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153
1
作者 顾培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6,共14页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内容在于重新配置并合理界定各种权力关系。由于中国司法改革受诸种条件约束 ,因而改革具有复杂性 ,必须进行整体设计、“由上而下”全面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改革 社会治理 司法体制 权力配置 执政党 立法机构 政府 约束条件 意识形态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被引量:167
2
作者 石泰峰 张恒山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必然要求执政党依法执政。本文认为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 ,适应建...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必然要求执政党依法执政。本文认为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 ,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发展。坚持依法执政 ,首先是依宪执政。必须在制度和法律上坚持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 ,根据宪法的规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理顺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 ,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化、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依法治国 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 领导方式
原文传递
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128
3
作者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执政党 国家与社会 执政方略 执政体制 执政基础 民主 现代政治生活 自主参与 力量 心力
原文传递
政府的责任和责任政府 被引量:67
4
作者 李景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6-19,共4页
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平等制约和平等服从宪法和法律的理念是明确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在责任政府的建设问题上 ,要特别注重借助政府外部的制度性力量即执政党和人民代表大会来制约政府。同时也要关注来自公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自下而上... 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平等制约和平等服从宪法和法律的理念是明确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在责任政府的建设问题上 ,要特别注重借助政府外部的制度性力量即执政党和人民代表大会来制约政府。同时也要关注来自公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自下而上的力量对政府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政府 执政党 人民代表大会 建设
下载PDF
“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 被引量:98
5
作者 景跃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14,共10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对于正在经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 ,群众路线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 ,中国共产党人实行群众路...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对于正在经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 ,群众路线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 ,中国共产党人实行群众路线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 ,而在制度保障方面有所欠缺。村民自治实践使群众路线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阐释一方面有助于克服村民自治所遇到的阻力 ,另一方面又赋予群众路线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崭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政治发展 村民自治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政治 执政党 制度价值 一传 实践 克服
下载PDF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 被引量:72
6
作者 周叶中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2,共12页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周叶中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尽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走向了一个崭新时期,但这十几年来的中国法治之路却叫人欢喜叫人忧。①如果说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律制度,...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周叶中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尽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走向了一个崭新时期,但这十几年来的中国法治之路却叫人欢喜叫人忧。①如果说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律制度,正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至上 中国法治之路 宪法和法律 国家权力 国家机关 权利制约 民主政治 制约权力 价值追求 执政党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被引量:50
7
作者 冯书泉 《人民论坛》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并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和...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并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如果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影响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弱势群体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重大问题 中国 直接影响 规模
下载PDF
政党形象:概念、意义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57
8
作者 孙景峰 陈倩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7,共5页
政党形象指政党的属性、政党符号、党员队伍及政治参与能力给党内外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整体印象。良好的政党形象在党内、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对执政党都发挥着积极意义: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利于执政党自身的发展,良好的政党形象... 政党形象指政党的属性、政党符号、党员队伍及政治参与能力给党内外公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整体印象。良好的政党形象在党内、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对执政党都发挥着积极意义: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利于执政党自身的发展,良好的政党形象可以为执政党提供安定有序的执政环境,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助于提高执政党的外交地位。世界多国的执政党在进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形象问题,即建设良好的政党形象日益受到各执政党的重视。有效宣扬扩大民众代表性的执政理念,精心设计具有感召力的政党符号,充分发挥政党领导人的招牌作用,努力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塑造和保持良好政党形象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执政党 政党形象
下载PDF
嵌入式治理:社会网络中的执政党领导力及其实现 被引量:57
9
作者 程熙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执政党在转型社会的影响力不仅与其规模、人数、掌握的资源有关,也和政党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其他组织的关系模式相关。较好的社会网络地位和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利于以较低成本实现政党目标。已有材料表明,我国执政党运用其自身... 执政党在转型社会的影响力不仅与其规模、人数、掌握的资源有关,也和政党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其他组织的关系模式相关。较好的社会网络地位和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利于以较低成本实现政党目标。已有材料表明,我国执政党运用其自身或社会精英掌握的组织资源,通过渗透、动员、宣传等方式对社会群体施加影响力,进而将社会纳入有序化的政治参与过程。在此过程中执政党不断提高其内部领导力、平台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并进行对三种领导力进行多层叠加,进而提高其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治理 执政党 社会网络 领导力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俊拴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3,共10页
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以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建构为基点、以公共权力自我约束的制度安排为核心、以意识形态创新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建构的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威性 ,塑造由民众心理、情感、态度、信仰所表征的... 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 ,以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建构为基点、以公共权力自我约束的制度安排为核心、以意识形态创新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建构的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威性 ,塑造由民众心理、情感、态度、信仰所表征的对政治体系认可的价值 ,是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的基本特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党和政府在政治体系权威性建构问题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与实践 ,符合我国的国情 ,代表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对于我国新世纪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 ,推动国家统一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当代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 执政党 基本特色 公共权力 权威性 建构 符合 信仰
原文传递
政党的执政资源与执政成本初探 被引量:29
11
作者 朱兆中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10,共7页
政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政党的执政成本,是指执政党维持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而耗费的执政资源的总和。但是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也是一种投入,会产生收益。政党执政是一个“成本投入——收益产出”的过程。如果... 政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政党的执政成本,是指执政党维持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而耗费的执政资源的总和。但是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也是一种投入,会产生收益。政党执政是一个“成本投入——收益产出”的过程。如果政党执政的成本支出超过了执政的收益,就是执政成本过高,资源积累就会减少,就会逐渐削弱政党执政的地位,潜伏并酝酿出执政的危机。因此,执政党都要努力降低执政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资源 执政成本 政党 执政党 成本投入
原文传递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被引量:51
12
《共产党员》 2004年第10期6-12,共7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关键词 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 领导方式 执政为民
下载PDF
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48
13
作者 郭道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1,共9页
在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必要进一步从法理上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探究一下党的领导权的实质,党同国家、同人民、同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种领导权,在党... 在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必要进一步从法理上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探究一下党的领导权的实质,党同国家、同人民、同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种领导权,在党与国家关系上,究竟是一种政治权威、社会权力,还是国家权力?是执政党的权力,还是权利?党同人大的关系是组织上的领导,还是政治上的领导?这些问题,理论上似已明确,实际上却较模糊,本文尝试作一探讨。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执政党 党的领导权 领导党 领导权威 地方党委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权力 党组织 无产阶级专政
原文传递
危机管理与政治问责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杜钢建 《新东方》 2003年第Z2期4-10,共7页
■启动问责制:抗“非典”的转折点 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转折点是以4月20日开始追究官员责任为标志的。被免职的人员中,包括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这样的省部级高官。随后,全国各地陆续行动起来,先后追究数百官员的... ■启动问责制:抗“非典”的转折点 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转折点是以4月20日开始追究官员责任为标志的。被免职的人员中,包括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这样的省部级高官。随后,全国各地陆续行动起来,先后追究数百官员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主体 危机管理 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处分 突发事件 执政党 行政职权 具体行政行为 公务员 民主党
下载PDF
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郭道晖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共7页
一、政党政治与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现代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也是“政党国家”,即实行以政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配置与运作体制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如此,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只是它们在政党制度的形式与政党的阶... 一、政党政治与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现代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也是“政党国家”,即实行以政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配置与运作体制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如此,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只是它们在政党制度的形式与政党的阶级本质上有基本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一党制。 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特色,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即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执政党 领导党 国家权力 人民群众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与作用
原文传递
论执政党公信力:内涵、功能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38
16
作者 吴家庆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7,共9页
执政党公信力包括执政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民众信心的能力和兑现执政承诺的能力,是广大民众对执政党认同度和信任度的反映。执政党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的政治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 执政党公信力包括执政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民众信心的能力和兑现执政承诺的能力,是广大民众对执政党认同度和信任度的反映。执政党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的政治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需求、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信力 执政党 功能 实现途径
原文传递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执政党的组织嵌入:政党权威重塑的社会视角 被引量:37
17
作者 罗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31-37,共7页
在政治主体和社会组织主体"双引擎"的推动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生产有着国家理性化和权利意识张扬这双重价值追求,面临着能动社会的生产和公民社会的生产这双重任务。正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这种... 在政治主体和社会组织主体"双引擎"的推动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生产有着国家理性化和权利意识张扬这双重价值追求,面临着能动社会的生产和公民社会的生产这双重任务。正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这种快速发展也对政党的社会性、政治性、行为方式和政党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新时期,政党权威重塑必须考虑执政党的组织嵌入及其有效性问题:执政党组织嵌入是政党组织控制和减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这种组织嵌入不仅要扩大党组织在社会领域的覆盖面,还要保证嵌入组织的有效运转,从而在执政党与社会组织间形成一种"共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执政党 组织嵌入
下载PDF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论纲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步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5-71,共7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目的性和长期性。它的重要标志(或称法治原则)主要有十项:法制完备、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律平等、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程序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目的性和长期性。它的重要标志(或称法治原则)主要有十项:法制完备、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律平等、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程序正当和党要守法。前五项是指有完备而良好的法律,后五项是指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中国要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应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特别是在近期内采取若干可以影响全局的关键性措施和步骤,如制定立法法、监督法,批准人权“两公约”,制定行政程序法以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司法改革,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理,等等,从而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加速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战略论 依法行政 执政党 行政程序法 现代法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权力 司法改革
下载PDF
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晓燕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16,39,共4页
关键词 宪法惯例 依法执政 宪法习惯 执政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机关 人大代表 历史性跨越
原文传递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规范与方法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杨凤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 资政育人 执政水平 执政党 党员 党性 学术领域 学科 为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