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偏差”与“工具偏差”: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探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晓婷 廖睿力 毕怡琳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06,共17页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安全备受关注。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在防控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乡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本文从政策...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安全备受关注。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在防控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乡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社会进程之间形成的"目标偏差-工具偏差"两个维度提出分析框架,剖析乡村医生发展困境的成因,进而提出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本文发现,"防治同步"的政策目标与"以防为主"的社会进程之间的"目标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乡村医生执业门槛和其他政策工具(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与社会进程之间的"工具偏差",是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产生的表层原因。因此,建立乡村医生长效发展机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使政策目标适应乡村医生职能转换的社会进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明确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能分工。第二,实施弹性化执业门槛,让乡村医生"招进来"。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薪酬补助,同时明晰隶属关系,打通乡村医生晋升渠道,让乡村医生"留得住"。第四,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执业门槛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社会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