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电影的三副面孔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天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6-45,共10页
影像生产与传播中的再媒介化是当代艺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元"则是内化于其中的、自觉的驱力。本文首先界定元电影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提出其"解构与建构并举"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论述元电影的三种映现形式--戏... 影像生产与传播中的再媒介化是当代艺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元"则是内化于其中的、自觉的驱力。本文首先界定元电影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提出其"解构与建构并举"的特质。在此基础上,论述元电影的三种映现形式--戏中戏、媒介间性与自我指涉,辨析元电影对于电影体制与社会现实的文化实践意义,探究元电影在受众层面始终未能有效曝露现实虚构性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笔者对于元电影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电影 戏中戏 媒介间性 自我指涉 虚构性
原文传递
“戏中戏”在戏剧艺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健生 《民族艺术研究》 2000年第1期43-52,共10页
所谓“戏中戏”即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套演与该剧相游离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如果遍览一 番古今中外戏剧文学史,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发现大量使用“戏中戏”这一技巧、手法的成功剧 作,因此可以肯定“戏中戏”乃属于中外剧作家笔下经常运... 所谓“戏中戏”即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套演与该剧相游离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如果遍览一 番古今中外戏剧文学史,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发现大量使用“戏中戏”这一技巧、手法的成功剧 作,因此可以肯定“戏中戏”乃属于中外剧作家笔下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 技巧、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剧艺术 剧观 情节发展 审美效果
下载PDF
关于哈姆雷特延宕问题的争论及其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查培德 《外国语》 1986年第6期66-70,79,共6页
三百年来,哈姆雷特的延宕或拖延复仇问题吸引了无数的研究者。曾经有位评论家说过,关于《哈姆雷特》一剧的评论简直多如牛毛,要是想看遍这些评论的话,恐怕就没有时间看剧本本身了。这些评论大多涉及哈姆雷特的拖延复仇问题。本文的目的... 三百年来,哈姆雷特的延宕或拖延复仇问题吸引了无数的研究者。曾经有位评论家说过,关于《哈姆雷特》一剧的评论简直多如牛毛,要是想看遍这些评论的话,恐怕就没有时间看剧本本身了。这些评论大多涉及哈姆雷特的拖延复仇问题。本文的目的是想从分析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入手,指出它们各自的合理之处与问题所在,并试图在剧本的基础上对哈姆雷特为何拖延复仇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评论家 戏中戏 人物性格 思想意义 复仇 剧情 剧性 克劳狄斯 莎士比亚
原文传递
从《仲夏夜之梦》戏中戏管窥莎士比亚戏剧观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俊武 朱茜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85,共5页
莎士比亚不仅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而且还在作品中演绎了自己的戏剧观。莎翁对起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持否定态度,主张在戏剧作品中制造一种戏剧错觉,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错觉。他借助通常的模仿艺术来反证戏剧表演仅靠模... 莎士比亚不仅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而且还在作品中演绎了自己的戏剧观。莎翁对起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持否定态度,主张在戏剧作品中制造一种戏剧错觉,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错觉。他借助通常的模仿艺术来反证戏剧表演仅靠模仿现实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戏剧是用来探索现实而不是用来模仿它们的。只有摆脱模仿论的束缚,大胆创造戏剧错觉,甚至是极其夸张地大肆渲染,才能够充分展现戏剧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剧观 模仿错觉 剧错觉 模仿论
原文传递
《红楼梦》“戏中戏”叙事论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晓红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4-284,共21页
《红楼梦》借重戏剧中"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在小说文本中嵌入了诸多戏剧的剧目、唱词、念白、评点以及优伶演出场景等,对小说人物、情节与题旨起到对比映照作用,发挥了特定的叙事功能;它令潜文本的文化世界介入小说文本的叙事... 《红楼梦》借重戏剧中"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在小说文本中嵌入了诸多戏剧的剧目、唱词、念白、评点以及优伶演出场景等,对小说人物、情节与题旨起到对比映照作用,发挥了特定的叙事功能;它令潜文本的文化世界介入小说文本的叙事进程,开启了读者的非线性阅读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潜文本 叙事功能 非线性阅读
原文传递
戏剧艺术中的“戏中戏”探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金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通过对一些戏剧的分析,说明戏中戏不仅是一种戏剧编排结构,是对艺术真实的重新界定,利用戏中戏的手法,可以诠释人与自我的矛盾,生活与艺术的矛盾,更形成一种开放的故事结构,给人很多启示。
关键词 戏中戏 艺术真实 元叙事 开放的故事结构
下载PDF
论戏与戏中戏的四种关系类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严程莹 李启斌 《戏剧之家》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自古以来,有许多作品都出现了"嵌套"现象,就是一个故事里面还套着一个或几个故事的手法。戏剧中也有嵌套现象,我们称为"戏中戏",它是戏剧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型。就戏与戏中戏的"互文"关系来说,我们归纳了... 自古以来,有许多作品都出现了"嵌套"现象,就是一个故事里面还套着一个或几个故事的手法。戏剧中也有嵌套现象,我们称为"戏中戏",它是戏剧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型。就戏与戏中戏的"互文"关系来说,我们归纳了四种已知的模式:借用、拼贴、置换和后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借用 拼贴 置换 后设
下载PDF
《消失的她》:悬疑感背后的时代焦虑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慧瑜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69,F0004,共5页
《消失的她》是一部类型成熟的悬疑电影,不仅制造了环环相扣的紧张、刺激的悬疑感,而且在多次反转、戏中戏等叙事套层中带来拨云见日的推理快感。悬疑电影本身是一种把无法言明的社会焦虑和恐惧形象化、影像化的商业类型,是通过指认邪... 《消失的她》是一部类型成熟的悬疑电影,不仅制造了环环相扣的紧张、刺激的悬疑感,而且在多次反转、戏中戏等叙事套层中带来拨云见日的推理快感。悬疑电影本身是一种把无法言明的社会焦虑和恐惧形象化、影像化的商业类型,是通过指认邪恶和危险的来源来实现心理治愈和社会秩序恢复的过程。这部电影一方面呈现了姐妹情谊与穷小子娶富家女的阶层跨越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当代社会深陷密室中的囚徒式主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电影 《消失的她》 戏中戏 囚徒
原文传递
试论“戏中戏”在剧作中的审美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方小缇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精心安排了"伶人进宫献艺"的一场戏,即所谓的"戏中戏":在王子哈姆莱特的授意下,流浪艺人们专为国王克劳狄斯及诸王公贵族,上演了名为"贡扎果之死"...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精心安排了"伶人进宫献艺"的一场戏,即所谓的"戏中戏":在王子哈姆莱特的授意下,流浪艺人们专为国王克劳狄斯及诸王公贵族,上演了名为"贡扎果之死"(亦译为"捕鼠机")的一桩"谋杀案"。该虚拟的故事情节与靠用毒计攫取王位的现国王克劳狄斯"杀兄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皮兰德娄 剧作 剧作家 颜佩韦 审美作用
原文传递
秩序的毁灭与重建——《哈姆莱特》悲剧原因新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公昭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6-96,共11页
秩序的毁灭与重建——《哈姆莱特》悲剧原因新探李公昭哈姆莱特的悲剧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哈姆莱特》①被描述成一个戏剧上的斯芬克斯,一个文学中的蒙娜·丽莎。在近四百年的莎评中,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 秩序的毁灭与重建——《哈姆莱特》悲剧原因新探李公昭哈姆莱特的悲剧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哈姆莱特》①被描述成一个戏剧上的斯芬克斯,一个文学中的蒙娜·丽莎。在近四百年的莎评中,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有二:一,哈姆莱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奥菲利娅 波洛涅斯 悲剧原因 克劳狄斯 戏中戏 国王 伊丽莎白时代 朱生豪
原文传递
论明清通俗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鹏飞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所谓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是指在小说情节或叙事层面嵌入戏曲的故事内容、戏文片段或其他戏曲因素,跟小说自身的情节、叙事或主题形成复杂的关联,同时造成特殊的美学效果。"戏曲嵌入式结构"既是小说的叙事技巧,... 所谓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是指在小说情节或叙事层面嵌入戏曲的故事内容、戏文片段或其他戏曲因素,跟小说自身的情节、叙事或主题形成复杂的关联,同时造成特殊的美学效果。"戏曲嵌入式结构"既是小说的叙事技巧,也是小说的叙事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外小说史上屡见不鲜,明清通俗小说比较普遍地运用过这种结构,成为小说史上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通俗小说 曲嵌入式结构 戏中戏 类比 勾连
下载PDF
略论明末清初苏州作家群剧作中的“戏中戏”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玫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40,共7页
略论明末清初苏州作家群剧作中的“戏中戏”李玫在我国戏曲形成、生长之初被兼收并蓄进去的诸种艺术成分,如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都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成熟,在戏曲艺术的熔炉里,按照戏曲表现的需要,按照戏剧的结构原则溶化成... 略论明末清初苏州作家群剧作中的“戏中戏”李玫在我国戏曲形成、生长之初被兼收并蓄进去的诸种艺术成分,如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都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成熟,在戏曲艺术的熔炉里,按照戏曲表现的需要,按照戏剧的结构原则溶化成戏曲艺术整体中的组成部分。但在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作家群 明末清初 曲艺术 娱乐性 中国古典 曲演出 中国 穿插表演 表现手段
原文传递
漫谈戏剧中的“戏中戏”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健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2-36,共5页
所谓“戏中戏” ,原指一部戏剧中又套演该戏剧本事之外的其他戏剧故事、事件。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戏中戏”在戏剧创作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使用。那么 ,剧作家们缘何热衷于使用“戏中戏”?“戏中戏”究竟有... 所谓“戏中戏” ,原指一部戏剧中又套演该戏剧本事之外的其他戏剧故事、事件。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戏中戏”在戏剧创作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使用。那么 ,剧作家们缘何热衷于使用“戏中戏”?“戏中戏”究竟有怎样的独到功用?中外戏剧家运用“戏中戏”时的差异性又何在?本文即拟从上述几方面 ,就“戏中戏”这一饶有趣味的戏剧现象予以粗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相对主义剧观 功用 差异性
下载PDF
《如果·爱》:歌舞华丽外衣下的爱情故事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艳 《东南传播》 2006年第5期76-78,共3页
美好的爱情永远是人类心灵深处永恒的追求,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电影《如果·爱》不仅延续了陈可辛电影中对于人的感情的一贯关注,而且填补了华语歌舞片的空白。影片叙述的只是一个很老套的三角恋故事,但是却增添了许多吸引... 美好的爱情永远是人类心灵深处永恒的追求,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电影《如果·爱》不仅延续了陈可辛电影中对于人的感情的一贯关注,而且填补了华语歌舞片的空白。影片叙述的只是一个很老套的三角恋故事,但是却增添了许多吸引人的元素:戏中戏、音乐剧、马戏团的杂耍以及有着浓烈百老汇风格的歌舞,在爱情之外却也给人们很多关于社会和生活的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爱情故事 歌舞片 影片 电影 三角关系 蒙太奇 感情 导演
下载PDF
以有限想象无限——对“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盗梦空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思逸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62,共16页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2010)向来被认为是营造出时空迷宫的典范作品,其中的叙事策略也备受论者关注。然而,多元、非线性的时间图景不足以表达无限,循环重复必须经由“...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2010)向来被认为是营造出时空迷宫的典范作品,其中的叙事策略也备受论者关注。然而,多元、非线性的时间图景不足以表达无限,循环重复必须经由“梦中梦、戏中戏”的演绎才有意义。作为叙事艺术的文学和电影,要想以有限想象无限,并非依赖于面向外部时空的扩张、堆叠,而是要在自身内部引入自我指涉的机制。作为有限性的存在,人可以想象的无限只能是一种借助数学符号、视觉图像亦或语言叙事的悖论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克里斯托弗·诺兰 戏中戏 自指悖论 无限
原文传递
元戏剧的起源、意象和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90,共9页
元戏剧概念提出近半个世纪,围绕它产生了很多争论:悲剧的消亡、自我意识、戏中戏、真实与虚构、戏剧/文化复合体等等。元戏剧与西方"元"术语产生的语境相伴而生。在这种元语境中,元戏剧是以与悲剧相区别的一种戏剧形式提出来... 元戏剧概念提出近半个世纪,围绕它产生了很多争论:悲剧的消亡、自我意识、戏中戏、真实与虚构、戏剧/文化复合体等等。元戏剧与西方"元"术语产生的语境相伴而生。在这种元语境中,元戏剧是以与悲剧相区别的一种戏剧形式提出来的,并不具备一种固定不变的手法;其起源及其意象是剧作家的自我意识,具体化为角色的戏剧化能力;结合戏剧/文化复合体来看,元戏剧处于创作戏剧之初并最终形成了戏剧的总体结构和氛围。元戏剧既体现在每一部戏剧中,更取决于复合体的总体特征,并随复合体的变迁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结构 起源 意象 自我意识 复合体 剧形式 戏中戏
原文传递
一曲“铜豌豆” 回荡天地间——《燕赵风骨关汉卿》的艺术特色
17
作者 李洋 《大舞台》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燕赵风骨关汉卿》是一部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为原型创作的新编历史剧。该剧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塑造了关汉卿、珠帘秀两位敢于抗争的梨园子弟和拥有抗争意识但缺乏实际抗争的群体代表梁进之等人物;叙事结构以情感为推动力,加上戏... 《燕赵风骨关汉卿》是一部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为原型创作的新编历史剧。该剧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塑造了关汉卿、珠帘秀两位敢于抗争的梨园子弟和拥有抗争意识但缺乏实际抗争的群体代表梁进之等人物;叙事结构以情感为推动力,加上戏中戏的巧妙运用,实现了艺术性与情节构造的融合统一;关汉卿在剧本中表现出来的先进的启蒙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丰富戏曲内涵,彰显梨园领袖的文人风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情感叙事 戏中戏
原文传递
身份错位、弄巧成拙与戏中戏热闹喧器的喜剧世界
18
作者 王静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8期60-67,共8页
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关键词 身份错位 戏中戏 喜剧世界 聪明人
原文传递
艺术对话空间的多维解读 论戏中戏艺术手法的运用技巧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丽丽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3,共3页
最近四川南充创制的大型歌剧《追梦人》凸显了"戏中戏"这种传统表现手法的艺术魅力,这种对艺术本体的尝试和思考也表现出中国当代戏剧的探索精神,按照南充市歌舞剧院院长李力的说法:《追梦人》是一部"剧中有戏,戏中有歌&... 最近四川南充创制的大型歌剧《追梦人》凸显了"戏中戏"这种传统表现手法的艺术魅力,这种对艺术本体的尝试和思考也表现出中国当代戏剧的探索精神,按照南充市歌舞剧院院长李力的说法:《追梦人》是一部"剧中有戏,戏中有歌"的全新剧目,它将刀马旦、青衣、彩旦、老生、袍带丑等传统戏剧元素融入西洋歌剧当中,营造了别样审美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歌舞剧院 西洋歌剧 刀马旦 多维解读 艺术本体 审美韵味 四川南充
原文传递
元戏剧理论观照下皮兰德娄作品中的幻觉与真实——以《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为例
20
作者 杨丽敏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9期90-92,共3页
戏剧随着时代而变化,现代戏剧对西方思想中的传统美学也进行了重新定义。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视角被定义为碎片化的、幻觉的,它提供了一种洞察人类心灵真相的能力。元戏剧就是一种审视幻觉与现实的艺术方式,元戏剧中的现实是我们通过自身... 戏剧随着时代而变化,现代戏剧对西方思想中的传统美学也进行了重新定义。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视角被定义为碎片化的、幻觉的,它提供了一种洞察人类心灵真相的能力。元戏剧就是一种审视幻觉与现实的艺术方式,元戏剧中的现实是我们通过自身的经验所理解的不合逻辑的世界。本文以皮兰德娄的作品《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为例,通过对超越观众的表演或舞台剧本形式的反映,展示元戏剧是如何强化舞台作用的;同时通过探索戏中戏的元戏剧手法,阐释幻觉与现实的融合,进一步分析观众是如何通过感受幻觉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来体验元戏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兰德娄 不合逻辑 现代 戏中戏 剧手法 理论观照 幻觉 个人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