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1
作者 王立端 《三明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4-90,共7页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工人运动史、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德国历史连续性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马克思主义史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对联邦德国的批判社会史和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日常生活史研...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工人运动史、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德国历史连续性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马克思主义史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对联邦德国的批判社会史和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日常生活史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不属于新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批判社会史 日常生活 边缘化
下载PDF
“市民社会”史与德国社会史研究的更新——以于尔根·科卡为中心
2
作者 尉佩云 李皓然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市民社会”在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既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构想,也反映了18世纪以来欧洲的历史现实。于尔根·科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将市民社会引入社会史研究,对市民社会作了“理想类型”式的定义,同时又在市民社会的... “市民社会”在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既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构想,也反映了18世纪以来欧洲的历史现实。于尔根·科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将市民社会引入社会史研究,对市民社会作了“理想类型”式的定义,同时又在市民社会的视角下重释从18世纪到20世纪末的德国近现代历史。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科卡引入市民社会延续了他此前的阶级史研究,而从联邦德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与文化史的争论来看,“市民社会”则是科卡对“日常生活史”等文化史派别挑战的回应。通过市民社会史研究,科卡既延续了批判社会史学派对结构与社会的重视,又将文化因素容纳进来,并且保持对历史认知的批判性。与此同时,作为批判社会史学派核心观点的“德意志独特道路论”,也通过引入市民社会史得到了修正。总之,在两德统一之际的德国国家认同受到挑战的背景之下,市民社会史成为批判社会史学派的史学研究再次获得现实相关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 于尔根·科卡 批判社会史学派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价值批判与社会转型:汉斯-乌尔里希·韦勒的社会史路径及实践
3
作者 尉佩云 《史学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6,160,共13页
汉斯-乌尔里希·韦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比勒菲尔德学派的创始人。在对俾斯麦及德意志帝国主义的分析中,韦勒展现了比勒菲尔德学派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路径,打破了德国史学对俾斯麦及第二... 汉斯-乌尔里希·韦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比勒菲尔德学派的创始人。在对俾斯麦及德意志帝国主义的分析中,韦勒展现了比勒菲尔德学派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路径,打破了德国史学对俾斯麦及第二帝国以国家理性、唯心主义、历史主义为主要解释方式的传统,未采用“外交优先”的旧解释,而运用“内政优先”的新方法,将经济发展、工业化、政治结构和社会状况作为俾斯麦政策及帝国理念的根本推动力。在对第二帝国的分析中,韦勒采用长时段起源论和结构分析法,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教育与价值批判,引发了激烈讨论。韦勒的社会史研究是二战后联邦德国对纳粹批判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后联邦德国社会价值结构调整和学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和成就。韦勒通过他的学术思想、公共参与和学术态度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斯-乌尔里希·韦勒 批判社会史学派 俾斯麦 帝国主义 “1945一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