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晔 曾炳芳 +1 位作者 张长青 袁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增殖及成骨作用 ,探讨 PRP促进骨修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MSCs,分为实验组 (n=9)与对照组 (n=...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增殖及成骨作用 ,探讨 PRP促进骨修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MSCs,分为实验组 (n=9)与对照组 (n=9) ,实验组进行 PRP干预 (10μl/ ml培养液 )。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 S期比例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 P)测定和四环素荧光法检测细胞成骨活性 ,逆转录 PCR检测成骨启动基因 cbfa1的表达。 结果  PRP作用于 MSCs,可刺激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检测 PRP加入后 2 4 h S期比例由对照组 7.2± 0 .5至 14 .5± 0 .4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MTT法显示 PRP作用后细胞增殖加速 ,第 4天达到平台期。而 AL P活性在作用后 3、6和 9d达到 7.79± 1.98、9.5 1± 2 .31和 14 .0 3± 3.0 2 ,与对照组 2 .0 6± 0 .77、2 .84± 0 .82和 2 .5 8± 0 .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矿化结节形成增多 ,逆转录 PCR显示 cbfa1的表达在 PRP加入 2、4和 8h逐渐加强。 结论  PRP对骨修复的促进作用与其促进 MSCs增殖、加强成骨启动基因的表达、增强成骨活性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增殖 PRP 对照组 体外培养 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达 富血小板血浆 基因 结节
下载PDF
携载rhBMP-2微球的新型复合人工骨的释药及成骨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费正奇 胡蕴玉 +3 位作者 张德志 吕荣 李丹 蒲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测定了复合材料释药速...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测定了复合材料释药速度,将复合材料及rhBMP-2-CPC分别植入兔双侧股骨髁骨缺损区域,通过X线、组织学观察比较不同时期材料的降解及成骨情况。结果复合材料各时间点的体外释药量均大于单纯rhBMP-2/CPC组,与单纯rhBMP-2/CPC材料相比较,复合材料植入体内后不同时间点材料的降解和新骨生成均高于单纯rhBMP-2/CPC植入组。结论rhBMP-2/PLGA微球的掺入可明显加快rhBMP-2的释放,提高材料的降解速度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 微球 磷酸钙水泥 重组人形态蛋白-2 替代物 释药 活性
原文传递
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珊瑚/聚乳酸复合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戴毅敏 陈新梅 +2 位作者 毛天球 韩亮 陈富林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1期14-15,I001,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 2 )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把rhBMP - 2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进行小鼠肌内种植 1、3、6周后 ,组织学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 ...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 2 )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的异位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把rhBMP - 2和珊瑚 /聚乳酸形成复合人工骨。进行小鼠肌内种植 1、3、6周后 ,组织学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rhBMP - 2赋予珊瑚 /聚乳酸骨诱导能力 ,珊瑚 /聚乳酸则充当rhBMP - 2的载体和释放系统 ,对BMP的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与单纯的珊瑚 /聚乳酸相比 ,这种复合人工骨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诱导成骨。结论 :rhBMP - 2 /珊瑚 /聚乳酸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蛋白-2 珊瑚/聚乳酸 复合人工 活性 移植
下载PDF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于婷 刘娅 +3 位作者 王宇 景遐斌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黏附面积比、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p-HA的表面接枝率为8.3%,掺入至PLGA后可形成富含钙磷的粗糙表面,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提高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材料的钙磷沉积能力.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活性
下载PDF
96例骨髓炎病原菌调查及耐药菌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颜志坚 麦伟 李涛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了解骨髓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菌情况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收住的骨髓炎病人进行穿刺取样 ,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6例骨髓炎标本中有 6 6株细菌生长 ,总有菌率为 6 8 75 % ,共培养出 9种细菌 ,... 目的 了解骨髓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菌情况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收住的骨髓炎病人进行穿刺取样 ,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96例骨髓炎标本中有 6 6株细菌生长 ,总有菌率为 6 8 75 % ,共培养出 9种细菌 ,6 6株细菌 ,其中 4例培养出 3株 ,9例培养出 2株 ,36例培养出 1株 ,均为需氧菌生长。本组调查资料G+ 球菌占 34株 ,占 5 1 5 2 % ,G-杆菌 2 9株 ,占 4 3 94 % ,真菌 4株 ,占6 0 6 %。结论 病原菌分布 6 6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 5 1 5 2 %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 ;抗菌药物不能代替手术治疗 ,应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及时进行手术彻底清除病灶 ,局部长期维持有效抗菌药物浓度及保持高效成骨活性是一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前提条件 ;从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 ,药物敏感率下降 ,必须引起人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髓炎 耐药菌 调查 病原菌分布 治疗 活性 培养 首位 结论
下载PDF
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成骨活性及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长庚 胡蕴玉 +3 位作者 吕荣 刘建 金格勒 王艳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27-629,I12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合异种骨(RBX)的成骨活性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RBX移植建立BALB/C小鼠股后肌袋模型,术后定期对移植组织进行放射学、病理学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查。结果(1)含不同比例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 目的观察重组合异种骨(RBX)的成骨活性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RBX移植建立BALB/C小鼠股后肌袋模型,术后定期对移植组织进行放射学、病理学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查。结果(1)含不同比例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的RBX组,成骨活性与bBMP含量呈正相关(r=07204,P<001),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2)RBXⅠ组成骨良好,同样含量的纯bBMP组也出现可见的成骨效应,但最终未能成骨;(3)ALP活性以术后7天最高,42天时仍较明显。结论RBX是高效诱导成骨材料,经处理的同源松质骨粒是良好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骼移植 异种移植 RBX 活性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生物活性人工骨的制备及成骨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明林 胡蕴玉 +1 位作者 吕荣 李涤尘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32-935,I003,共5页
目的 研制CPC/BMP复合人工骨 ,检测其成骨活性。 方法 制备CPC/BMP及CPC骨块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用小鼠肌袋植入实验观察材料的成骨活性。 结果 BMP在CPC中呈微球状均匀分布。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 ,CPC/BMP... 目的 研制CPC/BMP复合人工骨 ,检测其成骨活性。 方法 制备CPC/BMP及CPC骨块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用小鼠肌袋植入实验观察材料的成骨活性。 结果 BMP在CPC中呈微球状均匀分布。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 ,CPC/BMP植入后 1周有软骨细胞出现 ,2周有编织骨 ,4周以后小梁骨生成 ,16周出现成熟的板层骨。同时材料出现降解迹象。有机质含量、碱性磷酸酶浓度在CPC/BMP组出现升高 ,扫描电镜结果同样证实有新骨形成。 结论 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可异位诱导成骨 ,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人工 活性 形态发生蛋白类 移植 代用品 磷酸钙水泥
原文传递
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对骨折断端成骨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瑛 邹季 熊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76-2578,共3页
背景: AO技术存在许多的缺陷,如"应力遮挡"产生的负面效应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弹性固定法最合理,是最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治疗理念。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对兔长管状骨骨折断端成骨活性的影响,并与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方法... 背景: AO技术存在许多的缺陷,如"应力遮挡"产生的负面效应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弹性固定法最合理,是最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治疗理念。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对兔长管状骨骨折断端成骨活性的影响,并与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方法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 2006-04/2007-04 在湖北中医学院骨伤实验室完成。30只家兔随机分成小夹板固定组、钢板固定组,每组15只。自制小夹板,由具有较好弹性的杉树皮制成。分前后、内外侧四块夹板,夹板上宽下窄,在前后侧夹板靠近胫骨结节部刺一小孔。钢板由江苏金鹿集团医疗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在左胫骨中下1/3处造成3mm骨缺损横行骨折模型,小夹板固定组用石膏固定5d后换成小夹板外固定,钢板固定组用4孔钢板内固定。术后 14,24,34 d 时分批处死各组动物,通过肉眼观察骨折处骨痂生长情况,并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形态学及骨生成细胞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期兔胫骨骨痂肉眼观察,骨痂组织形态学和骨生成细胞情况。结果:小夹板固定组骨痂形成早,早期成骨细胞丰富且活跃,34 d 时骨折全部骨性连接。钢板固定组:14d时骨折端见少量的纤维骨痂,仍有肉芽组织,24d时见少量的软骨连接,34 d 时骨痂已跨过骨折端,但未完全连接。小夹板外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骨折各期形成的骨痂量多,骨折愈合快结论:小夹板外固定能促进骨折处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血肿的吸收、骨痂的钙化、骨小梁的生长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折愈合 小夹板 钢板 痂大体观 痂形态学 细胞
下载PDF
复合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异种骨的研制及成骨活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志 马平 +4 位作者 胡蕴玉 赵广跃 吕荣 孙梁 李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研制新型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异种骨植骨材料。方法 在重组合异种骨 (RBX)基础上 ,以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取代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牛 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 (BCB)复合 ,制成复合 rh BMP- 2的异种骨 (rh BMP-... 目的 研制新型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异种骨植骨材料。方法 在重组合异种骨 (RBX)基础上 ,以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取代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牛 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 (BCB)复合 ,制成复合 rh BMP- 2的异种骨 (rh BMP- 2 / BCB) ;将 4周龄雄性 BAL B/ C小鼠 6 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于实验组小鼠左股部肌袋植入 rh BMP- 2 / BCB骨粒 ,对照组小鼠左股部肌袋植入 BCB骨粒 ,术后 7、14及 2 1天取材 ,通过组织学、骨计量学方法检测 rh BMP- 2 / BCB的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1实验组术后 7天在小鼠肌袋可诱导软骨生成 ,14天形成编织骨 ,2 1天改建成板层骨并形成大量骨髓 ;对照组于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有软骨及骨形成。 2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  rh BMP- 2 / BCB具有较好的骨诱导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蛋白-2 异种 诱导 修复材料 活性 节段性缺损
下载PDF
含缓释生物活性因子的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志明 李裕标 +4 位作者 秦廷武 解慧琪 李秀群 刘军 赵金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T001,共6页
目的研究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β(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rhBMP/TGF-β)和WO-1两种生物活性因子的缓释体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以猪部分脱钙骨为支架材料... 目的研究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β(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rhBMP/TGF-β)和WO-1两种生物活性因子的缓释体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以猪部分脱钙骨为支架材料,用真空负压吸附法将rhBMP/TGF-β和WO-1分别涂层在支架材料上,然后再用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涂层,制成缓释体。设计单纯材料组(A组),单纯材料复合成骨细胞(B组),含rhBMP/TGF-β为缓释体1(C组)、C组复合成骨细胞(D组)、含WO-1为缓释体2(E组)、E组复合成骨细胞(F组)6组,分别植入36只新西兰兔双后肢,每组6只。术后2、4、6、8周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观察时限内,A组无成骨现象,B、D、F组成骨评分显著优于C、E组(P<0.05),C、E组的成骨活动明显延迟,D、F组成骨的质和量较B组提前2周,较C、E组提前4周。C、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新增钙含量B、D、F组显著优于A、C、E组(P<0.05);A、C、E组钙含量递减幅度逐渐减少。结论含生物活性因子1、2的两种缓释体异位诱导成骨出现时间较复合成骨细胞后的成骨活性显著延迟,单纯材料无异位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β WO-1 活性 缓释体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进 郑东 杨述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复合培养及体内异位成骨实验,研究DBM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活性。方法参考Urist操作方法大量制备兔同种异体DBM。骨穿取兔骨髓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BMSC与... 目的通过体外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复合培养及体内异位成骨实验,研究DBM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活性。方法参考Urist操作方法大量制备兔同种异体DBM。骨穿取兔骨髓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BMSC与同种异体DBM体外复合培养3~7d,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将DBM和BMSC复合培养3d的复合物植入家兔一侧骶棘肌肌袋内,分别在1、2、4周活体取材,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观察,对侧单纯植入DBM作为对照。结果体外培养发现BMSC在DBM中贴壁生长、增殖并有分泌活动。体内实验发现BMSC在DBM孔隙内均匀成骨,对照组则从DBM骨块的边缘到中心逐步成骨,成骨所需的时间长,而且成骨量要小于前者。结论DBM作为组织工程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基质 髓基质细胞 生物相容性 活性
下载PDF
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祥荣 杜兵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活性。 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活性。 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植入兔股骨内 ,分别于 4,8,12 ,16周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及组织化学观察 ,检测其成骨活性。结果 :构建的活性涂层种植体具有骨诱导能力 ,PLA为rhBMP - 2的良好控释载体。结论 :rhBMP - 2 /PLA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 ,是一种理想的种植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种植体 基因重组人内形蛋白-2 聚乳酸 控释 活性 PLA RHBMP-2
下载PDF
纯化天然骨唾液蛋白的体内成骨活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金熙 吴士良 +1 位作者 周海斌 郑祖根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骨唾液蛋白 (bonesialoprotein,BSP)在大鼠体内的成骨活性。方法应用从牛骨中提取纯化的BSP与经盐酸胍处理的无骨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基质 (insolublebonematrix,IBM )或提纯的Ⅰ型胶原形成共价交联的复合物 ,将BSP -IBM复合物和... 目的评价骨唾液蛋白 (bonesialoprotein,BSP)在大鼠体内的成骨活性。方法应用从牛骨中提取纯化的BSP与经盐酸胍处理的无骨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基质 (insolublebonematrix,IBM )或提纯的Ⅰ型胶原形成共价交联的复合物 ,将BSP -IBM复合物和BSP -Ⅰ型胶原复合物分别植入直径8mm的大鼠颅骨骨缺损和胸部皮下组织内。不含BSP的IBM或Ⅰ型胶原也分别植入上述部位作为对照。术后21d取植入物,行X线、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及生物化学分析。结果BSP -IBM复合物和BSP -Ⅰ型胶原复合物在大鼠颅骨骨缺损内形成大量的新骨 ,绝大部分岛状新骨位于缺损中部 ,与宿主骨不相连接 ;单纯植入IBM或Ⅰ型胶原的颅骨缺损中部无新骨形成。BSP -IBM复合物和BSP -Ⅰ型胶原复合物在胸部皮下组织内未能诱导异位成骨。结论BSP在大鼠体内的成骨活性具有组织依赖性 ,提示局部微环境和反应细胞的特性可能对BSP的成骨活性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糖蛋白类 再生 基质 活性
原文传递
人脱细胞骨复合骨髓基质细胞成骨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旗涛 于有 +2 位作者 杨林 姚猛 陶天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脱细胞骨(HAB)复合经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效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并对其成骨活性进行检测。方法 用15%的过氧化氢和乙醚去除人髂骨块内的结缔组织和细胞成分,消毒后制备人脱细胞骨。取材活体或新鲜尸体的骨髓... 目的 研究人脱细胞骨(HAB)复合经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效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并对其成骨活性进行检测。方法 用15%的过氧化氢和乙醚去除人髂骨块内的结缔组织和细胞成分,消毒后制备人脱细胞骨。取材活体或新鲜尸体的骨髓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细胞纯化后加入β-甘油酸钠,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等向成骨方向诱导,并进行对照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检测来确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将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浓缩后复合到制备好的脱细胞骨块内进行复合培养。8d后通过光镜和电镜等形态学观察以及生化指标检测来确定细胞的成骨活性。结果 人髂骨块内细胞清除干净,骨基质保存良好;诱导后的骨髓基质细胞ALP和OC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后的人脱细胞骨培养液中ALP和OCN检测呈阳性;骨髓基质细胞在HAB支架内附着紧密,生长良好。结论 人脱细胞骨复合经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具有有效的成骨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脱细胞 髓基质细胞 活性 实验 检测 组织工程
下载PDF
NovaMin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蓉 王浙君 +2 位作者 蒋滔 王贻宁 杜民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0-932,共3页
生物玻璃(Bioglass)是一种由多种无机离子组成的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的生物活性材料。No-vaMin(45S5)属于第3代生物玻璃,该材料用于临床牙、骨的修复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已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认可。近年来随着人... 生物玻璃(Bioglass)是一种由多种无机离子组成的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的生物活性材料。No-vaMin(45S5)属于第3代生物玻璃,该材料用于临床牙、骨的修复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已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认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NovaMin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体内外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NovaMin在口腔临床及基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拟对NovaMin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vaMin 口腔医学 应用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生物活性材料 活性 生物玻璃 口腔临床
下载PDF
新型生物活性陶瓷复合人工骨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明华 曾怡 +1 位作者 孙涛 彭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活性陶瓷复合材料成骨效应 ,为人工骨替代材料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4只。采用具有诱导活性的骨形成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分别与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活性陶瓷复合材料成骨效应 ,为人工骨替代材料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4只。采用具有诱导活性的骨形成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分别与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 (tricalcium phosphate,TCP)、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 (collagen HA,CHA)及氟化羟基磷灰石 (fluoridated HA,FHA)复合 ,将 4种复合材料 (HA/ BMP,TCP/ BMP,CHA/ BMP及 FHA/ BMP)分别植入 4组小鼠左侧股部肌肉内为实验侧 ,右侧分别植入 HA、TCP、CHA及脱钙牙基质 (decalcified dentin matrix,DDM)作为对照 ,在 1、3、5及 7周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扫描电镜观察及生化测定。 结果 各组实验侧及第 4组对照侧植入后 1周软骨形成 ,第 1~ 3组对照侧为纤维结缔组织 ;3周时各组实验侧均有较多的成熟骨组织 ,组织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L P)染色均为阳性。各组对照侧材料被结缔组织包囊 ,AL P染色阴性 ,未见骨组织形成。各组实验侧材料AL P活性及磷 (phosphrus,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侧材料 ,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 TCP/ BMP复合材料明显高于另 3种复合材料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陶瓷复合人工 活性 蛋白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骨修复材料活性机制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贺唯 樊瑜波 李晓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7-1115,共9页
大段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骨修复材料是解决这一难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近年,骨修复材料发展迅速,已经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惰性材料发展到高活性、多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通过广泛回顾文献,从骨修复材料... 大段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骨修复材料是解决这一难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近年,骨修复材料发展迅速,已经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惰性材料发展到高活性、多功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通过广泛回顾文献,从骨修复材料活性机制、骨修复材料的应用及新型骨修复材料的探索三方面,总结骨修复材料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材料 机制 活性
原文传递
鹿角多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平 张会敏 李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44-5647,共4页
目的:探讨鹿角多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利用HPLC法检测经超滤所得的不同分子量的鹿角多肽,并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鹿角多肽对BMSCs增殖、生长周期、成骨化的影响。结果:BMSCs生长良好;当鹿角多肽(分子量800~1... 目的:探讨鹿角多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利用HPLC法检测经超滤所得的不同分子量的鹿角多肽,并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鹿角多肽对BMSCs增殖、生长周期、成骨化的影响。结果:BMSCs生长良好;当鹿角多肽(分子量800~1 500)浓度为1.261×10-1g/mL时,细胞增殖率45.84%,促进细胞增殖效果明显优于其余各浓度样品;鹿角多肽(分子量为800~1 500)可明显增加大鼠BMSCs的ALP值,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鹿角多肽组(分子量800~1 500)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指数为38.68%,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鹿角多肽(分子量800~1 500、浓度1.261×10-1g/mL)对BMSCs具有良好的促增殖、促成骨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鹿角多肽 活性
原文传递
补肾方与补肾健脾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肠和骨碱性磷酸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澜川 李然 刘立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42-344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方与补肾健脾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骨质疏松(OP)的改善作用是否与其改善衰老所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方法选取SAMP6快速老化小鼠和SAMR1同源对照小鼠,分SAMR1(对照组)、SAMP6(模型组)、补肾方、补肾健脾方4组。给药12 ... 目的探讨补肾方与补肾健脾方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骨质疏松(OP)的改善作用是否与其改善衰老所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方法选取SAMP6快速老化小鼠和SAMR1同源对照小鼠,分SAMR1(对照组)、SAMP6(模型组)、补肾方、补肾健脾方4组。给药12 w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形态、Masson染色法观察骨组织胶原、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组织Ⅰ型胶原(Col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肠与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上皮细胞受损,骨组织胶原含量和Col1蛋白表达下降,肠和骨组织ALP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可改善SAMP6肠组织形态,增加骨组织胶原含量和Col1蛋白的表达,增加肠和骨组织ALP蛋白的表达。结论给药组对SAMP6小鼠OP具有一定改善作用,提高成骨活性,可能与其有效改善衰老过程中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质疏松 左归丸 活性 碱性磷酸酶 肠屏障
下载PDF
仿骨成分多元掺杂羟基磷灰石体外成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瑶 王铭 +3 位作者 王星星 徐征丽 汪大林 祝迎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1-1346,共6页
羟基磷灰石因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骨替代材料,但纯羟基磷灰石存在的自身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人体硬组织中含有多种具有重要生化作用的微量元素,本研究按照骨骼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羟基磷灰石进行掺杂改性,制备出一... 羟基磷灰石因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骨替代材料,但纯羟基磷灰石存在的自身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人体硬组织中含有多种具有重要生化作用的微量元素,本研究按照骨骼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羟基磷灰石进行掺杂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仿骨成分多元掺杂纳米结构羟基磷灰石材料(HA_2)。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半定量PCR测量和茜素红染色等不同方法对比了未掺杂纳米结构羟基磷灰石(HA_1)和多元掺杂纳米结构羟基磷灰石材料(HA_2)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染色实验证明HA_2比HA_1具有更强的促进细胞产生ALP的作用;半定量PCR测量证明HA_2比HA_1对成骨基因的表达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茜素红对矿化结节的染色实验同样证明HA_2比HA_1更有利于成骨细胞发生矿化。相对于未掺杂纳米结构HA_1,多元掺杂纳米结构HA_2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的分化及成骨有显著促进作用。多元掺杂改性使人工合成纳米结构羟基磷灰石更接近人体骨的无机成分,具有优良的成骨性能,是一种有前途的硬组织植入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微量元素 多元掺杂 纳米结构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