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纯种发酵早籼米生产新式扎粉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纪岳
张爱民
张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酵母菌Y22和乳酸菌L15按不同比例(1∶1、2∶1、3∶1、4∶1)进行发酵试验,筛选最佳的菌种配比。通过评价发酵效果和发酵时间确定最佳发酵温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籼米发酵的条件。[结果]乳酸菌含量过...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酵母菌Y22和乳酸菌L15按不同比例(1∶1、2∶1、3∶1、4∶1)进行发酵试验,筛选最佳的菌种配比。通过评价发酵效果和发酵时间确定最佳发酵温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籼米发酵的条件。[结果]乳酸菌含量过大,产品有酸味;酵母菌含量过大则会产生酒精味。当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比例为3∶1时,发酵早米的风味最佳。低于25℃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发酵所需时间逐渐减少;超过25℃,米香味受到影响。乳酸菌与酵母菌的配比对产品的品质影响最大。接种量比品质的影响小。[结论]纯种发酵的最佳配方为L15∶Y22=2.5∶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5 d,接种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
粉
乳酸菌
酵母菌
纯种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种发酵早籼米生产新式扎粉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纪岳
张爱民
张凤英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省食品发酵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5-1326,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纯种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酵母菌Y22和乳酸菌L15按不同比例(1∶1、2∶1、3∶1、4∶1)进行发酵试验,筛选最佳的菌种配比。通过评价发酵效果和发酵时间确定最佳发酵温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籼米发酵的条件。[结果]乳酸菌含量过大,产品有酸味;酵母菌含量过大则会产生酒精味。当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比例为3∶1时,发酵早米的风味最佳。低于25℃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发酵所需时间逐渐减少;超过25℃,米香味受到影响。乳酸菌与酵母菌的配比对产品的品质影响最大。接种量比品质的影响小。[结论]纯种发酵的最佳配方为L15∶Y22=2.5∶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5 d,接种量2%。
关键词
扎
粉
乳酸菌
酵母菌
纯种发酵
Keywords
Cereal
Laetobacillus
Yeast
Pure t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10.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纯种发酵早籼米生产新式扎粉的研究
李纪岳
张爱民
张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