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 被引量:308
1
作者 伍沪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诊疗行为,以切实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各专科分会从2002年1月起着手编写“临床诊疗指南”。为适用于我国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医院医师水平的需要,中... 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诊疗行为,以切实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各专科分会从2002年1月起着手编写“临床诊疗指南”。为适用于我国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医院医师水平的需要,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了风湿病学专家编写了22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指南。各位专家在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以严肃认真、严谨求精的态度完成了“指南”的编写。“指南”既代表了当前国际上的诊治水平,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实用性。历时1年余,几经易稿,终于完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陆续将“指南”以“草案”刊出,以进一步征集广大医师的意见。有任何建议及意见可与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唐福林联系。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邮编:100730,Email:Tangfl@csc.pumch.ac.cn,传真:010-65296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诊断 治疗 急性 间歇 慢性期 肾脏病变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2
作者 张臻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言语交流,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1],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2].由于吞咽困难易于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言语交流,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慢性期为16%[1],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2].由于吞咽困难易于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影响脑卒中康复,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治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并发症 发生率 构音障碍 慢性期 文献 言语交流 强调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 被引量:78
3
作者 张维 刘志顺 +2 位作者 孙书臣 黄漫 刘元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慢性期 中重度吞咽障碍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湿疹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张晓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炎性反应。临床上以皮损多样性、慢性期皮损局限浸润肥厚、自觉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等为其特点。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诊治 病因病机 湿疹 皮肤炎性反应 反复发作 慢性期 内外因
下载PDF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46
5
作者 杜玉清 孔样泉 刘玉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 14例累及 2 9个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 ,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骨梗死病变急性期X线、CT...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 14例累及 2 9个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 ,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骨梗死病变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 ,MRT1WI呈等至高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示梗死灶内出血肿胀 ,周围见规则低信号环 ,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 高信号 ,示反应性新骨形成和周围充血水肿 ;亚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 ,伴有斑点状硬化 ,MR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 ,周围见低信号带 ,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 高信号 ,示脂肪坏死、反应性新骨形成、纤维化和充血水肿 ;慢性期X线、CT扫描呈不规则状、蜿蜒状硬化斑块 ,MRT1WI和T2 WI均呈低信号 ,示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而发生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或骨化。结论 骨梗死的各期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学基础 ,在急性和亚急性期 ,MRI优于平片和CT ,在慢性期 ,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梗死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 急性 亚急性 慢性期 诊断
下载PDF
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大威 叶祥明 +2 位作者 林坚 谭同才 孙德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770,共3页
步行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研究显示,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1%,有资料表明,发生摔倒的成人中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比例最高,在回归社区生活的脑卒中患者中跌倒发生比例为37... 步行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研究显示,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1%,有资料表明,发生摔倒的成人中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比例最高,在回归社区生活的脑卒中患者中跌倒发生比例为37.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慢性期 步行能力 导向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步行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训练
下载PDF
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海昌 温成平 +3 位作者 谢志军 韩春雯 汪梅姣 吕惠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30-2534,共5页
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证候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48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 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证候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48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及慢性关节炎期患者1 566例,主要证候(前8位)是:痰瘀痹阻证(35.06%),痰浊阻滞证(14.88%),肝肾阴虚证(12.96%),久痹正虚证(7.92%),脾虚湿蕴证(7.47%),痰热蕴结证(5.36%),湿热蕴结证(3.83%),肝肾亏虚证(3.13%)。结论:痰瘀痹阻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为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主要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间歇 慢性期 证候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急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红外热像图特征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马碧涛 金立伦 +1 位作者 滕蔚然 褚立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红外热像图特征以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建立膝骨关节炎急慢性期红外热像诊断方法以及疼痛评估。方法:通过选取36例KOA急性患膝、32例KOA慢性患膝以及40例正常膝关节,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膝关节4个...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红外热像图特征以及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建立膝骨关节炎急慢性期红外热像诊断方法以及疼痛评估。方法:通过选取36例KOA急性患膝、32例KOA慢性患膝以及40例正常膝关节,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膝关节4个区域温度,以视觉模拟量表测量膝关节炎患者VAS评分。结果:膝骨关节炎急性期组、慢性期组膝关节红外热像温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膝关节(P<0.05),其中急性期组膝关节区域温度高于慢性期组(P<0.05);急性期组VAS评分高于慢性期组(P<0.05),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区域平均温度与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红外热像可有效地诊断膝骨关节炎急慢性并对疼痛评分进行客观化评估,为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精确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红外热像 急性 慢性期
原文传递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房角功能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楚莹莹 杨潇远 +2 位作者 朱海燕 李海军 董仰曾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房角功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青光眼中心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37例(37眼)。患者为...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房角功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青光眼中心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37例(37眼)。患者为青光眼急性期发作后经药物治疗3~14 d,术前眼压高于21 mmHg(1 mmHg=0.133 kPa);房角关闭范围>2个象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示前房变浅,周边虹膜根部与小梁网贴附范围>2个象限;晶状体核混浊度≥Ⅲ级。所有患眼均行常规双切口小梁切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术中均未使用抗代谢药物,巩膜瓣常规可调节缝线密闭缝合。术前术后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及滤过泡形成情况。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 d时眼压为(18.8±1.7)mmHg,较术前明显下降(t=16.562,P<0.001),15例患者形成滤过泡。术后1个月眼压为(15.5±1.8)mmHg,较术前明显下降(t=20.529,P<0.001),仅有5例患者存在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半年,眼压为(14.9±2.4)mmHg,23例患者术后眼压<16 mmHg,14例患者术后眼压介于16~20 mmHg之间,较术前眼压明显下降(t=24.458,P<0.001);UBM示所有患者术后房角重新开放范围>2个象限,术后眼压与术前房角粘连程度无相关关系(r=0.016,P=0.926);术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t=-25.195,P<0.001);33例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4例患者术后BCVA较前无改善,术前术后BCV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17,P<0.001);5例患者术后上方结膜可见功能性滤过泡形成,32例患者术后未见明显滤过泡,UBM也证实结膜下无有效滤过泡形成。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双切口小梁切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可有效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期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房角功能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会成 荣阳 +2 位作者 孙卓 侯少辉 荣根满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及意义。方法对5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患侧负重能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比较前后评定结果。结...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及意义。方法对5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患侧负重能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比较前后评定结果。结果肢体的功能分级及肌张力无明显的变化,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有较明显的变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有别于急性期康复治疗,前者以促进潜在残存功能的恢复为主,后者以防治废用综合征、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慢性期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白介素-2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穗俊 梁象逢 +3 位作者 郑亿庆 刘伟 许耀东 刘翔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高;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该因子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的高浓度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意义 白介素-2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耳积液 IL-2 检测和分析 对照血清 迁延不愈 慢性病程 实验组 浓度 患者 对照组 慢性期 急性 穿刺 中耳腔 三次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荣荣 闫伟 +1 位作者 吕兰兰 谢世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94-796,809,共4页
本文对近年来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相关研究加以回顾,重点讨论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损害 前驱 首发 慢性期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地位重要 被引量:17
13
作者 谭凯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8期9-10,共2页
缺血性中风不论其在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瘀血贯穿始终。活血化瘀为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主线,应用愈早愈好,应贯穿整个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全过程。凡见缺血性中风,无论疾病处于哪一期或者哪一证型,均可使用血栓通、疏血通、舒血宁... 缺血性中风不论其在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瘀血贯穿始终。活血化瘀为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主线,应用愈早愈好,应贯穿整个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全过程。凡见缺血性中风,无论疾病处于哪一期或者哪一证型,均可使用血栓通、疏血通、舒血宁、前列地尔或丁咯地尔等注射液以活血化瘀通络改善病情。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脑卒中 急性 慢性期 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3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14
作者 段毓姣 陈勇 +4 位作者 孙华丽 窦唱 宋凯丽 蒋荣猛 李兴旺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12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等... 目的回顾性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12例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312例布鲁菌病患者中,急性期患者246例(78.8%),慢性期患者66例(21.2%),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者284例(92.0%)。253例(81.1%)患者表现典型,主要有发热、腰腿痛、关节痛、大汗和乏力;不典型表现病例59例(18.9%),包括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运动系统症状或者以颜面部水肿、消瘦起病。急性期发病1个月以内就诊者231例(93.9%),就诊至确诊间隔时间1个月以上者96例(39%)。慢性期主要包括延误诊断和治疗不规范。治愈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0、P<0.001,χ~2=45.784、P<0.001)。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典型病例占大多数,但延误诊断比例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与警惕,及时诊断并规范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慢性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急性 慢性期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从脾论治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谢志军 李海昌 +2 位作者 陈学智 范永升 温成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938-1940,共3页
脾虚证是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重要的病机。中医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应以健运脾胃为本,祛湿泄浊为标,以期达到维持血尿酸稳定,减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目标。
关键词 脾虚 痛风 间歇 慢性期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痛风急性和慢性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伟琼 程虹毓 +4 位作者 魏荣锐 钟国跃 艾永强 王得运 朱继孝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发展。痛风分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时期、急性痛风关节炎时期、间歇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时期。痛风急性期以激活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蛋白3(NLRP3)、P2X7受体(P2X7R)为主;...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发展。痛风分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时期、急性痛风关节炎时期、间歇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时期。痛风急性期以激活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蛋白3(NLRP3)、P2X7受体(P2X7R)为主;痛风慢性期以刺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生成、内质网应激,激活核转录因子-κB受体(RANK)为主。作者对痛风急性、慢性期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开展中医药治疗痛风的药理机制研究,研发治疗痛风中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急性 慢性期 分子机制 中药治疗
原文传递
早产儿低血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振球 余加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81-386,共6页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慢性期 患儿 囊性变 枕区 白质 枕部 髓质 低血糖脑病 低血糖性脑损伤
下载PDF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1次慢性期51例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祎 冯四洲 +6 位作者 王玫 魏嘉璘 秦铁军 周征 翟文静 邱录贵 韩明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9-392,共4页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1次慢性期(CP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CMLCP1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的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 目的评价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1次慢性期(CP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CMLCP1患者51例,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或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的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8例,骨髓移植(BMT)23例。中位随访时间1434(60~4062)d。结果造血重建5例(98.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5例(68.6%),其中Ⅱ~Ⅳ度11例(21.6%),慢性GVHD(cGVHD)17例(37.8%),移植相关死亡8例(15.7%),复发5例(9.8%),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9.2±6.4)%。两种预处理方案的5年DFS、死亡率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值均>0.05),但Bu/Cy组复发率低(P<0.01)。两种移植方式的5年DFS、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alloPBSCT组cGVHD发生率高(P<0.05)。结论alloHSCT治疗CMLCP1疗效良好。预处理方案和移植方式对CMLCP1患者DFS无显著影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是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期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评估大面积脑梗死慢性期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冯中全 钱伟军 +3 位作者 李杰 张津华 韩新生 蒋忠仆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大面积脑梗死(LHI)慢性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LHI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脑梗死发病后10~15 h首次行MRI检查,证实为单侧急性LHI,患侧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大面积脑梗死(LHI)慢性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LHI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脑梗死发病后10~15 h首次行MRI检查,证实为单侧急性LHI,患侧靶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采用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于慢性期(发病后16~18 d)复查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增强MRI检查。根据患者LHI区与健侧对照区的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值的比值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 TTP)。根据LHI慢性期DSC-PWI表现将81例患者分为低灌注组(n=47)和高灌注组(n=34),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区的DSC-PWI表现、治疗前后靶血管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及慢性期介入治疗情况。结果81例LHI慢性期患者中高灌注34例,低灌注47例。与低灌注组比较,高灌注组患者的梗死区r CBF、r CBV显著增高(P<0.01),r MTT、r TTP显著降低(P<0.05)。高灌注组患者中靶血管改善30例(88.2%),无明显改善4例(11.8%);低灌注组患者中靶血管改善11例(23.4%),无明显改善36例(76.6%);高灌注组患者靶血管改善率显著高于低灌注组(χ^2=33.173,P<0.01)。高、低灌注组患者入院当日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低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显著低于低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患者慢性期磁共振评估后行球囊扩张术或者裸支架植入术19例(40.4%),高灌注组患者均未行介入治疗。结论MRI能评估LHI慢性期患者的脑血流灌注、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及靶血管治疗效果,为临床后期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面积脑梗死 慢性期 侧支循环 靶血管 预后
下载PDF
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56-1058,1079,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脉汤治...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脉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瘀阻脉络证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瘀阻脉络证 慢性期 活血通脉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