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东南路金墓所见戏曲图像研究
1
作者 郭晓宇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河东南路是金朝设立的路级行政区,在这一区域发现了许多金代的仿木结构砖室墓,众多墓葬内设有戏曲题材的壁面装饰和随葬器物。对这些戏曲题材的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可为了解当时的丧葬观念以及社会风俗提供重要的实证参考。以河东南路地... 河东南路是金朝设立的路级行政区,在这一区域发现了许多金代的仿木结构砖室墓,众多墓葬内设有戏曲题材的壁面装饰和随葬器物。对这些戏曲题材的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可为了解当时的丧葬观念以及社会风俗提供重要的实证参考。以河东南路地区46座金墓中的107幅戏曲图像为依托,分类探讨社火、伎乐歌舞、杂剧三大类戏曲图像的特征与内涵,同时联系传世文献对宋金戏曲的相关记载,以期探究时人选择、设置戏曲题材图像背后的文化内涵,理解这些图像与当时的丧葬风俗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南路地区 戏曲图像 河东戏剧 丧葬习俗
下载PDF
从表演艺术到文学体裁——戏曲图像所见文人化影响下戏曲属性转变之关捩
2
作者 宁俊红 王阳 《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戏曲从表演艺术转变为文学体裁,是戏曲文人化的一种结果。戏曲文人化过程中,围绕戏曲文本出现了诸多类型且意蕴丰富的戏曲图像,这是戏曲成为文学体裁的一个关键表征。明代中后期开始,“拈曲意以为画意”的戏曲插图使戏曲文本开始突破演... 戏曲从表演艺术转变为文学体裁,是戏曲文人化的一种结果。戏曲文人化过程中,围绕戏曲文本出现了诸多类型且意蕴丰富的戏曲图像,这是戏曲成为文学体裁的一个关键表征。明代中后期开始,“拈曲意以为画意”的戏曲插图使戏曲文本开始突破演出形态,逐渐适合案头阅读而非舞台表演,戏曲插图既生发文本意境,又可见戏曲文人化倾向。清代中后期,戏曲成为抒发文人志趣的重要媒介,逐渐发展为戏剧特征被消解的“拟剧本”形态,而其中的戏曲画传传达出文人群体的精神诉求,深化了戏曲的文体功能,反映出戏曲的文人化特点,让戏曲的文学品格愈加明显。清末民初时期,戏曲画册提升了戏曲的文学品位,促进了戏曲作品经典化,提高了戏曲的文体地位,这都说明戏曲的文学属性最终被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戏曲文人化 戏曲属性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的方法与陷阱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浩 《文化遗产》 2023年第2期74-81,共8页
戏曲作为兼具雅俗、融合案头和场上的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学类别中,与图像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包括单个戏曲图像释读、类别戏曲图像剖梳和以图证史三个层面,虽各有不同侧重,但彼此犄角,互相贯通。单个戏曲图像释读需在... 戏曲作为兼具雅俗、融合案头和场上的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学类别中,与图像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包括单个戏曲图像释读、类别戏曲图像剖梳和以图证史三个层面,虽各有不同侧重,但彼此犄角,互相贯通。单个戏曲图像释读需在辨真伪、识主题、审虚实、慎分寸的基础之上,尽量获取准确而充分的有效信息。对类别戏曲图像的特征、脉络和生态等进行概括和梳理,总结其演变发展规律,对比各类图像之异质和同调,不仅有助于对其中单个图像的释读,而且可以加深对当时戏曲生态的理解,从而丰富我们对中国戏曲图像这个整体及其与戏剧史、美术史关系的认识。戏曲图像研究的最终旨归是将图像作为史料来解决戏曲史上的具体问题,但以图证史尤要留心“程式”和“文图共谋”两方面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脉络 以图证史 方法
下载PDF
河南宋墓戏曲图像与山西金墓戏曲图像的初步梳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彭超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52,共9页
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对上个世纪以来在河南宋墓和山西金墓中陆续发掘出的戏曲图像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两省出土的戏曲图像做了一点比较,以期发现同一题材图像在两地因时空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和传承关系。
关键词 河南宋墓 山西金墓 戏曲图像 比较
原文传递
戏曲文本图像如何可能?
5
作者 刘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共11页
戏曲文本图像是一种在文本性与图像性共同作用下通过想象所建构的视觉形象。“文本性”乃是文本形式表现其对象的可能性,在文本性的支配下,中国戏曲的诗性传统使得文本插图倾向于一种诗性意境。“图像性”是表现视觉形象的可能,这种可... 戏曲文本图像是一种在文本性与图像性共同作用下通过想象所建构的视觉形象。“文本性”乃是文本形式表现其对象的可能性,在文本性的支配下,中国戏曲的诗性传统使得文本插图倾向于一种诗性意境。“图像性”是表现视觉形象的可能,这种可能之一便是绘画传统中历史语法的规定。最能体现文本插图中图像传统的是《元曲选》插图,此选本的插图中注明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画家共计九十九位所仿效者,这种仿效说明了对绘画传统句法元素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本体论 文本插图
下载PDF
由文本与表演的矛盾互动论折子戏的生成
6
作者 王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0,共6页
折子戏凝聚着文学与戏曲的内在关联,是文本与表演矛盾互动的产物。折子戏的形成过程是从文本来、向舞台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文本与表演统一、平衡、对立的关系直接影响剧本体制规范下表演体制的形成、表演艺术对戏曲文本的再塑造以及... 折子戏凝聚着文学与戏曲的内在关联,是文本与表演矛盾互动的产物。折子戏的形成过程是从文本来、向舞台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文本与表演统一、平衡、对立的关系直接影响剧本体制规范下表演体制的形成、表演艺术对戏曲文本的再塑造以及表演规律制约下脚色戏的成熟,可见折子戏表演形式从初始量变经由质变进化,最终得以凝定的轨迹。因此,从文本与表演的矛盾关系入手,可了解折子戏产生的真相,而戏曲图像恰好具备了关联文本与表演的双重属性,从其发展可知折子戏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戏 戏曲图像 戏曲文本 戏曲表演
原文传递
焦作宋元墓葬装饰中的戏曲图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成文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07,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河南焦作发现的宋元墓葬及戏曲文物,为了解当时戏曲文化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宋元墓葬文物中的戏曲形象梳理,探讨这些形象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了解社会习俗的影响,研究这些特定的艺术形象和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河南焦作发现的宋元墓葬及戏曲文物,为了解当时戏曲文化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宋元墓葬文物中的戏曲形象梳理,探讨这些形象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了解社会习俗的影响,研究这些特定的艺术形象和表现形式,以期通过深入研究这一传统文化的小小分支,挖掘历史传承和艺术借鉴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宋元墓葬 戏曲图像 社会习俗 装饰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戏曲图像研究综述
8
作者 张子豪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戏曲图像是戏曲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20世纪以来,学界对戏曲图像的研究概况可以清晰地反映对于戏曲图像的认识,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戏曲图像的解读情况.针对学界的研究现状,存在着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准确的定位的问题.戏曲图像的研究地位仍... 戏曲图像是戏曲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20世纪以来,学界对戏曲图像的研究概况可以清晰地反映对于戏曲图像的认识,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戏曲图像的解读情况.针对学界的研究现状,存在着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准确的定位的问题.戏曲图像的研究地位仍然有待提高,研究方法仍需考虑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戏曲研究 戏曲
下载PDF
国内戏曲图像研究述评
9
作者 李欣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8期125-127,共3页
作为打通图像(造型艺术)与表演(戏剧艺术)之间的跨媒介史学研究,戏曲图像研究作为二者之间的桥梁,是戏曲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戏曲图像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媒介叙事研究的新兴热门课题,对文学、哲学、历史乃至艺术学科的发... 作为打通图像(造型艺术)与表演(戏剧艺术)之间的跨媒介史学研究,戏曲图像研究作为二者之间的桥梁,是戏曲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戏曲图像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媒介叙事研究的新兴热门课题,对文学、哲学、历史乃至艺术学科的发展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以“乐、图、文”三位一体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思想为切入点,探讨图像(造型艺术)与表演(戏剧艺术)之间的互文关系,通过梳理国内当前戏曲图像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以期能够对戏曲史学研究的多元化、系统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图像证史 图像与表演
下载PDF
漳州木版年画中的戏曲图像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潇娴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4-43,共10页
漳州木版年画吸纳了本地戏曲为素材,在连环画、灯画、纸扎画和功德纸年画等不同门类中创作戏曲图像,题材涵盖吉庆祥瑞、历史传奇、爱情故事等。画面布局灵活多变,常见的构成形式有一字式、分段式、对称式和环式。其形成受到戏曲表演和... 漳州木版年画吸纳了本地戏曲为素材,在连环画、灯画、纸扎画和功德纸年画等不同门类中创作戏曲图像,题材涵盖吉庆祥瑞、历史传奇、爱情故事等。画面布局灵活多变,常见的构成形式有一字式、分段式、对称式和环式。其形成受到戏曲表演和舞台美术等因素的影响,且借鉴了书籍木刻插图的表现手法。连环画形式的戏曲年画尤为突出,体现了创作者对图像叙事性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版年画 戏曲图像 漳州
下载PDF
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
11
作者 苏翔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继唐代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此历史阶段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光彩造人。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继唐代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此历史阶段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光彩造人。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量戏曲图像便是见证。本文从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戏曲文物入手,通过对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探讨宋金戏曲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河南宋墓 山西金墓 戏曲发展
下载PDF
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
12
作者 苏翔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是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量戏曲图像便是见证。文章从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戏曲文物入手,通过对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 对我国戏曲发展来说,宋金元时期可谓是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宋金时期,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大量戏曲图像便是见证。文章从河南宋墓及山西金墓出土的戏曲文物入手,通过对戏曲图像的综合认识,探讨宋金戏曲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图像 河南宋墓 山西金墓 戏曲发展
下载PDF
论四川清代墓葬建筑装饰中戏曲图像的“永恒性”
13
作者 何雅闻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中国以血脉的代代承替达到对于生命永恒性的追求,墓葬建筑作为象征生死交替、沟通生死的场所,具有在文化层面上追求生命永恒的意味。四川清代墓葬建筑中流行装饰戏曲图像,这些图像兼具世俗娱乐、宗教祭祀、表功教化等多重语义于一体。... 中国以血脉的代代承替达到对于生命永恒性的追求,墓葬建筑作为象征生死交替、沟通生死的场所,具有在文化层面上追求生命永恒的意味。四川清代墓葬建筑中流行装饰戏曲图像,这些图像兼具世俗娱乐、宗教祭祀、表功教化等多重语义于一体。从历史的梳理来看,它们延续了墓葬建筑的装饰传统。然而通过雕刻的手段将动态的戏曲表演转化为静止的图像,除了满足装饰和娱乐的功能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戏曲图像向生者提出一种“永恒”互动的诉求,以期延续和彰显墓主的社会责任和社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建筑 戏曲图像 永恒性 民俗 丧葬观念
下载PDF
《踏摇娘》研究综述
14
作者 刘子菱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7期32-32,共1页
《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在中国舞蹈史上与戏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情节性”突破,更在于男演员对于女性角色的艺术化饰演,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近代... 《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在中国舞蹈史上与戏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情节性”突破,更在于男演员对于女性角色的艺术化饰演,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近代以来学术界对《踏摇娘》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的梳理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启发我们对《踏摇娘》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摇娘》 戏曲图像 戏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