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湘西苗族服饰与江华瑶族服饰到传统手工艺振兴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智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1-85,共5页
比较湘西苗族服饰与江华瑶族服饰,主要运用阐释学、设计比较学、设计符号学等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探寻湘域民间艺术的共性规律与艺术学思考。两者纹样均取材于乡民日常劳作中的自然与生活元素,承载着吉祥的意蕴与历史的厚重。两者均具... 比较湘西苗族服饰与江华瑶族服饰,主要运用阐释学、设计比较学、设计符号学等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探寻湘域民间艺术的共性规律与艺术学思考。两者纹样均取材于乡民日常劳作中的自然与生活元素,承载着吉祥的意蕴与历史的厚重。两者均具有楚韵遗风的浪漫热情、古朴艳丽、美形吉意的美学特征。湘西苗族服饰精美的纹样与璀璨的银饰交相呼应,具有繁复华丽之感。江华瑶族服饰将刺绣、织锦、挑花结合于一体,银质雕花、五色绒球的饰品增添了朴素悠远的感受。最后从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市场模式、技术力量等方面对构建传统民艺的振兴作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江华瑶族 设计比较 手工艺振兴
下载PDF
创意设计助力苏北乡村手工艺振兴
2
作者 刘华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5期77-83,共7页
苏北乡村第一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持有一门手艺。这个群体曾是乡村建设和治理的青壮主力。近年来,随着该群体的返乡,也为苏北乡村的手工艺振兴带来契机。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员组成数量、就业及分工结构等的分析发现,返乡工匠是苏北乡村... 苏北乡村第一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持有一门手艺。这个群体曾是乡村建设和治理的青壮主力。近年来,随着该群体的返乡,也为苏北乡村的手工艺振兴带来契机。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员组成数量、就业及分工结构等的分析发现,返乡工匠是苏北乡村振兴可依赖的主要力量。针对苏北乡村手工艺发展面临的人口空心化、环境生态破坏、产业和品牌缺乏等困境,应寻求在现有人力、产业、技术、环境等资源的基础上,引入高校设计志愿者团队,提供一系列可能的办法和可以付诸实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设计 返乡工匠 苏北乡村 手工艺振兴 设计赋能
下载PDF
从“借势”到“创势”:工艺美术品牌伞的文化传播与创新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辉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年第2期250-261,共12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提出,工艺美术作为主体对象成为学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其现代传承、产业化发展和文创品牌化成为当下潮流。然而,限于本身固有的技术、营销和传播特点,如何突破传统定位,在传承既有优秀文化和...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提出,工艺美术作为主体对象成为学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其现代传承、产业化发展和文创品牌化成为当下潮流。然而,限于本身固有的技术、营销和传播特点,如何突破传统定位,在传承既有优秀文化和工艺基础上,探索其品牌塑造、传播和营销已成为最紧迫的问题。本文以品牌伞为分析框架,以"中川政七商店""东家"等知名传统手工艺品牌的传播为例,系统分析品牌伞策略对此类品牌传播与营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品牌策略 品牌伞 手工艺振兴
原文传递
白苗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以遵义市绥阳县“九苗益草”白苗药枕药垫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为例
4
作者 田野 《群文天地(贵州)》 2019年第5期16-21,共6页
“九苗益草”,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就这样伴随着一个白苗女人的名字,逐渐浸润着人们的心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走进万户千家,融入现代生活在王信梅工匠精神感召和带领下,绥阳白苗传统手工技艺走出了一条保护传承、发展利用的非遗之路“... “九苗益草”,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就这样伴随着一个白苗女人的名字,逐渐浸润着人们的心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走进万户千家,融入现代生活在王信梅工匠精神感召和带领下,绥阳白苗传统手工技艺走出了一条保护传承、发展利用的非遗之路“九苗益草”康养药枕药垫成为民族传统手工艺振兴的示范和代表,实现了苗族传统文化遺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活、更好地服务人类大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振兴 非遗保护传承 “九苗益草”白苗药枕药垫 人类大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