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执行机构内部的分权与制约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执办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执行实施 裁判 义务 命令 法律文书 放债人 债务人异议之诉 执行
原文传递
论民事执行实施权的优化配置——以我国的集约化执行改革为中心 被引量:16
2
作者 肖建国 庄诗岳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8,共16页
行实施权的优化配置,以集约化执行改革为依托。集约化执行改革的本质是分权和集约,即结合繁简分流原则,将同一案件中的执行实施权分解、配置给不同机构或人员行使,将不同案件中的同类权力集约交由同一机构或人员行使。集约层面,经过长... 行实施权的优化配置,以集约化执行改革为依托。集约化执行改革的本质是分权和集约,即结合繁简分流原则,将同一案件中的执行实施权分解、配置给不同机构或人员行使,将不同案件中的同类权力集约交由同一机构或人员行使。集约层面,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执行实施权已经得到优化配置。分权层面,则因近几年执行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导致执行实施权在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实施庭、执行团队之间以及各自内部重新排列组合,各地法院的配置模式差异较大。因此,执行实施权优化配置的进路重在优化分权,即完善执行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强化三个统一的执行工作机制、推行以法官为核心的执行团队办案模式、探索执行实施事务内部分权和外部委托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实施 集约化执行 执行团队 执行指挥中心
原文传递
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运行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童兆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84-87,共4页
民事执行程序以执行权的行使为核心。传统执行体制下执行权运行模式存在缺陷 ,其主要症结是执行权配置不合理、不科学。要实现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应在把握执行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其内涵、权能作出界定和划分。根据执行实施权与执行... 民事执行程序以执行权的行使为核心。传统执行体制下执行权运行模式存在缺陷 ,其主要症结是执行权配置不合理、不科学。要实现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应在把握执行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其内涵、权能作出界定和划分。根据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的内容 ,探索执行权实现横向配置和纵向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执行实施 执行裁决 民事诉讼法 民事执行 运行模式 利配置 运行原则 运行程序
下载PDF
颍东区法院分段集约执行制度浅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宁亚伟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2009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43号)明确要求,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相分离,合理确定执行机构与法院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统一执行局内设机构及职能,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制度 颍东区 集约 分段 2009年 执行实施 执行工作
原文传递
“审执分离”本质与路径的再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卫平 《中国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101,共21页
就“审执分离”的原旨而言,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的核心是各自权力行使对象的区分和剥离,不抓住这一实质就难以做到真正的“审执分离”。审判权的行使对象是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以及附带事项;执行权的行使对象是在实现执行根据所确定的实体... 就“审执分离”的原旨而言,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的核心是各自权力行使对象的区分和剥离,不抓住这一实质就难以做到真正的“审执分离”。审判权的行使对象是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以及附带事项;执行权的行使对象是在实现执行根据所确定的实体请求权的过程中的执行程序性事项争议。但“审执分离”的实践存在偏离其原旨的问题。受审执“外分”与“内分”之争的影响,“审执分离”被引入了执行权范畴下的“内分”路径,即执行裁决权与其他执行权能的分离,将执行裁决权与审判权等同。但执行裁决权处置的执行程序事项争议并非审判权的行使对象。执行裁决中的执行程序性事项争议涉及的是执行行为和执行程序,与执行权的行使有关,而与审判权的行使无涉。故此,“审执分离”的改革应当在其原旨意义上推进和深化,对现行民事执行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实现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执分离 民事执行 民事审判 执行裁决 执行实施
原文传递
论完善我国的强制执行救济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0-24,共5页
我国现行强制执行救济制度极不完善,可以说尚无完整及科学的强制执行救济制度.台湾新修订的《强制执行法》较充分、及时、公正地对执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建议我国制订强制执行法律、实行执行权中的三权制衡,充分... 我国现行强制执行救济制度极不完善,可以说尚无完整及科学的强制执行救济制度.台湾新修订的《强制执行法》较充分、及时、公正地对执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建议我国制订强制执行法律、实行执行权中的三权制衡,充分保障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并将现行的“执行异议”制度改为“第三人异议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执行 强制执行救济制度 执行当事人 利害关系人 法律 执行决定 执行实施
下载PDF
“审执分离”模式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谭秋桂 《人民法治》 2015年第7期11-12,共2页
我国民事'审执分离'的理性选择应当是'法院内分'模式。落实'法院内分'模式时,首先应当保证民事执行机构更加独立的地位。为此,可以参考'交叉执行'的做法,尝试审判法院和执行法院的完全分离,甚至可以考... 我国民事'审执分离'的理性选择应当是'法院内分'模式。落实'法院内分'模式时,首先应当保证民事执行机构更加独立的地位。为此,可以参考'交叉执行'的做法,尝试审判法院和执行法院的完全分离,甚至可以考虑设立作为专门人民法院的执行法院、执行中级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的执行机构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当将执行命令权能、执行实施权能和执行裁判权能完整地配置给民事执行机构,并实行执行法官和执行官的身份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执分离 执行 命令 执行裁判 执行实施 民事执行机构 民事审判 理性选择
下载PDF
审执分离向何处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杏飞 《法治社会》 2023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准确理解民事执行权的性质是推进审执分离改革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前提。当前对民事执行权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从国家权力分工属性而言,有司法权说、行政权说与折衷说;从民事执行权的归属而言,有债权人说、国家说和折衷说。域外对民事执... 准确理解民事执行权的性质是推进审执分离改革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前提。当前对民事执行权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从国家权力分工属性而言,有司法权说、行政权说与折衷说;从民事执行权的归属而言,有债权人说、国家说和折衷说。域外对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并无统一的立法模式与认识,执行实践也各具特色。我国民事执行“执中有审、执审糅杂”,对执行实施行为与审查行为亦未做严格区分。民事执行权是实现债权人私法上权益的国家强制力,旨在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并维持正常的法秩序。以此为基点来审视民事执行权与谋划审执分离改革,执行审查权由法院专属行使,部分执行实施权从法院分离,探索建立多元执行机制,有利于实现当事人利益与执行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执行实施 执行审查 审执分离
下载PDF
对执行异议之诉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4
9
作者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周芝国 《人民司法》 2016年第22期107-111,共5页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是实现民事执行程序功能与价值的重要保障,是民事执行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执行权的结构要素上,配置给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国家权力是执行裁决权,它与执行实施权共同构成了民事执行权的二重性——行政权属性和...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是实现民事执行程序功能与价值的重要保障,是民事执行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执行权的结构要素上,配置给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国家权力是执行裁决权,它与执行实施权共同构成了民事执行权的二重性——行政权属性和司法权属性。完整的执行救济权实现机制应当是二元结构的,即一方面提供程序性救济,包括执行异议、执行抗告等救济制度;另一方面提供实体性救济,主要是债务人异议之诉、第三人异议之诉、参与分配异议之诉等救济制度。因此,完善并丰富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已经成为当前民事执行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笔者尝试从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的研究作为切入角度,对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探寻其制度内部结构的完整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救济制度 民事执行制度 民事执行 执行裁决 执行实施 程序功能 结构要素
原文传递
民事强制执行权之我见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行军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随着我国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权也经历了行政司法合作、审执合一、审执分离和独立执行的渐进过程。如今,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民事强制执行权,年均执行债权人申请执行案件250万件... 随着我国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权也经历了行政司法合作、审执合一、审执分离和独立执行的渐进过程。如今,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民事强制执行权,年均执行债权人申请执行案件250万件,执行标的额达人民币3000亿元,为保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交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 司法审查 执行命令 执行保全 执行裁判 执行实施
原文传递
完善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理念更新引领制度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芙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2-23,26,共3页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执行救济作为执行过程中对当事人及案外人的权利保护制度,在立法及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探讨制度构建的文章不在少数,但我们更需要一种观念上的引领,需要抓住执行救济的思想指南。本文拟从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执行救济作为执行过程中对当事人及案外人的权利保护制度,在立法及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探讨制度构建的文章不在少数,但我们更需要一种观念上的引领,需要抓住执行救济的思想指南。本文拟从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程序价值、诉权观念等理念层面入手,对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进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救济 执行实施 执行裁判 程序价值 异议之诉
下载PDF
司法警察参与民事执行工作模式探究
12
作者 马虹 何金璞 《人民司法》 2023年第16期57-60,66,共5页
当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已成为民事执行工作的重要保障力量,发挥了补强执行队伍、增强威慢能力、保障执行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职责权限和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统一规范,司法警察与其他执行人员的工作内容、性质... 当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已成为民事执行工作的重要保障力量,发挥了补强执行队伍、增强威慢能力、保障执行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职责权限和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统一规范,司法警察与其他执行人员的工作内容、性质混同,导致队伍管理混乱、警力不足加剧。民事执行权是一种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同属性的复合权力,在制度运行层面可以划分为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司法警察应当参与行使执行实施权中的部分实施事务权,并基于司法警察职权提供其他警务保障。只有正确划分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职责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编队管理,双重领导”组织管理体制,构建高效有力的按需派警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执行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警察 执行实施 民事执行 警务保障 组织管理体制 警力不足 行政 职责范围
原文传递
构建审执分离制度之新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彩领 《人民司法》 2018年第16期53-57,共5页
审执分离改革的制度构建应结合顶层设计的蓝图规划,分析改革之目的和任务,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目标开展试点改革。改革的制度选择主要有三种:执行权彻底剥离、执行实施权单独剥离与执行权深化内分改革。其中,执行权深化内分改革成本最小... 审执分离改革的制度构建应结合顶层设计的蓝图规划,分析改革之目的和任务,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目标开展试点改革。改革的制度选择主要有三种:执行权彻底剥离、执行实施权单独剥离与执行权深化内分改革。其中,执行权深化内分改革成本最小,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具体应结合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改革和法官员额制改革,在执行员与法官分离、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分离、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的"两分一统"工作机制上实现突破,探索执行实施工作警务保障化改革,在法院内部设立独立于执行局的执行裁判庭,建立执行实施工作跨行政区划垂直管理体制,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等配套机制,渐进式稳步推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制度 改革成本 执行实施 路径 垂直管理体制 地方法院 统一管理 执行裁决
原文传递
审执分离的模式选择及难题解决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金玉 《西部法学评论》 2015年第5期88-98,共11页
强制执行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权力,其与审判权的异质性是审执分离的理论基础。审执分离有相对分离和彻底分离两种模式,二者各有利弊,但彻底分离更加吻合我国审执分离的目的和司法改革的大方向。理清执行程序中的裁判事项与执行实施... 强制执行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权力,其与审判权的异质性是审执分离的理论基础。审执分离有相对分离和彻底分离两种模式,二者各有利弊,但彻底分离更加吻合我国审执分离的目的和司法改革的大方向。理清执行程序中的裁判事项与执行实施事项的边界,建立主管范围清晰、权责分明的审执分离制度体系,并在执行过程中顺畅对接审执程序,是该项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按照"审判的归审判,执行的归执行"原则,常规执行事项的处理,执行措施的实施,以及建立征信体系等行政性执行事务,应交由执行机关负责。审执分离后,法院仍应保留执行裁判法庭,由其负责审理、裁判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实体争议,并允许当事人就执行机关对重大执行事项和关键性执行程序作出的决定向其提出异议,以保证执行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司法 审执分离 执行实施 执行裁判
下载PDF
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改革路径探析 以江苏省三级法院审执分离改革试点为样本
15
作者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判庭联合课题组 +3 位作者 朱嵘 王成 程洁 卢思宇 《中国审判》 2023年第5期90-93,共4页
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审执分离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审执分离”。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自2015年1月起,... 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审执分离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审执分离”。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自2015年1月起,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批复同意浙江、江苏、上海、河北唐山等地区开展改革试点,并在《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中多次强调要深化审执分离改革,充分发挥执行裁判权对执行实施权的制衡和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执分离 执行实施 执行裁判 法治中国建设 制约机制 改革试点 长效机制 审判
原文传递
浅论民事强制执行权的分权运作
16
作者 戚枝淬 《行政与法》 2006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民事强制执行权是指民事执行机关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的,迫使债务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务,以确保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权力。民事强制执行权包括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这两种权力反映出民事强制执行权兼具有司法... 民事强制执行权是指民事执行机关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的,迫使债务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务,以确保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权力。民事强制执行权包括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这两种权力反映出民事强制执行权兼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审执合一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民事强制执行权应进行分权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 执行裁判 执行实施
下载PDF
生态修复管理人制度构建的实践与法理
17
作者 任世丹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我国环境司法实践中采取的三种执行模式,均致力于帮助人民法院克服专业技术短板,无法真正解决生态环境修复执行的结构性困境。个案中创设的生态修复管理人制度将执行的事务性工作通过法定形式交由专业机构或组织代管,并以管理人为平台... 我国环境司法实践中采取的三种执行模式,均致力于帮助人民法院克服专业技术短板,无法真正解决生态环境修复执行的结构性困境。个案中创设的生态修复管理人制度将执行的事务性工作通过法定形式交由专业机构或组织代管,并以管理人为平台回应公共利益代表的监督诉求,更加契合生态环境修复执行需求,具备作为一项专门性执行制度的价值。细化执行实施权的多元配置,是通过生态修复管理人制度破解“执行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该制度规范的内在逻辑。在制度构建过程中,有必要对管理人选定程序、代管费用的使用管理以及公众监督机制等核心规范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生态修复管理人 执行实施
下载PDF
论裁执分离制度
18
作者 刘龙宝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4-39,共6页
裁执分离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体制、执行机构的改革密切相关。执行实施权的行政性,决定执行机构宜设执行局,其内部实行首长负责制,执行局上、下级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鉴于该项工作的专门性及与警察工作的相通性,宜由执行员兼任法警承担... 裁执分离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体制、执行机构的改革密切相关。执行实施权的行政性,决定执行机构宜设执行局,其内部实行首长负责制,执行局上、下级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鉴于该项工作的专门性及与警察工作的相通性,宜由执行员兼任法警承担。执行裁判权的诉讼救济性,决定该项权力宜相对应于由行使刑事、民事等诉讼救济权的审判监督庭中的审判员行使。基于法律对两权相关程序规定的缺乏,可对行政权属性的执行实施权,创置复议制度,因复议决定系法院作出的不可诉性,相对人不得起诉;对司法权属性的执行裁判权,可参照普通审判程序创设符合其专门特点的一审抗辩、二审上诉等审判程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执分离制度 执行实施 执行裁判 诉讼救济 审判监督 执行体制 执行机构
下载PDF
执行权运行“三三三”模式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伟 李涛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3,共4页
执行权运行是指执行程序运行中内部各项权力的配置与重构,以确保各权力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行执行权运行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一人一案一包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尚未打破,执行权高度集中,缺... 执行权运行是指执行程序运行中内部各项权力的配置与重构,以确保各权力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行执行权运行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一人一案一包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尚未打破,执行权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容易产生怠于执行和执行不公甚至司法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执行案件 执行实施 执行裁决
原文传递
基层人民法院执行裁决权和实施权的运行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英涵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2,共2页
执行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执行工作从体制到机制、从机构设置到队伍建设、从工作程序到工作方式,都暴露出一些弊端。其中,执行权力的不正当行使导致执行权力滥用已成为执行工作的焦点问题之一。最... 执行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执行工作从体制到机制、从机构设置到队伍建设、从工作程序到工作方式,都暴露出一些弊端。其中,执行权力的不正当行使导致执行权力滥用已成为执行工作的焦点问题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近十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所存在问题时指出“现行执行权利运行机制不完善,关键问题在于对执行权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个人说了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人民法院 执行裁决 执行实施 执行流程管理制度 协助调查令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