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钨青铜材料中的W空位有序 被引量:9
1
作者 吕英豪 李露颖 +8 位作者 刘辉辉 蒋仁辉 赵培丽 王凯 赵立功 魏彦杰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1-577,共7页
本实验利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合成具有通道结构六角钨青铜K_xWO_3,同时对其中存在的超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六角钨青铜K_xWO_3中存在的超结构归因于单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同时发现,在电子束... 本实验利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合成具有通道结构六角钨青铜K_xWO_3,同时对其中存在的超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六角钨青铜K_xWO_3中存在的超结构归因于单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同时发现,在电子束辐照的作用下,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消失。该实验结果深化了对六角钨青铜K_xWO_3中存在的超结构的认识,从而为设计优异性能的钨青铜材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钨青铜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超结构
下载PDF
In组分对InGaN/GaN蓝光LED的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崔苗 周桃飞 +1 位作者 张锦平 黄小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STEM)和变温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In组分对InGaN/GaN蓝光LED的发光的影响。STEM发现两个样品量子阱结构相同,低温PL显示低In组分的样品的发光峰位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经典S(Red-Blue-Red)曲线。目前普遍认为... 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STEM)和变温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In组分对InGaN/GaN蓝光LED的发光的影响。STEM发现两个样品量子阱结构相同,低温PL显示低In组分的样品的发光峰位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经典S(Red-Blue-Red)曲线。目前普遍认为蓝移是In组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局域激子发光的主要原因,然而实验发现高In组分没有出现峰位蓝移,产生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In组分造成的势起伏较大,在80K~160K条件下造成很大的热势垒,从而阻碍了载流子从强束缚局域态向弱束缚局域态的跃迁。同时,在高温段160K~300K载流子的带填充过程在峰位蓝移方面起主要作用。这是由于高In样品的量子限制效应较低In组分的明显,导致高温段峰位整体红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INGAN/GAN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光致发光光谱 带填充
原文传递
原子尺度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近平衡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肖东东 谷林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结构变化与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脱/嵌锂前后电极材料的近平衡微观结构,有助于从更深层次认识电极反应机理和性能演化规律,对于全面理解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以及...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结构变化与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脱/嵌锂前后电极材料的近平衡微观结构,有助于从更深层次认识电极反应机理和性能演化规律,对于全面理解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以及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述了球差校正扫描透射成像技术在研究电极材料表界面结构及反应机理方面的进展,探讨了未来建立电极材料原子尺度结构与性能相关联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原子尺度结构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STEM-Z衬度像在Au@Pd核壳结构二元合金纳米催化颗粒显微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相晨生 宋亚会 +1 位作者 夏海兵 田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7-363,共7页
核壳结构二元合金纳米颗粒因其金属间的协同作用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质,以Au@Pd为例,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颗粒,但目前制备过程中过厚的Pd壳层会降低Pd前驱体的利用效率、催化性能,如何实现对包覆层厚度的调控是研究重点。本文利用STE... 核壳结构二元合金纳米颗粒因其金属间的协同作用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质,以Au@Pd为例,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颗粒,但目前制备过程中过厚的Pd壳层会降低Pd前驱体的利用效率、催化性能,如何实现对包覆层厚度的调控是研究重点。本文利用STEM-Z衬度像技术,以Au@Pd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了包覆层为1、4、6的Au@Pd纳米催化颗粒。根据STEM-Z衬度像原理,计算出了最优的探测器角度,θ1、θ2分别为41.34 mrad及266.03 mrad,在此条件下二者散射截面比为2.93。确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包覆层厚度,并基于表面结构探究了其生长机理及模式:当Pd壳层<4时,Pd的生长符合F-M模式,在4~6层时,其生长模式符合S-K模式,当包覆层>6层时,已经过渡为V-W模式,表面会出现明显的岛状团簇。通过调控前驱体用量实现了对包覆层的精准调控,确定了当包覆层为1层时,纳米颗粒其比表面积可达100.9 m2/g,基于Pd计算的质量电流密度可达13.2 A/mg,电流密度可达13.1 mA/cm2,优于目前商用Pd/C催化剂。实现了对Au@Pd纳米合金颗粒的可控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STEM-Z衬度像 二元合金颗粒 核壳结构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原子尺度结构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东东 谷林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3-550,共8页
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功问世为表征材料原子尺度精细结构、揭示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主要从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出发,综述了原子分辨球差校正扫描透... 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功问世为表征材料原子尺度精细结构、揭示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主要从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出发,综述了原子分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成像技术在研究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同电化学状态下的表/界面结构及其反应机理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电极材料原子尺度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电极材料 原子结构 电化学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Z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的前沿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束开俊 高利 +1 位作者 林晓 高鸿钧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3-617,共5页
文章介绍了Z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 (Z -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 ,Z -STEM ,Z为原子序数 )的最新进展 :Z -STEM可以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 ,Z衬度图像的分辨率在经过球差校正后可达 0 .6 ;在利用Z衬度... 文章介绍了Z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 (Z -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 ,Z -STEM ,Z为原子序数 )的最新进展 :Z -STEM可以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 ,Z衬度图像的分辨率在经过球差校正后可达 0 .6 ;在利用Z衬度成像技术对材料的阴极荧光 (cathodoluminescence ,CL)性质的研究中 ,首次观察到了“死层”(deadlayer)的存在 .然后 ,文章以半导体与结晶氧化物界面结构、Al72 Ni2 0 Co8十角形准晶结构以及SrTiO3晶界结构为例 ,具体介绍了Z衬度成像在测定物质结构与化学组成方面独特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 z衬度成像 原子分辨 成分分析 相干成像 微细结构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