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波的景观生产批判伦理观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全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69,共9页
德波的景观生产批判伦理是后现代符号消费的必然逻辑。他采用生动、形象的后现代叙述方法,将景观生产的异化现象和内在机制呈现出来。在描述景观生产的分离图景之时,也流露出他对真实生活的执着追求。他声称,景观生产是资本增殖的必然逻... 德波的景观生产批判伦理是后现代符号消费的必然逻辑。他采用生动、形象的后现代叙述方法,将景观生产的异化现象和内在机制呈现出来。在描述景观生产的分离图景之时,也流露出他对真实生活的执着追求。他声称,景观生产是资本增殖的必然逻辑,也是科技理性的进一步强化。景观作为后现代工业社会生产主导模式,不仅生产了政治经济秩序,还生产了思想文化体系。面对景观生产,德波号召人们认清自己所处的异化情境,构建自己真正需要的日常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波 景观生产 批判伦理
下载PDF
走向伦理自觉:小学校长决策伦理向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一翔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2,共4页
应用多向度伦理框架,以概念框架与实证方法相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别从公正、批判、关怀和专业四个向度分析校长决策伦理在各伦理向度上的表现,进而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关怀伦理取向的校长具有善于换位思考... 应用多向度伦理框架,以概念框架与实证方法相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别从公正、批判、关怀和专业四个向度分析校长决策伦理在各伦理向度上的表现,进而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关怀伦理取向的校长具有善于换位思考、服务意识较强和强个人魅力等特点;公正伦理取向的校长具有严谨扎实、公私分明和精细管理等特点;批判伦理取向的校长具有公道心、反思能力强、心怀教育激情等特点;专业伦理取向的校长具有善于系统思考、重视公共关系和较强全局意识等特点。四个伦理向度之间虽然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同一个决策者往往会表现出以多个伦理向度的融合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决策伦理 公正伦理 关怀伦理 批判伦理 专业伦理
下载PDF
论“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形态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全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8,共5页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是在对苏东剧变后的当代社会现象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审思中出场的,其中蕴含着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致敬和复归,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情景的建构。它作为贴近现实生活...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是在对苏东剧变后的当代社会现象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审思中出场的,其中蕴含着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致敬和复归,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情景的建构。它作为贴近现实生活的批判理论,有着自身特定的出场形态: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复归决定了其生成逻辑;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实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表征了其批判维度;批判伦理追求理想生活的本性彰显了其伦理主张。"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学会更好地生活有真切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批判伦理 出场形态
下载PDF
论马克思空间政治批判伦理的三重路径
4
作者 孙全胜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7,107,共8页
马克思的空间政治批判伦理彰显着解构、建构、重构的三重演进路径。马克思解构了空间政治中的权力运作系统和背后的资本逻辑,呈现了政治权力对空间生产的严密控制。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建构了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的空间政治批判伦理,主张... 马克思的空间政治批判伦理彰显着解构、建构、重构的三重演进路径。马克思解构了空间政治中的权力运作系统和背后的资本逻辑,呈现了政治权力对空间生产的严密控制。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建构了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的空间政治批判伦理,主张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打破旧的空间结构,建立新的社会空间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空间中实现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统一。据此,马克思批判了传统的空间政治批判伦理,重构了空间生产和政治伦理的关系,建构了符合工业时代的空间政治伦理,为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政治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有效的路线图。马克思主张发挥无产阶级的力量,建构总体性的空间政治伦理理念,推动建立宜居性的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政治 社会空间 批判伦理
下载PDF
论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重维度
5
作者 孙全胜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3,共9页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出场的,有着独特的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价值,其理论形态将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主张在新形势下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出场的,有着独特的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价值,其理论形态将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主张在新形势下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让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的解放中发挥更大作用;其理论形态与实践行动都要求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意识,强化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伦理价值上,其倡导自由、多元、开放的价值,要求实现理想生活,通过向他者学习,实现人的真正价值。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维护体现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和解放精神所具有的强大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批判伦理 三重维度
下载PDF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全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指向的统一。在理论形态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引起的生态失衡,揭示了社会空间的非生态化趋势,建立了立足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态...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批判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指向的统一。在理论形态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引起的生态失衡,揭示了社会空间的非生态化趋势,建立了立足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态批判伦理;在实践行动上,马克思号召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来打破旧的社会空间结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空间,实现空间生产的生态化,协调人与自然空间的关系。在伦理指向上,马克思倡导空间生产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推行总体性的生态理念,建立新型的空间生产方式,达成人与自然空间的和谐,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空间生产"的生态批判伦理,顺应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提出了解决空间生态困境的路径,对中国空间生产的生态化也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生态批判伦理 三重维度
原文传递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三重理论形态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全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7期35-50,共16页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是在批判空间生产的生态异化现象出场的,并呈现出资本批判、政治批判、价值批判三重理论形态。这三重理论形态是相辅相成、依次递进的。在资本批判理论形态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增殖下的空间生产...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是在批判空间生产的生态异化现象出场的,并呈现出资本批判、政治批判、价值批判三重理论形态。这三重理论形态是相辅相成、依次递进的。在资本批判理论形态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增殖下的空间生产引起的生态异化现象,揭示了资本扩张带来的空间生态失衡,要求建立合理的空间生产方式;在政治批判上,马克思批判了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空间生产导致的政治霸权,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扩张实质上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扩张,主张清除自然空间中的政治意识;空间生产将政治意识形态渗透进自然空间,让自然空间变得不再纯粹;在价值批判上,马克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倡导空间生态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号召空间生产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空间生产"的生态批判伦理对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也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生态批判伦理 三重理论形态
下载PDF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全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4,共8页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体现着解构、建构、重构三重路径。马克思解构了空间生产中的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对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建构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批判伦理,号召...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体现着解构、建构、重构三重路径。马克思解构了空间生产中的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揭示了资本逻辑和权力结构对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建构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批判伦理,号召无产阶级凭借革命打破旧的社会空间形态,实现空间生态系统的平衡,建成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空间。因此,马克思重构了传统的生态伦理,建构了适合于都市时代的空间生态伦理,为共产主义空间生态伦理提供了实现的路径,也为中国城市空间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城市空间生产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采取总体性的生态伦理理念,建立宜居的城市空间,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生态批判伦理 路径
下载PDF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政治批判伦理的三重维度
9
作者 孙全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9-24,81,共7页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体现着丰富的政治批判伦理,这种政治批判伦理是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指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形态上,马克思分析了空间生产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阐释了政治意识形态对空间生产的支配,揭示了空间生产政治化趋势...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体现着丰富的政治批判伦理,这种政治批判伦理是理论形态、实践行动和伦理指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形态上,马克思分析了空间生产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阐释了政治意识形态对空间生产的支配,揭示了空间生产政治化趋势,形成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政治批判伦理;在实践行动上,马克思号召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打破资本主义的空间政治霸权,推动日常生活空间变革,让人民群众获得均等的空间利益,实现弱势群体的空间政治权利;在伦理指向上,马克思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希望个人服从于集体,实现个人空间利益和集体空间利益的有机统一,推动空间生产方式按照人的需求进行,实现空间生产的人本化。马克思“空间生产”的政治批判伦理,彰显了资本主义政治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克服空间政治困境的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和政治文明建设也有积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政治批判伦理 三重维度
下载PDF
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上)——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凤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01,共9页
在几十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第一期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致力于批判理论构建与工业文明批判,可以视为"早期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 在几十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第一期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致力于批判理论构建与工业文明批判,可以视为"早期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前期哈贝马斯、A.施密特、弗里德堡等人为代表)致力于批判理论重建与现代性批判,可以视为"新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后期哈贝马斯、维尔默、奥菲、霍耐特等人为代表)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可以视为"后批判理论"。概言之,"批判理论三期发展"意味着:从古典理性主义到感性浪漫主义再到理性现实主义;从激进乐观主义到激进悲观主义再到保守乐观主义;从欣赏、信奉到怀疑、批判再到超越、重建马克思主义;从文化主体哲学到语言交往哲学再到政治道德哲学("政治伦理学");从"早期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再到"后批判理论"。"后批判理论"标志着批判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体现着批判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它不再属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范畴,而是已经进入到与当代实践哲学主流话语对话的语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三期发展 早期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政治伦理转向
原文传递
建筑伦理价值观的扩展——批判的环境伦理观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科奇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该文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不同环境伦理观念的优缺点,探讨了当前环境伦理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指出了建筑价值观扩展的必要以及建筑设计要以批判的环境伦理观为价值核心,提出了当代建筑设计要遵循的伦理原则。
关键词 批判的环境伦理 环境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21世纪博物馆伦理的当代阐释——评珍妮特·马斯汀《劳特里奇博物馆伦理指南:为21世纪博物馆重新定义伦理》
12
作者 张峥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6期125-133,共9页
珍妮特·马斯汀是当代新博物馆伦理理论的领军人物,由其主编的《劳特里奇博物馆伦理指南:为21世纪博物馆重新定义伦理》一书打破了普适的传统伦理观,系统提出了“新博物馆伦理”的概念,将其视为“一种批判性的伦理话语”。该书共收... 珍妮特·马斯汀是当代新博物馆伦理理论的领军人物,由其主编的《劳特里奇博物馆伦理指南:为21世纪博物馆重新定义伦理》一书打破了普适的传统伦理观,系统提出了“新博物馆伦理”的概念,将其视为“一种批判性的伦理话语”。该书共收录27篇论文,分别由30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博物馆学家及博物馆从业人员撰写。书中通过社会包容、激进的透明度和遗产的共同守护三个方面来说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博物馆伦理实际上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矛盾和变化的过程,具备偶然性、变化性和流动性。她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伦理学理论中寻找新的着眼点,将博物馆置身于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从关系构建和公众参与的角度反思当代博物馆面临的伦理困境,也对我国博物馆伦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特·马斯汀 新博物馆伦理 批判伦理话语 劳特里奇博物馆伦理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