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CT灌注成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定量评估脑血流状态,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一直受到关注。文中联合扫描方案改良,探讨70 k V管电压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南京军区...目的 CT灌注成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定量评估脑血流状态,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一直受到关注。文中联合扫描方案改良,探讨70 k V管电压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疑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因眩晕症状就诊,并行CTP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例。其中单数日采用80 k V、10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21期者为80 k V组;双数日采用70 k V、12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17期者为70 k V组。评估并比较2组间的灌注参数、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70 k V组尾状核头部、额叶白质及颞枕叶白质的血流量分别为(67.12±6.44)、(30.11±4.39)和(29.69±3.24)m L/(100 m L·min),血容量分别为(4.04±0.37)、(1.90±0.24)和(1.90±0.19)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3.74±0.64)、(4.79±0.98)和(5.35±1.09)s;与80 k V组同部位血流量(66.46±7.48)、(28.48±3.77)、(29.34±2.84)m L/(100 m L·min),血容量(3.99±0.47)、(1.82±0.23)、(1.82±0.26)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3.54±0.47)、(4.54±0.89)、(4.95±1.18)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 k V组血流量与血容量的灰白质对比度评分[(1.93±0.25)、(1.93±0.25)]高于80 k V组[(1.73±0.45)、(1.7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体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70k V组的辐射剂量较80 k V组降低37%(P<0.05)。结论结合扫描方案改良,70 k V管电压在全脑灌注成像具有可行性。与80 k V的CTP扫描方案相比,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值得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图像常规扫描方案以及各个序列臂丛神经的不同表现。方法对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 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扫描,观察...目的探讨臂丛神经图像常规扫描方案以及各个序列臂丛神经的不同表现。方法对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 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扫描,观察各序列中臂丛神经的表现。结果常规T1WI、T2WI臂丛神经呈等信号,横轴位反转恢复(TIRM)序列呈稍高信号,DWIBS呈明显高信号。横断面上,显示神经根自椎间孔处穿出,行于斜角肌间隙,后与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伴行;冠状面上,显示为由C5~T1神经孔旁起始的条索状结构。结论联合常规及DWIBS序列,可全面、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CT灌注成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定量评估脑血流状态,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一直受到关注。文中联合扫描方案改良,探讨70 k V管电压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疑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因眩晕症状就诊,并行CTP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例。其中单数日采用80 k V、10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21期者为80 k V组;双数日采用70 k V、12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17期者为70 k V组。评估并比较2组间的灌注参数、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70 k V组尾状核头部、额叶白质及颞枕叶白质的血流量分别为(67.12±6.44)、(30.11±4.39)和(29.69±3.24)m L/(100 m L·min),血容量分别为(4.04±0.37)、(1.90±0.24)和(1.90±0.19)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3.74±0.64)、(4.79±0.98)和(5.35±1.09)s;与80 k V组同部位血流量(66.46±7.48)、(28.48±3.77)、(29.34±2.84)m L/(100 m L·min),血容量(3.99±0.47)、(1.82±0.23)、(1.82±0.26)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3.54±0.47)、(4.54±0.89)、(4.95±1.18)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 k V组血流量与血容量的灰白质对比度评分[(1.93±0.25)、(1.93±0.25)]高于80 k V组[(1.73±0.45)、(1.7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体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70k V组的辐射剂量较80 k V组降低37%(P<0.05)。结论结合扫描方案改良,70 k V管电压在全脑灌注成像具有可行性。与80 k V的CTP扫描方案相比,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文摘目的探讨臂丛神经图像常规扫描方案以及各个序列臂丛神经的不同表现。方法对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 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扫描,观察各序列中臂丛神经的表现。结果常规T1WI、T2WI臂丛神经呈等信号,横轴位反转恢复(TIRM)序列呈稍高信号,DWIBS呈明显高信号。横断面上,显示神经根自椎间孔处穿出,行于斜角肌间隙,后与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伴行;冠状面上,显示为由C5~T1神经孔旁起始的条索状结构。结论联合常规及DWIBS序列,可全面、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