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木与建鼓——对先秦典籍中一个人类文化学命题的考索 被引量:6
1
作者 卜键 《文献》 2000年第4期273-280,共8页
  大量的文献与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先秦(或更古远的先周)有着弘大繁盛的礼乐文明的存在,这个文明的核心是社."国中之神,莫贵于社",是对当时社祀之重的准确描述,而在《诗经》、《楚辞》的诗句间,亦分明可见出社歌、社舞和社...   大量的文献与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先秦(或更古远的先周)有着弘大繁盛的礼乐文明的存在,这个文明的核心是社."国中之神,莫贵于社",是对当时社祀之重的准确描述,而在《诗经》、《楚辞》的诗句间,亦分明可见出社歌、社舞和社乐的盛况.就在这一研究中,笔者注意到了建木与建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鼓 卜键 社树 建木 灵鼓 社木 考索 扶木 先秦典籍 《山海经》 人类
原文传递
题词人名单
2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1期4-8,共5页
关键词 扶木 平阶 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杜 军医大学 二七 简书 毅军 副主 副院长
下载PDF
突破纵劈叉难关,提高儿童组达标率
3
作者 方婉云 《体育师友》 1979年第4期22-23,27,共3页
常常听到一些小学体育老师反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女生洲验最困难的动作就是纵劈叉,往往因为劈叉劈不下去而影响了达标率。按我国现行学制,10—12岁儿童,在小学四年级开始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为什么纵劈叉显得这样困难... 常常听到一些小学体育老师反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女生洲验最困难的动作就是纵劈叉,往往因为劈叉劈不下去而影响了达标率。按我国现行学制,10—12岁儿童,在小学四年级开始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为什么纵劈叉显得这样困难?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的一条就是没有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抓紧髋关节和腿部柔韧素质的练习,以至到测验时达不到合格标准,影响达标率。儿童时期骨骼的成份中有机物(骨胶元)较多,无机物(钙盐)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素质 体育老师 合格标准 钙盐 搬腿 正踢腿 伸展性 支撑腿 后踢腿 扶木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文明 方芳 +2 位作者 汪美霞 汪瀚 董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1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DFMT组)40例,对照组(护肝片组)36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肝豆扶木汤,对...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DFMT组)40例,对照组(护肝片组)36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肝豆扶木汤,对照组加用护肝片;结果:治疗后GDFMT组40例病人均完成整个试验疗程,护肝片组有1例脱落。GDFMT组治疗WD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率达7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WD肝纤维化患者UWDRS量表的肝脏功能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同时还可明显降低肝型WD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豆扶木汤能有效改善肝型WD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WILSON 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对TX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唐露露 刘丹青 +4 位作者 李睿 董婷 陈永华 江海林 杨文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61-1466,共6页
目的探讨肝豆扶木汤(Gandou Fumu Decoction, GDFMD)对Wilson病肝纤维化模型TX(toxic milk)小鼠TGF-β_1/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霉胺组,每组12只,另设正常组12只。GDFMD高... 目的探讨肝豆扶木汤(Gandou Fumu Decoction, GDFMD)对Wilson病肝纤维化模型TX(toxic milk)小鼠TGF-β_1/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霉胺组,每组12只,另设正常组12只。GDFMD高、中、低剂量组按31.2、15.6、7.8 g生药/kg进行灌胃,青霉胺组按0.1 g/kg(0.2 mL/10 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TGF-β_1、Smad2、Smad3、Smad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力升高,ALB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D高、中剂量组和青霉胺组ALT、AST活力降低,ALB含量升高(P<0.01),GDFMD低剂量组AST活力降低,ALB含量升高(P<0.05)。(2)模型组可见肝纤维化特征性病理表现,各用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_1、Smad2、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D高、中剂量组和青霉胺组TGF-β_1、Smad2、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GDFMD低剂量组TGF-β_1 mRNA和蛋白、Smad2蛋白表达降低,Smad7蛋白升高(P<0.05,P<0.01)。结论 GDFMD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_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WILSON病 肝纤维化 TX小鼠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豆扶木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7
6
作者 魏涛华 杨文明 +7 位作者 唐露露 郝文杰 陈永华 张荣信 董薇 江海林 杨悦 杨玉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99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D)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LF)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GDFMD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LF的疾病靶点基因,并用Cytoscap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D)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LF)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GDFMD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LF的疾病靶点基因,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点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使用R语言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网络分析结果,选择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将20只肝豆状核变性LF模型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组,10只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GDFMD组按6.96 g生药/kg进行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Ⅳ)]、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 (Bcl-2)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Col-1、PI3K、Akt、Bax、Bcl-2蛋白表达。并通过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1)预测得到GDFMD治疗肝豆状核变性LF的有效成分55个及共作有效靶点95个。有效成分中度值较高的为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及山柰酚(kaempferol),作用靶点中度值较高的为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APK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白介素6(IL-6)。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MAPK8及EGFR等;GO富集分析显示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对Wilson病肝纤维化TX小鼠肝组织TβRⅠ、TβRⅡ和Smad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露露 杨文明 +4 位作者 谢文婷 陶长秀 董婷 陈永华 江海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3-4047,共5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肝纤维化毒乳鼠(TX)小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βRⅠ)、2(TβRⅡ)及Smad4的影响。方法:40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每组8只,8只DL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给予...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肝纤维化毒乳鼠(TX)小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βRⅠ)、2(TβRⅡ)及Smad4的影响。方法:40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每组8只,8只DL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末检测小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Ⅳ)含量,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肝组织TβRⅠ、TβRⅡ及Smad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DFMT高、中、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TX小鼠HA、LN、PC-Ⅲ、C-Ⅳ水平,改善肝纤维化病理,抑制TβRⅠ、TβRⅡ及Smad4蛋白和mRNA表达(P<0.01,P<0.05)。结论:GDFMT可以有效地逆转TX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组织TβRⅠ、TβRⅡ及Smad4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 SMAD4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对TX小鼠肝纤维化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文明 唐露露 +2 位作者 谢文婷 刘丹青 董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TX小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霉胺组、GDFM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竞争性放免分析法检测血清肝...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TX小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霉胺组、GDFM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竞争性放免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TGF-β_1、Smad2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纤维化HA、LN、PC-Ⅲ、C-Ⅳ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和GDFMT组血清肝纤维化HA、LN、PC-Ⅲ、C-Ⅳ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与青霉胺组比较,GDFMT组血清肝纤维化HA、LN、PC-Ⅲ、C-Ⅳ含量均降低(P<0.05)。免疫组化法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_1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mad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和GDFMT组TGF-β_1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青霉胺组比较,GDFMT组TGF-β_1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GDFMT可以能降低TX小鼠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TGF-β_1和Smad2蛋白的表达,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豆扶木 TX小鼠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肝豆扶木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露露 杨文明 +6 位作者 董婷 张静 陈怀珍 汪瀚 魏涛华 江海林 杨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颗粒对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符合要求的W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颗粒对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符合要求的W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豆扶木颗粒,共治疗4个疗程(32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24 h尿铜、铜蓝蛋白(CE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8%(26/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尿铜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肝豆扶木颗粒治疗WD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增强驱铜效果,具有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颗粒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肝肾亏虚 痰瘀互结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通过JNK信号通路对Wilson病肝纤维化小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悦 杨文明 +5 位作者 魏涛华 唐露露 郝文杰 钱南南 饶志红 杨玉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D)对Wilson病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型TX;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另外选取10只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3.92、6.96、3.48 g·k... 目的: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D)对Wilson病肝纤维化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型TX;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另外选取10只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3.92、6.96、3.48 g·kg^(-1),青霉胺组0.1 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肝组织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Na;-K;-ATP酶活性。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JNK及其磷酸化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GDFMD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可显著升高SOD活性(P<0.01),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TP含量和Na;-K;-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DFMD中、高剂量组及青霉胺组可明显提高ATP含量和Na;-K;-ATP酶活力(P<0.05,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果表明,模型组可见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不清,胶原纤维沉积;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局部损害显著,可见线粒体嵴断裂或者消失。用药干预后可见肝组织病理形态及线粒体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p-JNK、p-JNK/JNK、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明显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GDFMD中、高剂量组及青霉胺组p-JNK、p-JNK/JNK、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肝豆状核变性 TXJ小鼠 线粒体 氧化应激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对CuCl_(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露露 张静 +5 位作者 魏涛华 江海林 董婷 杨悦 钱南南 杨文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6,共9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对氯化铜(CuCl2)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GDFMD组,PI3K/mTOR抑制剂...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对氯化铜(CuCl2)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GDFMD组,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10 nmol·L-1)组,GDFMD+NVP-BEZ235(10 nmol·L-1)组。采用200μmol·L-1CuCl2构建模型组铜负荷HepG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PI3K(p-PI3K)/PI3K,磷酸化Akt(p-Akt)/Akt,磷酸化mTOR(p-mTOR)/mTOR,Beclin-1,LC3Ⅱ/LC3Ⅰ,p6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PI3K,Akt,mTOR,Beclin-1,LC3Ⅰ,LC3Ⅱ,p6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0%GDFMD含药血清组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P<0.01);NVP-BEZ235组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0%GDFMD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62表达水平升高,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NVP-BEZ235组p-PI3K/PI3K,p-mTOR/mTOR表达水平下调,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10%GDFMD组比较,10%GDFMD+NVP-BEZ235组p-Akt/Akt,p-mTOR/mTOR表达水平下降,Beclin-1,LC3Ⅱ/LC3Ⅰ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C3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0%GDFMD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与10%GDFMD组比较,10%GDFMD+NVP-BEZ235组LC3Ⅱ蛋白表达升高。各组PI3K,Akt,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6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Beclin-1,LC3Ⅰ,LC3ⅡmRNA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肝豆状核变性 人肝癌细胞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对实验性Wilson病模型大鼠肝铜、血清铜及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文明 洪亮 +5 位作者 汪美霞 汪瀚 王时光 鲍远程 杨兴涛 张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肝豆扶木汤(GDFMT)对实验性Wilson病(WD)模型大鼠肝铜、血清铜及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硫酸铜和饮含硫酸铜的蒸馏水进行造模后分组给药。观察实验性WD模型大鼠肝铜、血清铜、肝组织SOD活性和MDA...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肝豆扶木汤(GDFMT)对实验性Wilson病(WD)模型大鼠肝铜、血清铜及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硫酸铜和饮含硫酸铜的蒸馏水进行造模后分组给药。观察实验性WD模型大鼠肝铜、血清铜、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性WD模型大鼠机体内存在铜蓄积和肝脏氧化/抗氧化失衡。GDFMT高、中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肝铜和血清铜含量(P<0.05);与青霉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GDFMT三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GDFMT高剂量组与青霉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GDFMT高、中剂量组与护肝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GDFMT对实验性WD模型大鼠铜代谢障碍有排铜作用,并能提高实验性WD模型大鼠受损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防治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铜代谢 自由基代谢 Wilson病模型大鼠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对实验性Wilson病模型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文明 洪亮 +5 位作者 董婷 王时光 鲍远程 杨兴涛 张波 汪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1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肝豆扶木汤(GDFMT)对实验性Wilson病(WD)模型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硫酸铜和饮含硫酸铜的蒸馏水进行慢性铜负荷大鼠造模,并分组给药。观察模型大鼠体重、血清ALT、AST活力、AST/ALT比值、血清TP、AL...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肝豆扶木汤(GDFMT)对实验性Wilson病(WD)模型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灌胃硫酸铜和饮含硫酸铜的蒸馏水进行慢性铜负荷大鼠造模,并分组给药。观察模型大鼠体重、血清ALT、AST活力、AST/ALT比值、血清TP、ALB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FMT三剂量组可减缓慢性铜中毒对WD模型大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DFMT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的体重增长的影响优于单纯青霉胺组和护肝片组;GDFMT三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ALT、AST活力和AST/ALT比值(P<0.05或P<0.01),其作用优于青霉胺,高剂量组优于护肝片。GPFMT能提高大鼠血清TP、ALB值,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组织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可见大量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增生、脂肪变性等;GDFMT高、中、低剂量组仅少量肝细胞坏死和变性。结论:GDFMT可明显改善实验性WD模型大鼠肝脏损害所致的体重减轻,改善WD模型大鼠铜中毒造成的肝脏生化学和病理学指标,发挥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动物模型 肝损害 体重 生化指标 病理学指标
下载PDF
杨文明创肝豆扶木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经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露露 杨文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0期1878-1880,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铜在体内沉积的单基因病,肝脏是铜代谢的中心器官,肝纤维化几乎是每一个患者主要肝脏病理改变,是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早期干预肝纤维化的进展尤为重要,阻断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是治疗本病...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铜在体内沉积的单基因病,肝脏是铜代谢的中心器官,肝纤维化几乎是每一个患者主要肝脏病理改变,是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早期干预肝纤维化的进展尤为重要,阻断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是治疗本病重要策略。杨文明教授认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并创制了具有补益肝肾,豁痰祛瘀之功效的肝豆扶木汤,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其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肝豆扶木 杨文明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对TX小鼠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祥 杨文明 +3 位作者 杨悦 郝文杰 李佩佩 胡建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35,共10页
目的: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肾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毒乳鼠(TX)随机分成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另12只作为正常组的野生小鼠共6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3... 目的:研究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肾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毒乳鼠(TX)随机分成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另12只作为正常组的野生小鼠共6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3.92、6.96、3.48 g·kg^(-1),青霉胺组0.1 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E),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的小鼠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测定肾细胞内瘦素(leptin)、Janus激酶2(JAK2)及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leptin、瘦素受体(OB-R)、JAK2及STAT mRNA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小鼠BUN、CRE、PC-Ⅲ、C-Ⅳ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T高、中剂量组和青霉胺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GDFMT高剂量组显著减少(P<0.01)。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表明,模型组肾纤维组织增生,用药干预后肾组织病理损害不同程度减轻,纤维化改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leptin、JAK2及STAT3蛋白肾纤维化高表达,GDFMT干预后,荧光强度降低,GDFMT高剂量组荧光强度最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leptin、OB-R、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GDFMT中、高剂量组及青霉胺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_(1)、MCP-1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T中、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GDFMT可以减轻TX小鼠肾纤维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leptin及JAK/STAT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肝豆状核变性 毒乳鼠(TX) 肾纤维化 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痰瘀互结证验案举隅
16
作者 刘庆婷 陈永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以铜代谢转运障碍为致病机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HLD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逐渐加重的肝损害、肾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肝损害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至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该文...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以铜代谢转运障碍为致病机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HLD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逐渐加重的肝损害、肾损害、锥体外系症状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肝损害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至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该文基于HLD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阐述运用肝豆扶木汤治疗HLD的思路和临床应用经验,旨在为今后HLD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肝豆扶木 肝风 痉病 鼓胀 颤病 痰瘀互结证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豆扶木汤加减联合奥氮平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17
作者 曹文渊 马守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668-670,共3页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加减联合奥氮平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排铜治疗基础上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肝豆扶木汤加减治疗。结果:在14d末和28d末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加减联合奥氮平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排铜治疗基础上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肝豆扶木汤加减治疗。结果:在14d末和28d末对照组和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豆扶木汤加减联合奥氮平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焦虑抑郁能更有效的控制症状,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焦虑抑郁 肝豆扶木 奥氮平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MS技术分析肝豆扶木汤中化学成分
18
作者 杨玉龙 杨文明 +5 位作者 魏涛华 杨悦 郝文杰 尚展鹏 董婷 韩燕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1-2009,共9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MS)对肝豆扶木汤(GDFMD)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和归属。方法:选择Thermo Fisher Vanquish UHPLC仪器,Aglient SB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MS)对肝豆扶木汤(GDFMD)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和归属。方法:选择Thermo Fisher Vanquish UHPLC仪器,Aglient SB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洗脱梯度:0—2 min,3%B;2—7 min,3%~15%B;7—15 min,15%B;15—20 min,15%~40%B;20—22 min,40%~100%B;22—24 min,100%B;流速:0.4 mL/min;柱温:50℃;进样量:2μL。通过正、负离子模式采集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信息比对,对GDFMD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这些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结果:共鉴别了82个化合物,包括26个酚类、25个生物碱、18个皂苷、5个倍半萜、4个游离酚和4个有机酸;其中归属制何首乌8个、枸杞子24个、白芍15个、柴胡4个、三七粉14个、土茯苓16个、郁金6个。结论:采用UHPLC-Q-Orbitrap-MS可实现对GDFMD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准确鉴定,基本涵盖了组方中各药材的成分信息,可为完善该复方的质量评价体系和阐明其药效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酚类 生物碱 皂苷 倍半萜 游离酚 有机酸
原文传递
肝豆扶木汤通过调控miR-29b-3p/ULK1表达对Wilson病肝纤维化小鼠自噬的影响
19
作者 钱南南 杨文明 +6 位作者 魏涛华 唐露露 江海林 郝文杰 杨玉龙 张帅帅 胡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目的: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在Wilson病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途径。方法:将30只毒性乳突变小鼠(TX-j)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6只,另随机选取6只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予1... 目的: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在Wilson病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途径。方法:将30只毒性乳突变小鼠(TX-j)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6只,另随机选取6只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GDFMD高、中、低剂量组予13.92、6.96、3.48 g·kg^(-1)药物进行灌胃。青霉胺组予0.1 g·kg^(-1)青霉胺药物进行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灌胃4周后收集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ol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及苦味酸-天狼星红胶原(Sirus Red)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采用Real-time PCR观察miR-29b-3p表达;Western blot观察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及其下游相关因子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对miR-29b-3p下游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4项(PCⅢ、ColⅣ、HA、LN)显著异常(P<0.01),病理明显异常,HSCs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及α-SMA、ColⅠmRNA表达上调(P<0.05,P<0.01),miR-29b-3p表达下调(P<0.01),ULK1、磷酸化(p)-ULK1、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p-Atg13、Beclin-1、FAK家族激酶200 kDa相互作用蛋白(FIP200)、激活分子BECN1调节的自噬蛋白1(AMBRA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上调(P<0.05,P<0.01),p62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GDFMD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肝纤维化4项显著改善(P<0.01),病理状况改善,HSCs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及α-SMA、ColⅠmRNA表达下调(P<0.05,P<0.01),miR-29b-3p表达上调(P<0.01),ULK1、p-ULK1、Atg13、p-Atg13、Beclin-1、FIP200、AMBRA1、LC3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肝纤维化 肝豆扶木 miR-29b-3p 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 细胞自噬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研究探讨肝豆扶木颗粒调节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机制
20
作者 康帅 汪美霞 +3 位作者 陶庄 杨文明 周佳峰 王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9-310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研究探讨肝豆扶木颗粒调节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Drugbank数据库筛选肝豆扶木颗粒的成分和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基因靶点,两者取交集得到共有靶点。将共有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研究探讨肝豆扶木颗粒调节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Drugbank数据库筛选肝豆扶木颗粒的成分和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基因靶点,两者取交集得到共有靶点。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及“中药-疾病-活性成分-共有靶点”可视化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u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测定活性成分和靶点的结合能力。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肝纤四项指标(HA、LN、CⅣ、PⅢN-P)。结果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核心靶点有MYC、TP53、ESR1等,显著通路有PI3K/Akt、VEGF信号传导通路。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较强的结合活性。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肝纤四项指标降低(P<0.05,P<0.01),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肝豆扶木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作用于MYC、TP53、ESR1等靶点,影响细胞TGF-β、IL-1β、IL-6等细胞因子释放,进而抑制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纤维化、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扶木颗粒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