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戏曲语言在歌剧中的运用——歌剧《党的女儿》的戏曲风格 |
王军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 |
赵山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3
|
沈璟的本色理论及对晚明戏曲发展的影响 |
程华平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1994 |
3
|
|
4
|
明清文学教育与戏曲文学的生成 |
郭英德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5
|
王国维戏曲“自然”说发微 |
汪芳启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5
|
|
6
|
方言视角下的武安平调、落子语言探析 |
吴贝贝
|
《现代语文》
|
2023 |
0 |
|
7
|
明代戏曲语言理论中的本色论 |
王星琦
张宇声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8
|
戏曲结构纵横谈 |
范钧宏
|
《戏曲艺术》
|
1980 |
4
|
|
9
|
明清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
黄仕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0
|
文学性·音乐性·舞台性——戏曲语言特点浅探(上) |
范钧宏
|
《戏曲艺术》
|
1982 |
3
|
|
11
|
中国古代编剧理论的宏观体系 |
谭帆
|
《戏剧艺术》
|
1986 |
3
|
|
12
|
关于喜剧样式和文化品位的断想——鸡毛蒜皮创作点滴 |
陈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3
|
都市丛林中的音乐剧——中国音乐剧在2015 |
周映辰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曲律》浅论——兼比较王骥德与沈璟的曲学理论 |
顾聆森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李笠翁的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 |
陈多
计文蔚
|
《戏剧艺术》
|
1981 |
3
|
|
16
|
戏曲动作散论 |
陈立衔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8 |
3
|
|
17
|
戏曲语言要有雅俗共赏特色——民族戏曲创作欣赏漫谈之二十七 |
鲁丹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8
|
浅谈《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艺术及其审美教学 |
刘江林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3
|
|
19
|
“临川四梦”文学渊源探讨 |
赵山林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0
|
郑若庸年谱引论(1489—1577) |
徐朔方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