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与“民主”双重叙事下的战后日本儿童身份重构——论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
1
作者 项盛恺 杨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3期69-80,共12页
日本战后作家开高健的代表作之一,《皇帝的新装》以儿童画教师“我”的视角,通过一位名叫大田太郎的孩子,管窥了日本战后儿童教育状况的一隅。一般认为,开高健借“我”之口,批判了日本战后教育界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的功利与拜金现象... 日本战后作家开高健的代表作之一,《皇帝的新装》以儿童画教师“我”的视角,通过一位名叫大田太郎的孩子,管窥了日本战后儿童教育状况的一隅。一般认为,开高健借“我”之口,批判了日本战后教育界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的功利与拜金现象。然而,此类解读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我”所谋求的儿童独立人格并非是先验的存在,而是战后民主教育体制的产物。本文在参考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儿童之发现”等相关理论后认为,该小说并非意图在“功利教育”或“民主教育”间“站队”,而是将讨论引向了以培养“国民”为目标的现代教育体制下儿童身份的构建这一根本问题。所谓“功利教育”与“民主教育”的争锋,在深层上展现的是日本战后“国家”与“民主”叙事在儿童身份重构上的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高健 皇帝的新装 柄谷行人 儿童之发现 战后民主主义
原文传递
媒体与战后日本民主主义——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荣元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41-49,共9页
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 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新闻媒体,事实上从未真正反映民意,而是仅仅将国民视为"观众"。这不但加剧了政治与民意之间距离的扩大,而且也引发了民主主义的危机。文章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对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与局限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战后民主主义 民主 朝日新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塑造价值观的历史资源——以吉野作造思想及实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晓靓 《日本研究》 2017年第1期42-49,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战后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重建、复兴和再度崛起。"战后改革"在政治上的核心成果是制定了以自由民主、和平、人权为三大支柱的和平宪法,并以此作为日本政治的基石。本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战后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重建、复兴和再度崛起。"战后改革"在政治上的核心成果是制定了以自由民主、和平、人权为三大支柱的和平宪法,并以此作为日本政治的基石。本文采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以"大正民主主义"为切入点,通过聚焦这一时代的代言人吉野作造的思想与实践,透视"大正民主主义"与"战后民主主义"的历史脉络,揭示"战后改革"中的本土历史经验与外来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战后改革"成果的影响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民主主义 大正民主主义 吉野作造 价值观 历史资源 本土经验 外来元素
下载PDF
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的逻辑图示
4
作者 周琪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1期205-221,共17页
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论》一书以日本战后民主主义为讨论背景、以基督教终末论为切入点,试图阐明获得了“终末论式的体验”以及“个”的思想的鲁迅对于战后日本的启示。在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中,作者更多地着力于对鲁迅形象的宏观描摹... 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论》一书以日本战后民主主义为讨论背景、以基督教终末论为切入点,试图阐明获得了“终末论式的体验”以及“个”的思想的鲁迅对于战后日本的启示。在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中,作者更多地着力于对鲁迅形象的宏观描摹而非细部考证,并且旨在将鲁迅作为战后日本的参照系、以期实现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现代化模式的反思。《鲁迅与终末论》的写作是伊藤虎丸将学术研究与实践需求统筹于一体的尝试,然而在“以鲁迅为方法”的研究框架下,作者或许面临着两难处境:以纯学术的评判标准来看,《鲁迅与终末论》存在着选择性使用材料、以譬喻和自由联想取代逻辑论证等现象;此外,若想使学术研究产生实际的社会变革动力,则需要进一步将抽象的形而上激情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及制度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虎丸 鲁迅 战后民主主义 终末论 个人主义
下载PDF
“内部中”与“边界上”的人——评苅部直《丸山真男——一位自由主义者的肖像》
5
作者 魏正 《日本学研究》 2022年第2期224-229,共6页
作为学术评传,《丸山真男——一位自由主义者的肖像》一书聚焦丸山真男作为“问题发现性”学者的侧面,梳理其问题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轨迹,认为丸山真男之所以能够超越“忽略普遍性的日本特殊性”,在于其虽然站在日本政治思想的内部,却能... 作为学术评传,《丸山真男——一位自由主义者的肖像》一书聚焦丸山真男作为“问题发现性”学者的侧面,梳理其问题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轨迹,认为丸山真男之所以能够超越“忽略普遍性的日本特殊性”,在于其虽然站在日本政治思想的内部,却能够意识到他者与自我的边界,从而带来超越社会的,具有主体性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山真男 主体性 NATIONALISM 战后民主主义
原文传递
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的战后再启蒙意识——从《饲育》到《政治少年之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从《饲育》到《拔芽击仔》前后,大江健三郎的战后再启蒙意识开始变得脉络清晰起来,及至《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大江独特的启蒙话语已经基本形成。此间显现出来的再启蒙意识中,除了对民主主义思想的精神坚守,还有对日本独特的民... 从《饲育》到《拔芽击仔》前后,大江健三郎的战后再启蒙意识开始变得脉络清晰起来,及至《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大江独特的启蒙话语已经基本形成。此间显现出来的再启蒙意识中,除了对民主主义思想的精神坚守,还有对日本独特的民主主义体制的深切质疑和忧虑。大江正是通过强调在战后的时代状况和生存状态之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的重要,昭示了容许天皇制存续的日本民主主义的脆弱和天皇制自身所蕴含的暴力因素,并提示了战后价值体系的扭曲是国家主义风潮再起的精神土壤,以此警示日本民众,表达自己的战后再启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战后再启蒙 个人主体性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 天皇制
下载PDF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反省与“伊藤鲁迅”的形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伊藤虎丸和竹内好对日本反省和批判思想是一致的。伊藤虎丸继承了竹内好强烈的现实感和反省意识所构成的主体精神的自觉,对鲁迅及其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是立足于对日本近代化的反省与批判上,包含着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与竹内好不同的是,... 伊藤虎丸和竹内好对日本反省和批判思想是一致的。伊藤虎丸继承了竹内好强烈的现实感和反省意识所构成的主体精神的自觉,对鲁迅及其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是立足于对日本近代化的反省与批判上,包含着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与竹内好不同的是,伊藤虎丸是从对战后日本现实问题的反省开始他的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也是对"战后民主主义"的再确认和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虎丸 竹内好 鲁迅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