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皂苷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蔡珍珍 徐广有 +3 位作者 温秋婷 王绍清 张晓杰 张静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19,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皂苷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复制大鼠抑...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皂苷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1.2 mg/kg)及柴胡皂苷组(25 mg/kg)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实验21 d,分别进行敞箱实验及糖水消耗量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与柴胡皂苷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化及PCR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表达,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增强(P〈0.05),氟西汀组及柴胡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皂苷可有效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抑郁 Caspase-3 CASPASE-9 大鼠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国帅 杨建立 +2 位作者 王承展 司纪剑 王丽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前额叶皮质(PFC)、纹状体(ST)、杏仁核(AM)、海马(HIP)等脑区单胺递质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潜在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前额叶皮质(PFC)、纹状体(ST)、杏仁核(AM)、海马(HIP)等脑区单胺递质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潜在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双歧杆菌组、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标准环境每笼5只群养6周,另3组釆用连续6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S)的方法建立慢性抑郁大鼠模型,并于第3周末至第6周末对双歧杆菌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给予双歧杆菌和氟西汀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灌胃;CUS前、后及干预后以糖水消耗实验、体质量测量、旷场实验对大鼠行为进行评估,以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PFC)、纹状体(ST)、杏仁核(AM)和海马(HIP)区单胺递质(NE、5-HT、DA)的浓度及其代谢产物(DOPAC、HVA、5-HIAA)的浓度。结果:(1)CUS后CUS组、双歧杆菌组、氟西汀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糖水消耗少、体质量增加少、水平运动距离小、直立次数少、粪便粒数多(均P<0.05)。(2)干预后对照组、双歧杆菌组、氟西汀组大鼠较CUS组大鼠糖水消耗多、体质量增加多、水平运动距离大、直立次数多、粪便粒数少(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FC、ST、AM、HIP等脑区单胺神经递质NE、DA和5-HT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除外AM区5-HT浓度下降(P<0.05),双歧杆菌组、氟西汀组PFC、ST、AM、HIP等脑区单胺神经递质DA、NE、5-HT浓度及部分代谢产物的浓度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和氟西汀均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并在总体上提高PFC、HIP、AM、ST等脑区单胺神经递质NE、5-HT、DA的浓度,说明双歧杆菌抗抑郁作用和可能机制与氟西汀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歧杆菌 大鼠 氟西汀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下载PDF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单胺递质合成酶表达下调 被引量:7
3
作者 汪丽佳 邱红梅 +4 位作者 蒋心惠 刘丹 费慧芝 胡小娅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模型组(model group,MG),每组15只。采用连续给予CUS结合孤养28 d建立抑郁模型;对照组每笼5只,正常饲养;以开场试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以荧光定量PCR测定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 mRNA表达,以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蛋白表达。结果与CG相比,MG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和垂直活动得分均明显降低,糖水消耗量也显著减少,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 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症样行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TPH、TH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色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羟化酶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舍曲林在抑郁症大鼠模型抗抑郁中的作用及大鼠海马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爱芹 褚延乐 +2 位作者 赵明军 冯砚国 张瑞岭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在抑郁症大鼠模型抗抑郁中的作用及大鼠海马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54只健康成年雄性SD级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舍曲林组,各18只。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目的]探讨舍曲林在抑郁症大鼠模型抗抑郁中的作用及大鼠海马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54只健康成年雄性SD级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舍曲林组,各18只。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法对模型组和舍曲林组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给予处理。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Bcl-2的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及Toll样受体4(TLR4)、MyD88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对照组、模型组和舍曲林组建模前大鼠糖水偏好实验(SPT)偏好度、旷场实验(OFT)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鼠悬尾实验(TST)不动时间、强迫游泳测试实验(FST)不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模型组SPT偏好度显著降低,OBT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显著减小,FTST和FST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与建模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行为学变化指标与建模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建模后舍曲林组SPT偏好度、OBT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及FTST和FST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肿胀、排列稀疏,细胞间隙增加,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胞浆中的尼氏体数量减少。舍曲林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表现相比模型组显著改善。(3)建模后模型组脑组织TLR4、MyD88及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较建模前均明显升高,Bcl-2显著降低,而舍曲林组与模型组比较TLR4、MyD88及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舍曲林能明显改善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减轻大鼠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凋亡信号通路Bax、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抑郁 动物模型 神经元凋亡 舍曲林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媛媛 罗国帅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6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随...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模型(CUS)组、氟西汀(FLX)组、双歧杆菌(Bif)组和对照组,前3组釆用连续6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慢性抑郁大鼠模型,并于第3周末—第6周末对双歧杆菌组给予双歧杆菌灌胃,氟西汀组以氟西汀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灌胃;以糖水消耗实验、体质量测量、旷场实验对CUS前、后及干预后大鼠进行评估,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NF-α、INF-γ、IL-1β、IL-6、IL-8浓度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双歧杆菌组TNF-α、INF-γ、IL-6、IL-8浓度,与氟西汀组TNF-α、INF-γ、IL-6浓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并降低其炎症因子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歧杆菌 氟西汀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下载PDF
慢性刺激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及氟西汀联合丰富环境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聪 王长虹 +4 位作者 闫福林 韩金红 谷景阳 翟飞 单筱雯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表达水平的变化,氟西汀联合丰富环境对CUS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SD)大...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表达水平的变化,氟西汀联合丰富环境对CUS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US组、正常组、CUS+氟西汀组、CUS+丰富环境组、CUS+氟西汀+丰富环境组,每组6只.CUS组均孤养并接受6周CUS,正常组标准环境每笼3只群养6周,剩余3组接受6周CUS并于第3周末至第6周末分别氟西汀、丰富环境、氟西汀+丰富环境干预,CUS前后及干预后以糖水消耗实验、体重测量、旷场实验对大鼠行为进行评估,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MAP-2表达水平.结果 (1)CUS前各组大鼠行为评估组间两两比较,糖水消耗、体重、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粪便粒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CUS后CUS组、CUS+氟西汀组、CUS+丰富环境组、CUS+氟西汀+丰富环境组较正常组糖水消耗少、体重增加少、水平运动距离小(均P<0.05).(3)干预后正常组、CUS+氟西汀组、CUS+丰富环境组、CUS+氟西汀+丰富环境组较CUS组糖水消耗多、体重增加多、水平运动距离大(均P<0.05);正常组[(84±3)g,(6 687±664) cm]较CUS+氟西汀组[(75±4)g,(5 859±624) cm]、CUS+丰富环境组[(77±8)g,(5 876±784) cm]体重增加多(P=0.005、0.029)、水平运动距离大(P=0.028、0.031);CUS+氟西汀+丰富环境组[(6 657±430) cm]较CUS+氟西汀组、CUS+丰富环境组水平运动距离大(P=0.033、0.037).(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组(0.408±0.014、0.405±0.011、0.406±0.012)、CUS+氟西汀组(0.403±0.011、0.403±0.011、0.403±0.012)、CUS+丰富环境组(0.406±0.015、0.399±0.013、0.406±0.017)、CUS+氟西汀+丰富环境组(0.407±0.015、0.401±0.010、0.407±0.013)MAP-2在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海马 氟西汀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 丰富环境
原文传递
SIRT1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大鼠模型中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玥 路素丽 +4 位作者 胡亚 李清叶 魏海军 张庆丽 伍爱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7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探讨SIRT1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表达水平。方法 4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只。应激组给予连续6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诱导抑郁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6周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试验、悬尾实验... 目的探讨SIRT1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表达水平。方法 4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只。应激组给予连续6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诱导抑郁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6周后采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试验、悬尾实验检测大鼠抑郁状况,行为学检测完成后,提取海马组织总RNA,采用q PCR扩增SIRT1基因,比较应激组和对照组SIRT1表达情况。结果 6周后,应激组大鼠糖水引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0-24h=3.310; P=0.028; t0-48h=2.829,P=0.033)。旷场试验中,应激组大鼠在旷场中央活动时间、中央运动总路程、站立次数较对照组大鼠均显著减少,悬尾试验中,应激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q PCR检测发现,应激组大鼠SIRT1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t=3.336,P=0.028。结论慢性应激诱导小鼠抑郁行为与海马SIRT1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可预见性刺激模型 SIRT1 行为学检测 qPCR
下载PDF
基于药对探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 被引量:19
8
作者 陶伟伟 肖东 +4 位作者 吴浩然 沈佳丽 黄晓燕 薛文达 陈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4-1320,共7页
目的以药对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方法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依次拆方获得不同中药药对组合,并通过小鼠急性给药获得越鞠丸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 目的以药对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方法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依次拆方获得不同中药药对组合,并通过小鼠急性给药获得越鞠丸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关键药对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小鼠急性给药结果表明,栀子与川芎组合为其中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模型中,栀子与川芎药对组小鼠糖水消耗明显升高;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以及相关炎症蛋白p-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受到抑制,BDNF、Tr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栀子-川芎组合为越鞠丸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该药对可以显著降低栀子产生抗抑郁作用所需剂量,且该作用与其调节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与相关炎症蛋白p-NF-κB p65、p-IκBα,以及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抗抑郁 栀子-川芎药对 慢性温和可预见性刺激 免疫印迹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加味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HPA轴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晟 戴薇薇 +2 位作者 张学礼 金国琴 夏花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50-5452,共3页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加味对模型大鼠海马-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大鼠,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脑源性神经...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加味对模型大鼠海马-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大鼠,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并以西药文拉法辛为对照,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味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垂体重/体重、血浆ACTH、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GR、BDNF mRNA表达降低;与模型大鼠比较,西药组与中药组大鼠血浆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浆ACTH含量有下降趋势,海马GR、BDNF mRNA表达增高。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味与文拉法辛通过对海马保护作用,抑制HPA轴过度亢进,从而纠正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海马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甘麦大枣汤
下载PDF
蒺藜皂苷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伟 俞仲毅 +2 位作者 梅泰中 胡凯莉 刘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细胞因子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液中5-羟色胺明显下降(P<0.05),海马中IDO、NF-κB、IL-1β基因表达上调,IDO、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减少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P<0.05),上调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DO、IL-1β基因表达(P<0.05),明显下调IDO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蒺藜皂苷能明显改善动物行为学,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下调色氨酸前体代谢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β基因表达和降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抑郁 神经递质 慢性轻度可预见性刺激 5-羟色胺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小鼠模型的行为学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彩霞 黄丽 +1 位作者 方永奇 李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7.5、15、30mg/kg),氟西汀组(8 mg/kg),边造模边给药3周,通过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7.5、15、30mg/kg),氟西汀组(8 mg/kg),边造模边给药3周,通过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5-HT、5-HIAA、DA、DOPAC、HVA、NE)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或P<0.01)、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且β-细辛醚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显著增加中脑、纹状体中5-HT、5-HIAA、DA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成功建立了小鼠抑郁模型,β-细辛醚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β-细辛醚能增加中脑和纹状体中5-HT、5-HIAA、DA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辛醚 抑郁 慢性可预见性轻度刺激 小鼠 单胺类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及额叶皮层S100β及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聂婧 张盛宇 +4 位作者 孙琳 仇琦 房圆 刘翔 李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S100β和BDNF的表达。结果安慰剂应激组小鼠糖水偏爱率(52.48±13.14)%、基本动作(845.8±371.4)s、精细动作(565.6±211.9)s、静止时间(282.6±11.8)s,与安慰剂对照组(84.30±6.15)%(t=7.49,P=0.000)、(1239.1±281.6)s(t=2.83,P=0.008)、(801.8±150.9)s(t=3.05,P=0.003)、(268.2±12.8)s(t=2.72,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和药物应激组相比,糖水偏爱率(80.55±11.31)%(t=5.39,P=0.000)、基本动作(1156.4±314.7)s(t=2.13,P=0.031)、精细动作(736.1±150.0)s(t=2.2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与海马中BDNF蛋白表达量与药物应激组及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内S100β的表达量(13.22±2.23)ng/g与药物应激组(10.55±2.72)ng/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与S100β表达呈正相关(r=0.35,P=0.034;r=0.36,P=0.034),行为学上新物体识别指数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21),精细动作与前额叶内S100β表达呈负相关(r=-0.36,P=0.037)。结论慢性应激导致大鼠出现的不同抑郁行为选择性地与不同脑区中S100β与BDNF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S100β及BDNF蛋白独立参与调节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 S100Β
下载PDF
木兰花碱减轻慢性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对脑部LSD1组蛋白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冰雁 刘艺洁 +4 位作者 武莉莉 费乔曼 杨冰 张玲 乔卫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4,I0002,共5页
目的探索木兰花碱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所致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抑郁模型组(PG组)、木兰花碱高剂量组(MH组)和木兰花碱低剂量组(ML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方法建立抑... 目的探索木兰花碱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所致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抑郁模型组(PG组)、木兰花碱高剂量组(MH组)和木兰花碱低剂量组(ML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方法建立抑郁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并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脑部LSD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木兰花碱在行为学上改善了小鼠的抑郁状况,与PG组相比,MH组和ML组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PG组LSD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ML组LSD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PG组相比,ML组LSD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PG组小鼠脑部LSD1阳性细胞数量减少,而ML组较PG组增加。结论在木兰花碱治疗抑郁小鼠的过程中,LSD1可能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木兰花碱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永辉 冯振宇 +2 位作者 刘慧宇 侯渊 周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1)和阳性药组(盐酸氟西汀,3.33...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1)和阳性药组(盐酸氟西汀,3.33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法(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动物灌胃给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1 d。分别于第0,7,14,21天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旷场实验等方法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进行检测,并于2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下丘脑、垂体和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水平。结果:当归补血汤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抑郁模型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P<0.05);显著增多旷场实验穿格数次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CORT和ACTH水平(P<0.05);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可下调CRH mRNA表达水平;上调下丘脑、垂体和海马的GR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改善CUMS大鼠抑郁行为的作用,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调节HPA轴功能是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抗抑郁 慢性轻度可预见性刺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原文传递
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受体、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谱变化及甘麦大枣汤加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学礼 戴薇薇 +7 位作者 金国琴 夏花英 姚领爱 龚张斌 康湘萍 黎志萍 张丽娜 张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受体、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谱变化及甘麦大枣汤加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大鼠,通过旷场行为测定和饮水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各类受... 目的:探讨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受体、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谱变化及甘麦大枣汤加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大鼠,通过旷场行为测定和饮水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各类受体mRNA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并以文拉法辛为对照,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味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海马单胺类(DA、5-HT、NE)、氨基酸类(NMDA、GABA、Gly)、神经肽类(AT、AVP)受体亚型表达下调,BDNF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麦大枣汤加味23g/kg与文拉法辛25mg/kg大鼠水平运动、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显著上升(P<0.01),海马单胺类(DA、5-HT、NE)、氨基酸类(NMDA、GABA、Gly)、神经肽类(AT、AVP)受体亚型表达上调,BDN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味与文拉法辛可上调海马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类受体亚型,改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增加BDNF表达,从而纠正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加味 抑郁症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神经递质受体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海马NET和5-HTT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费慧芝 胡小娅 +2 位作者 邱红梅 刘丹 周岐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4-478,共5页
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探讨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与改善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表达之间的关系。60只雄性SD大鼠随... 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探讨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与改善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表达之间的关系。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G)、模型组(MG)、丙戊酸钠对照组(VNG)及丙戊酸钠模型组(VMG)。通过开场实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通过生物化学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实时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分析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NET、5-HTT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MS致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不动时间明显增加,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下降,海马NE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5-HT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丙戊酸钠干预可明显阻遏以上变化,但对对照组大鼠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改善CUMS大鼠海马NET及5-HTT mRNA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 抗抑郁 丙戊酸钠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诱导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志坚 吴小瑜 何文涓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197-3202,共6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 mg/kg)和吴茱萸次碱低、高剂量(10、20 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动物连续复制CUMS...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 mg/kg)和吴茱萸次碱低、高剂量(10、20 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动物连续复制CUMS模型28d,在造模的第15天开始每天ig给药1次,连续14d。记录大鼠体质量,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并检测大脑海马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次碱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次碱高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大鼠穿越格数和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次碱高低剂量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次碱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5-HT、NA水平和BDN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0.01)。结论吴茱萸次碱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海马单胺神经递质水平、增加BDNF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抗抑郁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造模时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致大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婵娟 安瑞娣 +3 位作者 杨俊卿 罗映 齐云 张云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目的研究造模时间长短对大鼠抑郁症模型建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给予21 d、35 d、49 d、63 d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大鼠行为学观察指标包括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 目的研究造模时间长短对大鼠抑郁症模型建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给予21 d、35 d、49 d、63 d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大鼠行为学观察指标包括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结果建模成功后的抑郁大鼠其旷场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高架迷宫的入开臂次数、入开臂次数比例、入开臂时间和入开臂时间比例较建模前均明显下降;糖水的消耗显著降低,旷场潜伏期时间、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抑郁症模型的成功率增加;延长建模时间可能会提高建模成功率,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建议造模时间选取49 d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造模时间 成功率 慢性温和可预见性刺激
下载PDF
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应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红芳 金齐颖 +3 位作者 曹金英 马原源 张园园 刘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BDNF蛋白的共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糖水偏好实验:应激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旷场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的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站立次数、修饰行为次数均偏低(P<0.01);(3)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4)GFAP和BDNF免疫荧光双标结果: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的胞质内GFAP和BDNF有共定位;(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CUMS后1、7、14d应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降低,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补益肝肾中药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爱娇 黄景斌 庄剑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75-2977,共3页
目的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补益肝肾中药对大鼠模型行为学测试结果的影响,了解补益肝肾中药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CUMS)制备更年期抑郁症... 目的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补益肝肾中药对大鼠模型行为学测试结果的影响,了解补益肝肾中药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CUMS)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 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及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结果行为学测试方面:中药组大鼠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有所上升;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学习记忆力有所增强。结论补益肝肾中药具有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 更年期抑郁症 行为学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