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子《樂記動靜說》述
1
作者 丁紀 《切磋集系列》 2013年第1期191-196,共6页
《易·系》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於《樂記》《禮記》篇一九。為樂者見其所謂“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 《易·系》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於《樂記》《禮記》篇一九。為樂者見其所謂“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則可以“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為政者見其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蓋以“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則可以“審樂以知政”。又如程子,每引其“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子 知樂 政乖 愛心 政通 禮記 知政
原文传递
中国HIV暴露未感者CD4+T淋巴细胞的体外抗HIV活性
2
作者 苏艳丽 尚红 +7 位作者 刘静 王树祥 耿文清 崔华露 姜拥军 王亚男 张子宁 王亚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经性途径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未感染者(ESN)的CD4+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抗HIV活性,探讨中国ESN的抗HIV感染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法分离培养HIV感染者的病毒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S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用MACS磁分... 目的了解中国经性途径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未感染者(ESN)的CD4+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抗HIV活性,探讨中国ESN的抗HIV感染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法分离培养HIV感染者的病毒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S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用MACS磁分选法分选出CD4+T淋巴细胞,与HIV感染者的病毒分离株共培养,检测共培养上清的HIV-1复制动力(p24抗原)。结果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分离毒株的复制动力显著低于T嗜性分离毒株(P<0.05);ESN组CD4+T淋巴细胞对T嗜性分离毒株及实验室毒株的感染能力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ESN的CD4+T淋巴细胞对M嗜性病毒分离株有一定抵抗作用,可能是经性接触暴露未感者抗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未 M嗜性 T嗜性
下载PDF
经络感传者脑诱发电位与动态分维地形图相关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勋厂 吴保华 +3 位作者 粟载福 胡翔龙 雷于生 关新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9-492,共4页
应用相关研究混沌动力学的方法及脑电多相分析系统(EEGMPAS),观察经络感传者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及 动态脑电分维地形图。实验15导联脑电极集中安放在头皮体觉投射区得出6张图像。结果表明:经络感传者在与针刺 穴位相应的体... 应用相关研究混沌动力学的方法及脑电多相分析系统(EEGMPAS),观察经络感传者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及 动态脑电分维地形图。实验15导联脑电极集中安放在头皮体觉投射区得出6张图像。结果表明:经络感传者在与针刺 穴位相应的体感区的诱发电位具有相关的动态脑电分维地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脑诱发电位 动态脑电分维地形图
下载PDF
试论对诱惑侦查的规范和制约
4
作者 杭正亚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20-24,共5页
诱惑侦查在查禁犯罪中作用明显但又存在弊端。为兴利除弊,需要对诱惑侦查进行规范和制约: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二是要规定运用的范围;三是要规定严格的程序;四是要重视对被诱惑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诱惑侦查 侦查手段 法规 程序 法益衡量原则 被诱 合法权益 适用范围
下载PDF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中两性关系探析
5
作者 蔡晓飞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2期33-34,共2页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是海派小说代表作家刘呐鸥以上海的十里洋场为宏大背景,以一女两男为主要书写对象展开现代都市恋情的叙述,作品凭借典型的上海风物——跑马场,舞厅,咖啡厅,百货大楼,汽车等,讲述了在这个物质如此发达,而人身处如...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是海派小说代表作家刘呐鸥以上海的十里洋场为宏大背景,以一女两男为主要书写对象展开现代都市恋情的叙述,作品凭借典型的上海风物——跑马场,舞厅,咖啡厅,百货大楼,汽车等,讲述了在这个物质如此发达,而人身处如此浮躁,焦灼的大都市中两性关系的混乱和迷离。在此女性扮演了操纵者的角色,男性则变得弱小,它突破了传统的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藩篱,同时也消解了五四以来人们传统意识中纯洁,坚贞的女神形象。其中的两性关系折射出所谓现代人对于爱情的物化甚至背离,这正与海派小说站在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的立场上并具有前卫的先锋性质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呐鸥 海派小说 《两个时间的不 两性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