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在“传感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长彬 彭勃 +1 位作者 马翔雪 马昕 《科技风》 2024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在本科教学中如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难点,加强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传感器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使用大量的数学工具建立传感器的物理模型,并深刻... 在本科教学中如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难点,加强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传感器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使用大量的数学工具建立传感器的物理模型,并深刻理解传感器的感知原理。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会出现较多困难点,难以高效理解吸收课本知识,以至于教师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借助Comsol仿真软件强大的功能,笔者尝试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传感器物理模型,求解相对应的物理参数。仿真软件的可视化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直观化、简单化,大大减少了学生对复杂数学计算问题的担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物理模型 感知原理 Comsol仿真软件
下载PDF
听、视感知的原理、机制和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异飞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69-72,共4页
听、视是语言及语言所承载信息输入的主渠道,是建构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始端。学生以听、视感知语言的强度和质量决定于他们的心、生理机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本文在分析言语感知生成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由听形象"和... 听、视是语言及语言所承载信息输入的主渠道,是建构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始端。学生以听、视感知语言的强度和质量决定于他们的心、生理机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本文在分析言语感知生成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由听形象"和"由视成象"的英语训练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输入 感知原理 由听形象 由视成象
原文传递
运动视频对象的时空联合检测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明艺 李晓峰 李在铭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1-9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全局运动的视频运动对象时空联合检测算法。针对传统时间分割使用主观固定阈值的缺点,采用了对差分图像进行噪声参数自适应学习的算法获取自动阈值,并利用形态学运算获取修正的时间分割模板;考虑传统分水岭空间分割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具有全局运动的视频运动对象时空联合检测算法。针对传统时间分割使用主观固定阈值的缺点,采用了对差分图像进行噪声参数自适应学习的算法获取自动阈值,并利用形态学运算获取修正的时间分割模板;考虑传统分水岭空间分割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改进分水岭算法,包括基于形态重建滤波的图像降噪、形态梯度变换以及基于韦伯感知原理的视同灰度非线性变换,有效地解决了过分割问题;对时、空间分割结果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运动对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割视频运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视频对象 自适应估计 形态重建滤波 韦伯感知原理 分水岭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改进的Hammerstein系统辨识方法
4
作者 闫亚茹 王冬青 刘艳君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4期13-16,22,共5页
针对在有限数据采样情况下Hammerstein CAR模型的阶次和参数辨识问题,本文将关键变量分离原理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稀疏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关键变量分离原理分离出系统线性模块... 针对在有限数据采样情况下Hammerstein CAR模型的阶次和参数辨识问题,本文将关键变量分离原理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稀疏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关键变量分离原理分离出系统线性模块中的关键变量,然后用非线性模块表达式将其替换,从而将系统输出表示为含所有待估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将其表达在采用压缩感知理论进行系统参数重构的标准框架之下,最后利用压缩感知原理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系统阶次和参数同时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参数估计误差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最终趋于零,说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该研究能有效地获得系统阶次和参数估计,提高了估计辨识算法的运算效率,在实际工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变量分离原理 压缩感知原理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参数辨识 辅助模型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频率应答起搏器:利用心内阻抗变化作为感知器原理的闭环刺激系统(附一例报告)
5
作者 陈文 杨向军 +5 位作者 杨俊华 刘志华 宋建平 高美雯 惠杰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探讨一种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患者男性 ,76岁 ,Ⅲ度房室阻滞 ,因心室按需起搏器电池耗竭入院更换成BIOTRONIK公司的INOS2 + CLS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结果发现 :INOS2 + CLS在不同的体力负荷、情绪变化和思维活动时均能较好... 探讨一种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患者男性 ,76岁 ,Ⅲ度房室阻滞 ,因心室按需起搏器电池耗竭入院更换成BIOTRONIK公司的INOS2 + CLS闭环频率应答起搏器。结果发现 :INOS2 + CLS在不同的体力负荷、情绪变化和思维活动时均能较好地进行频率应答 ,血压也有正常的波动。患者术后心功能由Ⅱ~Ⅲ级改善为Ⅰ级 (NYHA分级 ) ,左、右房较术前明显缩小或恢复正常 ,轻度肺动脉高压消失。提示 :INOS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自主神经系统 闭环刺激系统 感知原理 心内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