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房室缺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欧云凤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房室缺术后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方法:42例婴幼儿房室缺手术术后常规口鼻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牢固固定插管,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摄床旁X线片检查血气及血液分析。婴幼儿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以减少肺部... 目的:探讨婴幼儿房室缺术后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方法:42例婴幼儿房室缺手术术后常规口鼻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牢固固定插管,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摄床旁X线片检查血气及血液分析。婴幼儿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以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拔除气管插管前吸尽插管内的痰液,并用气囊鼓肺进行过渡。拔管后进行背部叩击,坚持做体位引流,进行呼吸道湿化,吸入加温湿化的氧气。结果:42例婴幼儿3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婴幼儿房室缺术后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房室 呼吸道护理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外科治疗先天性房室缺21例
2
作者 刘治元 梁锦崧 +2 位作者 许伟 吴东信 欧斌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房室 侧开胸 小切口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房室缺修补术中的麻醉学分析
3
作者 盛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房室缺修补手术对术后早期拔管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房室缺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组(P组)。F组使用中剂量芬太尼(30~35μg/kg)。P组使用,l、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及持续静...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房室缺修补手术对术后早期拔管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房室缺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组(P组)。F组使用中剂量芬太尼(30~35μg/kg)。P组使用,l、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及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6mg/(kg·h))。两组维库溴胺及咪唑地西泮用法相同。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呕吐发生率呈减低趋势。结论房室缺修补术患者术中,异丙酚4~6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维持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房室 修补手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学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的血液流变性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海清 彭劲松 +3 位作者 胡振快 谭冠先 刘敬臣 赵娟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 0例年龄≥ 8岁的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患者 ,体外循环采用无血预充技术 ,在转机前、转机复温开始、停机后 1h分别采血作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结果 :转... 目的 :探讨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 0例年龄≥ 8岁的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患者 ,体外循环采用无血预充技术 ,在转机前、转机复温开始、停机后 1h分别采血作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结果 :转流期间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 (P <0 .0 5 ) ;停机后 1h ,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仍较低 (P <0 .0 5 )。结论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期间 ,血液流变学的状态发生明显变化 ,此变化有利于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修补术 体外循环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功能
下载PDF
临床路径护理在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莫永朝 林莉 肖平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169-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对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对80例行择期手术的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32...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对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对80例行择期手术的单纯房室缺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32 d,观察组为14.11 d;对照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为22176.88元,观察组为17782.69元;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为88.37分,观察组为95.26分;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2.77分,观察组为94.29分。两组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优化护理程序,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修补术 临床路径护理 应用
下载PDF
七氟烷对房室缺修补术患儿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覃英 黄泽汉 黄敏 《右江医学》 2016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吸入七氟烷对房室缺修补术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房室缺修补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后1小时(T1),主动脉开放后6小时... 目的探讨全程吸入七氟烷对房室缺修补术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房室缺修补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后1小时(T1),主动脉开放后6小时(T2),主动脉开放后12小时(T3),主动脉开放后24小时(T4)各个时点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c Tn I和CKMB数值。记录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发主动脉至复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儿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电除颤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外循环前c Tn I和CKMB均在正常范围内,c Tn I在T0后逐渐升高,CKMB在T0后逐渐降低,T0后两组间各时点c Tn I、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两个指标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吸入七氟烷可降低房室缺修补术患儿c Tn I和CKMB水平,对其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房室修补术 儿童 CTNI CKMB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对房室缺修补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覃英 官英勇 +1 位作者 谭冠先 唐培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82-85,1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对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房室缺修补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依次静注眯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Ⅰ组0.6μ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对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房室缺修补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依次静注眯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Ⅰ组0.6μg/kg,Ⅱ组0.8μg/kg,Ⅲ组1.0μg/kg,Ⅳ组1.2μg/kg),依托眯酯0.3mg/kg和罗库溴铵0.6mg/kg。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2min(T3)、插管后5min(T4)、插管后10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心率及诱导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四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心功能、房室缺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四组患儿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Ⅳ组收缩压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Ⅰ组、Ⅱ组收缩压、心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与T0比较,T1时四组患儿收缩压、心率均显著减慢(P〈0.05);T2时Ⅰ组、Ⅱ组收缩压升高(P〈0.05);与T0时心率比较,Ⅰ组、Ⅱ组显著升高(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Ⅳ组仍显著降低∽〈0.05)。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各时点BIS与T0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相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Ⅳ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插管后Ⅰ、Ⅱ组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1.0μg/kg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房室修补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20例的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健辉 《广西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房室补术 心脏跳动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情况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陈伟 黄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 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A组(年... 目的 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 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3岁;n=40)、B组(年龄312岁;n=40)、C组(年龄〉12岁;n=40),对所有患者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切片前(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3)、术毕(t4)时间点抽取血液进行肌钙蛋白Ⅰ浓度测定及对比,了解患者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t3、t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t1、t2时间点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B组、C组患者t3、t4时间点cTn Ⅰ浓度与A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C组患者t3、t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B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后存在一定心肌损伤,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 房室修补术 体外循环 肌钙蛋白Ⅰ 心肌损伤
下载PDF
25例小儿房室缺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
10
作者 范从海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6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2~10岁房室缺手术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均系用单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3~6mg/(kg·h),靶控输入,分次给予芬太尼镇痛,维泵注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全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
关键词 小儿房室 腔镜手术 麻醉
下载PDF
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配合
11
作者 梁华珍 陆慧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6期38-38,共1页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近年兴起的一门微刨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易被病人及家属接受。我院于2004年9月~12月,共进行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共12例,效果满意,无一例转为胸骨切口正中开胸或死亡。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房室修补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