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及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涛 李萍 +1 位作者 赵倩 罗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及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预防感染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9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1例;对照组产妇... 目的分析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及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预防感染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9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1例;对照组产妇于术后回病房后开始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研究组产妇于术前30min时开始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对两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最高体温、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产妇术前及术后1d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分别为5.82%和0.21%,对照组产妇分别为9.56%和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最高体温和切口愈合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4.26±0.41)d和(7116.45±282.36)元,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术前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在术后1d时的血清PCT、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3.12±0.52)μg/ml、(8.15±1.51)mg/ml、(78.82±6.39)pg/ml、(53.18±5.64)pg/ml,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感染,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抗菌药 剖宫产 术后感染 血清 感染标志物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脏器保护作用及感染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东 徐岚 +2 位作者 谈鹰 陆关珍 徐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际效果、对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及改善患者相关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4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血容量...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际效果、对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及改善患者相关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4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血容量的补充、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等,研究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连续用药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1株占70.14%;治疗后7d,研究组患者ALT、BUN和SCr指标分别为(27.19±10.23)U/L、(3.81±1.11)mmol/L和(48.32±12.7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显著改善和提升患者脏器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炎性反应,是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可靠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感染性休克 脏器保护 感染标志物
原文传递
NT-proBNP/BNP比值、CHE、IL-6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和感染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淑霞 黄秀萍 +4 位作者 李璐 梁登攀 张芳 陈玉 夏姣姣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B型利钠肽(NT-proBNP/BNP)比值、血清胆碱酯酶(CHE)、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和感染指标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 目的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B型利钠肽(NT-proBNP/BNP)比值、血清胆碱酯酶(CHE)、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和感染指标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BNP比值、CHE、IL-6水平、心功能指标与感染指标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NT-proBNP/BNP比值、IL-6水平高于对照组,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DVI)升高(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BNP比值、IL-6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VI、LVESDV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比率呈正相关(P<0.05;而CHE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LVEDVI、LVESDV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比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NT-proBNP/BNP比值、CHE、IL-6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和感染指标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水平,以判断患者心功能与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白细胞介素-6 胆碱酶脂 NT-proBNP/BNP比值 心功能 感染标志物
下载PDF
HBV血清标志物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毛远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2-384,共3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HBV。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HBsAg以来,人们对HBV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HBV感染后,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中,会出现相关的生物化学、免疫学、病毒学以及组织学等各种类型的感染标志物。目前临床实验室对HBV...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HBV。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HBsAg以来,人们对HBV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HBV感染后,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中,会出现相关的生物化学、免疫学、病毒学以及组织学等各种类型的感染标志物。目前临床实验室对HBV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HBV抗原以及宿主产生的抗体、HBVDNA及其基因型、肝功能生化以及肝脏纤维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血清标志物 实验室检测 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DNA HBSAG 感染标志物 HBV抗原
原文传递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肌标志物、感染标志物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天美 周瑾 +1 位作者 齐惠 黄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肌标志物、感染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相关指标分为代偿期组(27例)、失代偿期组(36例)和尿毒症期组(40例)... 目的探究不同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肌标志物、感染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相关指标分为代偿期组(27例)、失代偿期组(36例)和尿毒症期组(40例),选取同期我院检测的30例健康入选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心肌标志物、感染标志物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相关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troponin 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Ⅱ(creatine kinase MB-Ⅱ,CKMB-Ⅱ)、和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恶化,感染标志物(CRP和PCT)、FIB、心肌标志物(CTnⅠ、CKMB-Ⅱ、LDH和CK)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凝血功能指标APPT和PT水平依次显著降低,尿毒症期组患者感染标志物(CRP和PCT)、FIB、心肌标志物(CTnⅠ、CKMB-Ⅱ、LDH和CK)水平最高,凝血功能指标APPT和PT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恶化,患者感染标志物、心肌损伤逐渐加重同时血凝状态逐渐降低,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凝血功能 感染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 变化意义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姜王庆 徐倩倩 +3 位作者 沈林杰 陆英杰 陈健 蒋浩琴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建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开展新型感染标志物检测提供可靠的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9年3—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正常体检者的血常规标本2000份(用Dixon法剔除离群值),采用第... 目的建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开展新型感染标志物检测提供可靠的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9年3—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正常体检者的血常规标本2000份(用Dixon法剔除离群值),采用第2.5百分位数(P2.5)~第97.5百分位数(P97.5)建立NLR和PLR的参考区间。结果N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均值为1.7,参考区间为0.9~3.1;P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女性均值分别为112.7、123.2,参考区间分别为63.0~176.2、69.5~182.6。结论NLR和PLR参考区间的建立有助于临床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助于后续联合其他感染性标志物对特定感染性疾病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感染标志物 参考区间
下载PDF
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小红 颜海峰 +2 位作者 古裕鸟 钟娇霞 霍开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价值,为优化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56例细菌性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9例发生EOS患... 目的分析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小板参数诊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价值,为优化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56例细菌性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9例发生EOS患儿作为研究组,将117例未发生EOS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出生36 h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诊断EOS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CT、CRP、IL-6、TNF-α、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OS的发生与PCT、IL-6和MPV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PCT、IL-6、MPV诊断E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V的AUC最高,为0.837,将三者联合检测时,AUC和敏感度分别提升至0.960和84.62%。结论EOS患儿在出生36 h内即可出现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和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其中,PCT、IL-6和MPV对于EOS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将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标志物 炎症因子 血小板参数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诊断
原文传递
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夏云 罗亚凤 +3 位作者 王文 张新卉 童叶英 王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由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其后续住院治疗期间病情转归分为重症组(48... 目的对比分析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由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其后续住院治疗期间病情转归分为重症组(48例)和普通组(56例),选取同期110名接受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红细胞沉降率(ESR)、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8)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重症组和普通组患儿的感染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_(4)、CD^(+)_(8)、CD^(+)_(4)/CD^(+)_(8)均低于对照组,重症组患儿的PCT、CRP高于普通组,CD^(+)_(4)、CD^(+)_(4)/CD^(+)_(8)均低于普通组(P<0.05);PCT、CRP、CD^(+)_(4)、CD^(+)_(4)/CD^(+)_(8)预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_(4)/CD^(+)_(8)AUC最高,其次为PCT,CD^(+)_(4)/CD^(+)_(8)的灵敏度最高,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与普通细菌性CAP患儿比较,重症CAP患儿在入院早期即可表现为PCT、CRP等感染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检测上述指标可作为预测患儿病情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标志物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细菌性肺炎 病情预测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纯生 展秀君 《医学信息》 2022年第9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我站血液采集筛查,经实时荧光定量PCR确诊的70例乙肝病毒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我站血液采集筛查,经实时荧光定量PCR确诊的70例乙肝病毒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比较两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两组乙肝病毒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低浓度HBsAg诊断准确度。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sAg低水平检测值≤1.00 ng/ml时,观察组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中均具有良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但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出阳性率相对较高,尤其对于早期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乙肝病毒 感染标志物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腹泻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
10
作者 隋航烁 刘伟 +2 位作者 鲁文靖 李伟男 张丽萍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48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 目的 探究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48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组,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下的肠道菌群,采用Pearson分析研究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5、11.562、11.390,P<0.05);血清IL-1β、IL-17和TNF-α联合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76,大于各指标单一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与双歧杆菌、乳酸菌呈负相关(r=-0.527、-0.613、-0.594、-0.536、-0.621、-0.589,P<0.05),与肠杆菌呈正相关(r=0.074、0.082、0.089,P<0.05)。结论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升高,与患者肠道菌群含量存在密切相关性,且在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性腹泻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 感染标志物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早期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血感染标志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瑞 石红 杨晓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鼻空肠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感染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早期恢复肠内营养(EN))是否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的恢复的机理.方法观察对象:玉溪市人民医院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接受早期经鼻空肠恢复肠内营养者为实验组,不接受者为随机对照... 目的观察早期鼻空肠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感染标志物的影响,探讨早期恢复肠内营养(EN))是否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的恢复的机理.方法观察对象:玉溪市人民医院重症胰腺炎的患者,接受早期经鼻空肠恢复肠内营养者为实验组,不接受者为随机对照组.(1)分别比较病程中2组间最大和最小血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血淀粉酶(AMY)的差值;(2)比较两组间恢复经口饮食的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1)实验组病程中最大和最小的血IL-6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2)实验组病程中最大和最小的ALB、CRP、PCT及血淀粉酶(AMY)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3)实验组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鼻空肠营养能减少IL-6的水平,缩短恢复经口进食的时间,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鼻空肠营养 感染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评估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
12
作者 荣伟强 左路广 +2 位作者 段娜娜 郝剑 戚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A水平。比较2组CRP和SAA水平,对比单独血清CRP水平检测、血清SAA水平检测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原体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血清CRP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0例,阴性患者70例;血清SAA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65例;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63例。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86.67%、91.66%,特异度分别为91.67%、95.00%、96.67%,Kappa值分别为0.833、0.908、0.942。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检测高。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血清CRP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35(95%CI:0.718~0.880),截断值为11.55 mg·L^(-1),单独血清SAA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95(95%CI:0.832~0.958),截断值为30.45 mg·L^(-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65(95%CI:0.933~0.998)(P<0.05)。结论CRP、SAA水平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表现为较高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肺炎支原体肺炎 感染标志物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参考区间的建立
13
作者 何恩萍 李忠承 +2 位作者 李静 段治军 全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3日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且严格排除近期患有感...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3日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且严格排除近期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查体人群的外周血标本(EDTA-K_(2)抗凝标本)1918例,采用第2.5百分位数(P_(2.5))~第97.5百分位数(P_(97.5))建立NLR、PLR和NMR的参考区间。结果N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0.88~3.53和0.89~4.67;P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40.35~170.47和51.04~188.64;NM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4.55~13.76与4.64~17.91。结论NLR、PLR和NMR参考区间的建立有助于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为联合其他感染性疾病标志物对特定疾病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感染标志物 参考区间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左路广 刘振奎 +3 位作者 刘建华 卢艳辉 黄冠杰 李晓蕊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82-108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筛查、病程监控及愈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PP组)病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筛查、病程监控及愈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PP组)病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健康组)、细菌性肺炎(细菌组)、病毒性肺炎(病毒组)患儿作对照,比较各组SAA、IL-6水平差异,研究SAA、IL-6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程中的变化以及轻、重症患儿中的差异,将SAA、IL-6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性等指标。结果MPP组SAA水平与其他各组含量比较,高于健康组低于病毒组、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高于健康组、病毒组低于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IL-6含量随MPP病程总体趋于下降,轻症患儿SAA、IL-6水平与重症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联合IL-6诊断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性能较好,AUC为0.93(95%CI 0.90~0.97),SAA联合IL-6筛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9.0%。结论SAA联合IL-6可作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筛查、病程监控及愈后判断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 感染标志物
下载PDF
输血相关病毒TTV在肝癌患者中的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学忠 周凤 +4 位作者 刘丽 穆仁懋 赵连三 FUMIOTsuda SHUNJIMishiro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肝癌患者 病毒TTV TTV感染 感染状况 TTVDNA 检出率 HBV感染 感染标志物 统计学差异 丙型肝炎病毒(HCV)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万军 唐锋 +7 位作者 孔德广 谭晓东 王育继 王文娟 许渝 张晓慧 汪小杰 刘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44-3149,共6页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儿童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核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制定肠道病毒诊疗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8年武汉市两家哨点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湖北省妇女儿童中心)疑似肠道病毒...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儿童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不同核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制定肠道病毒诊疗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8年武汉市两家哨点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湖北省妇女儿童中心)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8580例的咽拭子或肛拭子,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分型,同时收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趋势、临床症状、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4+/CD8+)及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补体C3、C4]等特征。结果2016-2018年共检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阳性884例,阳性率为10.30%(884/8580)。2017年阳性率最高,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7月达到高峰,10月又出现一个小高峰。93.33%(825/884)的阳性病例为6岁以内患儿。不同核型的肠道病毒感染的患者除肢体抖动外,其他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核型EV感染患者CRP、CD3^+、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补体C3、C4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患者更易发生高热、腹泻、肢体抖动、呼吸异常、心率增快等症状。重症患儿WBC、NEU、CRP、免疫标记物IgA、IgG、补体C3、C4分别为(12.44±3.92)×10^9/L、(8.58±8.02)×10^9/L、(6.69±8.47)mg/L、(1.01±0.79)g/L、(8.41±2.46)g/L、(1.05±0.37)g/L、(0.59±2.01)g/L均高于轻症患儿(P<0.05),而CD3^+、CD3^+CD4+分别为(40.81±8.18)%、(18.12±6.72)%低于轻症患儿(P<0.001)。结论武汉地区肠道病毒的流行核型已逐渐发生变化,2017、2018年其他肠道病毒基因型已经取代EV-71、Cox A-16成为优势核型。我国仍需继续开展肠道病毒的日常和哨点监测工作,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核酸分型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感染标志物 免疫学指标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检测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金玲 刘树文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蛋白检测 早产儿 基础水平 感染标志物 组织损伤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烟台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后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翠群 李娜 +4 位作者 孙源 崔伟红 李波 郝凤 陈鹏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分析烟台市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前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烟台市医疗机构产科接种室和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分析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收集烟台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15岁以下... 目的分析烟台市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前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烟台市医疗机构产科接种室和常规免疫接种报表,分析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收集烟台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15岁以下乙肝监测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分析乙肝流行特征。根据1992年、2006年、2014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选择烟台市芝罘区、蓬莱市1~59岁人群为调查对象,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烟台市自1992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以来,接种率稳步提升,从85.54%上升到99.00%以上,及时率维持97.19%~98.13%。<15岁人群乙肝发病率下降最快,由1992年的18.72/10万下降到0.93/10万。0~岁年龄组、5~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79.30%、78.53%。各年度0~岁年龄组发病率低于5~岁、10~岁年龄组发病率。急性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发病率接近0的水平。<15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由1990年的9.69%降至2014年的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10,P<0.01);15~5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由1990年的17.57%降至2014年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23,P<0.01)。各年龄组Anti-HBc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χ~2=214.016,P<0.01)。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规范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烟台市乙肝呈现出高免疫、低感染、低发病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 急性乙肝 发病率 感染标志物 阳性率
原文传递
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及其DNA定量的实验室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英 许晓跃 +3 位作者 左向华 金欣 陈水平 陈建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和HBV DNA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近5年淋巴瘤科1779例住院病人,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1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HBV感染标志物和HBV DNA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近5年淋巴瘤科1779例住院病人,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1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159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blasts lymphoma,T-LBL)13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G),共12890名,男性8450名,女性4440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采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HBsAg、HBeAg的阳性率高于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HBc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HBsAb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HBV携带者对HBV的免疫力较低,发生恶性淋巴瘤的风险较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和嗜肝细胞的特性,淋巴瘤患者HBsAg携带率是正常对照组的4.1~10.9倍;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 DNA的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2.2~8.3倍。结论 H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患者血清的HBV抗原、抗体和DNA水平可能是淋巴瘤患者致病和HBV再激活的重要因素。对于用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应定期对其肝功能和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若出现肝功异常或HBV再激活等情况,应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标志物 DNA定量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糜祖煌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巨细胞病毒(CMV)既可引起免疫抑制者,器官移植者的急性疾病又可引起先天性感染.CMV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在儿童或成人,CMV感染症状有发热(持续2-4周)、单按细胞增多症、中度乏力,并可有头痛和神经痛.当无免疫保护的孕妇感染CMV后,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感染标志物 器官移植 急性疾病 单按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