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慧 曹慧娟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2期271-272,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诱导前...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术毕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对照组全麻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2ml,术毕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通过描述词量表并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实验组17.5%,对照组52.5%;呕吐发生率:实验组12.5%,而对照组为47.5%。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有较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昂丹司琼 妇产科 腹腔镜手术 手术恶心 呕吐
下载PDF
盐酸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捍东 刘辉 +1 位作者 王鹏 巴珊珊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双盲法,专人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 l,通过描述词量表并观...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双盲法,专人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 l,通过描述词量表并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地塞米松组15%,对照组74.9%;呕吐发生率:地塞米松组13.9%,而对照组为74.2%。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结论通过临床对照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手术后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使恶心、呕吐发生率从对照组的74.2%降至15%。因此,地塞米松有较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手术恶心 呕吐 地塞米松 预防和防护用药
下载PDF
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海龙 尹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EOH)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收治全身麻醉非胃肠道手术患者500例,随机分为DOH组和EOH组各250例,DOH组采用延迟口服补液,EOH组采用早期口服补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接受饮水后,EOH组呕吐发...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EOH)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收治全身麻醉非胃肠道手术患者500例,随机分为DOH组和EOH组各250例,DOH组采用延迟口服补液,EOH组采用早期口服补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接受饮水后,EOH组呕吐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H组比较,EOH组口渴记分和口咽不适记分显著下降,满意度显著增加(P<0.001)。结论:非胃肠道手术的外科患者,早期经口补液是安全的,口渴记分和口咽不适记分显著下降,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口服补液 手术恶心 手术呕吐 满意度
下载PDF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被引量:147
4
作者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手术恶心呕吐 防治指南 围麻醉期 PONV 专业委员会 处方量 麻醉医师 专题讨论 疼痛治疗 镇痛药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周岩 王蓓 +1 位作者 宋一楠 王东信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7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103)和对照组(C组,n=104)...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7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n=103)和对照组(C组,n=104)。麻醉诱导前,D组经1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1u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20min,D组经30s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04ug/kg。对于要求PCA的患者,镇痛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125ug,生理盐水稀释至125ml,背景输注速率1ml/h,PCA剂量2ml,锁定时间8min。未要求PCA的患者术后采用哌替啶镇痛。维持术后NRS评分不高于4分。PACU期间采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3u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0~1h、1~6h、6~12h及12~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及人PACU时的Ramsay镇静评分、PACU期间舒芬太尼补救镇痛情况、PCA使用情况、止吐药使用情况、嗜睡和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未要求PCA的患者均未使用哌替啶。2组均未见寒战和嗜睡发生。与C组比较,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ACU期间止吐药使用率降低,术后1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舒芬太尼补救镇痛率、PCA使用率和术后总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仅可降低术后早期(PACU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且不影响麻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腹腔镜检查 手术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减少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被引量:57
6
作者 矫勇轶 张慧娟 金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54-256,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Dex)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 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病人 (n =41)在手术...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Dex)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 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病人 (n =41)在手术后静注Dex 8mg ,对照组病人 (n=46 )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在手术后 2 4小时内 ,Dex组病人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 6 8% ,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 43 5 % (P <0 0 1)。两组病人之间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Dex也不影响手术后硬膜外吗啡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手术恶心呕吐 吗啡 镇痛
下载PDF
内关穴刺激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7
作者 卢超 邱鹏飞 +2 位作者 房军帆 杜俊英 方剑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9-930,共2页
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病率约为20%,但在某些高危术式,如腹腔镜手术中,PONV的发生率可高达80%。PONV虽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会对手术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且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 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病率约为20%,但在某些高危术式,如腹腔镜手术中,PONV的发生率可高达80%。PONV虽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会对手术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且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费,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恶心呕吐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恶心呕吐 内关穴刺激 防治 PONV 住院时间 护理人员 优势病种 针灸治疗
下载PDF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预防手术及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被引量:33
8
作者 郭胜勇 朱金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恶心呕吐 镇痛 预防效果 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 PONV 常用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蔡迎春 谢锦伟 +1 位作者 马俊 裴福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背景: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为全身麻醉下THA、TKA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满意度和术后恢复。目的:调查全身麻醉下初次TH... 背景: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为全身麻醉下THA、TKA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满意度和术后恢复。目的:调查全身麻醉下初次THA、TKA的PONV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PO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其预防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于全身麻醉下行初次THA、TKA患者422例,记录PONV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以及围手术期镇静药物、激素、镇痛药物、镇痛泵等的使用情况,分析PO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22例患者中THA 248例,TKA 174例。共206例(48.82%,206/422)发生PONV,其中85.9%(177/206)发生于术后6 h内,86.9%(179/206)持续时间不超过12 h。发生PONV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平均为(12.7±4.2)d,多于未发生PONV患者的(10.8±3.5)d(P=0.003);发生PONV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0±3.0)d,多于未发生PONV患者的(6.2±2.6)d(P=0.01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吸烟、阿片类药物(哌替啶、曲马多等)、地西泮、激素、镇痛泵及静脉用NSAIDs与PONV的发生呈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549,P=0.001)、不吸烟(OR=2.015,P=0.011)、使用阿片类药物(OR=2.052,P=0.008)和镇痛泵(OR=2.122,P=0.017)为PONV的危险因素,而激素(OR=0.396,P=0.01)为保护因素。结论:全身麻醉下初次THA、TKA的PONV发生率较高,PONV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加速康复,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镇痛泵可增加PONV的发生风险,而使用激素有预防PON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振菁 陈易 +5 位作者 邢学宁 邱玉雪 马松梅 孙贺 刘白沙 孔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5例,年龄18~60岁,体重52~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5):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1组)和右...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5例,年龄18~60岁,体重52~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5):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μg/kg组(D2组)。麻醉诱导结束后即刻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至术毕前30 min。术毕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入PACU,接PCIA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2μg/kg、地佐辛2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I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于PCIA泵中混合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于PACU时段(P1)、回病房即刻至12 h(P2)、12~24 h(P3)、24~36 h(P4)和36~48 h(P5)时段记录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于回病房12、24、36和48 h(T1-4)时记录患者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3分时嘱患者按压PCIA。术后48 h随访,记录患者满意度、PCIA按压情况以及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头晕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P2时段恶心发生率降低,P2,3时段PCIA按压次数减少(P<0.05)。3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头晕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为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手术恶心呕吐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镇痛 病人控制 疼痛 手术
原文传递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 被引量:32
11
作者 彭章龙 赵欣 +1 位作者 金珏 于布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托烷司琼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毕托烷司琼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用生理盐水...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托烷司琼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毕托烷司琼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毕-术后24 h恶心、干呕和呕吐的发生率,并用评分法(0-10分)评估其程度,记录清醒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托烷司琼组术毕-术后3 h恶心、干呕和呕吐发生率及其程度降低,头痛和烦燥发生率降低;术后3-24 h干呕发生率及程度降低,恶心程度降低(P<0.05);清醒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及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吐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血浆胃泌素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32
12
作者 姚新宇 杨华 +1 位作者 田小林 蒋奕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0-823,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30例,年龄40~59岁,性别不限,BMI20-25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5组(n=25):空白...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针刺经穴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30例,年龄40~59岁,性别不限,BMI20-25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5组(n=25):空白对照组(I组)、常规药物治疗组(Ⅱ组)、术前针刺组(Ⅲ组)、术中针刺组(Ⅳ组)、术后针刺组(Ⅴ组)。Ⅰ组不予任何PONV干预;Ⅱ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Ⅲ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针刺经穴;Ⅳ组于切皮时针刺经穴;V组于术毕时针刺经穴。选取双侧内关穴、合谷穴、支沟穴、曲池穴,针刺时间均为30min。于入室(L)、切皮后1h(T1)、术毕(T2)、术后24h(B)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后2h内、2~6h、6~12h、12~24h及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h内及24h内PONV发生率及B时血浆胃泌素浓度降低(P〈0.05),Ⅳ组和Ⅴ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L时血浆胃泌素浓度降低(P〈0.05),PONV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和V组术后2h内及24h内PONV的发生率升高(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和Ⅴ组术后2h内及24h内PONV的发生率及B时血浆胃泌素浓度升高(P〈0.05)。Ⅳ组和Ⅴ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针刺经穴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PONV的发生,且与常规药物防治效果近似,其机制与降低术后血浆胃泌素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麻醉 胃泌素类 手术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敏 李胜涛 郑晖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7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其作用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8有关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文章,检索词“PONV,acupuncture,moxibustion,acupress,Postoperative,nau... 目的:分析和总结近年来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其作用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8有关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文章,检索词“PONV,acupuncture,moxibustion,acupress,Postoperative,nausea,vomi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其作用途径方面的文章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内容相似的文章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1篇相关文献,其中20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的21篇文章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术后恶心呕吐是手术和麻醉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在国外运用较为广泛,但由于穴位、针灸方法的选择以及针灸介入时间的不同,导致临床效果不一致。而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机制研究较少,目前认为可能是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来改变5-羟色胺的传递来治疗恶心呕吐的。结论:国外使用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而目前的临床研究对针灸的疗效尚无统一肯定的确认,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证实。而关于这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更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恶心呕吐/针灸疗法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国栋 郭文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45-1048,I0001,共5页
背景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安全性的提高,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麻醉医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一直是麻醉医师关注的热... 背景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安全性的提高,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麻醉医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一直是麻醉医师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全身麻醉PONV的研究新进展,指导PONV的预防和治疗。内容PONV与年龄、性别、吸烟史、PONV既往史、晕车史、挥发性麻醉剂使用、阿片类药物使用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发生机制可能与5习圣色胺(5-hydroxytryptamine3,5-HT3)、多巴胺、组胺、乙酰胆碱、P物质等递质有关。趋向目前已发现多种PONV的预测模型以及防治方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对高危患者采取多模式联合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手术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机制 综合预防
原文传递
全麻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嘉锋 刘树孝 +1 位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筛选全麻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8月至2008年9月全麻下行口腔、耳鼻喉、食管、肺部、骨科、普通外科、妇科手术的病人,年龄〉15岁、ASAⅠ~Ⅲ级,收集病人和手术等有关因素,记... 目的筛选全麻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8月至2008年9月全麻下行口腔、耳鼻喉、食管、肺部、骨科、普通外科、妇科手术的病人,年龄〉15岁、ASAⅠ~Ⅲ级,收集病人和手术等有关因素,记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PONV的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危险因素数量和危险因素及其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别构建两种PONV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350例全麻病人,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6.6%和2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ONV史、晕动史、偏头痛史和妇科或腹腔镜手术是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危险因素数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749±0.027,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的AUC为0.755±0.027。结论女性、PONV史、晕动史、偏头痛史、妇科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是全麻病人PONV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数量可初步筛选PONV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恶心呕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曹磊 范平雅 谭光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068-5070,共3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2例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经1min静... 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2例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经1min静脉注射0.1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恶心呕吐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HR)最低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术后1.0h)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分级(PONV)Ⅱ级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T2时刻PONVⅡ级构成比,T4时刻(术后24.0h)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缓解宫颈癌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并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且不会影响麻醉效果,但容易发生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右美托咪定 宫颈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恶心呕吐
下载PDF
格拉司琼静脉注射联合氯化钠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于洋 樊宏 +1 位作者 程远 孙建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2606-2610,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格拉司琼与内关穴注射0.9%氯化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且不要求术后静...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格拉司琼与内关穴注射0.9%氯化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且不要求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的妇科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双侧非穴位注射0.9%氯化钠+静脉注射格拉司琼(A组,n=31)、双侧内关穴注射0.9%氯化钠+静脉注射0.9%氯化钠(B组,n=33)和双侧内关穴注射0.9%氯化钠+静脉注射格拉司琼(C组,n=30)。分别记录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手术术式和历时、麻醉历时、术中入液量和出液量、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毕至听从指令时间、麻醉恢复期呼吸抑制、躁动、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根据术后12h的恶心视觉模拟评分(NVAS)评估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记录给予止吐药的剂量及次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24h的疼痛评分;分别在入手术室后、拔管清醒后、术后12h检测患者胃动素水平。结果A、B、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5.5%、33.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54,P<0.05),术后12h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为(564±76)、(559±84)、(472±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33,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术后12h的胃动素水平均低于A组和B组;A、B、C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9±8)、(19±7)、(1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2,P<0.05),C组早于A组和B组。结论穴位注射0.9%氯化钠和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静脉注射格拉司琼联合内关穴注射0.9%氯化钠效果更优,且能促进术后首次排气,有利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外科手术 针刺穴位 手术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陆明凤 余明珠 +4 位作者 夏飞琴 陈志君 庄代红 陆海英 孙红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4期4293-4295,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开腹行妇科三类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行同类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侧耳穴(胃、...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开腹行妇科三类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行同类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侧耳穴(胃、脾、交感)埋豆按压联合吴茱萸调生姜汁双侧内关穴贴敷,对照组术前未给予特殊的预防恶心呕吐的措施,术后如出现呕吐,则给予药物注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 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44例中发生PONVⅠ级30例(68.18%),Ⅱ级4例(9.09%),Ⅲ级10例(22.73%);对照组52例患者中,发生 PONVⅠ级23例(44.23%),Ⅱ级7例(13.46%),Ⅲ级22例(42.31%),两组患者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 =2.3322,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轻,PONV Ⅲ级时经单一用药均能缓解。结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降低妇科PONV的发生率,护士易于操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手术恶心呕吐 穴位贴敷法 耳穴埋豆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晓宁 刘丽 +1 位作者 张丽红 赵斌江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5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予DEX 1μg/kg并以0.2μg/(kg·h)维持,C组则予生理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予DEX 1μg/kg并以0.2μg/(kg·h)维持,C组则予生理盐水。记录手术、吸入麻醉时间,七氟醚用量,苏醒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检测术前(T0)、术后24h(T1)和术后48h(T2)血浆MTL水平;随访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七氟醚用量减少(P<0.05),苏醒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延长(P>0.05),T1时点术后MT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24h内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DEX可减少七氟醚用量,不延长苏醒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减少MTL释放,显著降低PONV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胃动素 手术恶心呕吐
下载PDF
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斌飞 张志刚 +2 位作者 程周 梁敬柱 解小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P组(n=25)和S组(n=25),P组采用肌注哌替啶50 mg镇痛,总剂量不超过100 mg/d。S...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P组(n=25)和S组(n=25),P组采用肌注哌替啶50 mg镇痛,总剂量不超过100 mg/d。S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负荷剂量为舒芬太尼10%g+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背景剂量为舒芬太尼100%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注速度为1.8~2 mL/h,自控剂量为2~3 mL/h,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和3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放免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同时记录各时点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S组患者于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第3天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P组血浆胃动素水平3 d内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显著低于S组水平(P<0.01)。S组术后第1天与第2天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第3天发生率显著低于前2 d(P<0.01),其变化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时间一致(P<0.01)。P组术后3 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低于S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可增加妇科手术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分泌,这可能是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导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病人控制 手术恶心呕吐 促胃动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