荣局面,甚至有领先哲学的趋势,而外国文学研究界却呈现出“灯下黑”的情况。所以,外国文学界应该倚仗自己的优势,从观念上加以更新,以适应新的文学批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批评主体 作品 不确定因素 思维模式 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观念更新 批评对象 果戈理
下载PDF
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雨 郝艳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1年第5期42-45,共4页
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是民生新闻的主打内容。是实现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构成;而电视民生新闻批评报道又是最难作的新闻报道节目之一。其最大难点首先就在于采访这一环节,批评对象的拒绝、干扰、不配合,往往使得采访无法完成甚至根... 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是民生新闻的主打内容。是实现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构成;而电视民生新闻批评报道又是最难作的新闻报道节目之一。其最大难点首先就在于采访这一环节,批评对象的拒绝、干扰、不配合,往往使得采访无法完成甚至根本难于进行。尤其是,民生类批评报道的基本事件大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或者只是一些比较小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采访技巧 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职能 人民内部矛盾 新闻批评 新闻报道 批评对象
下载PDF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禹建湘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我国的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一种世界特有的文学奇观,这种奇观表现为网络作品的浩瀚与种类的繁杂。这种特有的网络文学奇观,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文学批评,诚如黄鸣奋指出的那样。
关键词 文学批评标准 批评对象 黄鸣 文学批评 欧阳友权 印刷版 言情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 超文本 批评理论
下载PDF
批评的失落——电影泛文化批评本质透视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力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30-133,共4页
中国文艺批评正处于一个泛文化批评时期 ,这种批评在整体上导致了批评本体失落和批评对象的迷失。这种泛文化批评在中国电影批评家群体中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然而这种游离于电影创作实际之外的热点话题导致了中国电影批评本身的整体失... 中国文艺批评正处于一个泛文化批评时期 ,这种批评在整体上导致了批评本体失落和批评对象的迷失。这种泛文化批评在中国电影批评家群体中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然而这种游离于电影创作实际之外的热点话题导致了中国电影批评本身的整体失落。在对 90年代电影批评家群体的审视时 ,人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少电影批评家变成了文化批评家乃至哲学家 ,在他们的视野中 ,电影文本却消失了。电影批评为何会走向泛文化批评的岐路 ,这是值得每个电影评论者好好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文化批评 电影批评 文本电影文本 解构 批评本体 批评对象
下载PDF
行走作为方法——读阿来的《西高地行记》
16
作者 李长中 《阿来研究》 2024年第1期21-32,共12页
小引在当前众声喧哗、吵闹不休的学界,如何接受和研究阿来,仍然是个难题。就研究现状而言,阿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增殖点,他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皆会引起关注。关于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不断推陈出新,讨论的话题不断拓展深入,同时蹭热度... 小引在当前众声喧哗、吵闹不休的学界,如何接受和研究阿来,仍然是个难题。就研究现状而言,阿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增殖点,他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皆会引起关注。关于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不断推陈出新,讨论的话题不断拓展深入,同时蹭热度者亦有“人从众”之感。烦琐的地方性知识辨析,无聊的作家身份论证,故弄玄虚的语义细读,故作高深的理论搬用,重复性的学术生产,充斥在阿来研究现场。随着西方理论大受追捧,关于阿来的研究又被纳入西方后学话语阐释逻辑,乃至出现被阿来命名为“阐释的自大”现象。依据阿来的观点,“阐释的自大”是指:“很多批评一开始站在一种令人无法质疑的思想的、道德的制高点上,就使批评置于‘现实’之外,变得无法质疑,变成了一种单向的活动……”①尽管就批评的自身属性而言,批评者未必要与作家完全“视域融合”,也无需批评对象授权,但阿来对当下批评的不满却至少提醒我们:如何接受阿来,依然是一个尚未完成且具挑战性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作家身份 批评对象 视域融合 地方性知识 众声喧哗 自身属性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文学者”的位置:沈从文自我形象的构成、表达及其反响(1928—1937)
17
作者 黄秋华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3,共11页
1933年10月18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一文,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京海派论争。沈从文在文中构设了“我家中经营厨房的大司务老景”这一人物,将他的尽责敬业与某些写作者“玩票白相”的文学态度对立了起来... 1933年10月18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一文,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京海派论争。沈从文在文中构设了“我家中经营厨房的大司务老景”这一人物,将他的尽责敬业与某些写作者“玩票白相”的文学态度对立了起来(1),实质上是将以“乡下人”为表征的自我态度置于其所批评的“海派”的对立面。在对外批评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指向自身的完满的“文学者”形象。因而所谓“文学者的态度”,既可理解为沈从文的批评对象,也可理解为他作为一个理想的“文学者”的态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文艺副刊》 自我形象 批评对象 文学态度 沈从文 乡下人 海派
原文传递
零度的批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奎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2-118,共7页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 ,它由对文学作品的关注转向了对读者的关注 ,接受批评或读者反应批评成为了取代文本批评的一种新的批评模式。本文认为 ,接受批评理论的提出源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源自于文学批评想和文学作品“平...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 ,它由对文学作品的关注转向了对读者的关注 ,接受批评或读者反应批评成为了取代文本批评的一种新的批评模式。本文认为 ,接受批评理论的提出源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源自于文学批评想和文学作品“平分秋色”的一种雄心 ;另一方面则源自于批评家对读者的一种理想化设定。其实 ,应该看到 ,不惟 2 0世纪的文学批评想和文学作品“平分秋色” ,历史上也曾有过文学家向文学批评领域拓展的渴望 ;而接受批评所设定的理想读者也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假设。文章认为 ,由于读者层次和作者层次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读者对文本的批评往往是“情结”的批评 ,而不是“情境”的批评 ,从而就造成了文学批评中的附会和牵强 ,这在文学批评的历史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为此本文提出 ,要提倡一种零度的批评 ,所谓的零度批评就是指批评者在进入批评时要把自我原有的意识、观念或思维模式都搁置起来 ,使自我处于一种零度意识、零度观念的状态 ,以一种纯净的心境走进文本世界 ,其目的就是要还原出文本的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文学文本 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 《红楼梦》 批评 走进文本 批评对象 哈姆莱特
下载PDF
关于开展党内批评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辛卯 秦西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96-98,共3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当前开展党内批评难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正确开展党内批评,需要加强党性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讲究批评艺术,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只有这...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当前开展党内批评难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正确开展党内批评,需要加强党性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讲究批评艺术,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 党内思想斗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员领导干部 批评艺术 批评对象 加强制度建设
下载PDF
李健吾的“自我批评”论
20
作者 刘锋杰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78-386,共9页
五四文学运动的一个重要功绩,是把自我给了文学.拥有自我的五四文学,成了现代中国个性解放的呐喊.然而,同时起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却没有立即接受自我而形成相应的批评风格.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属于大的新文化运动,担负思想启蒙的任务... 五四文学运动的一个重要功绩,是把自我给了文学.拥有自我的五四文学,成了现代中国个性解放的呐喊.然而,同时起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却没有立即接受自我而形成相应的批评风格.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属于大的新文化运动,担负思想启蒙的任务,使得那时的批评不可能走向自我品格的熔铸.注重社会性,批评时事,传授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批评 现代批评 自我观 自我批评 批评对象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作家 作品 印象主义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