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学理论在大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渊 胡入云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2-128,共7页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也需要不断尝试革新,将人文学科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丰富其方法与手段。叙事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能为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文本分析视角。在教材课文解读中...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也需要不断尝试革新,将人文学科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丰富其方法与手段。叙事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能为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文本分析视角。在教材课文解读中,叙事学中的戏剧化表现理论可以更清晰地揭示出文本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之间的联系;叙事情感表达机制相关理论可以为对作品的情节设置及其情感效果提供有效解释;叙述语体研究领域的发现可以对作品叙述方式的特征描述与功能解读提供新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叙事学 戏剧化呈现 叙事情感 叙述语体
下载PDF
隐居幕后的真意——论叶芝中后期抒情诗中戏剧化呈现的意图及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创作非个性化诗歌和实现诗的道德教育功能,构成了世纪之交叶芝诗学观转变的两大内容,也是他采用戏剧化呈现的根本动因。戏剧化呈现使叶芝在坚持诗人的认识、情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诗人的第二自我——面具,呈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创作非个性化诗歌和实现诗的道德教育功能,构成了世纪之交叶芝诗学观转变的两大内容,也是他采用戏剧化呈现的根本动因。戏剧化呈现使叶芝在坚持诗人的认识、情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诗人的第二自我——面具,呈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鼓励读者对诗歌的道德主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改变诗人介入作品的方式。戏剧化呈现集中体现了叶芝对非个性化诗歌与个性化创作、诗的道德教化和读者的接受等理论命题的思考与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非个性 主体地位 戏剧化呈现 面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