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乌托邦式的胜利——由《打出幽灵塔》析白薇的性别解放意识 |
屈雅红
孙海涛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
|
《打出幽灵塔》与《雷雨》的人物比较 |
王鸣剑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3
|
对新女性存在的言说与思考——比较分析《打出幽灵塔》与《雷雨》中的新女性形象 |
杨志艳
关杨
|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2
|
|
4
|
论中国三十年代的悲剧创作 |
张健
|
《克拉玛依学刊》
|
1999 |
1
|
|
5
|
易卜生与中国写实型话剧体式的确立 |
张用蓬
|
《泰山学院学报》
|
1996 |
0 |
|
6
|
努力向心灵的纵深处开掘──曹禺剧作体式论之一 |
刘增人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6 |
1
|
|
7
|
形似而神非的两部悲剧——《打出幽灵塔》与《雷雨》比较 |
黄悠纯
|
《湘南学院学报》
|
2005 |
0 |
|
8
|
性别与文本叙事——《雷雨》与《打出幽灵塔》比较阅读 |
李春霞
郭旭胜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9
|
《打出幽灵塔》与《雷雨》的人物比较 |
王鸣剑
|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10
|
在爱与死的焦灼中奔突——五四时期的女性戏剧 |
宋宝珍
|
《戏剧文学》
|
2004 |
1
|
|
11
|
打出父权制的幽灵塔——从女权主义视角来看《打出幽灵塔》 |
杨玉锋
|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
2006 |
0 |
|
12
|
剧作家性别差异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比较分析《打出幽灵塔》和《雷雨》 |
王琴琳
|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总目录 |
|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4
|
多重视角下的乱伦叙事——以《父亲》《打出幽灵塔》为中心 |
乔以钢
姜瑀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从《雷雨》看创作剧中欧洲式悲剧的成立——着眼于剧中人物之死 |
夏岚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6
|
白薇戏剧《打出幽灵塔》的文本细读 |
安培君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中国女性主义戏剧的先河——解读《打出幽灵塔》 |
杨玉锋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打出幽灵塔》对女性救赎之路的探寻 |
陈娟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9
|
桎梏中的“突围”——曹禺的《雷雨》与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比较研究 |
谢坚
|
《社科纵横》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