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失功移植肾组织中C4d的表达与意义
1
作者 赵亚昆 祝清国 +3 位作者 仇宇 张川 刘伟 高治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失功移植肾组织中C4d的表达,探讨抗体介导的慢性活动性排斥反应与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7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移植物损伤的移植肾组织行免疫组化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C4d的沉积,分析C4d沉... 目的观察慢性失功移植肾组织中C4d的表达,探讨抗体介导的慢性活动性排斥反应与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7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移植物损伤的移植肾组织行免疫组化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C4d的沉积,分析C4d沉积与移植相关因素和移植肾预后的关系。结果 27例患者中,C4d阳性率为55.6%。C4d沉积阳性组病理改变以肾小球基底膜分层和动脉内膜增厚为主,C4d沉积阴性组以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主;C4d沉积阳性组患者术前预致敏(PRA>10%)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高于C4d阴性组移植肾功能出现明显异常的时间早于C4d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体介导的慢性活动性排斥反应在移植物慢性失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标志物C4d对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C4D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慢性活动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2
作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6 位作者 张雷 吴建永 王长希 崔瑜 肖漓 郭晖 傅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973-1981,共9页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严重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是后期AMR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应对这一重要临床瓶颈,提高我国肾移植长期存活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严重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是后期AMR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应对这一重要临床瓶颈,提高我国肾移植长期存活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外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肾移植临床实际撰写了初稿,广泛征求国内本领域专家修改意见后统稿完成本共识。共识围绕降低dnDSA的产生风险以预防后期AMR、定期检测dnDSA并通过病理诊断及时发现后期AMR,以及后期AMR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者特异抗体 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魏江浩 窦古枫 +2 位作者 王振 冯钢 赵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的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caAMR的40例,将未接受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美罗华治疗的患者26例根据是否仅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12例... 目的观察并分析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的效果。方法肾移植术后caAMR的40例,将未接受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美罗华治疗的患者26例根据是否仅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单纯激素治疗组12例与非激素治疗组14例;将接受血浆置换+IVIG或美罗华治疗的患者14例根据是否同时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激素联合治疗组6例与其他治疗组8例;将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40例)根据是否接受激素冲击治疗,分为激素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22例。根据治疗后肌酐与eGFR变化评估移植肾功能,计算治疗后6个月的肌酐斜率与eGFR斜率。记录治疗后6个月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至2023年7月31日或移植肾失功,记录各组移植肾预后情况。结果单纯激素治疗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长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其他治疗组、激素联合治疗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肌酐斜率低于对照组,eGFR斜率高于对照组,移植肾中位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激素冲击治疗肾移植术后caAMR可延缓移植肾功能减退,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尤其对于合并急性肾损伤指标升高的患者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激素冲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