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蜀汉至隋代的四川佛教 被引量:5
1
作者 温玉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0-13,9,共5页
佛教何时传入四川的问题,至今仍无法肯定。在一些考古报告中,把乐山柿子湾和麻浩崖墓中的石刻佛像,定为东汉晚期的佛像。①此说被学术界广泛引据。②但有的学者深入研究后指出:柿子湾的佛像墓约属汉魏之际,而麻浩的佛像墓应在蜀汉时期... 佛教何时传入四川的问题,至今仍无法肯定。在一些考古报告中,把乐山柿子湾和麻浩崖墓中的石刻佛像,定为东汉晚期的佛像。①此说被学术界广泛引据。②但有的学者深入研究后指出:柿子湾的佛像墓约属汉魏之际,而麻浩的佛像墓应在蜀汉时期。③换言之,四川最早的佛像出现在三国时代。三国时代,佛教已传入东吴,武昌和建业渐次形成佛教的重镇。虽然至今尚未发现佛教传入蜀汉的文献资料,但依彼时的形势推测,三国时佛教传入蜀汉是完全可能的。《后汉书·刘焉传》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传入 刘焉 东汉晚期 三国时代 考古报告 禅法 三论学 僧伽罗叉
下载PDF
峨眉山佛教源流考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早期的峨眉山是作为道教名山而存在的,被称为道教第七洞天。东汉蒲公故事系宋人伪造,峨眉山佛教滥觞于东晋时期高僧慧持入山建普贤寺。峨眉山曾长期处于佛道并存格局,明清以降,才演变成为佛教名山。
关键词 峨眉山道教 峨眉山佛教 蒲公
下载PDF
文徵明小楷《莲社十八贤图记册》赏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文 《艺术品》 2015年第12期18-23,共6页
东晋时(317—420),山西代县著名高僧慧远(334—416)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偕同僧人慧持、慧永、道昺、昙恒、慧睿、昙诜、道敬、道生、昙顺等九人,番僧佛驮跋陀罗、佛驮耶舍二尊者,及刘程之、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诠、张野等共十八人结... 东晋时(317—420),山西代县著名高僧慧远(334—416)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偕同僧人慧持、慧永、道昺、昙恒、慧睿、昙诜、道敬、道生、昙顺等九人,番僧佛驮跋陀罗、佛驮耶舍二尊者,及刘程之、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诠、张野等共十八人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史称"白莲社",赴会者则合称为"莲社十八贤"。这一佛教逸事遂被后世文人和书画家反复题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社十八贤图 佛驮跋陀罗 文徵明 十八贤 念佛三昧 周续之 白莲社 后世文人
原文传递
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干树德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3-86,共4页
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同其成为普贤道场的宗教历史分不开的。但它为什么会成为普贤道场?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形成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最初步的探讨。峨眉山之所以能形成为普贤道场,古刹普贤寺的创建是... 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同其成为普贤道场的宗教历史分不开的。但它为什么会成为普贤道场?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形成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最初步的探讨。峨眉山之所以能形成为普贤道场,古刹普贤寺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 《华严经》 白水寺 文殊 清凉国师 峨眉 光相 万年寺
原文传递
东晋高僧慧持行迹考述
5
作者 杨锋兵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99,共5页
东晋高僧慧持一生行迹主要可分为师事道安法师时期、庐山时期以及入蜀弘化时期。师事道安法师时期,慧持在颠沛流离之中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奠定了坚实的佛学基础。庐山时期,慧持校阅新译经典,树立清净道风,堪称僧团楷模。此后慧持割爱辞... 东晋高僧慧持一生行迹主要可分为师事道安法师时期、庐山时期以及入蜀弘化时期。师事道安法师时期,慧持在颠沛流离之中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奠定了坚实的佛学基础。庐山时期,慧持校阅新译经典,树立清净道风,堪称僧团楷模。此后慧持割爱辞请,入蜀弘化,传播经典,创建寺院,高树戒幢,修持禅定,弘化一方,可谓戒、定、慧三学并进,是名至实归的高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迹 贡献
原文传递
魏周时期五台山佛教史
6
作者 田力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2期3-6,共4页
东晋初年,后赵时期,先由天竺佛图澄,继以弥天释道安,将佛教传入山西境内。公元354年,道安在恒山立寺,遂有五台山附近楼烦的慧远、慧持兄弟二人往归出家,表明五台山地区已有佛法流布,而鲜有寺院建筑。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公... 东晋初年,后赵时期,先由天竺佛图澄,继以弥天释道安,将佛教传入山西境内。公元354年,道安在恒山立寺,遂有五台山附近楼烦的慧远、慧持兄弟二人往归出家,表明五台山地区已有佛法流布,而鲜有寺院建筑。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公元426年,魏太武帝夺取长安。公元413年灭夏,魏取关中。公元436年,魏灭北凉,取得凉州。至此,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魏境内的长安,自前秦苻坚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史 释道安 佛教传入 魏太武帝 竺佛图澄 华严经 古清凉传 佛祖历代通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