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
作者 任战利 刘丽 +2 位作者 崔军平 肖晖 高胜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成藏。我国沉积盆地多为叠合盆地,热历史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热动力学背景、不同构造热演化历史类型的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生油门限深度、油气主生烃期、成藏期次及历史明显不同。盆地... 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成藏。我国沉积盆地多为叠合盆地,热历史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热动力学背景、不同构造热演化历史类型的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生油门限深度、油气主生烃期、成藏期次及历史明显不同。盆地多期成藏是我国叠合盆地的一大特点,油气成藏的多期次性受控于烃源岩的多期次生烃,最终受控于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热演化史。现今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方法很多,但不同方法原理不同,各有优点和局限性,构造热演化史的详细刻画是解决不同油气成藏研究方法存在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构造-热事件 热历史类型 构造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60
2
作者 周进松 王念喜 +5 位作者 赵谦平 银晓 林桂芳 曹跃 李园园 韩小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缘于对其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利用大量钻井、地球化学薄片鉴定、压汞试验、流体包裹体测试等资料,研究了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期次。结果表明:①与...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缘于对其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利用大量钻井、地球化学薄片鉴定、压汞试验、流体包裹体测试等资料,研究了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期次。结果表明:①与盆地北部一样,东南部延长探区具有"广覆式生烃、大面积成藏"的特点,其主力生烃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中石炭统本溪组暗色泥岩和煤系地层;②储层砂体发育,多层系砂体垂向叠置、横向连片,加上构造不发育,具备形成大面积复合岩性圈闭的重要条件;③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发育的巨厚泥岩具有物性和压力双重封闭性能;④流体充注时期发生在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依据生储盖的空间配置关系,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划分为源内成藏、近源成藏和远源成藏3种组合类型,并在分析圈闭类型、输导体系、运聚特征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结论认为:该区上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潜力,是鄂尔多斯盆地下一步天然气储量增长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探区 晚古生代 地质条件 运移特征 组合 模式 储量增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规律综述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显阳 惠潇 李士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4-97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为典型的大型内陆坳陷湖盆,含油层系主要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长7优质烃源岩为中生界油藏的主要源岩,异常高压为中生界低渗透储层油气大规模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性砂体和裂缝系统是中生界石油运移的主要通...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为典型的大型内陆坳陷湖盆,含油层系主要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长7优质烃源岩为中生界油藏的主要源岩,异常高压为中生界低渗透储层油气大规模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性砂体和裂缝系统是中生界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多种输导体系和异常压力的有效组合控制了油藏的展布特征。利用储层成岩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测年和沥青期次等多种方法对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界油藏的形成为连续充注一期成藏的特点,成藏期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早白垩世早期、中期和晚期,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中期的中期成藏阶段。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形成规律,在长7优质烃源岩欠压实作用和生烃增压共同产生异常高压生的作用下,原油通过互相叠置的相对高渗砂体向上、向下运移,在长4+5、长6、长8形成大规模岩性油藏,并通过微裂缝和前侏罗纪古河输导体系,在长2及侏罗系形成了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岩性油 动力 输导体系 中生界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4 位作者 戴金星 张水昌 郭长春 张林晔 李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 ,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 ,凹陷中心的沙河...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 ,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 ,凹陷中心的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并开始排烃 ,后由于喜山运动使全区遭受抬升和剥蚀 ,油气生成过程中断 ,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表明 ,此阶段的原油成熟度较低 ,油气生成数量有限 ;第二期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沉积时期 ,伴随着凹陷的持续全面沉降和深埋 ,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和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进一步成熟 ,生烃作用增强 ,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两次成藏的原油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凹陷边缘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低 ,是早期充注成藏的 ;生油凹陷中心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高 ,为第二期充注成藏的 ;而过渡带 (斜坡带 )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比较复杂 ,总体特征是混源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气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自生矿物序次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根本依据 被引量:49
5
作者 陶士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包裹体本身的一些参数(如均一温度、盐度和荧光强度等)并非总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单调增加或单调降低的,故判别包裹体形成期次不应仅局限于其本身属性,而应该着眼于鉴别其母体———宿主矿物的序次。从包裹体形成的结晶学和矿物学机理的角... 包裹体本身的一些参数(如均一温度、盐度和荧光强度等)并非总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单调增加或单调降低的,故判别包裹体形成期次不应仅局限于其本身属性,而应该着眼于鉴别其母体———宿主矿物的序次。从包裹体形成的结晶学和矿物学机理的角度,根据包裹体与其直接宿主矿物形成的同时性,自生矿物序次是确定沉积岩包裹体期次的根本依据,这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不仅适用于原生包裹体,也适用于次生包裹体。对包裹体“源-位-期”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指出不同类型“源-位-期”关系的包裹体分期定时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无论是盐水溶液还是烃类包裹体,其形成期次与成藏期次并非等同,应注重从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上鉴别成藏期形成的包裹体,以正确厘定成藏期次和时间。在包裹体实验分析中,应先鉴定期次,后测试分析,以便正确运用实验结果分析解决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作用 自生矿物 包裹体 油气充注 沉积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被引量:48
6
作者 时保宏 张艳 +2 位作者 张雷 杨亚娟 李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9-60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根据油气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的形成时间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认为,长7储层主要有2期包裹体。第一期主要赋存于石...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盐水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根据油气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的形成时间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认为,长7储层主要有2期包裹体。第一期主要赋存于石英颗粒次生加大边内侧及未切及加大边的裂隙中,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20~140℃;第二期包裹体均沿切穿石英(或长石颗粒)的晚期微裂隙成线/带状分布,与其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90~110℃。结合盆地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长7致密油藏主要经历了2次流体充注,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晚期,即在早白垩世末盆地开始大范围抬升以前油藏就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长7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付金华 柳广弟 +3 位作者 杨伟伟 冯渊 张雪峰 程党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主要对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成熟度,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与荧光特征显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在单偏光下呈灰褐色或深褐色的液烃包裹... 主要对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成熟度,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与荧光特征显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在单偏光下呈灰褐色或深褐色的液烃包裹体,丰度较低,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75~95℃;第二期油气包裹体以气液烃包裹体为主,液烃表现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单偏光特征与浅黄色至蓝绿色的荧光特征,丰度较高,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75~95℃与100~120℃。结合烃源岩生烃史与原油成熟度认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三期成藏:距今约为140~130Ma的早期低熟油小规模充注时期;发生于120~100Ma,与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相对应的中期成熟度大规模成藏期;距今约为100~40Ma的晚白垩世构造抬升调整成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延长组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关于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8
8
作者 赵力彬 黄志龙 +3 位作者 高岗 姚力争 杨宪章 赵宝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18,共5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客观认识该方法的不足、局限性和发展前景是有效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前提。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实践,讨论了目前在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客观认识该方法的不足、局限性和发展前景是有效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前提。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实践,讨论了目前在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认为,单纯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得出的成藏期次其可信度较低;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和形成压力的测定对多期成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均一温度 压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构造演化及控藏特征 被引量:39
9
作者 隋立伟 方世虎 +4 位作者 孙永河 杨春燕 孟庆洋 桂丽黎 陈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1-27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近年来陆续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油气探明储量超亿吨,勘探潜力巨大,但复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通过对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沉降史模拟、地层缩短率计算及... 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近年来陆续获得重要油气发现,油气探明储量超亿吨,勘探潜力巨大,但复杂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通过对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沉降史模拟、地层缩短率计算及构造样式、构造变形特征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结合包裹体测温、埋藏史模拟及主成藏期确定,明确了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藏过程与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构造带的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路乐河组(E1+2)—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初始弱断陷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快速沉降期;上干柴沟组(N1)—下油砂山组(N12),坳陷期;上油砂山组(N22)至今,构造抬升期。(2)构造带主要经历两次构造活动高峰,其中下干柴沟组(E23)时期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内主力烃源岩演化。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构造变形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及变形规律。(3)英东地区主要是两期成藏,分别发生于下油砂山组(N12)沉积末期和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末期;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匹配关系控制了狮子沟—英东构造带的东、西成藏差异与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 狮子沟—英东构造带 构造演化 模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马学辉 张海桥 宋吉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伊利石测年法、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综合分析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在120~80Ma,油气成藏时期相当于伊敏组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成藏时期,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重要的油气成... 伊利石测年法、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综合分析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在120~80Ma,油气成藏时期相当于伊敏组沉积晚期,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成藏时期,也是海拉尔盆地一次重要的油气成藏期;第二阶段为青元岗组沉积至今,青元岗组沉积以来,发生过近东西向的挤压反转,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重新调整,同时二次生成的油气继续注入,第二阶段油气成藏时期对海拉尔盆地油气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测年 包裹体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庆华 吕延防 +2 位作者 付广 周庆强 姜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65-769,774,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6种,即地层不整合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西斜坡 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世加 路俊刚 +5 位作者 姚泾利 杨国平 张纪智 刘超威 唐海评 王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通过对储层荧光、储层包裹体及原油和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储层、源岩分布特征及其接触关系,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长8段储层镜下存在两种不同颜色荧光,包裹体均一化温度频... 通过对储层荧光、储层包裹体及原油和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储层、源岩分布特征及其接触关系,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长8段储层镜下存在两种不同颜色荧光,包裹体均一化温度频率分布存在两个峰值,流动原油的成熟度高于储层抽提物,且储层抽提物存在较严重的生物降解,说明长8油层组存在两期成藏。根据源岩演化史和储层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推断,第一期成藏发生在晚侏罗世,此时长7段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形成的低演化阶段产物遭生物降解形成沥青,目前油藏中的油主要是早白垩世聚集的成熟油。指出长8段油藏的分布受沉积相带、储层特征、烃源岩、储层与源岩接触关系、沥青堵塞孔隙等多种因素控制。华庆地区虽靠近长7期湖盆沉积中心,但源岩厚度及纯度存在差异,烃源岩厚度以及源岩与储层之间的输导层共同控制着该区长8段储层的含油性,烃源岩与储层之间的致密岩性段可阻碍油往下运移到长8段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华庆地区 长8油 烃源岩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沥青成因与油气成藏史 被引量:33
13
作者 郝彬 赵文智 +5 位作者 胡素云 石书缘 高平 王铜山 黄士鹏 姜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3-875,共13页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中高演化沥青的成因类型、形成期次和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包裹体及构造演化特征等,恢复了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成藏史。结果表明:(1)川中地...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中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中高演化沥青的成因类型、形成期次和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包裹体及构造演化特征等,恢复了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成藏史。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中沥青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沥青成因类型多样,以热裂解成因为主;(2)沥青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氧化水洗型沥青的形成,第2阶段为沉淀型沥青的形成,第3阶段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形成;(3)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先后经历了5期的油气充注,包括2期液态烃的充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干酪根裂解气的充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原油裂解气的充注以及喜马拉雅期圈闭改造调整阶段干气的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形态 沥青 龙王庙组 安岳气田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叶博 梁晓伟 +3 位作者 宋娟 曹润荣 毛振华 郝炳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存在古油水界面上升和油气逸散等地质事件,揭示出部分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遭受过破坏并发生过油气二次运移。整体而言,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成藏,早期为早白垩世末的充注成藏,油气主要在延安组下部层位聚集成藏;晚期为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油气二次运移成藏,油气在延安组上部层位聚集成藏。相比早期成藏,晚期的成藏区域更加远离长7生烃中心,两期成藏形成了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现今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荧光定量测试 流体包裹体 运移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成藏期次及其模式 被引量:21
15
作者 邵奎政 梁晓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31,共3页
利用实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布特征 ,结合埋藏史和热史 ,确定出徐家围子地区烃类气体的注入时期。根据该区沙河子组—营城组生烃排气期、登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期和断裂活动时期 ,得到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藏主要形成于泉头组沉积... 利用实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布特征 ,结合埋藏史和热史 ,确定出徐家围子地区烃类气体的注入时期。根据该区沙河子组—营城组生烃排气期、登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期和断裂活动时期 ,得到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藏主要形成于泉头组沉积时期。有断裂沟通的气藏可以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 ,但规模有限。徐家围子地区具有 4种天然气成藏模式 :沿不整合面运移至基岩风化壳圈闭成藏、沿裂缝运移至源岩内火山岩圈闭成藏、沿断裂运移至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沿砂体侧向运移至地层超覆圈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地区 系统 模式 包裹体 均一温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以杭锦旗探区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薛会 王毅 +4 位作者 毛小平 徐波 聂海宽 殷毅 郭华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2,共4页
杭锦旗探区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一个重点区块,油气生、储、盖条件良好,目前对于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的认识存在分歧。通过生烃时间法、圈闭形成期法、流体包裹体法以及储层致密化时间和煤热解模拟结... 杭锦旗探区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一个重点区块,油气生、储、盖条件良好,目前对于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的认识存在分歧。通过生烃时间法、圈闭形成期法、流体包裹体法以及储层致密化时间和煤热解模拟结果等方法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存在2期大规模油气运聚;结合生烃高峰和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果,明确了该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时间,分别对应于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末—至今,前者为油气兼生期,后者为大规模天然气生成期。研究过程中结合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判识油气成藏期次,避免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结论及认识的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杭锦旗探区 晚古生代 天然气 生烃时间 圈闭形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27
17
作者 蒋有录 苏圣民 +1 位作者 刘华 赵鸿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5-1264,共10页
渤海湾盆地发育数十个油气生成和运聚相对独立的凹陷,各凹陷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时期及期次不尽相同。以大量统计资料和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分析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区主力层系的油气成藏时期及期次进行了系统研究,... 渤海湾盆地发育数十个油气生成和运聚相对独立的凹陷,各凹陷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时期及期次不尽相同。以大量统计资料和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分析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区主力层系的油气成藏时期及期次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油气成藏期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源于古近系的油气主要存在两期成藏,即古近纪末期(早期)和新近纪中期—第四纪(晚期),以晚期成藏为主;从盆地边缘凹陷向渤中凹陷,主成藏期逐渐变晚,由早期成藏为主演变为晚期成藏为主,成藏期具有早期成藏—两期成藏早期为主—两期成藏晚期为主—晚期成藏的演变特征;纵向上,从下部至中部再至浅部含油气层系,油气主成藏期总体具有早期—两期—晚期的变化特征。新生代凹陷沉降史控制了主力烃源岩生烃演化史,进而控制了不同地区油气成藏期的差异,凹陷沉降类型与凹陷主成藏期类型相对应,古近纪末剥蚀厚度与新近纪-第四纪补偿厚度控制了成藏期的主次,补偿厚度越大,晚期成藏特征越明显;主生烃期决定油气主成藏期,来自孔店组、沙河街组一段-东营组三段烃源岩的油气分别以早期、晚期成藏为主,而来自沙四上亚段、沙三段烃源岩的油气多具有两期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演化 新近系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天然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贤庆 胡国艺 +3 位作者 李剑 熊波 米敬奎 唐友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系统地观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冰点、盐度及单个包裹体成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盆地中部气区奥陶系...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系统地观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冰点、盐度及单个包裹体成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盆地中部气区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的成藏期次和运移方向。研究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和特征比较复杂,有机包裹体占5%~80%,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0~180℃,冰点为-1.0~-13.5℃,盐度多大于5.0wt.%,密度为0.922~1.065g/cm3。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区天然气主要成藏期至少有两个,即晚三叠世末和早白垩世末;这两期天然气的运移方向总体上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流体包裹体 天然气 奥陶系 运移方向
下载PDF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超英 闫相宾 +2 位作者 徐旭辉 周庆凡 秦伟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10,542,共5页
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及色谱-质谱分析法对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表明充注史差异是造成该区油气富集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分析发现钱官屯地区油气为明化镇中期充注,而曲堤油田曲10井上下储层的油气包裹体质谱分析... 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及色谱-质谱分析法对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表明充注史差异是造成该区油气富集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分析发现钱官屯地区油气为明化镇中期充注,而曲堤油田曲10井上下储层的油气包裹体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成分存在差异,是两期充注的结果造成,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包裹体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温度 分分析 流体包裹体 惠民凹陷
下载PDF
临南地区石油运移方向与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庆春 林玉祥 唐洪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1-616,共6页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 根据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含氮化合物分析、原油生物标志成熟度参数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烃类成分分析 ,研究了临南地区石油运移的方向、距离、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临南油田仅有一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属中新世末形成的成熟原油 ,4 甲基甾烷含量较高。曲堤油田存在两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早期原油成熟度低 ,4 甲基甾烷含量低 ,运移距离较远 ,成藏后大部分散失 ;晚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高 ,4 甲基甾烷含量也较高 ,并保存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地区 运移方向 含氮化合物 包裹体 油气运移 烃类分分析 原油生物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