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马岭 张毅力 +3 位作者 蔡婧 任艳玲 高鹏 王苏弘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及脑电的变化,对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9例短暂性抽动症、20例慢性抽动症、15例Tourette综合征患儿,进行40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耶鲁...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及脑电的变化,对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9例短暂性抽动症、20例慢性抽动症、15例Tourette综合征患儿,进行40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和脑电0/13、0/SMR功率比值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经40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短暂性抽动症显效17例,有效2例;慢性抽动症显效14例,有效6例;Tourette综合征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3组抽动障碍患儿总有效率达93.33%。②短暂性抽动[前(10.32±0.82)分,后(5.91±5.74)分]、慢性抽动[前(12.35±1.50)分,后(4.00±2.22)分]、Tourette综合征[前(25.33±2.80)分,后(13.73±4.22)分]治疗后YGTS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短暂性抽动治疗后0/B功率比值[前(2.52±0.38),后(2.33±0.32)]、慢性抽动[前(2.43±0.39),后(2.21±0.30)]、Tourette综合征[前(2.64±0.35),后(2.39±0.26)]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短暂性抽动治疗后0/SMR功率比值、慢性抽动、Tourette综合征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三个亚型抽动障碍患儿均有效,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大脑的SMR波和改善脑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 感觉运动节律 脑电频谱
原文传递
不同复杂度汉字模式下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左词立 毛盈 +2 位作者 刘倩倩 王行愚 金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7-424,454,共9页
传统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的范式任务较为抽象,无法有效指导使用者调节大脑活动,从而限制了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研究发现,汉字书写的运动想象任务能更好地被使用者接受,有助于指导使用者调节感觉运动节律;而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 传统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的范式任务较为抽象,无法有效指导使用者调节大脑活动,从而限制了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程度。研究发现,汉字书写的运动想象任务能更好地被使用者接受,有助于指导使用者调节感觉运动节律;而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书写复杂度(笔画数),目前不同复杂度的汉字书写其运动想象任务对运动想象BCI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共招募12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两种不同复杂度(5笔画和10笔画)的汉字书写运动想象任务对运动想象BCI性能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5笔画的汉字相比,10笔画的汉字书写运动想象任务获得了更强的感觉运动节律,以及更好的识别性能(P<0.05)。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汉字书写运动想象任务的复杂度,能获得更强的运动想象电位,提高运动想象BCI的识别准确率,期望本文研究可为今后运动想象BCI的范式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感觉运动节律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爱芹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9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该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收治的60例抽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以及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耶鲁抽...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该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收治的60例抽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以及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评价治疗前后患儿的抽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效果。结果YGTSS量表评分且计算出治疗前后的减分率来判断疗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1.67%。治疗前YGTSS总分为(42.35±4.11)分,治疗后YGTSS总分为(17.55±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16,P<0.05),治疗前SMR指标为(5.35±1.16)、EMG(19.65±7.83),治疗后,SMR指标为(8.23±4.22)、EMG(6.20±3.79),指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3、11.981,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且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 心理干预 儿童抽动障碍 感觉运动节律 肌肉生物电
下载PDF
基于EEG的脑机接口发展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姜耿 赵春临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7期1-8,共8页
随着无线传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基于脑电图(EEG)的脑机接口(BCI)技术的研究相应增加,作为一种变革性的通讯和控制技术,脑机接口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康复医疗、游戏娱乐、军事应用、家居智能等领域,具备千亿级别的应用市场... 随着无线传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基于脑电图(EEG)的脑机接口(BCI)技术的研究相应增加,作为一种变革性的通讯和控制技术,脑机接口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康复医疗、游戏娱乐、军事应用、家居智能等领域,具备千亿级别的应用市场;综述了基于EEG的典型脑机接口范式,包括MI-BCI、P300-BCI、SSVEP-BCI等范式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和典型应用场景,对各类范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技术和伦理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脑电图(EEG) 运动想象(MI) P300 视觉稳态诱发电位(SSVEP) 感觉运动节律(SM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