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致密砂岩大气淡水溶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曦翔 张宇 +2 位作者 蒲柏宇 徐会林 丁晓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2期48-5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长6—7段深水重力流砂岩毗邻烃源岩,前人普遍认为沉积时期大气淡水难以进入,沉积后又无表生暴露,其中发育的溶蚀孔隙是在有机酸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该深湖致密砂岩沉积中发现大量的溶蚀孔隙,很难用传统有机酸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长6—7段深水重力流砂岩毗邻烃源岩,前人普遍认为沉积时期大气淡水难以进入,沉积后又无表生暴露,其中发育的溶蚀孔隙是在有机酸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该深湖致密砂岩沉积中发现大量的溶蚀孔隙,很难用传统有机酸溶蚀理论解释。通过薄片观察、CT扫描、恒速压汞等手段进行孔隙结构识别,并利用阴极发光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综合判断。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除了成岩晚期的有机酸溶蚀外,还发育早期大气淡水溶蚀;②早期淡水溶蚀孔隙主要表现为高岭石含量较低,孔隙结构较差,喉道半径小,束缚水含量较高等特点;③早期溶蚀孔的形成,改善了成岩晚期酸性溶液在岩石中的渗流条件,从而提高了酸性溶液的溶蚀效率,可对早期孔隙溶蚀扩大和产生新的溶蚀孔隙。结论认为:在深湖环境中受重力流事件的影响,淡水也能大量进入湖盆,深湖沉积物中也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早期淡水溶蚀,如果这些孔隙得以保存,则能够在这种深水砂岩中形成良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三叠世 重力流 致密砂岩 淡水溶蚀 成因意义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被引量:19
2
作者 樊祺诚 赵勇伟 +2 位作者 陈生生 李霓 隋建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81,673,共8页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这些火山群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因此,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成为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这些火山的分布、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 第四纪火山活动 成因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