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对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1
作者 范一明 丁晨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7期134-137,共4页
目的 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评估穿刺成功率.方法 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名幼儿、危重患儿及穿刺困难的患儿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仅进行一般的穿刺结扎措施,观察组... 目的 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评估穿刺成功率.方法 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名幼儿、危重患儿及穿刺困难的患儿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仅进行一般的穿刺结扎措施,观察组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前臂段穿刺部位为幼儿及危重患儿、静脉充盈度差及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肘部和腕关节内关各扎一根止血带,结扎点相距15cm,捆扎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可看到靛色的静脉,这样有利于穿刺并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止血带的结扣点应在血管旁1-2cm为宜.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发绀,血管走行不明显或把血管压瘪.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婴幼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分别为90.00%(45/50)和96.00%(48/50).对照组患儿的SAS评分为(53.27±12.53)分,观察组是(47.22±13.02)分;对照组的SDS分数是(55.31±11.09)分,观察组的SDS分数是(48.46±12.52)分.对照组患儿的功能状态的分数是(90.11±10.21)分,观察组是(98.43±11.67)分(P=0.011).对照组和观察组获得血液检查结果的时间分别为(20.23±12.86)分钟、(12.62±10.37)分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86.00%(43/50)和96.00%(48/50).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质量主观评分总分分别为(82.16±10.33)分和(92.15±12.65)分.结论 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止血带 结扎上肢穿刺部位 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
原文传递
“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2
作者 梁剑玲 黎达均 +3 位作者 黄幼平 陆肖敏 胡小琼 袁琪琳 《医药前沿》 2022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婴幼儿、危重患儿以及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 目的:探究利用“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婴幼儿、危重患儿以及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单用止血带结扎,研究组给予双用止血带结扎。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检验结果的报告时间、抢救时机、护理人员工作量、静脉血管充盈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或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检验结果的报告时间、抢救时机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白班、夜班以及晚班3个不同时间段护理活动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饱满率(38.00%)显著高于参照组(18.00%),静脉血管充盈度表浅率(6.00%)显著低于参照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或者家属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参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止血带”结扎上肢穿刺部位可明显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检验结果的报告时间,为抢救的患者更快的争取了用药时机,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减少不良的反应的发生,患者以及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穿刺 双止血带 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 抢救时机 静脉血管充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