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诱发电位时频分析的山羊颈脊髓损伤模型评价
- 1
-
-
作者
吴怡欣
谢小波
胡勇
崔红岩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香港大学矫形与创伤外科学系
-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176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JCYBJC29600)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科研培育计划项目(HKUSZH201902011)。
-
文摘
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时频特征及其对山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只3~6个月龄山羊,体质量15~20 kg。采用球囊注射压迫法制备慢性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使用诱发电位记录系统(YRKJA2004),记录颈脊髓损伤前后的SEP信号。应用匹配追踪算法提取SEP信号的时频成分,分析SEP信号时域及时频域特征参数,并比较颈脊髓损伤前后SEP时频成分特征及分布模式。结果所有动物造模后均出现功能障碍,颈脊髓受到轻度损伤,造模成功。颈脊髓损伤后,SEP信号的时域波形潜伏期延长(正常组11.39 ms±0.87 ms;损伤组13.56 ms±2.04 ms),波幅降低(正常组1.38μV±0.59μV;损伤组0.57μV±0.35μV)。同时,SEP信号的时频成分存在稳定的分布模式。颈脊髓损伤前,SEP信号在时频域存在1个稳定的主成分(16~22 ms、65~90 Hz)和2个次成分(次成分1:20~28 ms,150~210 Hz;次成分2:35~44 ms,100~210 Hz);与损伤前相比,损伤后SEP时频成分的分布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19~29 ms,60~120 Hz;次成分1:27~36 ms,160~230 Hz;次成分2:37~48 ms,40~150 Hz),并且时频成分的数量增加,出现了新的次成分,分布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分辨率SEP时频分析能提供反映颈脊髓损伤的相关信息,将有望为颈脊柱脊髓疾病的病理严重程度准确评估和精准的病灶定位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
-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慢性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
体感诱发电位
时频分析
匹配追踪
羊
-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hronic cervic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injury mode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atching pursuit
goat
-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3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