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政务成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曙初 罗毅辉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24,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电子政务是否及怎样作用于信息时代建立高效、公开、正义、廉洁服务型政府的机制。以公众和公务员为研究视角,综合电子政务的内部与外部绩效,构建以顾客满意度、电子政务应用实效、可持续保障机制、基础设施完备度等为指标... 本文旨在研究电子政务是否及怎样作用于信息时代建立高效、公开、正义、廉洁服务型政府的机制。以公众和公务员为研究视角,综合电子政务的内部与外部绩效,构建以顾客满意度、电子政务应用实效、可持续保障机制、基础设施完备度等为指标体系的电子政务成效层次结构模型,并以长沙、株洲和郴州市政府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电子政务的成效。结果表明:电子政务成效总体属于中等水平,电子政务的功能性应用处于建设性阶段,对政务信息共享和电子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电子政务提高政务的执行效率有限。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加大电子政务的功能性应用建设力度,协同创新政务管理策略,以此提高政务执行效率,实现服务型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成效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中的成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2
作者 仇菲 南灵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165,共5页
以实现耕地保护为研究视角,借由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成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相应指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陕西省耕地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土地整治虽在补充耕地面积、提升耕地产能... 以实现耕地保护为研究视角,借由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成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相应指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陕西省耕地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土地整治虽在补充耕地面积、提升耕地产能上对维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但各年份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需在考虑整治潜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增速、消费结构变动以及用地结构等因素对指标完成成效的影响。最后,从科学分配指标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达到有效监督管理目的,发挥土地整治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规划 耕地保护 成效评价模型 生态足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