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托邦式的胜利——由《打出幽灵塔》析白薇的性别解放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屈雅红 孙海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79,共4页
白薇面临的是性别意识强烈的知识女性的两难境地,在轰轰烈烈的革命中难全其身,又不能将自己拔出历史。白薇坎坷经历所展开的生命文本表明:“打出幽灵塔”只是女姓乌托邦的理想所获得的想象性的胜利。
关键词 打出幽灵 白薇 性别意识 女性
下载PDF
《打出幽灵塔》与《雷雨》的人物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鸣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5,共4页
从戏剧形式的流变上来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剧作家在表现旧家庭的矛盾与腐败时,多以血缘伦理纠葛为轴心来设置剧中人物,以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早期陈大悲的《幽兰女士》,熊佛西... 从戏剧形式的流变上来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剧作家在表现旧家庭的矛盾与腐败时,多以血缘伦理纠葛为轴心来设置剧中人物,以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早期陈大悲的《幽兰女士》,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成熟期曹禺的《雷雨》.《家》等,概莫能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伦理关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对于维系种族生存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出幽灵 《雷雨》 人物形象 戏剧形式 家庭伦理关系 话剧
下载PDF
对新女性存在的言说与思考——比较分析《打出幽灵塔》与《雷雨》中的新女性形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志艳 关杨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0-92,共3页
由于剧作家学识、修养和性别的差异 ,使得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曹禺《雷雨》中的“新女性”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从“新女性”人格的游移与疯狂、新女性理想的感性观照与理性思考和白薇的女性意识与曹禺的“阿尼玛”情节... 由于剧作家学识、修养和性别的差异 ,使得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曹禺《雷雨》中的“新女性”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从“新女性”人格的游移与疯狂、新女性理想的感性观照与理性思考和白薇的女性意识与曹禺的“阿尼玛”情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观照 女性意识 '阿尼玛'情结 人格 中国 戏剧 比较分析 打出幽灵 《雷雨》 新女性形象
下载PDF
论中国三十年代的悲剧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 《克拉玛依学刊》 1999年第1期59-65,57,共8页
本世纪初,曾经有人批评中国的戏剧无悲剧,持论尽管偏激,但是毕竟言出有因,中国的戏剧文化传统确实没有为悲剧的充分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五四”前后,随着中国戏剧由古典向现代的转换,悲剧终于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 中国现代悲剧 《雷雨》 三十年代 中国现代戏剧 悲剧创作 30年代 李健吾 打出幽灵 作品 中国戏剧
下载PDF
易卜生与中国写实型话剧体式的确立
5
作者 张用蓬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易卜生在19世的后50年中,为人类提供了26个剧本,震动了他的时代,影响了整个世界现代戏剧的发展,从而获得“现代戏剐之父”的赞誉。易卜生的戏剧创作从早期的《英格夫人》、《培尔·金特》等,到中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易卜生在19世的后50年中,为人类提供了26个剧本,震动了他的时代,影响了整个世界现代戏剧的发展,从而获得“现代戏剐之父”的赞誉。易卜生的戏剧创作从早期的《英格夫人》、《培尔·金特》等,到中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再到晚期的《海上夫人》、《建筑师索尔尼斯》等,就创作方法而言,大体走了一条主观表现——客观再现——主观表现的艺术道路。不过早期和晚期已见出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分野。显然,易卜生对世界现代话剧体式的影响是丰富而深刻的。在中国现代话剧体式的流变过程中,也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但是,在中国现代话剧体式的诞生和发展期,却主要是接受了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体式的影响,并率先确立了写实型话剧体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体式 易卜生戏剧 写实型 戏剧冲突 五四时期 传统戏曲 人文主义 戏剧语言 《玩偶之家》 打出幽灵
下载PDF
努力向心灵的纵深处开掘──曹禺剧作体式论之一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增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58-61,37,共5页
努力向心灵的纵深处开掘──曹禺剧作体式论之一刘增人曾被鲁迅赞扬为“大伟大了”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豪地自称“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即我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易卜生也说过:“我总得把人物性格在心里琢... 努力向心灵的纵深处开掘──曹禺剧作体式论之一刘增人曾被鲁迅赞扬为“大伟大了”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豪地自称“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即我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易卜生也说过:“我总得把人物性格在心里琢磨透了,才能动笔。我一定得渗透到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曹禺剧作 个性解放 打出幽灵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五四精神 侍萍 《雷雨》 周萍 三十年
下载PDF
形似而神非的两部悲剧——《打出幽灵塔》与《雷雨》比较
7
作者 黄悠纯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1-66,共6页
《打出幽灵塔》和《雷雨》是两部出现在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问题剧,从两部戏剧在表现主题、结构技巧、戏剧冲突、人物塑造几方面的“似”与“非”,可以看出现代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打出幽灵 《雷雨》 比较
下载PDF
性别与文本叙事——《雷雨》与《打出幽灵塔》比较阅读
8
作者 李春霞 郭旭胜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性别 文本叙事 《雷雨》 打出幽灵 白薇 中国 戏剧文学 人物关系
下载PDF
《打出幽灵塔》与《雷雨》的人物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鸣剑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8-85,共8页
通过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来揭示旧家庭的矛盾与腐败,白薇的《打出幽灵塔》与曹禺的《雷雨》,在故事框架的设置,剧中道具的运用和情节发展,特别是剧中人物的身份方面,颇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 打出幽灵 《雷雨》 人物比较
下载PDF
在爱与死的焦灼中奔突——五四时期的女性戏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宝珍 《戏剧文学》 2004年第7期8-12,共5页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剧作家的戏剧虽然在艺术成就上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却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以石评梅、濮舜卿、白薇、袁昌英等为代表的女性剧作家,以其鲜明的自我意识、敏锐的时代感觉和对于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从千百年来传统社会对...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剧作家的戏剧虽然在艺术成就上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却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以石评梅、濮舜卿、白薇、袁昌英等为代表的女性剧作家,以其鲜明的自我意识、敏锐的时代感觉和对于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从千百年来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中突围,顽强地探索女性解放的现代路径。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中国女性所感到的人生的艰难、爱情的迷惘、精神的困惑等现代性的焦虑,以及叛逆与因袭、独立与依附、奋进与退隐的现实选择的艰难,较比男性要更为突出、鲜明和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作家 《琳丽》 现代女性 石评梅 娜拉 女性解放 人生理想 戏剧情境 现代性 袁昌英 杨骚 白薇 凉血药 主人公 诗人 梅特林克 新文化运动 戏剧意象 打出幽灵 五四时期
原文传递
打出父权制的幽灵塔——从女权主义视角来看《打出幽灵塔》
11
作者 杨玉锋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作为新文学第一代女性主义作家,白薇的剧作《打出幽灵塔》,有着对父权制的批判、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性别政治要求,与题材类似的男性文本《雷雨》作对比,对这一长期被菲勒斯批评所忽视和扭曲的作品,我们会得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打出幽灵 父权制 女性意识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剧作家性别差异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比较分析《打出幽灵塔》和《雷雨》
12
作者 王琴琳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34,共2页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和曹禺的《雷雨》同是二三十年代揭示封建家庭腐朽黑暗的话剧,在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悲剧结局等方面都极为相像。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两位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差异,试图论证剧作家性别差异对文本写作的影响。
关键词 白薇 打出幽灵 曹禺 《雷雨》 性别
原文传递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总目录
13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版 渝州大学 邓小平理论 人力资源会计 1998年 打出幽灵 “一国两制”构想 问题与对策 《巴黎圣母院》 总目
下载PDF
多重视角下的乱伦叙事——以《父亲》《打出幽灵塔》为中心
14
作者 乔以钢 姜瑀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4,共9页
庐隐的短篇小说《父亲》和白薇的三幕剧《打出幽灵塔》是20世纪20年代涉及乱伦情节的重要作品。这两部文本中,乱伦作为一种"冲动"与30年代曹禺的剧作《雷雨》形成了紧密的呼应。以代际关系、阶级关系以及性别关系等维度综合观... 庐隐的短篇小说《父亲》和白薇的三幕剧《打出幽灵塔》是20世纪20年代涉及乱伦情节的重要作品。这两部文本中,乱伦作为一种"冲动"与30年代曹禺的剧作《雷雨》形成了紧密的呼应。以代际关系、阶级关系以及性别关系等维度综合观之,两部作品的"乱伦冲动"书写既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话语交融渗透,又有所丰富和游离。尽管乱伦叙事的艺术水准到曹禺《雷雨》的创作才抵达高峰,但两位女作家的实践对于深入理解现代文学的复杂性特别是性别之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仍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隐 《父亲》 白薇 打出幽灵 乱伦叙事 性别
原文传递
从《雷雨》看创作剧中欧洲式悲剧的成立——着眼于剧中人物之死
15
作者 夏岚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7,共9页
有别于传统戏曲的以唱、念、作、打为基本表现方式,以对话为中心表现方式的“话剧”(Drama),在中国,最初是一种全新的、外来的演剧形式。不论是以胡适的《终生大事》为现代话剧创作的滥觞,还是把这一荣誉归于张彭春的《新村正》,都可知... 有别于传统戏曲的以唱、念、作、打为基本表现方式,以对话为中心表现方式的“话剧”(Drama),在中国,最初是一种全新的、外来的演剧形式。不论是以胡适的《终生大事》为现代话剧创作的滥觞,还是把这一荣誉归于张彭春的《新村正》,都可知话剧创作的历史并不长。但这段不长的历史里,却包含有不少重要的事实。其中之一,本文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欧洲式 悲剧意义 剧中人物 话剧创作 中国戏剧 打出幽灵 三十年代 翻译剧 获虎之夜
原文传递
白薇戏剧《打出幽灵塔》的文本细读
16
作者 安培君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白薇的早期剧作《打出幽灵塔》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戏剧,它是作者向时代宣战的创作,更是一部吸取民族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戏剧手法而创作的经典剧目。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寻找文本缝隙,解读戏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从而分析蕴藏在戏... 白薇的早期剧作《打出幽灵塔》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戏剧,它是作者向时代宣战的创作,更是一部吸取民族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戏剧手法而创作的经典剧目。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寻找文本缝隙,解读戏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从而分析蕴藏在戏剧中的对人性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薇 打出幽灵 情感纠葛 人性恶 象征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主义戏剧的先河——解读《打出幽灵塔》
17
作者 杨玉锋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1-12,共2页
作为新文学第一代女性主义作家,白薇的剧作《打出幽灵塔》,有着对父权制的批判、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性别政治要求,与题材类似的男性文本《雷雨》作对比,对这一长期被男权中心主义批评所忽视和扭曲的作品,我们会得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打出幽灵 父权制 女性意识 性别政治
原文传递
《打出幽灵塔》对女性救赎之路的探寻
18
作者 陈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打出幽灵塔》深刻表现了对女性救赎之路的探寻:第一,展示了女性在家这一私人空间里的自救努力;第二,表述了女性在社会公共空间里的自救之举;第三,通过"弑父"情结的具象化表达了对父权制的彻底反抗。
关键词 打出幽灵 女性 救赎 探寻
下载PDF
桎梏中的“突围”——曹禺的《雷雨》与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坚 《社科纵横》 2007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和曹禺的《雷雨》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揭示封建家庭罪恶的力作。在阐述两部话剧在意象选择、情节构思和女性悲剧等方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的同时,本文亦对两者在抗争主题、情感走向和人物性格命运等方面的不...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和曹禺的《雷雨》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揭示封建家庭罪恶的力作。在阐述两部话剧在意象选择、情节构思和女性悲剧等方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的同时,本文亦对两者在抗争主题、情感走向和人物性格命运等方面的不同作了相应的比较分析,并试图通过考察两位剧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和彼此不同的创作观念来综合剖析这两部剧作,以期对这两位剧作家及其剧作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白薇 <打出幽灵> 悲剧 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