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被引量:894
1
作者 张声生 唐旭东 +1 位作者 黄穗平 卞立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60-3064,共5页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度增加,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医药在本病的诊疗方...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度增加,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医药在本病的诊疗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曾于2009年组织制定了《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的诊疗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黏膜 中医诊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共识意见 专家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被引量:891
2
作者 李军祥 陈誩 +1 位作者 吕宾 王彦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及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2003年、2011年相继制定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及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2003年、2011年相继制定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对慢性胃炎包括CAG的诊治和评价进行了规范。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诊疗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被引量:531
3
作者 张声生 李乾构 +2 位作者 唐旭东 王萍 李振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9-753,共5页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共识意见 中医诊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消化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诊断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 被引量:215
4
作者 魏玮 杨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为胃癌前状态。通过梳理目前中西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状,发现该疾病在诊断方面存在着胃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不理想、对肠上皮化生分型的临床价值仍有争论、术语使用不统一等问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为胃癌前状态。通过梳理目前中西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状,发现该疾病在诊断方面存在着胃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不理想、对肠上皮化生分型的临床价值仍有争论、术语使用不统一等问题;治疗方面则有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必要性等难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个体化治疗、具有针对病理改变的特效中药、整体调理、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治疗等方面。结合"因机制法,以病守方,随证配伍"治疗思想,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可为临床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 幽门螺杆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 被引量:150
5
作者 房静远 刘文忠 +9 位作者 李兆申 杜亦奇 纪小龙 戈之铮 李延青 姒健敏 吕农华 吴开春 陈萦 萧树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7期44-55,共12页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 OLUA)[2,3]、欧洲《胃癌癌...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 OLUA)[2,3]、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Ⅳ共识[5]提出幽门螺杆菌(H. pylori)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 pylori的作用[1]、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等,这些均促使我们要及时更新共识意见。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2年1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8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对此前起草小组专家撰写的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若选择①者所占比例>2/3或选择①和②者所占比例>85%即通过该条款。全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功能消化不良 共识意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6
作者 朱永钦 朱永苹 +9 位作者 黄连梅 韦维 林寿宁 唐友明 廖冬燕 刘玉 李艳波 奚锦要 罗昭琼 蒙晓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2-325,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目前已经被公认为胃癌前状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对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结合近年来中...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目前已经被公认为胃癌前状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对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结合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成果,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进行综述,为今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8
7
作者 丁成华 李晶晶 +5 位作者 方芳 冯磊 程绍民 石强 郑绍勇 兰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 12.0软件对该病的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 12.0软件对该病的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122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虚弱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肝郁、湿热、阴虚与血瘀等;症状频次较高的有胃脘隐痛、大便稀或溏、胃脘胀满、胃脘灼痛等,胃脘胀痛、胸胁胀痛、食欲减退、胃脘刺痛、泛酸、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等次之。证候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结论: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本病的证候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机 症状 证候分布规律
原文传递
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建立及致萎缩因素探讨 被引量:82
8
作者 姒健敏 吴加国 +4 位作者 曹倩 项尊 姜玲玲 吕文 黄怀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建立鼠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动物模型并探讨致萎缩因素。方法 应用① 6 0 %酒精和 2 0mmol/L去氧胆酸钠 (A因素 ) ;② 0 .0 5 %~ 0 .1%氨水 (B因素 ) ;③ 0 .0 5 %吲哚美辛 (C因素 )按有重复的L8(2 7)正交设计对SD大鼠分三批进... 目的 建立鼠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动物模型并探讨致萎缩因素。方法 应用① 6 0 %酒精和 2 0mmol/L去氧胆酸钠 (A因素 ) ;② 0 .0 5 %~ 0 .1%氨水 (B因素 ) ;③ 0 .0 5 %吲哚美辛 (C因素 )按有重复的L8(2 7)正交设计对SD大鼠分三批进行制模刺激 ,三批刺激时间分别为 3个月、6个月和 9个月。实验到期后取出全胃 ,观察大鼠胃黏膜大体观及各项萎缩指标。结果 应用A、B、C三因素 (单因素或多因素 )刺激 6个月或 9个月均出现典型的胃窦萎缩性胃炎征象 ,制模成功率达 10 0 % ,且能维持形态稳定 1个月以上。结论 应用 6 0 %酒精和 2 0mmol/L去氧胆酸钠 ,0 .0 5 %~ 0 .1%氨水 ,0 .0 5 %吲哚美辛对SD大鼠刺激 6个月可成功地建立CAG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动物模型 病因 癌前状态
原文传递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89
9
作者 李多 王锐 +2 位作者 于永强 齐维娟 高会斌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阳性老年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标...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阳性老年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用枳术宽中胶囊替代胶体果胶铋。7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药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算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8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14、9、7、10例和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1个月观察组35例(87.5%)、对照组32例(80.0%)HP根除,停药1个月两组HP根除率相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口干、口苦、恶心、大便干结、便秘、大便颜色变黑等症状为主,且患者都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5例(12.5%)、对照组13例(32.5%)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患者CRP、IL-8和TGF-β1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8和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HP阳性老年CAG疗效由于标准四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枳术宽中胶囊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8
10
作者 董安山 潘兆宝 +3 位作者 吉华青 张淑英 张立斌 李文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7-1258,共2页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消化内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AG并满足1年随访期的患者300例,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饮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消化内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AG并满足1年随访期的患者300例,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饮食干预同时联合避免损害胃黏膜的药物治疗;B组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丽珠得乐220mg口服,每天2次,14d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联合避免损害胃黏膜的药物治疗;C组在采用四联疗法(同B组)根除Hp后,继续加用胃复春4片饭前30min口服,每天3次,持续治疗1年后,比较各组的胃镜检查疗效、病理复查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好转,复查胃镜结果发现,C组中治愈43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病理结果发现,C组中治愈37例,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8.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中Hp转阴59例(59.00%),B组中Hp转阴81例(81.00%),C组中Hp转阴89例(89.00%),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CAG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四联疗法与胃复春治疗,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改善临床症状,可以作为CAG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疗法 胃复春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被引量:87
11
作者 徐斌 黄玉凯 周进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9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相关性。方法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86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同病理...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相关性。方法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86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同病理检查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其之间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结果内镜诊断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病理诊断65例,其之间符合率为75.6%,伴肠上皮化生42例,伴上皮内瘤变19例。胃镜下具有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的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91.7%,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79.3%,其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见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内镜表现,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42.9%,其符合率与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及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各种表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和病理结果分析,两者的符合率有一定的差异,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将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二者结合可提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诊断 胃镜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6
12
作者 杨晋翔 安静 +3 位作者 彭继升 魏玥 贺梅娟 黄大未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评价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制定随机对照检索策略和对国内主要数据库检索(不考虑盲法),2名评价人员分别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排除标准对检索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3次独立筛选和对所纳入研究进... 目的评价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制定随机对照检索策略和对国内主要数据库检索(不考虑盲法),2名评价人员分别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排除标准对检索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3次独立筛选和对所纳入研究进行有效的数据提取,并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最终经核对一致的数据进行统计合并,根据异质性分析选用固定效应模式或随机效应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9篇594例随机对照实验纳入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方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RR=1.24,95%CI(1.07,1.45),P=0.004;临床疗效愈显率,RR=1.67,95%CI(1.13,2.49),P=0.01。同时胃镜疗效总有效率,RR=1.42,95%CI(1.12,1.79),P=0.004;胃镜疗效愈显率,RR=1.96,95%CI(1.34,2.86),P=0.000 6。其中3项研究数据纳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RR=1.05,95%CI(0.74,1.49),P=0.79;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RR=1.23,95%CI(0.96,1.58),P=0.10。结论 Meta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在临床和胃镜疗效上优于对照组,而幽门螺杆菌根除状况和肠上皮化生改善上尚不能认为优于对照组;由于所纳入研究较少且部分研究为偏倚风险不确定的随机对照研究,需高质量和低偏倚风险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3
13
作者 姜宁 黄宣 +1 位作者 范一宏 吕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OR值,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最后绘制漏斗图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共23项RCT符合纳入研究标准,1284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1253例患者接受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总体症状改善、总病理改善、肠化、萎缩、不典型增生的OR值分别为4.92(95%CI 3.72,6.52,P<0.00001),3.37(95%CI 2.43,4.67,P<0.000 01),2.31(95%CI 1.49,3.59,P<0.000 2),2.24(95%CI 1.32,3.80,P=0.003),3.51(95%CI 1.76,7.00,P=0.000 4)。各观察指标的漏斗图均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总体症状改善及病理学改善均有显著疗效,但存在对照组不合理等局限性,今后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观察指标一致的RCT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荟萃分析 异型增生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浊毒论治 被引量:68
14
作者 李佃贵 李海滨 +1 位作者 裴林 刘亚欣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浊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及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 ,临床宜从浊毒论治 ,化浊利湿与清热解毒同时进行 。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浊毒论治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5
作者 陈佳 李守英 徐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540-3542,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为特点的一类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偶见贫血、消瘦或腹泻。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76
16
作者 王仲略 周刚 沈慧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萎缩组,选取同期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非萎缩组,对... 目的探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萎缩组,选取同期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列为非萎缩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危险因素;将萎缩组5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年龄、胆汁反流、胃癌家族史、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对照组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因素,以叶酸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危险因素 叶酸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5
17
作者 李琼 刘晏 吴坚炯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概述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多样,疗效较好。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其独... 目的:概述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法多样,疗效较好。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治疗 微创治疗 针灸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慢痞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炎症指标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9
18
作者 于春月 李依聪 +7 位作者 苏泽琦 刘凯歌 曹雅蕾 杜世豪 李园 陈艳 庄园 丁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79-1983,共5页
从炎症因子角度研究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阐述慢痞消治疗和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综合造模法建立慢性胃炎"炎癌转化"和CAG气虚血瘀阴虚动物模型;CAG模型成功后慢痞消进行治疗;检... 从炎症因子角度研究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阐述慢痞消治疗和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综合造模法建立慢性胃炎"炎癌转化"和CAG气虚血瘀阴虚动物模型;CAG模型成功后慢痞消进行治疗;检测慢性胃炎"炎癌转化"不同病理阶段和CAG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过程中,IL-1β和IL-6水平在正常→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CAG→胃癌癌前病变(PLGC)发展过程中逐渐升高,在PLGC阶段最高,GC阶段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CAG模型IL-1β和IL-6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1β和IL-6在慢痞消基本恢复正常,胃复春表达仍然较高,空白组水平略高于对照组。结论:IL-1β和IL-6与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慢痞消的治疗和延缓CAG进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慢痞消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癌变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67
19
作者 杨洋 瞿先侯 +3 位作者 杨敏 王欣 孟曼 魏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及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 目的探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及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先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学历、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肿瘤史、中医症状、中医证型与OLGA、OLGIM风险分期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史、家族肿瘤史、中医证型与OLGA分期相关(P=0.013,P=0.010,P=0.006);Hp感染史与OLGIM分期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史(OR=2.365,95%CI:1.055~5.302,P=0.037)及胃络瘀血证(OR=9.972,95%CI:1.637~60.743,P=0.013)可影响OLGA分期;Hp感染史可影响OLGIM分期(OR=3.017,95%CI:1.541~5.909,P=0.001)。结论Hp感染史、中医证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其中胃络瘀血证癌变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癌变风险 幽门螺杆菌 胃络瘀血证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6
20
作者 王文菊 林丹 李彩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病理积分情...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病理积分情况比较、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H.pylori根除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2.2%(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理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ylori根除率,恢复胃部功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阿莫西林 果胶铋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